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602189发布日期:2022-09-21 09:1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纺织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聚乳酸纤维是以玉米陈粮、木薯、秸秆等富含乳酸的绿色植物为原料,经益生菌发酵生成葡萄糖再转化为乳酸后,再经提单、聚合为聚乳酸后纺丝制成。它在土壤或海水中经微生物作用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燃烧时少烟无毒气、离火即熄,不会造成污染,是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纤维。聚乳酸纤维既有化学合成纤维的基本物性,又有天然纤维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种原料可种植、废弃物可循环回收再利用,在自然界中可自然降解的生物基化学合成纤维。
3.传统针织面料“涤盖棉”的组织工艺中的涤纶是石油基不可降解且污染环境,棉是天然纤维但是在染整后处理时需使用很多化学助剂,在纤维中是有残留的,加上棉的亲水性特质导致其排汗性差,人体的汗液吸附其中,贴身穿着是极不舒服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组织设计使得聚乳酸纤维长丝柔润亲肤、丝滑透气、不留体味、导湿排汗等功能性特点,在人体贴身内面发挥到了极致;正面的天然纤维纱线或dty长丝,可以把内面长丝传导出来的汗液快速吸附到外表面,在空气中快速挥发风干。
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以聚乳酸纤维长丝做内贴身面,正面采用天然纤维纯纺或混纺纱线或生物基化学合成纤维。
7.优选地,所述正面采用再生纤维素纤维。
8.优选地,所述正面采用再生纤维素纤维和聚乳酸纤维混纺。
9.优选地,所述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中聚乳酸纤维的质量含量为20~80%,二醋酸短纤维含量为80-20%。
10.优选地,所述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中聚乳酸纤维的质量含量为70%,再生纤维素纤维的质量含量为30%。
11.优选地,所述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中聚乳酸纤维的质量含量为60%,再生纤维素纤维的质量含量为40%。
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纱线包括:聚乳酸长丝、天然纤维纯纺或混纺纱线或生物基化学纤维;
14.利用针织圆机对所述纱线进行织造,得到坯布;
15.对所述坯布进行染色,得到所述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
16.优选地,所述染色包括依次进行理布-开幅-120℃预定型-95℃前处理去油精炼-60℃染色-固色吃软-脱水-开幅理布-匀速烘干-120℃定型-检验-打卷。
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以聚乳酸纤维长丝做内贴身面,正面采用天然纤维纯纺或混纺纱线或生物基化学纤维。本发明的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作为内衣、瑜伽服、t恤衬衫等贴身穿用的针织面料,采用聚乳酸纤维长丝(pla)做内贴身面,pla的回潮率接近于0,纤维本身不会藏匿水分,正面采用天然纤维纯纺或混纺纱线或生物尼龙、聚乳酸纤维等生物基化纤fdy、dty(拉伸变形长丝)长丝,外层纤维素纤维吸湿性好,这样的组织设计,使得聚乳酸纤维长丝柔润亲肤、丝滑透气、不留体味、导湿排汗等功能性特点,在人体贴身内面发挥到了极致,贴肤层水分和汗液会被外层组织快速吸收和蒸发,可以把内面传导出来的汗液快速吸附到外表面,在空气中快速挥发风干,得到了兼具绿色生态和健康舒适于一身的贴身穿用针织面料。
18.进一步地,本发明具体限定了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中聚乳酸纤维的质量含量为20~80%。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以聚乳酸纤维长丝做内贴身面,正面采用天然纤维纯纺或混纺纱线或生物基化学合成纤维。
20.在本发明中,若无特殊说明,使用的原料均为本领域市售商品。
21.在本发明中,所述正面优选采用再生纤维素纤维或采用再生纤维素纤维和聚乳酸纤维混纺。
22.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聚乳酸纤维优选为75d/72f聚乳酸纤维长丝,所述正面优选采用32s聚乳酸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
23.在本发明中,所述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中聚乳酸纤维的质量含量优选为20~80%,二醋酸短纤维含量为80-20%。。
24.在本发明中,所述生物基化学纤维优选包括生物尼龙或聚乳酸纤维。
25.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中聚乳酸纤维的质量含量优选为70%,再生纤维素纤维的质量含量优选为30%。
26.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中聚乳酸纤维的质量含量优选为60%,再生纤维素纤维的质量含量优选为40%。
27.在本发明中,所述内贴身面和正面均优选为罗纹组织柱状线圈+沟槽结构。
28.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纱线包括:聚乳酸纤维长丝、短纤维、天然纤维纯纺或混纺纱线或生物基化学纤维;
30.利用针织圆机对所述纱线进行织造,得到坯布;
31.对所述坯布进行染色,得到所述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
32.在本发明中,所述织造时,内贴身面的织造纱长为29cm/50针,正面的织造纱长为27cm/50针。
33.在本发明中,所述染色优选包括依次进行理布-开幅-120℃预定型-95℃前处理去
油精炼-60℃染色-固色吃软-脱水-开幅理布-匀速烘干-120℃定型-检验-打卷。
34.以所述聚乳酸纤维长丝为75d/72f聚乳酸纤维长丝,正面采用32s聚乳酸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为例,所述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35.品名:32s聚乳酸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75d/72f聚乳酸纤维长丝罗纹
36.成分:70wt%聚乳酸纤维30wt%再生纤维素纤维
37.工艺参数:门幅:160cm克重:220~240g/m2;
38.纱线参数:32s聚乳酸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50/50 60wt%
39.75d/72f聚乳酸长丝40wt%
40.织造设备:18针34寸福源双面罗纹机,上盘针数:1920枚下盘针数:1920枚
41.织造纱长:32s聚乳酸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50/50 29cm/50针
42.75d/72f聚乳酸长丝27cm/50针
43.织造工艺:车速:20转/分下机克重:200g/m2下机门幅:75cm(圆筒)
44.染色工艺:理布-开幅-120℃预定型-95℃前处理去油精炼-60℃染色-固色吃软-脱水-开幅理布-匀速烘干-120℃定型-检验-打卷。
45.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46.实施例1
47.品名:32s聚乳酸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75d/72f聚乳酸纤维长丝罗纹
48.成分:70wt%聚乳酸纤维30wt%再生纤维素纤维
49.工艺参数:门幅:160cm克重:240g/m2;
50.纱线参数:32s聚乳酸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50/50 60wt%
51.75d/72f聚乳酸长丝40wt%
52.织造设备:18针34寸福源双面罗纹机,上盘针数:1920枚下盘针数:1920枚
53.织造纱长:32s聚乳酸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50/50 29cm/50针
54.75d/72f聚乳酸长丝27cm/50针
55.织造工艺:车速:20转/分下机克重:200g/m2下机门幅:75cm(圆筒)
56.染色工艺:理布-开幅-120℃预定型-95℃前处理去油精炼-60℃染色-固色吃软-脱水-开幅理布-匀速烘干-120℃定型-检验-打卷。
57.对制得的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进行检测:
58.手感柔润,亲肤亲水,弹性是普通面料的2.5倍,抗菌性(抑菌性)能够aaa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0%,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72%,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为68%。
59.实施例2
60.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在于成分为:60wt%聚乳酸纤维40wt%再生纤维素纤维。
61.实施例3
62.品名:32s棉+75d/72f聚乳酸网眼针织布
63.成分:70wt%棉30wt%聚乳酸纤维
64.工艺参数:门幅:180cm克重:250g/m2;
65.纱线参考:32s棉70wt%75d/72f聚乳酸30wt%
66.织造设备:24针30寸单面圆机总针数:2268枚
67.织造纱长:32s棉14cm/50针
68.75d/72f聚乳酸长丝13cm/50针
69.织造工艺:车速:22转/分下机克重:190g/m2下机门幅:85cm(圆筒)
70.染色工艺:理布-开幅-120℃预定型-95℃前处理去油精炼-60℃染色-固色吃软-脱水-开幅理布-匀速烘干-120℃定型-水洗-检验-打卷。
71.本实施例中的32s纱线可以由全棉换做其他纤维纱线或者pla混纺纱线,本组织聚乳酸纤维的含量可以从30%到80%。
72.实施例4
73.品名:32s棉/2+150d/96f聚乳酸双面布
74.成分:70wt%棉30wt%聚乳酸纤维
75.工艺参数:门幅:185cm克重:320g/m2;
76.纱线参考:32s棉70wt%150d/96f聚乳酸30wt%
77.织造设备:24针30寸双面圆机总针数:上盘针数:2268枚下盘针数:2268枚
78.织造纱长:32s棉29cm/50针
79.75d/72f聚乳酸长丝29cm/50针
80.织造工艺:车速:23转/分下机克重:260g/m2下机门幅:90cm(圆筒)
81.染色工艺:理布-开幅-120℃预定型-95℃前处理去油精炼-60℃染色-固色吃软-脱水-开幅理布-匀速烘干-120℃定型-水洗-检验-打卷。
82.本实施例中的32s纱线可以由全棉换做其他纤维纱线或者pla混纺纱线,本组织聚乳酸纤维的含量可以从30%到80%。
83.实施例5
84.品名:40s聚乳酸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50d/36f聚乳酸单面布
85.成分:30wt%再生纤维素纤维70wt%聚乳酸纤维
86.工艺参数:门幅:165cm克重:180g/m2;
87.纱线参考:40s聚乳酸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30wt%50d/36f聚乳酸70wt%
88.织造设备:28针30寸单面圆机总针数:2640枚
89.织造纱长:40s聚乳酸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14.5cm/50针
90.50d/36f聚乳酸长丝13.5cm/50针
91.织造工艺:车速:20转/分下机克重:150g/m2下机门幅:75cm(圆筒)
92.染色工艺:理布-开幅-120℃预定型-95℃前处理去油精炼-60℃染色-固色吃软-脱水-开幅理布-匀速烘干-120℃定型-水洗-检验-打卷。
93.本实施例中的40s聚乳酸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可以换做其他纤维纱线或者聚乳酸混纺纱线,本组织聚乳酸纤维的含量可以从30%到80%。
94.对以上实施例制得的聚乳酸纤维贴身穿用功能性面料进行检测:
95.手感柔润,亲肤亲水,弹性是普通面料的2倍,抗菌性(抑菌性)能够达到国家纺织品安全标准aaa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80%~95%,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70%~80%,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为60%~85%。
9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应当
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