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抗皱排湿的涤粘麻染色布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24776发布日期:2022-08-05 23:4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抗皱排湿的涤粘麻染色布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纺织品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抗皱排湿的涤粘麻染色布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涤粘麻布料是由涤纶长丝与黏胶长丝交织而成,现代一般的里料都是涤纶的,具有价格低廉,色牢度好,滑爽不起皱印,快干的优点,但是也有不吸汗,起静电的缺点,而涤粘里布既保持了原有的优点,也克服了缺点,所以是一种性价比非常好的产品;
3.现有的涤粘麻布料在进行染色的过程中,使用的大多是工业制品的染色原理进行上色,不仅上色效果不够自然,长期使用的话还会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不符合国家对于健康环保的号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环保型抗皱排湿的涤粘麻染色布及制备工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抗皱排湿的涤粘麻染色布及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一:布匹织造,在操作时,首先需要工作人员初步对原材料进行清理,利用清纱器检出纱疵之后立即剪断纱线,随后将原材料在络筒机上加工成符合一定要求的筒子,提供给整经、卷纬、针织、无梭织机的供纬或漂染等工序,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和宽度平行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进行整经操作,整经要求各根经纱张力相等,在经轴或织轴上分布均匀,色纱排列也要符合工艺规定,同时整经包括轴经、分条、分段、球经等不同的工艺,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当前织造需求灵活使用相应的整经方法,以保证后续的浆纱、穿筘等工序的要求,从而织造出符合工艺要求的坯布;
7.步骤二:染色原浆制备,染色原浆由天然植物染料、天然增稠剂和水组成,天然植物染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20%,天然增稠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20%,所述水的质量百分比为75%~98%,在操作时,由工作人员将已经准备好的符合工艺标准的天然植物染料和天然增稠剂依次倒入水中,通过机器搅拌混合而得到符合标准的染色原浆,随后即可对坯布进行染色;
8.步骤三:染色工序,由工作人员准备适量的纯净水,通过加热使纯净水的温度达到30℃~40℃左右,当水温合适之后,即可将已经制备好的染色原浆溶于30℃~40℃左右的纯净水中,边搅拌边放入,使其充分溶解,然后根据色浆的比重添加适量的盐,并使用机器搅拌均匀,得到使用的染料,随后将坯布放进染料中,使用机器不断进行搅拌,以使坯布上色均匀,等待坯布均匀上色完成之后,即可将已经染好色的布料取出进行清洗浮色,将布料的浮色清洗完成之后,再投放到下一工序中已经加热到35℃左右的纯净水中进行浸泡锁色,在浸泡的过程中根据需求添加适量的盐;
9.步骤四:定型处理,当布料染色完成之后,将已经制备完毕的布料取出,并使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等待布料烘干完毕之后,再使用定型机对布料进行热烫定型,以保证布料的状态达到工艺要求的使用标准;
10.步骤五:收卷、包装,最后由工作人员操作收卷机与打包机将已经制备好的布料进行收卷打包,随后对已经打包好的布料进行杀菌处理,即可正常存放运输。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对于染色时水与盐的比例应达到9:1,且水温需要一直保持在恒定数值,加强了对于布料加工的稳定性,使工作人员更好进行操作。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天然植物染料和天然增稠剂均为环保材料,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布料的健康属性,避免了工业制品附着在布料上对人体造成损害。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染色原浆与纯净水的比例应控制在1:5的区间,根据坯布的数量进行相应的调整,更加稳定的加强了布料在进行加工时的上色效果。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的络筒机的筒子卷装容量要大,以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效率,筒子卷绕应坚固结实,以便于贮存和运输,有效的提高了布料存储与运输时的稳定性,避免了布料在存储与运输的过程中发生损伤。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中进行定性处理时,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控制烘干机的温度,避免布料在烘干过程中变硬变挺,失去了布料的柔软性,更好的控制了布料本身性能的延展性,延长了布料的使用寿命。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在进行布匹织造时,首先需要对原材料进行脱脂处理,随后才能进行织造加工,最大限度的加强了布料本身的吸水性,提供了更好的穿着和使用体验。
17.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该环保型抗皱排湿的涤粘麻染色布及制备工艺,通过对布料进行一系列的脱脂织造等加工的工艺流程,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布料的亲肤性与舒适性,同时使用天然环保材料的染料为布料进行上色,更好的避免了工业染料制品对人体造成损害,更好的减小了对使用者身体的影响的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布料结构整体直视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工艺制备流程直视示意图。
21.图中:1、布料。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2,本实施方案中:一种环保型抗皱排湿的涤粘麻染色布及制备工艺,一种环保型抗皱排湿的涤粘麻染色布及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4.步骤一:布匹织造,在操作时,首先需要工作人员初步对原材料进行清理,利用清纱器检出纱疵之后立即剪断纱线,随后将原材料在络筒机上加工成符合一定要求的筒子,提供给整经、卷纬、针织、无梭织机的供纬或漂染等工序,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和宽度平行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进行整经操作,整经要求各根经纱张力相等,在经轴或织轴上分布均匀,色纱排列也要符合工艺规定,同时整经包括轴经、分条、分段、球经等不同的工艺,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当前织造需求灵活使用相应的整经方法,以保证后续的浆纱、穿筘等工序的要求,从而织造出符合工艺要求的坯布;
25.步骤二:染色原浆制备,染色原浆由天然植物染料、天然增稠剂和水组成,天然植物染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20%,天然增稠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20%,所述水的质量百分比为75%~98%,在操作时,由工作人员将已经准备好的符合工艺标准的天然植物染料和天然增稠剂依次倒入水中,通过机器搅拌混合而得到符合标准的染色原浆,随后即可对坯布进行染色;
26.步骤三:染色工序,由工作人员准备适量的纯净水,通过加热使纯净水的温度达到30℃~40℃左右,当水温合适之后,即可将已经制备好的染色原浆溶于30℃~40℃左右的纯净水中,边搅拌边放入,使其充分溶解,然后根据色浆的比重添加适量的盐,并使用机器搅拌均匀,得到使用的染料,随后将坯布放进染料中,使用机器不断进行搅拌,以使坯布上色均匀,等待坯布均匀上色完成之后,即可将已经染好色的布料取出进行清洗浮色,将布料的浮色清洗完成之后,再投放到下一工序中已经加热到35℃左右的纯净水中进行浸泡锁色,在浸泡的过程中根据需求添加适量的盐;
27.步骤四:定型处理,当布料染色完成之后,将已经制备完毕的布料取出,并使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等待布料烘干完毕之后,再使用定型机对布料进行热烫定型,以保证布料的状态达到工艺要求的使用标准;
28.步骤五:收卷、包装,最后由工作人员操作收卷机与打包机将已经制备好的布料进行收卷打包,随后对已经打包好的布料进行杀菌处理,即可正常存放运输。
29.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对于染色时水与盐的比例应达到9:1,且水温需要一直保持在恒定数值,加强了对于布料加工的稳定性,使工作人员更好进行操作;天然植物染料和天然增稠剂均为环保材料,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布料的健康属性,避免了工业制品附着在布料上对人体造成损害;染色原浆与纯净水的比例应控制在1:5的区间,根据坯布的数量进行相应的调整,更加稳定的加强了布料在进行加工时的上色效果;步骤一中的络筒机的筒子卷装容量要大,以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效率,筒子卷绕应坚固结实,以便于贮存和运输,有效的提高了布料存储与运输时的稳定性,避免了布料在存储与运输的过程中发生损伤;步骤四中进行定性处理时,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控制烘干机的温度,避免布料在烘干过程中变硬变挺,失去了布料的柔软性,更好的控制了布料本身性能的延展性,延长了布料的使用寿命;步骤一在进行布匹织造时,首先需要对原材料进行脱脂处理,随后才能进行织造加工,最大限度的加强了布料本身的吸水性,提供了更好的穿着和使用体验。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