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生产过程中的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0538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面料生产过程中的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织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面料生产过程中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和人们对面料款式、样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也促进了对面料的加工工艺的改进和完善。
[0003]目前,面料的染色主要还是存在色泽、色光不够稳定,染色重视性也较差等问题,且市面上所出现的对面料处理的加工设备并不是很完善,整个面料普遍只是进行普通的烘干整理后就进项染色,从而不能够保证面料着色效果,同时,对面料的染色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缸体内的温度、染液浓度等因素而导致染色不均匀,违背了消费者对面料日益提高的色彩、舒适、时尚的要求。
[0004]所以,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有待研发出一种能够通过改变传统的染色方式,从而使面料染色更加均匀的面料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面料生产过程中的处理装置,本面料生产过程中的处理装置具有能够保证面料染色均匀性的特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面料生产过程中的处理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低温处理机构和烘干装置,所述低温处理机构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左转动轴一端设置有左轴承,左转动轴另外一端固定有左定位件,左定位件朝向右转轴的一端面开设有非圆形的左定位槽,左轴承外设置有左轴承座,所述的左轴承座和机架之间设置有左弹簧,左弹簧一端固定在左轴承座上,左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右转动轴一端设置有右轴承,右转动轴另外一端固定有右定位件,右定位件朝向左转轴的一端面开设有非圆形的右定位槽,右轴承外设置有右轴承座,所述的右轴承座和机架之间设置有右弹簧,右弹簧一端固定在右轴承座上,右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在机架上还固定有低温箱,低温箱一端开设有进口,低温箱另一端开设有出口,在低温箱的进口处设置有能转动的第一辅助上辊筒和能转动的第一辅助下辊筒,第一辅助上辊筒和第一辅助下辊筒之间具有供面料穿过的第一间隙,在低温箱的中部处设置有能转动的第二辅助上辊筒和能转动的第二辅助下辊筒,第二辅助上辊筒和第二辅助下辊筒之间具有供面料穿过的第二间隙,在低温箱的出口处设置有能转动的第三辅助上辊筒和能转动的第三辅助下辊筒,第三辅助上辊筒和第三辅助下辊筒之间具有供面料穿过的第三间隙,在低温箱上部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进冷气孔,所述进冷气孔中均设置有进冷气管,进冷气管另一端与一制冷机的出风口相连通,在低温箱内还固定有导轨,在导轨中设置有滑块,在滑块上固定有储冰槽;所述烘干装置设置在低温处理机构侧部,烘干装置包括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烘干箱,在支架上还设置有卷绕机构,烘干箱处于低温箱和卷绕机构之间,烘干箱一端具有开口一,烘干箱另一端具有开口二,在烘干箱的开口一处设置有能转动的第四辅助上辊筒和能转动的第四辅助下辊筒,第四辅助上辊筒和第四辅助下辊筒之间具有供面料穿过的第四间隙,在烘干箱中部设置有能转动的第五辅助上辊筒和能转动的第五辅助下辊筒,第五辅助上辊筒和第五辅助下辊筒之间具有供面料穿过的第五间隙,在烘干箱的开口二处设置有能转动的第六辅助上辊筒和能转动的第六辅助下辊筒,第六辅助上辊筒和第六辅助下辊筒之间具有供面料穿过的第六间隙,在烘干箱上部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进热气孔,所述进热气孔中均设置有进热气管,进热气管另一端与一热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在烘干箱还设置有若干电加热管,卷绕机构包括卷绕辊筒和卷绕电机,卷绕辊筒通过周向转动且轴向固定的方式设置在支架上,卷绕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结构与卷绕辊筒相连接。左转动轴的一端通过左定位槽定位在左定位件上,左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左轴承转动设置有在左轴承座上,同时,通过左弹簧能够调节左轴承座和左定位件之间的间距,从而能够扩大适用范围,右转动轴的一端通过右定位槽定位在左定位件上,右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右轴承转动设置有在右轴承座上,同时,通过右弹簧能够调节右轴承座和右定位件之间的间距,从而能够扩大适用范围,能够对织造而成的不同宽度的沙发面料进行输送;制冷机通过进冷气管能够向低温箱内输送冷气,且第一辅助上辊筒、第一辅助下辊筒、第二辅助上辊筒、第二辅助下辊筒、第三辅助上辊筒、第三辅助下辊筒能够对低温箱内的沙发面料进行输送,滑块能够在导轨上滑动,且滑块上固定有储冰槽,进一步有利于降温;热风机通过进热气管能够向烘干箱内散发热量,且第四辅助上辊筒、第四辅助下辊筒、第五辅助上辊筒、第五辅助下辊筒、第六辅助上辊筒、第六辅助下辊筒能够对烘干箱内的沙发面料进行输送,同时,烘干箱内电加热管能够进一步将沙发面料烘干操作形成成品面料,且卷绕辊筒通过传动结构能够将成品面料进行收卷。
[0008]在上述面料生产过程中的处理装置中,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大齿轮、小齿轮和传动轴,所述的小齿轮固定在卷绕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传动轴一端固定在卷绕辊筒上,大齿轮固定在传动轴的另外一端上,小齿轮和大齿轮相啮合,小齿轮和大齿轮的齿数比为1:5。卷绕电机能够带动小齿轮转动,且通过大齿轮与小齿轮的啮合,从而带动卷绕辊筒高速转动。
[0009]在上述面料生产过程中的处理装置中,在支架上还固定有染缸,染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顶部敞口上盖合有缸盖,所述缸体由下向上依次划分为加热腔室、对流腔室和染印腔室,所述加热腔室为密封的独立腔室,所述加热腔室内设置加热盘管,所述对流腔室和染印腔室之间通过隔板分隔,所述隔板上均匀设置若干通孔,所述对流腔室内设置搅拌桨和供氧装置,所述染印腔室内设置绞纱笼,所述绞纱笼的中心穿设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穿出缸盖连接电机,所述染印腔室的顶部连接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外端连接水栗,所述对流腔室的底部连接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外端连接集液槽,所述缸盖上设置加料门。
[0010]对流腔室和染印腔室通过隔板形成空间分隔,但通过隔板上的通孔使两腔室中的染液能够相互流通。加热腔室内的加热盘管可通电产生恒定热量,以保持缸体内的恒温状态,保障染布所需的温度环境。通过对流腔室中搅拌桨的匀速持续搅动,一方面加速底部染液的热量与上部染液热量进行热交换,以实现整个缸体内的温度均匀,即提升了热量的利用率,减少了热量散失的损耗,又保持染布色泽的均匀性;另一方面防止染液中的染料沉积于底部,有助于染液中浓度的一致性,使面料与染料充分接触,即提升了染料的利用率,减少了染料的浪费,又保持染色深度的均匀性。通过绞纱笼在动力源的带动下绕轴线旋转,布料与染液在染缸内相对运动,大大节省染色时间,提高染色效果,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绞纱笼的转动对染液等液体产生搅动,因此使得染纱均匀,产品质量统一。
[0011]在上述面料生产过程中的处理装置中,所述供氧装置包括供氧机、供氧管和分气泡沫板,所述供氧机的出气口连接供氧管,所述分气泡沫板放置于对流腔室的底部,所述供氧管的排气口插入分气泡沫板中。由腔体底部均匀释放细小的氧气气泡,由此气泡不断向上运动,最后从缸盖处泻出,在气泡的逆流过程中,一方面与染液进行反应,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染液温度与浓度的均匀性。
[0012]在上述面料生产过程中的处理装置中,所述供氧装置包括供氧机、供氧管和喷头,所述供氧机的出气口连接供氧管,所述喷头放置于对流腔室的底部,所述供氧管的排气口连接喷头。由腔体底部均匀释放细小的氧气气泡,由此气泡不断向上运动,最后从缸盖处泻出,在气泡的逆流过程中,一方面与染液进行反应,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染液温度与浓度的均匀性。
[0013]在上述面料生产过程中的处理装置中,所述绞纱笼内设置有至少一层将笼体分隔成相对独立空间的水平的隔网。
[0014]在上述面料生产过程中的处理装置中,所述缸体的外壁上包覆有保暖层。
[0015]在上述面料生产过程中的处理装置中,所述缸体的底部设置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安装法兰,所述缸体的周壁上设置若干安装吊耳。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面料生产过程中的处理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染缸利用底部的反向搅动和气泡逆流,以实现整个缸体内不同高度位置的温度、染液浓度相一致,达到整个缸体内的温度均匀,即提升了热量的利用率,减少了热量散失的损耗,又保持染布色泽的均匀性;有助于染液中浓度的一致性,使面料与染料充分接触,即提升了染料的利用率,减少了染料的浪费,又保持染色深度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