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型织带用导向轮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2456发布日期:2022-02-12 15:16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弧型织带用导向轮组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带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弧型织带用导向轮组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的织带机生产织带过程中,仅对织带进行编织过程。编织成型的织带呈长条状且长度方向两侧相互平行,由于人体的腰部和胯部之间形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对于常规的织带在使用过程中没办法做到与人体腰部的紧密贴合,特别对于需要将织带锁紧在腰部的使用者,使用体检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弧型织带导向轮组机构,能解决现有织带机编织成型织带无法与人体紧密贴合等技术问题,即制造弧型织带。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成型弧型织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织带机导带出带传动主体,所述织带机导带出带传动主体上活动固定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导向辊,多个导向辊上均固定有位置相互对应的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的曲面为第一倾斜曲面,多个第一导向轮之间倾斜曲面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弧型织带依次绕过多个第一导向轮的第一倾斜曲面。
5.进一步的,所述织带主体上还活动固定有出带辊,所述出带辊上固定有出带轮,所述出带轮与第一导向轮位置相对应,所述织带绕过多个第一导向轮后绕设在出带轮上进行收集。
6.进一步的,所述出带轮的曲面为第二倾斜曲面,所述第二倾斜曲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一倾斜曲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7.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辊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导向辊分别为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三导向辊和第四导向辊,所述织带依次绕设在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三导向辊和第四导向辊的第一导向轮上,所述织带绕过第四导向辊后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与第四导向辊的第一导向轮和出带轮相互抵接。
8.进一步的,所述出带辊上还固定有调节固定装置,所述出带轮可转动的固定在调节固定装置上,所述调节固定装置调节出带轮与第四导向辊的第一导向轮之间的间距。
9.进一步的,多个导向辊上还固定有位置相互对应的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的延伸方向与导向辊的延伸方向相同。
10.进一步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向轮的第一倾斜曲面上开设有防滑纹。
11.进一步的,多个导向辊上固定有固定环,所述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分别固定在固定环相对的两侧面上。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本方案中,织带机上的多个第一导向轮的曲面为第一倾斜曲面,同时第一倾斜曲面的倾斜角度相同,及均朝着同一方向呈同一角度倾斜,织带经织带机本体编织完成后导
出,织带依次绕设在第一倾斜曲面上,织带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位于第一倾斜曲面相对的高端和低端上,第一导向轮分别施加给织带长度方向两侧拉扯力和挤压力,使得织带长度方向两侧的长度出现差异,形成圆弧状的弧型织带,圆弧状的弧型织带在使用时能够形成上窄下宽的形状,从而与人体腰部紧密贴合,使用体验较好。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5.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向轮组机构结构示意图;
16.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向轮组机构中织带正视图。
1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8.1、固定板;
19.2、导向辊;201、第一导向辊;2011、第一导向轮;2012、第二导向轮;2013、固定环;2014、第一倾斜曲面;2015、防滑纹;202、第二导向辊;203、第三导向辊;204、第四导向辊;205、出带辊;2051、出带轮; 2052、第二倾斜曲面;2053、调节固定装置;
20.3、弧型织带。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请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弧型织带用导向轮组机构,包括织带机导带出带传动主体,织带机导带出带传动主体的出料口固定有相对的固定板1。固定板1之间活动固定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导向辊2,多个导向辊 2上均固定有位置相互对应的第一导向轮2011、第二导向轮2012和固定环 2013,第一导向轮2011和第二导向轮2012分别固定在固定环2013相对的两侧面上,第一导向轮2011、第二导向轮2012和固定环2013均通过螺栓与对应的导向辊2固定连接。第一导向轮2011的曲面为第一倾斜曲面2014,多个第一导向轮2011之间倾斜曲面的倾斜角度相同,至少一个第一导向轮 2011的第一倾斜曲面2014上开设有防滑纹2015。弧型织带3依次绕过多个第一导向轮2011的第一倾斜曲面2014。
23.本实施例中,导向辊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导向辊2分别为第一导向辊201、第二导向辊202、第三导向辊203和第四导向辊204,弧型织带3 依次绕设在第一导向辊201、第二导向辊202、第三导向辊203和第四导向辊204的第一导向轮2011上。第二导向轮2012呈圆柱
状,第二导向轮2012 的延伸方向与导向辊2的延伸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辊202和第四导向辊204的第一倾斜面上开设有防滑纹2015。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辊202和第四导向辊204的第一导向轮2011的直径大于第一导向辊201 和第三导向辊203的直径,第二导向辊202和第四导向辊204的第一导向轮2011有效的延长了弧型织带3在导向轮组机构上的行程,对弧型织带3 的成型效果更好,同时第二导向辊202和第四导向辊204的第一倾斜面上的防滑纹2015施加给弧型织带3更大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了弧型织带3 的成型效果。
24.请参照图1,第一导向辊201、第二导向辊202、第三导向辊203和第四导向辊204的上均固定有向外凸起的导向块,固定环2013、第一导向轮 2011和第二导向轮2012均开设有与导向块相匹配其相互连通的滑槽,固定环2013、第一导向轮2011和第二导向轮2012通过导向块和滑槽可活动的固定在第一导向辊201、第二导向辊202、第三导向辊203和第四导向辊204 上。根据使用需求,可以灵活调节第一导向轮2011和第二导向轮2012相对于织带机导带出带传动主体的位置,需要弧型织带3时,第一导向轮2011 与织带机导带出带传动主体的出料口相互对应,需要普通织带时,第二导向轮2012与织带机导带出带传动主体的出料口相互对应,导向轮组机构能够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25.请参照图1,织带机导带出带传动主体还活动固定有出带辊205,出带辊205上固定有出带轮2051,出带轮2051与第一导向轮2011位置相对应,弧型织带3绕过多个第一导向轮2011后绕设在出带轮2051上进行收集。出带轮2051的曲面为第二倾斜曲面,第二倾斜曲面2052的倾斜方向与第一倾斜曲面2014的倾斜方向相反,弧型织带3绕过第四导向辊204后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与第四导向辊204的第一导向轮2011和出带轮2051相互抵接。第二倾斜曲面2052的倾斜方向与第一倾斜曲面2014的倾斜方向相反,使得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曲面相邻位置的相切方向相互平行,保证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曲面能够与弧型织带3相对的两侧紧密贴合,保持弧型织带3 所受的牵引力,不改变原先预定的方向运动。
26.请参照图1,出带辊205上还固定有调节固定装置2053,出带轮2051 可转动的固定在调节固定装置2053上,调节固定装置2053调节出带轮2051 与第四导向辊204的第一导向轮2011之间的间距,保证出带轮2051和第四导向辊204的第一导向轮2011能够对弧型织带3两侧紧密贴合,同时根据弧型织带3厚度的不同调节出带轮2051与第四导向辊204的第一导向轮 2011之间的间距以满足更过的使用情况,有效的增加了导向轮组机构的实用性。
27.在使用时,弧型织带3经织带机导带出带传动主体的出料口被导出后呈“s”装依次绕设在第一导向辊201、第二导向辊202、第三导向辊203 和第四导向辊204的第一导向轮2011上,弧型织带3离开第四导向辊204 的第一导向轮2011后,弧型织带3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与第四导向辊204的第一导向轮2011和出带轮2051相互抵接并进行收集。弧型织带3绕设在第一导向轮2011上时,弧型织带3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位于第一倾斜曲面 2014相对的高端和低端,弧型织带3的两侧在第一导向辊201、第二导向辊202、第三导向辊203和第四导向辊204的第一导向轮2011上运动路径的长度出现差异,第一倾斜面的高端对弧型织带3的一端产生朝向弧型织带3长度方向向外的拉扯力,使得弧型织带3的一端长度增加;相对的,第一倾斜面的底端对弧型织带3的另一端产生朝向弧型织带3长度方向向内的挤压力,使得弧型织带3的另一端长度降低。请参照图2,使得弧型织带3长度方向两侧形成圆弧状,人体的腰部与胯部之间具有上窄下宽的形状,弧型织带3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能够分别与人体的腰部和胯部贴合的更加紧密。
28.本领域人员可以理解,说明书内所述的调节固定装置2053为常见的具有锁紧、转动功能的机构,并不限于具体某个机构。
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