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63677发布日期:2022-02-26 02:49阅读:82来源:国知局
织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机,该织机构成为具备:一对支撑轴,其分别设于一对侧框架且被摆动驱动;摇轴,其通过与两个支撑轴连结而架设在支撑轴之间;轴承构造体,其包括能够旋转地支撑摇轴的轴承;以及支撑体,其包括作为安装轴承构造体的面的安装面,并且遍及织幅方向延伸地设置。


背景技术:

2.织机具有与主轴的旋转连动地被摆动驱动的一对支撑轴。此外,该支撑轴分别设于织机的左右的侧框架,并且以其一端部从各个侧框架向织幅方向的内侧突出的形式设置。而且,在该两个支撑轴连结有打纬装置中的摇轴。由此,摇轴成为架设在一对支撑轴之间的状态。并且,摇轴在像这样地架设在支撑轴之间的状态下还经由轴承支撑于轴承构造体。此外,该轴承构造体安装于遍及织幅方向延伸地设置的支撑体。
3.作为具备这样的轴承构造体的织机,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织机。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织机中,轴承构造体(中间支撑装置)以载置于安装在梁上的板的形式设置,梁以架设于织机中的左右的侧框架的形式遍及织幅方向延伸。并且,该轴承构造体由作为构成轴承的轴支承部的轴承座和轴承罩、以及作为支撑该轴支承部且安装于板的基部的l字型的托架构成。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3666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8.然而,摇轴如上所述地以与其两端连结的支撑轴的轴心为摆动中心被摆动驱动。因此,在支撑摇轴的轴承构造体如上所述地设置在板上的状态下,该轴承构造体中的轴支承部的轴承的中心在沿织幅方向观察时需要成为与支撑轴的轴心大致一致的状态。于是,轴承构造体成为如下的构造体:设置在板上时的初始状态例如在上下方向上基于安装在相对于织机预先决定的位置时的板与支撑轴的轴心的位置关系来决定。具体而言,轴承构造体构成为,在其初始状态下,载置于板的面(载置面)与轴承的中心的位置关系和上述的支撑轴侧的位置关系一致。
9.但是,由于设置轴承构造体的梁、板是长条的部件,所以其自身遍及长度方向产生翘曲等的情况较多。因此,在将构成为上述的初始状态的轴承构造体原样地设置在板上的情况下,成为轴承的中心与支撑轴的轴心在沿织幅方向观察时不一致的状态。
10.因此,专利文献1的轴承构造体构成为,轴支承部相对于支撑该轴支承部的基部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而且,在该结构中,在将上述的初始状态的轴承构造体设置在板上之后,进行调整轴支承部相对于基部的位置的作业,以便在沿织幅方向观察时轴承
的中心与支撑轴的轴心一致。
11.但是,由于设置轴承构造体的位置是在织幅方向上较大地远离支撑轴的位置,所以像这样使轴承的中心与支撑轴的轴心一致的作业非常困难,花费劳力和时间。因此,该调整作业花费时间,并且对作业人员来说成为较大的负担。而且,由于为了能够进行这样的调整,必须以将上述的基部和轴支承部组合的形式构成轴承构造体,所以还产生导致轴承构造体的结构复杂化的问题。
12.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机的构造,使轴承构造体的构造更简单,并且为了尽可能地减轻施加给作业人员的负担,不需要上述轴承构造体的调整。
13.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以上述织机为前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安装面安装轴承构造体的支撑体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至少一方具有与安装面平行的位置调整面。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轴承构造体也可以成型为包括设置轴承的轴支承部和安装于安装面的基部的单一的构造体。
15.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分别如下。
16.方案一是一种织机,具备:一对支撑轴,其分别设于一对侧框架且被摆动驱动;摇轴,其通过与两个上述支撑轴连结而架设在上述支撑轴之间;轴承构造体,其包括能够旋转地支撑上述摇轴的轴承;以及支撑体,其包括作为安装上述轴承构造体的面的安装面,并且遍及织幅方向延伸地设置,其特征在于,
17.上述支撑体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至少一方具有与上述安装面平行的位置调整面。
18.方案二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的织机,其特征在于,
19.上述轴承构造体成型为包括设置上述轴承的轴支承部和安装于上述安装面的基部的单一的构造体。
20.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织机,支撑体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至少一方具有与安装面平行的位置调整面。即,支撑体在比安装面更接近支撑轴的位置具有像这样与安装面平行地形成的位置调整面。而且,根据支撑体如上所述地构成的织机,该支撑体的位置调整面是形成为以安装面为基准且与该安装面平行的面,从而能够容易地掌握该位置调整面与安装面的位置关系。
22.因此,基于像这样能够预先掌握的位置调整面与安装面的位置关系以及轴承构造体中的上述载置面与轴承的中心的位置关系,来决定位置调整面与支撑轴的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以使位置调整面和支撑轴成为像这样决定的位置关系的方式将支撑体配置在织机上,设置于该支撑体的安装面的轴承构造体中的轴承的中心在沿织幅方向观察时在该设置的状态下成为位置与支撑轴的轴心一致的状态。因此,根据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织机,不需要现有技术那样的轴承构造体的调整作业。而且,作为其结果,缩短织机的组装作业所花费的时间,并且也尽可能地减轻施加给作业人员的负担。
23.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织机中,由于不需要上述的轴承构造体的调整作业,所以也能够将轴承构造体设为一体成型有设置轴承的轴支承部和安装于安装面的基部的单一的构造体。而且,若像这样构成轴承构造体,则与现有技术的由多个部分的组合来构成轴承构
造体的情况相比,轴承构造体自身的结构变得简单。并且,若采用这样的单一的构造体,则轴承构造体整体的刚性提高,也能够进一步应对织机的高速运转。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织机的主视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织机的侧视剖视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织机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27.符号说明
28.1—框架,2—侧框架,3a—梁部件(前上撑条),3a1—凸缘,3b—梁部件(前下撑条),3c—梁部件(后上撑条),3c1—凸缘,3d—梁部件(后下撑条),4—支撑板,4a—底面(安装面),4b—底面(位置调整面),6—经轴,8—卷取织轴,10—打纬装置,11—筘,12—筘座,13—筘座脚,14—摇轴,20—驱动轴,22—支撑轴,24—联轴部件,30—轴承构造体,32—基部,34—轴支承部,34a—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基于图1~图3,对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织机的一个实施方式(实施例)进行说明。
30.在织机中,框架1构成为,将一对侧框架2、2作为主体并利用四根梁部件3a、3b、3c、3d将该两个侧框架2、2连结。并且,在织机中,在该织机的前后方向的一侧(后侧),以支撑于两个侧框架2、2的形式具备用于送出经纱t的经轴6。再有,在上述前后方向的另一侧(前侧),以支撑于两个侧框架2、2的形式具备用于卷取织造出的织布的卷取织轴8。
31.关于上述四根梁部件,在上述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卷取织轴侧8的梁部件3a、3b在上下方向上使位置彼此不同地配置,上侧的梁部件3a是所谓的前上撑条,下侧的梁部件3b是所谓的前下撑条。另外,在上述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经轴6侧的梁部件3c、3d也在上下方向上使位置彼此不同地配置,上侧的梁部件3c是所谓的后上撑条,下侧的梁部件3d是所谓的后下撑条。
32.并且,前上撑条3a及后上撑条3c具有形成于其两端部的凸缘3a1、3c1。此外,前上撑条3a中的两个凸缘3a1、3c1以在沿前上撑条3a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它们的位置一致的方式设置于前上撑条3a。同样,后上撑条3c中的两个凸缘3c1、3c1也以在沿后上撑条3c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它们的位置一致的方式设置于后上撑条3c。
33.而且,前上撑条3a及后上撑条3c以插通在形成于各凸缘3a1、3c1的多个贯通孔中的固定用螺栓螺纹插入到侧框架2的形式固定于各侧框架2、2。并且,前下撑条3b及后下撑条3d是截面形状大致呈
“コ”
形状的梁部件,在其两端部具有堵塞端部地形成的端壁。而且,前下撑条3b及后下撑条3d也以插通在形成于各端壁的多个贯通孔中的固定用螺栓螺纹插入到侧框架2的形式固定于各侧框架2、2。
34.并且,织机在各侧框架2中具有旋转驱动主轴(省略图示)的驱动轴20、以及与主轴(驱动主轴的驱动轴20)的旋转连动地被摆动驱动的支撑轴22。此外,驱动轴20及支撑轴22在上述前后方向上相对于前上撑条3a设于其后侧(经轴6侧)的附近。而且,在上下方向上,支撑轴22位于前上撑条3a的存在范围内的位置。并且,驱动轴20位于该支撑轴22的下方。而
且,驱动轴20及支撑轴22以其一端部从各个侧框架2、2向织幅方向的内侧突出的形式设置。
35.并且,织机具备摆动驱动筘11的打纬装置10。在该打纬装置10中,筘11经由筘座12及筘座脚13支撑于摇轴14。此外,在图示例子中,摇轴14以将多个轴部件在其长度方向上连结的形式构成。而且,该摇轴14在其两端部经由联轴部件24、24而与从两个侧框架2、2突出的支撑轴22、22连结。由此,摇轴14在两侧框架2、2之间以架设在两个支撑轴22、22之间的形式沿织幅方向延伸地设置。
36.并且,在打纬装置10中,摇轴14除了如上所述地通过与各支撑轴22连结而支撑于两个支撑轴22、22之外,在该支撑轴22、22之间还由支撑于前上撑条3a的轴承构造体30支撑。但是,在本实施例中,轴承构造体30通过安装在固定于前上撑条3a的支撑板4上,来经由该支撑板4支撑于前上撑条3a。
37.详细而言,在前上撑条3a固定有板状的支撑板4。该支撑板4是在沿板厚方向观察时呈矩形的板材,形成为其板厚方向上的两端面的长边方向(长度方向)的尺寸比框架1中的前上撑条3a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稍小、并且其短边方向的尺寸比上述前后方向上的前上撑条3a的尺寸大的部件。而且,支撑板4以使上述长边方向与前上撑条3a的长度方向(=织幅方向)一致的方向、并且使上述两端面的一个与前上撑条3a的下表面抵接的形式固定于前上撑条3a。因此,该支撑板4的上述一个端面成为在织机上朝向上方的面(上表面)。
38.但是,该支撑板4的固定是在上述前后方向上在使其上述短边方向上的一端侧的侧缘与前上撑条3a的前侧(卷取织轴8侧)的端部一致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支撑板4在像这样固定于前上撑条3a的状态下,向前上撑条3a的后侧(经轴6侧)突出。再有,支撑板4在像这样固定于前上撑条3a的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支撑轴22的下方并且位于驱动轴20的上方。顺便说一下,支撑板4相对于前上撑条3a的固定例如以使用了螺纹部件(螺栓等)的安装、或者基于焊接的固定等形式进行。
39.并且,轴承构造体30具有用于能够旋转地支撑摇轴14的轴承34a,将内装该轴承34a的轴支承部34作为主体来构成。再有,轴承构造体30具有用于竖立设置该轴支承部34并且安装于支撑板4的基部32。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轴承构造体30成型为包括该基部32及轴支承部34的单一的构造体。而且,该轴承构造体30以插通在形成于基部32的多个贯通孔中的固定用螺栓螺纹插入到支撑板4的形式安装于支撑板4。此外,该安装在支撑板4(上述上表面)上的预先决定的位置进行,该上述上表面中的轴承构造体30的安装位置(部分)成为支撑板4的安装面4a。
40.再有,在图示例子中,以在支撑轴22、22之间的两个部位支撑摇轴14的方式设有两个轴承构造体30。换言之,在支撑板4上,在两个部位设有安装轴承构造体30的安装面4a。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像这样具有安装轴承构造体30的安装面4a的支撑板4以及用于固定支撑板4的前上撑条3a的组合成为在本实用新型中说明的支撑体。
41.在以上的织机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包括安装轴承构造体的安装面的支撑体形成为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至少一方具有与安装面平行的位置调整面。而且,本实施例是上述支撑体中的支撑板4在上述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形成为在上述上表面上具有与两个安装面4a、4a平行的位置调整面4b、4b的例子。这样的本实施例的支撑板4详细内容如下。
42.关于上述的支撑板4中的各安装面4a,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上表面中的包括安装各轴承构造体30的部分的范围被加工成以比其周围的部分凹入的方式切开而成的形状。而
且,该各凹入的部分的底面4a成为安装轴承构造体30的安装面。并且,这两个安装面4a、4a形成为相互平行。再有,两个安装面4a、4a形成为,在上述支撑体安装于两个侧框架2、2的状态(安装状态)下,其上下方向的位置(高度位置)彼此一致。但是,该安装状态是指以两个安装面4a、4a与支撑轴22的轴线方向平行的形式将上述支撑体安装于两个侧框架2、2的状态。
43.而且,在支撑板4的上述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支撑轴22的附近的部分),上述上表面上的比前上撑条3a更向后侧突出的部分被加工成以比其周围的部分凹入的方式切开而成的形状。而且,该两个凹入的部分的底面4b、4b形成为与上述两个安装面4a、4a平行,成为在本实用新型中说明的位置调整面。再有,该两个位置调整面4b、4b形成为,在上述安装状态下,上述高度位置彼此一致,并且两个安装面4a、4a的上述高度位置也一致。
44.而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如上所述地构成支撑板4,能够容易地实现在上述安装状态下的两个轴承构造体30、30的轴承34a、34a的中心在沿织幅方向观察时与两个支撑轴22、22的轴心一致的状态。
45.详细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各轴承构造体30如上所述地成型为单一的构造体。由此,在轴承构造体30安装于安装面4a的状态下,从该安装面4a到轴承34a的中心为止的距离是预先决定的。并且,两个安装面4a、4a和两个位置调整面4b、4b形成为在上述安装状态下上述高度位置一致。
46.因此,通过使从两个位置调整面4b、4b到两个支撑轴22、22的轴心的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与上述的从安装面4a到轴承34a的中心的距离一致,从而在沿织幅方向观察时,两个轴承构造体30、30的轴承34a、34a的中心成为与支撑轴22的轴心一致的状态。因此,在将上述支撑体安装于两个侧框架2、2时,通过以使两个位置调整面4b、4b与两个支撑轴22、22的轴心的位置关系(距离)如所述那样一致的形式进行该安装,容易实现使两个轴承34a、34a的中心与两个支撑轴22、22的轴心在沿织幅方向观察时一致的状态。
47.以上,对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织机的一个实施方式(以下,称为“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结构,也能够由以下的其它实施方式(变形例)来实施。
48.(1)关于位置调整面,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上述支撑体中的支撑板4的上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加工成以使其上述上表面上的一部分凹入的方式切口的形状,该凹入的部分的底面4b、4b成为位置调整面。而且,两个位置调整面4b、4b形成为,在上述安装状态下,与安装轴承构造体30、30的安装面4a、4a平行,并且上述高度位置一致。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位置调整面只要是与安装面平行地形成的面即可,不限定于上述安装状态下的上述高度位置与安装面一致地形成的面。
49.此外,在决定该情况下的上述支撑体相对于两个侧框架的安装位置时,首先,预先求出位置调整面和安装面的上述高度位置。而且,根据该两面的上述高度位置之差以及预先求出的安装面与轴承构造体中的轴承之间的距离,求出轴承的中心和支撑轴的轴心一致的位置调整面与支撑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即可。而且,位置调整面与支撑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成为该求出的距离的上述支撑体的位置成为该上述支撑体的安装位置。
50.并且,位置调整面不限定于形成在支撑板4的上述上表面上。例如,位置调整面也可以在支撑板4的两端部以与支撑板4上的安装面4a平行的方式形成于在织机上朝向下方的面(下表面)。而且,位置调整面并不限定于形成于支撑板,也可以在上述支撑体的梁部件
的两端部形成于上下方向上的上侧面或下侧面。并且,位置调整面只要形成于上述支撑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至少一方即可,例如,也可以仅形成于上述实施例的支撑板、梁部件的一方的端部。
51.顺便说一下,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支撑体的安装是以使位置调整面相对于支撑轴的轴心的位置与成为预先求出的与支撑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的位置一致的形式进行的。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成为像这样使位置调整面的位置一致的对象的部分不限定于上述的支撑轴,也可以是织机上的特定的部分(例如侧框架等)。但是,该织机上的特定部分为在上述支撑体的上述安装状态下与位置调整面平行的部分。
52.(2)关于包括安装面的支撑体,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撑体由前上撑条3a和支撑板4的组合构成,在该支撑板4的上述上表面上设有安装面。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体不限定于构成为安装面设于支撑板,也可以构成为前上撑条设置安装面。并且,在该情况下,支撑体也可以以省略了支撑板的形式构成。
53.此外,关于像这样在前上撑条设置安装面的情况,具体而言,在前上撑条的朝向后侧的面(后侧侧面)上设置安装面。而且,在该情况下,轴承构造体安装于上述后侧侧面,成为轴支承部以朝向后方延伸的形式设置的状态。并且,在该情况下,位置调整面作为与该安装面平行的面并形成在上述后侧侧面上即可。但是,在支撑体存在朝向与上述后侧侧面相同的方向且能够形成位置调整面的面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面形成位置调整面。
54.并且,关于支撑体的安装面,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支撑板4的上述上表面上的安装轴承构造体30的部分实施加工,将通过该加工而形成的凹入的部分的底面4a作为安装面。即,上述实施例中的安装面不限定于对支撑体施加追加加工而形成的面。例如,在使支撑体为上述安装状态时,因与支撑体整体的遍及长度方向的翘曲等的关系,在视为安装轴承构造体的部分的支撑体上的面与支撑轴的轴线方向大致平行的情况下,也可以对该支撑体上的面不施加上述的追加加工,而将该面作为安装面。
55.而且,关于支撑体,在上述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由前上撑条3a和支撑板4的组合构成支撑体。即,上述实施例中的支撑体以将织机中的已有的梁部件和安装轴承构造体的安装部件组合的形式构成。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体不限定于像这样构成。
56.例如,也可以将形成为板状或梁状的上述安装部件以成为架设在一对侧框架之间而不是织机中的已有的梁部件的状态的方式安装于两个侧框架,仅由上述安装部件构成支撑体。或者,也可以与织机中的已有的梁部件分开,在本实用新型中以架设在一对侧框架之间的形式设置专用的梁状的部件,并且在该专用的梁状的部件安装上述实施例的支撑板那样的板状的上述安装部件,由该专用的梁状的部件和板状的上述安装部件构成支撑体。
57.此外,在上述安装部件为梁状的部件的情况下,或者在支撑体包括上述的专用的梁状的部件的情况下,该梁状的部件相对于侧框架的安装与上述实施例的梁部件相同地使用固定用螺栓来进行即可。并且,在成为支撑体的上述安装部件为板状的部件的情况下,上述安装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以在板厚方向上折曲的形式形成,以将插通在该折曲的部分中的螺纹部件(螺栓等)紧固于侧框架的形式安装于两个侧框架即可。
58.(3)关于轴承构造体,在上述实施例中,轴承构造体30成型为包括内装轴承34a的轴支承部34和安装在支撑板4上的基部32的单一的构造体。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轴承构造体并不限定于像这样一体成型的构造体,也可以以将作为分体部件成型的轴支承部和基
部组合的形式构成。
59.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以在支撑轴22、22之间的两个部位支撑摇轴14的方式设有两个轴承构造体30。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轴承构造体根据摇轴的结构来设置适当的数量即可。
60.并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