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0059发布日期:2022-03-23 10:22阅读:74来源:国知局
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洗衣机、洗干机、或者干衣机等衣物处理装置在拉手面板和装饰片的装配方面存在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包括,提供改进的衣物处理装置。
4.针对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主体部,其适于处理衣物;门,其适于开闭所述主体部;以及拉手组件,其包括设于所述主体部的拉手面板和设于所述拉手面板的装饰片,所述拉手面板包括与所述装饰片相对的拉手表面,所述拉手面板与所述装饰片二者之一包括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包括第一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的引导方向x平行于所述拉手表面,所述拉手面板与所述装饰片二者之另一包括与所述装配孔配合的卡扣。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助于滑动盲装所述拉手面板、所述装饰片等。
6.可选地,所述卡扣包括第二引导部和与所述第二引导部连接的结合部。如此,可以有利于所述拉手面板、所述装饰片之间的滑动盲装。
7.可选地,所述卡扣包括与所述结合部连接的加强筋。如此,可以有助于所述卡扣不易变形,无需胶粘等辅助手段即可以卡紧所述拉手面板与所述装饰片,成本较低。
8.可选地,所述拉手面板与所述装饰片二者之一包括与所述装配孔相邻、向所述结合部突出的尖筋,所述尖筋与所述结合部结合。如此,可以有利于后期可以根据需要视所述拉手面板与所述装饰片的实际装配情况对所述尖筋进行微调,而无需对所述拉手面板与所述装饰片进行大面积的调整,操作简便、成本较低。
9.可选地,所述装配孔包括接收部,配合部,和连接所述接收部与所述配合部的所述第一引导部,所述接收部的尺寸大于所述配合部,所述第一引导部在所述接收部与所述配合部之间倾斜延伸。如此,可以有助于所述拉手面板与所述装饰片之间的滑动盲装。
10.可选地,所述装配孔与所述卡扣分别为多个。如此,可以有利于所述拉手面板与所述装饰片之间装配的可靠。
11.可选地,所述拉手面板与所述装饰片二者之另一包括与所述卡扣中的至少一个相邻的挂筋,所述挂筋收容于对应的所述接收部,所述卡扣与所述配合部配合。如此,可以有助于防止滑动过程中所述拉手面板与所述装饰片相对窜动,以至于所述卡扣无法顺利从所述接收部滑进所述配合部。
12.可选地,所述装配孔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配合部的中心面与对应的所述卡扣的中心面接触。如此,可以有利于所述拉手面板与所述装饰片在所述装配孔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对应的所述卡扣处的精确定位。
13.可选地,所述拉手面板与所述装饰片二者之一包括第一横向卡紧部,所述拉手面板与所述装饰片二者之另一包括与所述第一横向卡紧部配合的第二横向卡紧部,所述第一横向卡紧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横向卡紧部分别定义的导入角为钝角,保持角为钝角或者约为90
°
。如此,可以有助于所述拉手面板与所述装饰片在横向方向的卡紧、降低脱钩的风险等。
14.可选地,所述拉手面板包括突出于所述拉手表面的预定位筋,所述预定位筋靠近所述装饰片的一个边缘。如此,可以有利于所述拉手面板与所述装饰片之间的预定位、盲装。
15.可选地,所述拉手组件连接容纳装置,所述容纳装置可滑动地设于所述主体部。如此,可以有助于所述拉手组件装饰所述容纳装置的外观。
16.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上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17.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图中可能使用相同、类似的标号指代不同实施例中相同、类似的元件,也可能省略不同实施例中相同、类似的元件的描述。
附图说明
18.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透视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衣物处理装置的拉手面板的主视示意图;
20.图3为图1中衣物处理装置的拉手组件的后视示意图;
21.图4是图3中拉手组件的卡扣的局部透视示意图;
22.图5为图3中圆圈m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6是沿图3中k-k线所取的剖面示意图;
24.图7为图6中圆圈l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8是图2中拉手面板的后视示意图;
26.图9为图3中拉手组件的装饰片的后视示意图;
27.图10、11分别为取自图2的g-g、h-h线的剖视示意图;
28.图12、13分别为取自图9的f-f、e-e线的剖视示意图;
29.图14是图3中拉手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30.图15、16分别为取自所述图14中圆圈p、r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及
31.图17、18分别为图3中拉手组件装配完成前的主视、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透视示意图。如图 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10,包括:主体部 12,其适于处理衣物(未图示);门14,其适于开闭所述主体部12;以及拉手组件16,其包括设于所述主体部12的拉手面板18和设于所述拉手面板18的装饰片20。
33.图2是图1中衣物处理装置的拉手面板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衣物处理装置的拉手组件的后视示意图。请参考图2、3,所述拉手面板18包括与所述装饰片20相对的拉手表面22,所述拉手面板18与所述装饰片20二者之一包括装配孔24,所述装配孔24包括第一引导部26,所述第一引导部26 的引导方向x平行于所述拉手表面22,所述拉手面板18与所述
装饰片20二者之另一包括与所述装配孔24配合的卡扣28。
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助于滑动盲装所述拉手面板18、所述装饰片20 等。
35.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可以为洗衣机、洗干机、或者干衣机。所述门14开启时,可以向所述主体部12放置所述衣物,以在其中对所述衣物进行洗涤及 /或干燥等处理,也可以从所述主体部12中取出处理完毕的所述衣物。
36.如图所示,所述拉手面板18可以包括所述装配孔24,所述装饰片20可以包括所述卡扣28。在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拉手面板18可以包括所述卡扣28,所述装饰片20可以包括所述装配孔24。
37.所述卡扣28与所述装配孔24的配合可以有助于所述拉手面板18、所述装饰片20的装配。所述装配孔24包括第一引导部26,所述第一引导部26的所述引导方向x平行于所述拉手表面22可以有利于装配时借助所述第一引导部26的引导,所述装配孔24、所述卡扣28相对滑动,从而所述拉手面板 18、所述装饰片20沿平行于所述拉手表面22的方向相对滑动、盲装。
38.图4是图3中拉手组件的卡扣的局部透视示意图。请一并参见图4,可选地,所述卡扣28包括第二引导部30和与所述第二引导部30连接的结合部 32。如此,可以有利于所述拉手面板18、所述装饰片20之间的滑动盲装。所述第二引导部30可以为从所述卡扣28外部向内部延伸的斜面,可以大致为 l形。所述结合部32可以为从所述第二引导部30的l形的一个分支延伸的表面。所述装配孔24与所述卡扣28配合时,所述装配孔24边缘的与所述拉手表面22相反的表面可以先接触所述第二引导部30,然后沿着所述第二引导部30滑向所述结合部32,与所述结合部32相向设置。
39.可选地,所述卡扣28包括与所述结合部32连接的加强筋34。如此,可以有助于所述卡扣28不易变形,无需胶粘等辅助手段即可以卡紧所述拉手面板18与所述装饰片20,成本较低。所述加强筋34可以为向远离所述结合部 32的方向平行延伸的两个壁部。
40.图5为图3中圆圈m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沿图3中k-k线所取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图6中圆圈l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5、6、7所示,可选地,所述拉手面板18与所述装饰片20二者之一包括与所述装配孔 24相邻、向所述结合部32突出的尖筋36,所述尖筋36与所述结合部32结合。如此,可以有利于后期可以根据需要视所述拉手面板18与所述装饰片20 的实际装配情况对所述尖筋36进行微调,而无需对所述拉手面板18与所述装饰片20进行大面积的调整,操作简便、成本较低。
41.所述尖筋36可以为与所述结合部32的结合面积小于所述结合部32的表面积的凸肋。所述卡扣28部分收容于所述装配孔24,部分夹持所述装配孔24 的边缘,可以有助于所述拉手面板18与所述装饰片20之间在垂直于所述拉手表面22的方向y的固定。
42.图8是图2中拉手面板18的后视示意图。如图8所示,可选地,所述装配孔24包括接收部38,配合部40,和连接所述接收部38与所述配合部40的所述第一引导部26,所述接收部38的尺寸大于所述配合部40,所述第一引导部26在所述接收部38与所述配合部40之间倾斜延伸。如此,可以有助于所述拉手面板18与所述装饰片20之间的滑动盲装。所述接收部38、所述配合部40可以分别大致呈方形,首尾相通,从而所述装配孔24的截面大致呈凸字形状。装配时,所述卡扣28可以先进入所述接收部38,沿着倾斜的所述第一引导部26进入所述配合部40,与所述拉手面板18背部的所述尖筋36结合。
43.可选地,所述装配孔24与所述卡扣28分别为多个。如此,可以有利于所述拉手面板18与所述装饰片20之间装配的可靠。
44.可选地,所述拉手面板18与所述装饰片20二者之另一包括与所述卡扣 28中的至少一个相邻的挂筋42,所述挂筋42收容于对应的所述接收部38,所述卡扣28与所述配合部40配合。如此,可以有助于防止滑动过程中所述拉手面板18与所述装饰片20相对窜动,以至于所述卡扣28无法顺利从所述接收部38滑进所述配合部40。
45.图9为图3中拉手组件的装饰片的后视示意图。请参图9,所述卡扣28、所述挂筋42可以位于所述装饰片20。所述装饰片20可以大致呈长方形。所述挂筋42可以为2个,分别邻近所述装饰片20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所述卡扣28。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扣28、所述挂筋42可以位于所述拉手面板18。
46.可选地,所述装配孔24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配合部40的中心面b1,b2 与对应的所述卡扣28的中心面b3,b4接触。如此,可以有利于所述拉手面板18与所述装饰片20在所述装配孔24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对应的所述卡扣 28处的精确定位。
47.图10、11分别为取自图2的g-g、h-h线的剖视示意图。结合图2、10、 11可见,所述拉手面板18可以大致为长方形,所述中心面b1,b2可以为靠近所述拉手面板18长度方向两端的2个所述装配孔24的所述配合部40拟合的中心面。
48.图12、13分别为取自图9的f-f、e-e线的剖视示意图。结合图9、12、 13可见,所述中心面b3,b4可以分别为靠近所述装饰片20长度方向两端的 2个所述卡扣28的顶面29、底面31拟合出的中心面。
49.如此,可以有助于所述拉手面板18与所述装饰片20在长度方向两端的精确定位。
50.可选地,所述装配孔24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配合部40的侧面c与对应的所述卡扣28的侧面c1接触。请参考图2、9,所述拉手面板18的所述装配孔24中的一个可以靠近所述拉手面板18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侧面c可以为所述装配孔24中的一个的所述配合部40远离所述接收部38的侧面。如此,可以有利于所述拉手面板18、所述装饰片20靠近长度方向中间部位的精确定位。
51.可选地,所述拉手面板18包括突出分布于所述拉手表面22边缘的第一凸台a1,a2,a3,a4,所述装饰片20包括与所述第一凸台a1,a2,a3, a4接触的第二凸台d1,d2,d3,d4,所述第一凸台a1,a2,a3,a4的端面共面,所述第二凸台d1,d2,d3,d4的端面共面。
52.如图2、9所示,所述第一凸台a1,a2,a3,a4、所述第二凸台d1, d2,d3,d4可以分别位于所述拉手面板18、所述装饰片20的四个角落,可以有利于所述拉手面板18、所述装饰片20的边缘部位的精确定位。而且,以较小面积的凸台作为定位基准,可以有利于所述拉手组件16后期测量和修模。
53.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台a1,a2,a3,a4与所述第二凸台d1,d2,d3, d4尺寸不同。如此,可以进一步有利于所述拉手组件16后期测量和修模。
54.可选地,所述拉手面板18与所述装饰片20二者之一包括第一横向卡紧部44,所述拉手面板18与所述装饰片20二者之另一包括与所述第一横向卡紧部44配合的第二横向卡紧部46,所述第一横向卡紧部44相对于所述第二横向卡紧部46分别定义的导入角θ为钝角,保持角α为钝角或者约为90
°
。如此,可以有助于所述拉手面板18与所述装饰片20在横向方向的卡紧、降低脱钩的风险等。
55.图14是图3中拉手组件的剖视示意图。图15、16分别为取自所述图14 中圆圈p、r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考图14、15、16,所述第一横向卡紧部44可以为悬臂尾端的突起。所述导入角θ、所述保持角α可以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横向卡紧部44两侧。所述第二横向卡紧部46可以为对应所述第一横向卡紧部44的钩部。装配时,所述第二横向卡紧部46可以沿装配方向z从所述第一横向卡紧部44定义所述导入角θ的一侧经过后,保持在定义所述保持角α的一侧。所述导入角θ为钝角可以有助于所述第二横向卡紧部46装配过程中顺利通过。如图15所示,所述保持角α为钝角时,可以有利于所述悬臂的顺利回弹,所述第一横向卡紧部44与所述第二横向卡紧部46可以干涉配合。如图16所示,所述保持角α约为90
°
时可以有助于减小所述第一横向卡紧部44与所述第二横向卡紧部46脱钩的风险,所述第一横向卡紧部44与所述第二横向卡紧部46可以间隙配合。
56.所述第一横向卡紧部44可以为2个及以上,间隔分布于所述拉手面板18 上。相应地,所述第二横向卡紧部46可以为2个及以上,与所述第一横向卡紧部44位置一一对应。如图14所示,既有为钝角的所述保持角α的所述第一横向卡紧部44,又有约为90
°
的所述保持角α的所述第一横向卡紧部44时,所述拉手面板18与所述装饰片20既可以装配顺利、又可以防止脱钩而可靠。
57.图17、18分别为所述拉手组件16装配完成前的主视、后视示意图。请参见图17、18,可选地,所述拉手面板18包括突出于所述拉手表面22的预定位筋48,所述预定位筋48靠近所述装饰片20的一个边缘50。如此,可以有利于所述拉手面板18与所述装饰片20之间的预定位、盲装。装配之前,所述拉手面板18可以与所述装饰片20上方对齐,所述边缘50可以与所述预定位筋48对齐,所述卡扣28可以先进入所述装配孔24的所述接收部38,然后,所述装饰片20可沿所述装配方向z滑动,直至所述卡扣28与所述配合部40配合。
58.上文所描述以及附图所示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在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思想的范畴内,相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针对本实用新型所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变更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