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26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领域织造中织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能以最少的零组件而构成一可编织双面毛巾的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
请参阅


图1至图4所示,现有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其结构包括一给纱器(图中未示)、一沉片座10、二种不同形状的沉片组20、织针30及二种不同轨道的沉片帽组40所组成,借以达成单针双面毛巾布的编织,但是现有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在组装时极为不易组装,也不易控制调整,其原因在于,沉片座10上每一个滑槽101中皆需插入二只不同形状的沉片201、202,而为了将二只不同形状的沉片201、202推出吃纱,就必须具备设有二组不同形状轨道的沉片帽401、402,来将二只沉片201、202推出吃纱,且该织针30在拉针或升针凸板的驱使下,还必须再借由一组上托杆301及下脱杆302的驱动,使该织针30产生钩纱的动作状态,以达到双面毛巾布的编织。如此一来,前述二只不同形状的沉片201、202在二组不同形状轨道的沉片帽401、402的驱使下,亦使得正面及背面的毛圈大小不平均,而且毛圈的长度也不易控制,特别是当织针30上的上托杆301、下托杆302驱使织针30钩纱线的动作,与二只沉片201、202受二组不同形状轨道的沉片帽401、402的驱动动作行程不协调时,亦使织针30在钩拉纱线时将纱线拉断。
另外,上述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的沉片座10上的滑槽101形状为平直槽状,仅能容纳沉片201、202伸缩置入,而无法加入背面纱线,因此需在针筒安置辅助圈,并使其与舌针间设有一适当距离,使织物保持在沉片的中段凹槽高度,形成容纳背面毛圈的空间,但是,当织动时,由于织物在该适当距离内并无支撑,故有织物松动的现象,使织物的品质不易控制,甚至当沉片推出时有可能钩断纱线,而使织物产生破损。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使其设有单一沉片、单一组沉片帽以及单一织针,可达到以最少的零组件组合构成一单针双面毛巾布的圆编机,而具有结构简单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使其将每一个沉片座的滑槽上端槽缝空间设计加大成扩充槽,以该扩充槽可取代现有的针筒内圈处所对应设置的辅助圈,而可供成型双面毛圈织物上的背面毛圈滑套附于该扩充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使其设有单一的沉片推毛圈,而使毛圈在长度上容易控制,也不会有一面毛圈的长度较长,而另一面毛圈的长度较短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使其设有单一沉片、单一沉片帽及单一织针,在组装时可较为容易组装,且可容易调整或控制,相对地亦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包括一给纱器、一沉片座、一沉片、一织针及一沉片帽,其特征在于该给纱器(1),其设有多组,配置于圆编机上;该沉片座(2),配置设于上述圆编机的针筒的上方,其上设有复数滑槽(21),该复数滑槽(21)之间设有隔板(22),该隔板(22)厚度截面呈阶段形状;该沉片(3),设置于沉片座(2)的滑槽(21)中,其上设有一滑部(31),该滑部(31)延伸至末端处设有一凸部(32),该滑部(31)上延伸设有一腹部(33),该腹部(33)适当位置处设有一喂纱部(34),且在该腹部(33)上延伸设有一鼻部(35),该腹部(33)与鼻部(35)之间设有一适当长度的喂纱长槽(36);另,前述鼻部(35)设有一钩挡内纱顺畅被滑套上鼻部(35)的顶端(351)挡持的斜推面(352);该织针(4),配置于上述圆编机的针筒上;该沉片帽(5),设置于沉片(3)上,其内设有二不同形状的山角(51、52),且该二山角(51、52)内设有一相通的二轨道(511、512);上述构件相组合而构成一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该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动作时,驱动织针(4)钩纱及沉片(3)吃纱,针舌启闭协同织针(4)上下引动,而与沉片(3)鼻部(35)的斜推面(352)、喂纱长槽(36)及喂纱部(34)上的内纱(16)、底纱(14)及外纱(15)施行编制双面毛巾织物的运作,可达到各构件相互协调运作,而具有不致产生钩断纱线的顺畅效果,同时,在每一个沉片座(2)的滑槽(21)上端槽缝空间加大设计成扩充槽(23),该扩充槽(23)的作用可以取代现有的针筒内圈处所对应设置的辅助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其中所述的给纱器(1)上皆设有三个穿纱孔(11、12、13),且在该等穿纱孔(11、12、13)内分别穿设有底纱(14)、外纱(15)及内纱(16)。
前述的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其中所述的鼻部(35)的顶端(351)至喂纱长槽(36)及喂纱部(34)间的距离,设计为具有控制外纱毛圈及内纱毛圈为底纱相钩合后的均等毛圈大小。
前述的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其中所述的织针(4)其上端延伸设置于沉片座(2)与沉片(3)之间,织针(4)上设有二凸部(41、42),该二凸部(41、42)与套筒的拉针或升针凸板相连接驱动至给纱器(1)吃纱。
前述的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其中所述的沉片帽(5)上的山角(51、52)设计为可调整结构,调整其中之一的山角即可控制沉片(3)推出毛圈(6、7)的长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利用设有单一沉片、单一组沉片帽以及单一织针,而可达到以最少的零组件组合构成一单针双面毛巾布的圆编机,具有结构简单的功效;其将每一个沉片座的滑槽上端槽缝空间设计加大成扩充槽,以该扩充槽可取代现有的针筒内圈处所对应设置的辅助圈,而可供成型双面毛圈织物上的背面毛圈滑套附于该扩充槽中,而可提高产品质量;其设有单一沉片推毛圈,而可使毛圈在长度上易于控制,也不会有一面毛圈长度较长,而另一面毛圈长度较短的现象发生,而可确保产品的加工质量;其在结构上设有单一沉片、单一沉片帽及单一织针,故在组装时较为容易组装,且可容易调整或控制,相对地亦可降低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一给纱器、一沉片座、单一沉片、单一织针及单一组沉片帽相组合而构成,在圆编机动作而驱动织针钩纱及沉片吃纱时,针舌的启闭协同织针上下引动,而与沉片鼻部的斜推面、喂纱长槽及喂纱部上的内纱、底纱及外纱施行编制双面毛巾织物的运作,可达到相互协调动作,具有不致钩断纱线的顺畅效果,同时,该滑槽上端的槽缝空间加大设计成扩充槽,借由该扩充槽的作用可以取代现有的针筒内圈处所对应设置的辅助圈。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现有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的沉片座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所使用的沉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所使用的织针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所使用的沉片帽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各组件配置结构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织针勾纱及沉片帽驱动沉片吃纱的动作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底纱、内纱、外纱落于沉片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沉片帽的山角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9是图8本实用新型的沉片帽的山角调整动作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其由一给纱器1、一沉片座2、一沉片3、一织针4及一沉片帽5所组成,而以最少的零组件组合构成一可供编织双面毛巾的圆编机,其中该给纱器1,其设有多组配置于圆编机上(图中未示),且每一给纱器1上皆设有三个穿纱孔11、12、13,且在该等穿纱孔11、12、13内分别穿设有底纱14、外纱15及内纱16;该沉片座2,配置于针筒(图中未示)上方,其上设有复数滑槽21,该复数滑槽21之间设有隔板22,该隔板22厚度截面呈阶段形状,该复数滑槽21之间容纳设置沉片3及内纱16,以取代现有的针筒内圈处所对应设置的辅助圈(图中未示);
该沉片3,设置于沉片座2的滑槽21中,其上设有一滑部31,该滑部31延伸至末端处设有一凸部32,且在滑部31上延伸设有一腹部33,该腹部33适当位置处设有一喂纱部34,并在该腹部33上延伸设有一鼻部35,腹部33与鼻部35之间设有一适当长度的喂纱长槽36;另外,鼻部35设有一斜推面352,以作为专供钩挡内纱16顺畅的被滑套(图中未示)上鼻部35的顶端351挡持使用,而构成一斜滑的推线效果,且具有有助于导控内纱16形成一定大小的正面毛圈6的效能(结合参阅图6所示),而前述的喂纱长槽36为专供载置底纱14使用,借以导持底纱14具有稳定性,又前述的喂纱部34是专为载置外纱16使用,具有导控外纱16形成与正面毛圈6相同大小的背面毛圈7的效能,该鼻部35的顶端351至喂纱长槽36及喂纱部34间的距离,具有控制外纱15毛圈及内纱16毛圈为底纱14相钩合后的均等毛圈大小的重要关连性,即鼻部35的顶端351至喂纱长槽36及喂纱部34间的距离,设计为具有控制外纱15毛圈及内纱16毛圈为底纱14钩合后的均等毛圈大小相适应的结构;该织针4,配置于针筒(图中未示)上,其上端延伸设置于沉片座2与沉片3之间,织针4上设有二凸部41、42,该二凸部41、42受该套筒的拉针或升针凸板(图中未示)驱动至给纱器1吃纱;该沉片帽5,设置于沉片3上,其内设有二不同形状的山角51、52,且该二山角51、52内设有一相通且驱动沉片3推出纱的轨道511、512,而组合构成一双面毛巾圆编机。
请参阅图5、图6及图7所示,以下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形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动作时,该织针4的二凸部41、42受套筒的升针凸板(图中未示)驱动,上升至给纱器1钩拉底纱14、外纱15及内纱16,在该织针4钩拉底纱14、外纱15及内纱16后,便受拉针凸板驱动而下降,在织针4被驱动下降的同一时间里,该沉片帽5的山角51的轨道512斜面处即将沉片3推出吃纱,此时,底纱14进入沉片3的喂纱长槽36,外纱15则进入沉片3的喂纱部34,而内纱16则落至于沉片3的鼻部35顶端,在织针4的钩拉下,即制成正面毛圈6及背面毛圈7,且与底纱14相互钩合后,而构成均等大小的毛圈;同时,再配合将织针4上的针舌施以加强作业,使该针舌的启闭协同织针4上下引动,而与沉片3鼻部35的斜推面352、喂纱长槽36及喂纱部34上的内纱16、底纱14及外纱15施行编制双面毛巾织物的运作作业,可达到相互协调运作,而具有不致产生钩断纱线的顺畅效果。
再者,为了能促使编制成型后的双面毛巾织物不致受到沉片3与织针4相互织动运作的牵绊,而影响其成型织物纹路的顺畅效果,本实用新型特将每一个沉片座2的滑槽21上端槽缝空间加大设计成扩充槽23,该扩充槽23的作用,可以取代现有的针筒内圈处所对应设置的辅助圈,而可提供成型双面毛圈织物上的背面毛圈7滑套附于该扩充槽23中,借以提高陆续成型的编织物能够得到一道顺畅作用的依循,而不致影响双面毛织物每一口网目的顺畅效果,进而可提高织物品质与提高编织速率。
另外,以上所述是采用单一的沉片3编织双面毛巾织物,使双面毛巾的正面毛圈6及背面毛圈7成为大小均等,且易于控制;设于沉片帽5上的山角51、52也仅需设置一组,即可驱动沉片3对内纱16、底纱14及外纱15进行吃纱的动作,相对地,该织针4也采用单一织针不需任何托杆,即可与沉片3相配合顺畅地进行钩出双面毛巾布的编织。
请参阅图8、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沉片帽的山角调整动作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沉片帽(5)上的山角(51、52)设计为可调整结构,可将该山角设置为可前后移动的调整结构,只要调整其中之一的山角即可控制沉片(3)推出毛圈(6、7)的长短。本实用新型在编织双面毛巾织物时,若想使正面毛圈6及背面毛圈7较长时,可将沉片帽5的山角52前移,即可使沉片所推的毛圈较长,若是要毛圈较小时,可将山角52后移即可,因此借由调整山角52,即可控制正面毛圈6及背面毛圈7的长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包括一给纱器、一沉片座、一沉片、一织针及一沉片帽,其特征在于该给纱器(1),其设有多组,配置于圆编机上;该沉片座(2),配置设于上述圆编机的针筒的上方,其上设有复数滑槽(21),该复数滑槽(21)之间设有隔板(22),该隔板(22)厚度截面呈阶段形状;该沉片(3),设置于沉片座(2)的滑槽(21)中,其上设有一滑部(31),该滑部(31)延伸至末端处设有一凸部(32),该滑部(31)上延伸设有一腹部(33),该腹部(33)适当位置处设有一喂纱部(34),且在该腹部(33)上延伸设有一鼻部(35),该腹部(33)与鼻部(35)之间设有一适当长度的喂纱长槽(36);另,前述鼻部(35)设有一钩挡内纱顺畅被滑套上鼻部(35)的顶端(351)挡持的斜推面(352);该织针(4),配置于上述圆编机的针筒上;该沉片帽(5),设置于沉片(3)上,其内设有二不同形状的山角(51、52),且该二山角(51、52)内设有一相通的二轨道(511、512);上述构件相组合构成一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给纱器(1)上皆设有三个穿纱孔(11、12、13),且在该等穿纱孔(11、12、13)内分别穿设有底纱(14)、外纱(15)及内纱(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鼻部(35)的顶端(351)至喂纱长槽(36)及喂纱部(34)间的距离,设计为具有控制外纱毛圈及内纱毛圈为底纱相钩合后的均等毛圈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织针(4)其上端延伸设置于沉片座(2)与沉片(3)之间,织针(4)上设有二凸部(41、42),该二凸部(41、42)与套筒的拉针或升针凸板相连接驱动至给纱器(1)。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沉片帽(5)上的山角(51、52)设计为可调整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结构的单针双面毛巾圆编机,包括给纱器、沉片座、单一沉片、单一织针及单一组沉片帽,给纱器以多组设于圆编机上,沉片座设于针筒上方,并设复数滑槽,隔板呈阶段形,沉片设于滑槽,腹部设有喂纱部及鼻部,二者间设有喂纱长槽,沉片帽内设有二山角及二轨道。织针钩纱及沉片吃纱时,针舌启闭协同织针上下引动,与沉片鼻部的斜推面、喂纱长槽及喂纱部上的内纱、底纱及外纱进行编制双面毛巾织物运作,具有不致钩断纱线的顺畅效果,滑槽上端形成扩充槽可取代原针筒内圈处设置的辅助圈。
文档编号D04B9/00GK2362874SQ9920483
公开日2000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23日
发明者叶紫彬 申请人: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叶紫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