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71852发布日期:2021-11-18 12:02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布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布机。


背景技术:

2.在面料生产的过程中,为了进行连续生产,通常需要将前一面料与后一面料进行连接,最简单的连接方式是采用双面胶合,或者采用手提式缝合机进行缝合,但是无论是双面胶合还是采用手提式缝合机进行缝合,都存在工作效率低下、接布效果差、面料浪费严重的现象,由此有必要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接布效果好,面料浪费少的接布机。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接布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接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布组件包括接布机机箱,所述接布机机箱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接布机机箱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接布机机箱的上表面设置有平直板,所述平直板上安装有电热丝,所述平直板的上方设置有压杆,所述压杆通过同步气缸组件驱动,所述机架的下表面设置有便于接布机移动安置的移动组件。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接布机的过程中,两段面料叠合后,将叠合后的两端面料置于平直板的电热丝上,同步气缸组件驱动压杆下压,同步气缸组件能够减少气缸在驱动压杆的过程中出现压杆两端行程不一致的现象,压杆在下压过程中使得面料与面料之间相互热融合,通过控制器可以控制压板下压的持续时间,从而适应不同面料的热融合时间,使得面料与面料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移动组件能够方便使用者移动接布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接布机的工作效率和接布效果,减少了面料的浪费。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同步气缸组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接布机机箱两侧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气缸包括气缸本体,所述气缸本体的上固定连接有同步辅助液压缸,所述同步辅助液压缸中设置有同步辅助活塞,所述气缸本体的输出端设置在同步辅助液压缸中且与同步辅助活塞连接,所述同步辅助活塞远离气缸本体的输出端的一端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压杆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上的同步辅助液压缸中的同步辅助活塞的上方腔室与第二气缸上的同步辅助液压缸中的同步辅助活塞的下方腔室通过连接管连通,其下方腔室与第二气缸上的同步辅助液压缸中的同步辅助活塞的上方腔室通过连接管连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接布机的过程中,气缸本体驱动其输出端移动,气缸本体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同步辅助活塞移动,第一气缸气缸本体上的同步辅助液压缸中的同步辅助活塞移动时将同步辅助活塞上方的液压油液通过连接管泵入到第二气缸气缸本体上的同步辅助液压缸中的同步辅助活塞的下方,第二气缸气缸本体上的同步辅助液压缸中的同步辅助活塞移动时将同步辅助活塞上方的液压油液通过连接管泵入到第一气缸气
缸本体上的同步辅助液压缸中的同步辅助活塞的下方,从而使得第一气缸气缸本体和第二气缸气缸本体各自的输出端带动其对应的同步辅助活塞移动时,能够通过总量不变的液压油液的流通保持同步辅助活塞的移动行程相同,从而使得传动杆在带动压杆移动的过程中,压杆两端的移动行程相同,减少压杆在下压过程中出现卡顿卡死的现象,并且使得压杆的压面能够均匀的压在面料上,提高了面料与面料之间的连接效果。
8.本实用新型优选为: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若干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与机架下表面连接,所述机架中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升降液压缸,所述机架下表面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位于移动轮的侧方,所述收纳槽中活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升降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支撑板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接布机的过程中,在需要移动接布机时,控制升降液压缸启动,升降液压缸带动支撑板移动使得支撑板收纳到收纳槽中,支撑板收纳到收纳槽中后移动轮与地面接触,从而方面使用者移动接布机,在使用者将接布机移动至目标位置后,再次启动升降液压缸,升降液压缸带动支撑板移动使得支撑板移出收纳槽并与地面接触,在支撑板与地面接触并将机架支撑起来使移动轮与地面分离后,停止升降液压缸,从而使得接布机能够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方便了接布机的移动和放置。
10.本实用新型优选为: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垫。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橡胶垫能够提高支撑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接布机在放置后出现位移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接布机的放置稳定性。
12.本实用新型优选为:所述连接管由软管或塑性金属管构成。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软管和金属管构成的连接管能够方便使用者进行管路的排布。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同步气缸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如图1

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布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接布组件,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接布组件包括接布机机箱2,所述接布机机箱2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接布机机箱2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控制器3,所述接布机机箱2的
上表面设置有平直板4,所述平直板4上安装有电热丝5,所述平直板4的上方设置有压杆6,所述压杆6通过同步气缸组件7驱动,所述机架1的下表面设置有便于接布机移动安置的移动组件8。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接布机的过程中,两段面料叠合后,将叠合后的两端面料置于平直板的电热丝上,同步气缸组件驱动压杆下压,同步气缸组件能够减少气缸在驱动压杆的过程中出现压杆两端行程不一致的现象,压杆在下压过程中使得面料与面料之间相互热融合,通过控制器可以控制压板下压的持续时间,从而适应不同面料的热融合时间,使得面料与面料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移动组件能够方便使用者移动接布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接布机的工作效率和接布效果,减少了面料的浪费。
20.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同步气缸组件7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接布机机箱2两侧的第一气缸71和第二气缸72,所述第一气缸71和第二气缸7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气缸71包括气缸本体73,所述气缸本体73的上固定连接有同步辅助液压缸74,所述同步辅助液压缸74中设置有同步辅助活塞75,所述气缸本体73的输出端设置在同步辅助液压缸74中且与同步辅助活塞75连接,所述同步辅助活塞75远离气缸本体73的输出端的一端设置有传动杆76,所述传动杆76与压杆6连接,所述第一气缸71上的同步辅助液压缸74中的同步辅助活塞75的上方腔室与第二气缸72上的同步辅助液压缸74中的同步辅助活塞75的下方腔室通过连接管77连通,其下方腔室与第二气缸72上的同步辅助液压缸74中的同步辅助活塞75的上方腔室通过连接管77连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接布机的过程中,气缸本体驱动其输出端移动,气缸本体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同步辅助活塞移动,第一气缸气缸本体上的同步辅助液压缸中的同步辅助活塞移动时将同步辅助活塞上方的液压油液通过连接管泵入到第二气缸气缸本体上的同步辅助液压缸中的同步辅助活塞的下方,第二气缸气缸本体上的同步辅助液压缸中的同步辅助活塞移动时将同步辅助活塞上方的液压油液通过连接管泵入到第一气缸气缸本体上的同步辅助液压缸中的同步辅助活塞的下方,从而使得第一气缸气缸本体和第二气缸气缸本体各自的输出端带动其对应的同步辅助活塞移动时,能够通过总量不变的液压油液的流通保持同步辅助活塞的移动行程相同,从而使得传动杆在带动压杆移动的过程中,压杆两端的移动行程相同,减少压杆在下压过程中出现卡顿卡死的现象,并且使得压杆的压面能够均匀的压在面料上,提高了面料与面料之间的连接效果。
22.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8包括若干移动轮81,所述移动轮81与机架1下表面连接,所述机架1中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升降液压缸82,所述机架1下表面设置有收纳槽83,所述收纳槽83位于移动轮81的侧方,所述收纳槽83中活动设置有支撑板84,所述升降液压缸82的输出端与支撑板84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接布机的过程中,在需要移动接布机时,控制升降液压缸启动,升降液压缸带动支撑板移动使得支撑板收纳到收纳槽中,支撑板收纳到收纳槽中后移动轮与地面接触,从而方面使用者移动接布机,在使用者将接布机移动至目标位置后,再次启动升降液压缸,升降液压缸带动支撑板移动使得支撑板移出收纳槽并与地面接触,在支撑板与地面接触并将机架支撑起来使移动轮与地面分离后,停止升降液压缸,从而使得接布机能够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方便了接布机的移动和放置。
24.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84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垫9。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橡胶垫能够提高支撑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接布机在放置后出现位移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接布机的放置稳定性。
26.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77由软管或塑性金属管构成。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软管和金属管构成的连接管能够方便使用者进行管路的排布。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