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的衣物剪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48893发布日期:2022-01-12 04:3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医用的衣物剪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急救时使用的衣物剪开装置。


背景技术:

2.患者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应在最快时间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抢救时,如果患者的衣服遮住了需要实施治疗的部位,出于抢救诊疗的需要,需脱去患者衣服或剪掉患者衣服。例如,严重的创伤通常出现在重大的交通事故、烧伤、从高处跌落、受到大体积钝物的撞击后,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身体多处创伤,需要把衣服去除来全面诊断。在这种情况下,患者身体可能出现多处骨折,脱衣服很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需要将衣服剪掉。又例如,心脏骤停患者,如得不到及时地抢救复苏,4~6分钟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损害。因此发现心脏骤停应立马进行心肺复苏,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和除颤。除颤就必须脱衣服。而一般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四肢和躯干都非常沉,如果非得搬起来脱衣服太浪费时间,所以剪掉衣服是最好的做法。
3.因此为了快速抢救患者,目前临床普遍采用普通剪刀来剪断衣服。使用普通剪刀存在以下问题;1、普通剪刀刀头锋利,容易戳伤或划伤患者;2、若患者的衣服为羽绒服之类的,衣服内填充着轻质的羽绒或棉絮等。羽绒服一旦被剪破,羽绒服内的羽绒就会从衣服破口处飘散出来,飘落至患者的伤口,增加清创工作量,飘落在抢救室的其他地方,则造成抢救室环境污染,影响抢救。
4.综上所述,目前亟待研发出一种紧急抢救患者时的衣物剪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救时使用的衣物剪开装置,包括切割组件、吸尘组件、缝纫组件,所述切割组件、吸尘组件、缝纫组件相互组装在一起。
6.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切割刀、电动机和传动机构。
7.所述吸尘组件包括风机、电动机、吸气口、集尘腔和滤网。
8.所述缝纫组件包括缝纫针、电动机、传动机构、设有缝纫孔的缝纫板、穿线轴、引线轴和压脚。
9.进一步的,所述切割组件的传动机构和切割刀,吸尘组件的吸气口、集尘腔和滤网,以及缝纫组件的机针、压脚、缝纫板、穿线轴、引线轴和传动机构分别安装在在不同的操作部壳体中。
10.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线路板、电源和开关按钮,所述控制线路板、电源、开关按钮和电动机设置在手持部壳体内。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衣物剪开装置不仅剪开衣服的效率极高,为抢救赢得了时间,而且能有效避免衣服内填充物从衣服破口处飘散出来,保持抢救室环境的清洁。同时可以很好地进行全面消毒处理,降低感染风险。相比于普通剪刀刀头锋
利,不容易戳伤或划伤患者。
附图说明
12.图1衣物剪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衣物剪开装置后端包裹了隔离袋的示意图。
14.图3衣物剪开装置的前脸示意图。
15.图4衣物剪开装置上安装有照明灯的示意图。
16.图5衣物剪开装置拆分开的立体示意图。
17.图6衣物剪开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7衣物剪开装置拆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8临床实施例中,衣服待剪开时的示意图。
20.图9临床实施例中,衣服待已剪开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至7所示的急救时使用的衣物剪开装置100,包括相互组装在一起的切割组件、吸尘组件、缝纫组件、控制线路板和电源,以及开关按钮。
22.切割组件包括切割刀11、电动机12和传动机构13。切割刀11由电动机12驱动往复摆动。传动机构13连接电动机12和切割刀11。传动机构13包括拨叉和偏心块,切割刀11连接至拨叉。传动机构13将电动机12的动力传递至切割刀11。电动机12带动偏心块转动,偏心块通过轴承与拨叉连接在偏心块转动时推动拨叉往复摆动,并使切割刀旋转。电动机12、控制线路板40和电源50设置在手持部壳体101内,传动机构和切割刀设置在操作部壳体102内,切割刀的刀片有部分暴露在操作部壳体之外。所述切割组件的设计还可以参考中国专利cn201920616846.6中的部分结构。
23.吸尘组件包括风机21、电动机22、吸气口23、集尘腔24、滤网25。电动机22带动风机21产生持续吸力,羽绒等飞絮物从吸气口23吸入,经滤网25阻挡后沉积在集尘腔24内。风机21、电动机22、控制线路板40和电源50设置在手持部壳体101内,在手持部的壳体上还包括出风口26。吸气口23、集尘腔24和滤网25设置在操作部壳体103内。所述吸尘组件的设计还可参考中国专利cn201320796727.6中的部分。
24.缝纫组件包括缝纫针31、电动机32、传动机构33、设有缝纫孔341的缝纫板34、穿线轴35、引线轴36和压脚37。传动机构33的一端连接电动机,另一端连接缝纫针。电动机32通过转轴321与带有偏心轮的传动机构33连接,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缝纫针上下运动,完成缝线。电动机32、控制线路板40和电源50设置在手持部壳体101内,缝纫针31、引线轴36和传动机构设置在操作部壳体104上。所述缝纫组件的设计可以参考中国专利cn201620507823.8中的的部分结构。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包括两组缝纫机组件,分别位于切割组件的两侧。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缝纫板和穿线轴设置在切割组件的操作部壳体上。压脚37的一端安装在吸尘组件的操作壳体上。
25.缝纫机组件的缝纫针位于衣物剪开装置的前端,切割组件的切割刀位于缝纫针之后。在切割刀剪开衣物之前,缝纫针已经缝合了衣物剪开位置两侧的布料,避免衣物剪破之后,衣服里层的羽绒等内容物从飘散出来。即使在缝合线39和破口处的一点点羽绒飘散出
来,也可以及时被吸尘组件吸收掉。
26.在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操作部壳体的外壳上设置有插接件,包括插孔和插脚,通过插孔110和插脚111的配合。使用时,将切割组件的操作部外壳102、吸尘组件的操作部壳体103和缝纫组件的操作部壳体104依次叠加组装在一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产品出厂前,切割组件、吸尘组件和缝纫组件的相关零部件已经组装在一个操作部外壳中。吸尘组件的操作壳体位于后端,或者说吸尘组件的吸气口位于切割刀和缝纫针之后。因此在切割组件的操作部外壳102和缝纫组件的操作部壳体104之间形成一个缝纫和切割空间。
27.手持部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线路板40和电源50,以及分别给切割组件、吸尘组件和缝纫组件提供动力的电动机12、22和32。如图6所示,电源给电动机和控制线路板供电,控制线路板通过控制线41控制电动机的启停和转速。开关按钮60与控制线路板连接,打开开关按钮60,启动衣物剪开装置100开始工作。开关按钮还可以包括电动机转速调节按钮,可以分别对切割速度、吸尘的吸力或缝纫的速度进行选择。在手持部壳体内,设有电动机安装支架,切割组件的电动机、吸尘组件的电动机和缝纫组件的电动机自下而上依次安装在支架上,并与操作部壳体内的切割组件、吸尘组件和缝纫组件的相关零部件对应。手持部壳体外还可设置手持部71。
28.如图5和7所示的实施例中,与切割组件和缝纫组件的传动机构相连的电动机的转轴121和321突出于手持部壳体之外,操作部壳体与手持部壳体配合的这一面上设有开口,电动机转轴121和321插入所述开口后,分别与设置在开口内的切割组件的传动机构连接或缝纫组件的传动机构连接。反之,也可以将在电动机的转轴处设置开口,传动机构突出于壳体并插入至开口与电动机转轴连接。在风机的风口处开设了开口221,手持部壳体与操作部壳体通过气密性的连接方式组装在一起,使开口221与操作部壳体滤网25正好相对。
29.手持部壳体与操作部壳体之间的连接,或不同操作部壳体之间的连接还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包括以下但不限于卡扣连接、过盈配合、螺纹连接等。
30.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衣物剪开装置剪开患者衣物时,切割组件、吸尘组件和缝纫组件会直接接触到患者衣物上的血迹或其他脏物。所以使用之后,需经过清水冲洗、酒精浸泡彻底消毒。因此将手持部壳体与操作部壳体设计为拆卸式连接。由于操作部壳体内并不带有电机或电池等不宜在消毒试剂中浸泡的零部件,因此,拆分开后的操作部壳体可以进行酒精等消毒试剂的浸泡消毒。用酒精擦拭等方式对手持部外壳进行消毒。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切割组件、吸尘组件和缝纫组件三个操作部壳体可相互拆分开,更有利于彻底清洁消毒。
31.如图4所示的设计方案中,手持部壳体上还设置有照明灯70,当在户外光线不好的情况下抢救病人时,可以打开照明灯。
32.如图2所示的设计方案中,衣物剪开装置100还包括隔离袋80,使用时,隔离袋包裹住手持部外壳,进一步避免手持部外壳被患者的衣物或患者的血液等污染。如图2所示的设计方案中,在操作部壳体上设有隔离袋绑扎凹槽81。将隔离袋的袋口系紧在该凹槽后,可进一步保证隔离袋不会滑落。
33.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急救时使用的衣物剪开装置的前端为钝头设计,避免刺伤患者。
34.如图8至9所示的临床操作实例中,被抢救的患者身穿一件套头羽绒服,受伤部位
为前胸,且患者受伤严重,脱衣困难。此时,医护人员手持衣物剪开装置,将要剪开的衣物放在缝纫机组件压脚的下方,打开开关按钮,缝纫机组件首先对要剪开位置的两侧进行缝合,然后随时衣物剪开装置不断向前推进,切割刀一旦接触到衣物就将衣物布料切开。由于切割开的衣物两侧已经事先缝纫上了,因此避免了大量羽绒从破口飘散出来。如果偶有漏出来的小量羽绒会被吸尘组件的吸气口吸入至集尘腔,而不会飘散在抢救室。
35.所述衣物剪开装置不仅可用于院内急诊科内抢救,也可在户外现场抢救,因此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