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孔套、晾杆及晾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03994发布日期:2022-02-23 19:1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孔套、晾杆及晾衣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晾衣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晾衣机的使用愈加普及。晾衣机的晾杆通常包括上杆、中板和下杆,上杆和下杆分布位于中板的上端和下端,中板上设置有孔位,孔位内安装有软质的挂孔套,使用时,衣架可钩挂在挂孔套的挂孔内以进行晾挂,挂孔套能够隔开衣架和晾杆,能够对晾杆和衣架起到保护作用,也能够防止衣架滑动时与晾杆摩擦产生噪音。现有的挂孔套通常直接卡紧在晾杆的孔位内,用户在晾挂衣物时,衣架会经常刮蹭挂孔套,容易导致挂孔套松脱,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连接牢固、不易松脱的挂孔套,以及不易出现挂孔套松脱情况的晾杆和晾衣机。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提供了一种挂孔套,包括主套体,所述主套体具有:
6.套孔部,用于安装至晾杆主体的孔位内,所述套孔部上设置有用于供衣架钩挂的挂孔;
7.第一包边,与所述晾杆主体的上杆的下表面相适配,用于在主套体安装至晾杆主体上时包覆并压紧所述上杆的下表面;
8.第二包边与所述晾杆主体的下杆的上表面相适配,用于在主套体安装至晾杆主体上时包覆并压紧所述下杆的上表面。
9.优选的,所述主套体为软质并可弹性变形以使其能够安装至晾杆主体上。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包边和第二包边在晾杆主体长度方向上的宽度均大于所述挂孔同方向最大内宽的一半。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包边具有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所述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用于在主套体安装至晾杆主体上时分别压紧在晾杆主体的上杆的前侧和后侧的下表面上。
12.优选的,所述第二包边具有第三边板和第四边板,所述第三边板和第四边板用于在主套体安装至晾杆主体上时分别压紧在晾杆主体的下杆的前侧和后侧的上表面上。
13.优选的,所述挂孔的端部为倒角结构。
14.优选的,所述套孔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晾杆主体上孔位的孔缘相适配,所述卡槽用于在主套体安装至晾杆主体上时包覆在孔位的孔缘外。
15.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了一种晾杆,包括晾杆主体和本实用新型中的挂孔套,所述晾杆主体包括中板、上杆和下杆,所述上杆和下杆分别位于中板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中板上设置有孔位,所述挂孔套的套孔部插设安装在所述孔位内,所述第一包边包覆并压紧在所述上杆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包边包覆并压紧在所述下杆的上表面上。
16.优选的,所述孔位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并沿所述中板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挂孔套的数量与孔位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
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晾衣机,包括晾衣机主体,所述晾衣机主体包括有本实用新型中的晾杆。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挂孔套,由于其主套体上设置了第一包边和第二包边,当主套体安装到晾杆主体上时,主套体的套孔部能够安装至晾杆主体的孔位内,第一包边和第二包边则能够分别包覆并压紧在晾杆主体的上杆和下杆上,如此能够有效提高挂孔套与晾杆主体连接的牢固度,使得挂孔套在使用中不易出现转动和松脱,能够有效降低故障率,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晾杆和晾衣机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挂孔套,均不易出现挂孔套松脱的情况,能够有效降低故障率和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挂孔套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挂孔套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晾架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晾架优选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24.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5.10、主套体;11、套孔部;111、挂孔;112、卡槽;12、第一包边;121、第一边板;122、第二边板;13、第二包边;131、第三边板;132、第四边板;20、晾杆主体;21、上杆;22、中板;23、下杆;24、孔位。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中挂孔套的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挂孔套包括主套体10,主套体10具有:套孔部11,用于安装至晾杆主体20的孔位24内,套孔部11上设置有用于供衣架钩挂的挂孔111;第一包边12,与晾杆主体20的上杆21的下表面相适配,用于在主套体10安装至晾杆主体20上时包覆并压紧晾杆主体20的上杆21的下表面;第二包边13,与晾杆主体20的下杆23的上表面相适配,用于在主套体10安装至晾杆主体20上时包覆并压紧晾杆主体20的下杆23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中的挂孔套,由于其主套体10上设置了第一包边12和第二包边13,当主套体10安装到晾杆主体20上时,主套体10的套孔部11能够安装至晾杆主体20的孔位24内,第一包边12和第二包边13则能够分别包覆并压紧在晾杆主体20的上杆21和下杆23上,如此能够有效提高挂孔套与晾杆主体20连接的牢固度,使得挂孔套在使用中不易出现转动和松脱,能够有效降低故障率,方便使用。
28.在本实施例中,主套体10即为本挂孔套,在其他实施例中,挂孔套也可再包括除主套体10外的其他附加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套孔部11位于主套体10的中部,第一包边12和第二包边13则分别位于主套体10的上部和下部,在其他实施例中,套孔部11、第一包边12和第二包边13的位置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
29.作为本实用新型中挂孔套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30.本实施例中,主套体10为软质并可弹性变形以使其能够安装至晾杆主体20上,便于加工和拆装,方便使用。主套体10可采用橡胶、硅胶、tpe等常用软质制造。在其他实施例中,主套体10也不排除硬质材质,相应可采用分体式结构,通过拼接和粘接、螺接、卡口等连接方式来装配固定到晾杆主体20上,并不局限于此。
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包边12的上表面和第二包边13的下表面均呈圆弧面状,能够与圆杆状的上杆21和下杆23匹配,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包边12和第二包边13的形状可以根据其应用的晾杆中上杆21和下杆23的实际形状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不局限于此。
32.本实施例中,第一包边12和第二包边13在晾杆主体20长度方向上的宽度均大于挂孔111同方向最大内宽的一半,能够保证本挂孔套的防旋转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包边12和第二包边13的大小也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33.本实施例中,第一包边12具有第一边板121和第二边板122,第一边板121和第二边板122用于在主套体10安装至晾杆主体20上时分别压紧在晾杆主体20的上杆21的前侧和后侧的下表面上,即第一包边12呈“v”字形,能够在前侧和后侧同时包覆压紧上杆21,由此能够在前、后两方向进行定位固定,有效防止本挂孔套松脱。同样,本实施例中,第二包边13具有第三边板131和第四边板132,第三边板131和第四边板132用于在主套体10安装至晾杆主体20上时分别压紧在晾杆主体20的下杆23的前侧和后侧的上表面上,即第二包边13也呈“v”字形,同样的可以在前、后两方向进行定位固定,有效防止本挂孔套松脱。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包边12和第二包边13也可仅在一侧分别与上杆21和下杆23紧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34.本实施例中,挂孔111的端部为倒角结构,如此便于衣架钩挂和取下,使得本挂孔套不易被衣架刮蹭,进一步防止本挂孔套使用时出现松脱。
35.本实施例中,套孔部11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槽112,卡槽112与晾杆主体20上孔位24的孔缘相适配,卡槽112用于在主套体10安装至晾杆主体20上时包覆在孔位24的孔缘外,能够提高套孔部11与晾杆的接触面,并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对本挂孔套进行限位,能够有效提高本挂孔套使用时的安装牢固度,进一步防止松脱。在其他实施例中,套孔部11也可采用其他常用的配合方式来与孔位24配合安装,并不局限于此。
36.在不出现冲突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上述附加技术特征自由组合以及叠加使用。
37.参照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晾杆,包括晾杆主体20和本实用新型中的挂孔套,晾杆主体20包括中板22、上杆21和下杆23,上杆21和下杆23分别位于中板22的上端和下端,中板22上设置有孔位24,挂孔套的套孔部11插设安装在孔位24内,第一包边12包覆并压紧在上杆21的下表面上,第二包边13包覆并压紧在下杆23的上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中的晾杆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挂孔套,不易出现挂孔套松脱的情况,能够有效降低故障率和延长使用寿命。
38.本实施例中,孔位24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并沿中板22的长度方向分布,便于晾挂多件衣物,并能够对各衣架进行定位,挂孔套的数量与孔位24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能够对各个孔位24都进行防护。
3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晾衣机,包括晾衣机主体,晾衣机主体包括有本实用新型中的晾杆,本晾衣机中的晾杆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挂孔套,同样不易出现挂孔套松脱的情况,能够有效降低故障率和延长使用寿命。
40.晾衣机主体还包括主机、剪刀架等,其结构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在此不另作详述。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