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筒形编织物制备用三梭圆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75172发布日期:2022-06-11 01:4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双层筒形编织物制备用三梭圆织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止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双层筒形编织物制备用三梭圆织机。


背景技术:

2.消防水带是用来运送高压水或泡沫等阻燃液体的软管。传统的消防水带以橡胶为内衬,外表面包裹着亚麻编织物。先进的消防水带则采用复合结构。消防水带的两头都有金属接头,可以接上另一根水带以延长距离或是接上喷嘴以增大液体喷射压力。
3.为了提高软管的耐压强度,在软管中间设置一层纤维增强骨架层即编织物,该纤维增强骨架层也被称为管坯。
4.现有的圆织机通常能够编织单层结构,为增强织物性能,在编织单层结构之后,对两层进行复合,由于两层织物的口径大小可能不一样,使得在将两层织物套在一起时,紧密度差,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圆织机只能制备单层织物的问题,提出一种双层筒形编织物制备用三梭圆织机,在编织双层织物结构的同时,对两层织物进行复合,能够制备得到高紧密度的双层筒形编织物。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筒形编织物制备用三梭圆织机,该圆织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编织单元,所述的编织单元包括圆形导轨、导梭框和梭子,所述的导梭框安装在圆形导轨的外周,且夹装在上、下两个所述圆形导轨的中部,构成梭子的圆周运动轨道;所述的梭子为三个,沿导梭框的内壁均匀布置,且每个梭子的前方均设有对应的经线开口器。
8.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梭框包括框体和导梭针,所述导梭针的数量为8n+6。
9.进一步地,经线开口器为三个,均包括中心盘和若干个齿条。
10.进一步地,第一个所述经线开口器的齿条24个,每两个单齿条为一组,且两个单齿条之间间隔一个单齿条的宽度,相邻齿条组之间的距离为五个单齿条的宽度。
11.进一步地,第二个所述经线开口器的齿条36个,每个单齿条和一个五齿条为一组,且间隔一个单齿条的宽度,相邻齿条组之间的距离为一个单齿条的宽度。
12.进一步地,第三个所述经线开口器的齿条36个,每两个单齿条和一个二齿条为一组,且依次间隔一个单齿条的宽度,相邻齿条组之间的距离为一个单齿条的宽度。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三梭圆织机通过三个梭子与相应结构的经线开口器配合,能够织造出双层织物,并且实现两层织物之间的复合接结,圆织机的结构简单,织造的双层织物紧密度高、牢固性好,织物的耐压力和耐磨性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
15.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17.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三梭圆织机俯视图。
18.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梭子和导轨连接位置的剖面图。
19.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梭子和经线开口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导梭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经线开口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2.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经线开口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3.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经线开口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24.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制备织物的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26.如图1-3所示,一种双层筒形编织物制备用三梭圆织机,该圆织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编织单元,所述的编织单元包括圆形导轨1、导梭框2和梭子3,所述的导梭框2安装在圆形导轨1的外周,且夹装在上、下两个所述圆形导轨1的中部,构成梭子3的圆周运动轨道;所述的梭子3为三个,沿导梭框2的内壁均匀布置,且每个梭子3的前方均设有对应的经线开口器。
27.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梭框2包括框体2-1和导梭针2-2,所述导梭针2-2的数量为8n+6;
28.如图5-7所示,经线开口器为三个,均包括中心盘和若干个齿条。
29.第一个所述经线开口器的齿条24个,每两个单齿条为一组,且两个单齿条之间间隔一个单齿条的宽度,相邻齿条组之间的距离为五个单齿条的宽度。
30.第二个所述经线开口器的齿条36个,每个单齿条和一个五齿条为一组,且间隔一个单齿条的宽度,相邻齿条组之间的距离为一个单齿条的宽度。
31.第三个所述经线开口器的齿条36个,每两个单齿条和一个二齿条为一组,且依次间隔一个单齿条的宽度,相邻齿条组之间的距离为一个单齿条的宽度。
32.具体使用时:
33.如图8所示,编织设备的编织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
34.步骤1,第一梭子进行圆周运动的同时带动一组外层纬线b、c、e、f进行运动,使得外层纬线b、c、e、f穿梭于通过第一经线开口器进行分经的经线之间4次,从而进行编织,得到具有单层双斜纹组织结构的外层部分。
35.第一经线开口器与第一梭子配合,进行四个分经动作:一上五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五下、二下一上一下一上三下、四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而后第一梭子带动外层纬线b、c、e、f穿过已分经的经线进行编织,得到外层部分。
36.步骤2,第二梭子进行圆周运动的同时带动一组内层纬线h、i、j、k进行运动,使得内层纬线h、i、j、k穿梭于通过第二经线开口器进行分经的经线之间4次,从而进行编织,得到具有单层双斜纹组织结构的内层部分。
37.第二经线开口器与第二梭子配合,进行四个分经动作:一上一下一上一下四上、二上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二上、四上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五上一下,而后第二梭子带动内层纬线h、i、j、k穿过已分经的经线来编织,得到内层部分。
38.步骤3,第三梭子带动一组接结纬线a、d、g、l穿过通过第三经线开口器进行分经的经线之间4次,从而进行接结,把外层部分和内层部分连接起来,得到具有多个循环单元的多层筒形编织物。
39.第三经线开口器与第三梭子配合,进行四个分经动作:二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二上、二上二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二上二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二上二下,而后第三梭子带动接结纬线a、d、g、l穿过已分经的经线把外层部分和内层部分连接起来,得到具有多个循环单元的多层筒形编织物。
40.本实施例中,经线、接结纬线、外层纬线以及内层纬线均采用高强纤维线中的一种,可按需求任意选择。
41.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层筒形编织物制备用三梭圆织机,其特征在于,该圆织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编织单元,所述的编织单元包括圆形导轨(1)、导梭框(2)和梭子(3),所述的导梭框(2)安装在圆形导轨(1)的外周,且夹装在上、下两个所述圆形导轨(1)的中部,构成梭子(3)的圆周运动轨道;所述的梭子(3)为三个,沿导梭框(2)的内壁均匀布置,且每个梭子(3)的前方均设有对应的经线开口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筒形编织物制备用三梭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梭框(2)包括框体(2-1)和导梭针(2-2),所述导梭针(2-2)的数量为8n+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筒形编织物制备用三梭圆织机,其特征在于,经线开口器为三个,均包括中心盘和若干个齿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筒形编织物制备用三梭圆织机,其特征在于,第一个所述经线开口器的齿条24个,每两个单齿条为一组,且两个单齿条之间间隔一个单齿条的宽度,相邻齿条组之间的距离为五个单齿条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筒形编织物制备用三梭圆织机,其特征在于,第二个所述经线开口器的齿条36个,每个单齿条和一个五齿条为一组,且间隔一个单齿条的宽度,相邻齿条组之间的距离为一个单齿条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筒形编织物制备用三梭圆织机,其特征在于,第三个所述经线开口器的齿条36个,每两个单齿条和一个二齿条为一组,且依次间隔一个单齿条的宽度,相邻齿条组之间的距离为一个单齿条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筒形编织物制备用三梭圆织机,该圆织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编织单元,所述的编织单元包括圆形导轨、导梭框和梭子,所述的导梭框安装在圆形导轨的外周,且夹装在上、下两个所述圆形导轨的中部,构成梭子的圆周运动轨道;所述的梭子为三个,沿导梭框的内壁均匀布置,且每个梭子的前方均设有对应的经线开口器。本实用新型三梭圆织机通过三个梭子与相应结构的经线开口器配合,能够织造出双层织物,并且实现两层织物之间的复合接结,圆织机的结构简单,织造的双层织物紧密度高、牢固性好,织物的耐压力和耐磨性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蔡卫丰 蔡宝祥 唐蓉蓉 樊柳 徐建辉 施新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倍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9
技术公布日:2022/6/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