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排汗涤纶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5206发布日期:2022-02-09 11:45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湿排汗涤纶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吸湿排汗涤纶混纺面料。


背景技术:

2.衬衣是指贴身穿在里面的单衣,也用指衬衫,是一种穿在西装里面的上衣,亦可单独穿用,衬衫的质料,以前多用白府绸,更多的使用的确良、丝、纱和各类化纤制成的衬衫,样式有立领、大翻领、小翻领,女式也有圆领或秃领的,一般的说,短袖的以秃领和圆领的居多,长袖的则以小翻领的为多,衬衫款式历经多种样式及变化,在扣子还没被运用前,男人衬衫的衣襟是用绳子系住的,而这样的方法也被用于袖口上,当时好品味的男士总是花点心思让系着结的袖口露出来,演变至今,人们习惯将衬衫袖口露出西装外套,袖口结绳的花式则已被女性掳走,十六世纪的英国还严令,只有贵族才能穿那种前襟具有褶裥设计的衬衫(类似婚纱照中男人的礼服衬衫),这些褶裥设计主要是用来遮掩纽扣,因为当时的人觉得有纽扣的衣服很蠢,十八世纪,纽扣设计才得以重见天日,显露于衬衫上面。当时的衬衫多以亚麻布料缝制,而为了要避免让扣子赤裸裸地露在外头,便以同样的布料将纽扣包住,俗称:包扣covered button,结绳系衣或者褶裥开始退出,衬衣的款式多种多样,而衬衣的面料也有许多种类,其中吸湿排汗类衬衣也较为多见。
3.目前的吸湿排汗衬衣大多是直接采用吸汗纤维纺织制得,然而,这样的吸湿排汗衬衫的吸湿排汗效果较差,只能单一的实现吸汗的目的。尤其是在高温闷热的天气,人们常常会出较多汗,在吸湿后与皮肤相接触后,仍会出现闷热的现象,使人感觉到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湿排汗涤纶混纺面料,由于使用了玉石纤维,使得在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同时,在与皮肤接触时具有凉感,提高了在高温闷热的天气人们穿着衬衣的体验感。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吸湿排汗涤纶混纺面料,包括由第一经纱、第一纬纱交织而成的排湿层,及由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交织而成的吸湿凉感层;所述排湿层和吸湿凉感层由附加纬采用附加纬接结组织连接;
7.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均为吸湿排汗涤纶长丝;所述第二经纱为长绒棉纱线与吸湿排汗涤纶短纤纱并捻而成;所述第二纬纱为玉石纤维长丝。
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湿排汗涤纶长丝其截面有中心点,中心点放射状三个及以上的支段,所述中心点具有两个及以上,相邻两个中心点之间具其有一个支段。
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湿排汗涤纶短纤维的截面呈五角星形,该五角星两个角之间形成沟槽。
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玉石纤维长丝的细度为
50d。
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附加纬纱为涤纶单丝。
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经纱的捻度为 10-15t/10cm,捻向为s。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吸湿排汗涤纶混纺面料,采用附加纬接结组织所连接的吸湿凉感层和排湿层,可以使得该面料在穿着时不仅具有吸湿排汗的功能,还与皮肤接触时具有凉感,提高穿着舒适性。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所涉及的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吸湿排汗涤纶长丝的截面示意图。
16.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排湿层;2-吸湿凉感层;11-中心点;12-支段。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8.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吸湿排汗涤纶混纺面料,包括由第一经纱、第一纬纱交织而成的排湿层1,及由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交织而成的吸湿凉感层2;所述排湿层1和吸湿凉感层2由附加纬采用附加纬接结组织连接。所涉及的吸湿排汗混纺面料的克重需满足衬衫面料对面料克重的要求,尤其是夏季衬衫面料对于面料克重的要求,所以克重范围为 120-150克每平方米。所使用的附加纬纱涤纶单丝或尼龙单丝,可以提高整个面料的强度,具体为30d。
19.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均为吸湿排汗涤纶长丝。涤纶作为合成纤维中的三大主力纤维之一,因其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涤纶产品自问世以来,也曾以其悬垂性好、细度高而被下游用户当作主要编织原料来织造各类编织品。但是由于其疏水特性而在对吸湿性或吸水性要求较高的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吸湿排汗是指使不亲水的织物同时具有吸水性和快干性。吸湿排汗涤纶纤维是利用纤维表面微细沟槽所产生的毛细现象使汗水经芯吸、扩散、传输等作用,迅速迁移至织物一须并散发,从而达到导湿快干的目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吸湿排汗涤纶长丝的截面有中心点11,中心点放射状三个及以上的支段12,所述中心点具有两个及以上,相邻两个中心点之间具其有一个支段。具有的吸湿涤纶长丝的截面呈“++”形状。这种纤维的吸水速度远远高于截面为圆形的普通涤纶,从而具有优良的吸湿排汗性。
20.第二经纱为长绒棉纱线与吸湿排汗涤纶短纤纱并捻而成,第二经纱的捻度为10-15t/10cm,捻向为s。长绒棉纱线的细度为80-120s,吸湿排汗涤纶短纤纱40-60s。长绒棉纱线具有较高的纱支,纱线较细可以织造更为轻薄的面料。并且棉纱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吸湿排汗短纤维纱中所使用的吸湿排汗涤纶短纤维的截面呈五角星形,该五角星两个角之间形成沟槽。所使用的五角星形所具有沟槽,亦使得该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导湿的能力。长绒棉纱线提供良好的吸湿能力,吸湿排汗涤纶短纤纱提供良好的导湿能力,可以将水分快速的迁移至排湿层。
21.第二纬纱为玉石纤维长丝。所使用的玉石纤维是采用萃取和纳米技术,使玉石微
粒达到亚纳米级粒径,然后熔入聚酰胺纺丝熔体之中,经纺丝加工制成。玉石纤维长丝的细度为50d。在吸湿凉感层1中,玉石纤维与皮肤相接触,可使得皮肤具有凉感,提高了面料的穿着舒适性。
22.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湿排汗涤纶混纺面料,其特征是,包括由第一经纱、第一纬纱交织而成的排湿层(1),及由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交织而成的吸湿凉感层(2);所述排湿层(1)和吸湿凉感层(2)由附加纬纱采用附加纬接结组织连接;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均为吸湿排汗涤纶长丝;所述第二经纱为长绒棉纱线与吸湿排汗涤纶短纤纱并捻而成;所述第二纬纱为玉石纤维长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涤纶混纺面料,其特征是,所述吸湿排汗涤纶长丝其截面有中心点(11),中心点放射状三个及以上的支段(12),所述中心点具有两个及以上,相邻两个中心点之间具其有一个支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涤纶混纺面料,其特征是,所述吸湿排汗涤纶短纤维的截面呈五角星形,该五角星两个角之间形成沟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涤纶混纺面料,其特征是,所述玉石纤维长丝的细度为50d。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涤纶混纺面料,其特征是,所述附加纬纱为涤纶单丝。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涤纶混纺面料,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经纱的捻度为10-15t/10cm,捻向为s。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湿排汗涤纶混纺面料,包括由第一经纱、第一纬纱交织而成的排湿层,及由第二经纱和第三纬纱交织而成的吸湿凉感层;所述排湿层和吸湿凉感层由附加纬采用附加纬接结组织连接;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均为吸湿排汗涤纶长丝;所述第二经纱为长绒棉纱线与吸湿排汗涤纶短纤纱并捻而成;所述第二纬纱为玉石纤维长丝。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吸湿排汗涤纶混纺面料,采用附加纬接结组织所连接的吸湿凉感层和排湿层,可以使得该面料在穿着时不仅具有吸湿排汗的功能,还与皮肤接触时具有凉感,提高穿着舒适性。提高穿着舒适性。提高穿着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根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市宝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31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