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编绳绳芯纱线热处理及排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1176发布日期:2022-05-11 13:4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编绳绳芯纱线热处理及排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编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编绳绳芯纱线热处理及排列装置。


背景技术:

2.双编绳包括绳芯和绳皮两部分,原料多为化纤,例如尼龙为芯层,涤纶为表层或丙纶为芯层,涤纶为表层。由于该类绳索可以综合发挥芯层和皮层的双重特点,从而在强力和延伸性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活等各个领域。尤其在航海、攀岩、登山、救援等领域更是必不可少的装备。
3.其中,双编绳的一个重要应用方面就是作为动力绳应用于攀岩、登山等高层次体育休闲活动和探险活动,这就对绳索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攀岩过程中,动力绳是整个攀岩保护系统的核心,uiaa(union international alpine associations, 国际登山组织联盟)标准的动力绳设计标准是:一个80kg的攀爬者在冲坠系数为2时脱落,对自身所产生的冲击力不超过12kn(人体的受力极限,实验表面人体可以在短时间内承受12kn的冲击力),而实现这个目的是靠主绳的弹性来完成的,象蹦极绳一样的动力绳能够吸收突然的冲力。按照uiaa动力绳的要求,首次坠落冲击力不得大于12kn,而人体在坠落系数为1.77情况下的坠落是的冲击力可达到20-40kn,因此这就要求绳索在承受冲击过程中有足够的伸长,以延长绳索对冲击力的缓冲作用,降低绳索作用在人体身上的冲击力,保护人体免受损伤,但与此同时,绳索的伸长又不能过大,以免人体坠落时由于过大的伸长而碰到石头等造成意外伤害。另外,绳索强力也是很重要的,这是保证安全使用的基本条件。
4.在现有双编绳生产加工过程中,多通过调整工艺,改善原料,提高绳索直径等来改善其强力和延伸性。但是这些方法对登山绳来说并不是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径过大必定会导致绳索重量的增加,导致登山过程中负重太大,给登山活动带来不便。同时,改变材料也不是较好的方法,现在高性能纤维逐渐实现国产化,成本也在逐渐降低,这些都为其提供了可能,但是高性能纤维一般都是高强高模纤维,其断裂伸长率很低,在发生坠落时,伸长量很小,冲击力比常规化纤大20%,基本上不可能满足冲击力小于12kn的要求。因此,要想同时优化绳索强力与伸长,应当力图寻求其他方法。
5.在双编绳编织过程中,多根绳芯纱线作为一个整体进入绳皮,编织成绳索。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多根绳芯纱线同时送入绳皮,由于原始张力、伸长、捻度等存在一定差异,在绳芯中所处位置也不相同,所以这些纱线被绳索中肯定存在张力伸长等方面的差异,绳芯作为强力的主要承担部分,其性能会受到这些差异的影响;二是,绳芯纱线在进入绳皮时,位置不固定,排列混乱,在带来的问题就是这些纱线很有可能在绳索中产生交叉差绕,从而对绳索强力伸长外观等都产生影响。在现有双编绳生产过程中,很少在编织时再对绳芯纱线进行消除张力伸长差异的处理,也不对其排列进行特殊设置,绳芯纱线一般以自由组合状态进入绳皮。
6.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研制出一种能够有效改善绳芯纱线的张力差异以及绳芯纱线不规则排列的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编绳绳芯纱线热处理及排列装置。
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双编绳绳芯纱线热处理及排列装置,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环套的芯层、中间层以及最外层,还包括有附件;附件包括电磁加热线圈、薄片以及自调温感应器;电磁加热线圈分别均匀缠绕于芯层、中间层以及最外层的表面,并配合连接有电源;薄片分别设置于中间层以及最外层的端部;自调温感应器与最外层相配合安装。
10.进一步地,芯层的内径为3~6

;所述中间层以及最外层的内径与芯层的内径以6~12

为公差呈等差增加。
11.进一步地,芯层、中间层以及最外层的厚度均为5~15


12.进一步地,最外层的外表面还包裹有一层保温层。
13.进一步地,保温层为隔热保温材料层。
14.进一步地,薄片的一端还设置有夹头或者槽口。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6.1、使双编绳的化纤绳芯中纤维、纱线加捻产生的张力及各纱线之间的张力不均在玻璃化温度下通过分子结构排列等的改变进行消除;
17.2、使得各根绳芯纱线以规则排列状态进入绳皮,纱线间交叉、错位现象得以消除;
18.3、够使各根绳芯纱线达到张力平衡,以最佳张力伸长状态进入绳皮,且各根纱线间规则排列,从而生产出高性能双编绳;
19.4、安装操作便捷,各加热层可自由组合,在生产过程中可视具体情况而定,适用范围广,且成本较低,可批量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与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20.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识列表:芯层1、中间层2、最外层3、电磁加热线圈4、薄片5、自调温感应器6、保温层7。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编绳绳芯纱线热处理及排列装置,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环套的芯层1、中间层2以及最外层3。
24.还包括有附件;附件包括电磁加热线圈4、薄片5以及自调温感应器6;电磁加热线圈4分别均匀缠绕于芯层1、中间层2以及最外层3的表面,并配合连接有电源,实现对绳芯纱线的热处理;薄片5分别设置于中间层2以及最外层3的端部,薄片5的一端还设置有夹头或者槽口,能够方便的在套层上安装或取下,同时薄片5的数量可设置多个,位置可调;自调温
感应器6与最外层3相配合安装。
25.其中芯层1的内径为3~6

;中间层2以及最外层3的内径与芯层1的内径以6~12

为公差呈等差增加,芯层1、中间层2以及最外层3的厚度均为5~15


26.并且最外层3的外表面还包裹有一层保温层7,保温层7为隔热保温材料层。
27.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仅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编绳绳芯纱线热处理及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环套的芯层(1)、中间层(2)以及最外层(3),还包括有附件;所述附件包括电磁加热线圈(4)、薄片(5)以及自调温感应器(6);所述电磁加热线圈(4)分别均匀缠绕于芯层(1)、中间层(2)以及最外层(3)的表面,并配合连接有电源;所述薄片(5)分别设置于中间层(2)以及最外层(3)的端部;所述自调温感应器(6)与最外层(3)相配合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编绳绳芯纱线热处理及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1)的内径为3~6

;所述中间层(2)以及最外层(3)的内径与芯层(1)的内径以6~12

为公差呈等差增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编绳绳芯纱线热处理及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1)、中间层(2)以及最外层(3)的厚度均为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编绳绳芯纱线热处理及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外层(3)的外表面还包裹有一层保温层(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编绳绳芯纱线热处理及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7)为隔热保温材料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编绳绳芯纱线热处理及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5)的一端还设置有夹头或者槽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编绳绳芯纱线热处理及排列装置,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环套的芯层、中间层以及最外层,还包括有附件;附件包括电磁加热线圈、薄片以及自调温感应器。本实用新型使双编绳的化纤绳芯中纤维、纱线加捻产生的张力及各纱线之间的张力不均在玻璃化温度下通过分子结构排列等的改变进行消除;使得各根绳芯纱线以规则排列状态进入绳皮,纱线间交叉、错位现象得以消除;够使各根绳芯纱线达到张力平衡,以最佳张力伸长状态进入绳皮,且各根纱线间规则排列,从而生产出高性能双编绳;安装操作便捷,各加热层可自由组合,在生产过程中可视具体情况而定,适用范围广,且成本较低,可批量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与实用价值。值。值。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本 唐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曼杰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3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