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及针板构造、以及链牙列的缝纫方法_4

文档序号:9872090阅读:来源:国知局
对链牙列20的搬送方向而将搬送来布料5及一对链牙列20的方向(流动方向)侧的朝向称为下游侧,上游侧是指其相反方向侧的朝向。
[0112]在该情况下,上游侧扩幅部42b以使左右的槽壁面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槽宽)从平行部42a朝向上游侧以一定比例增大的方式形成。另外,下游侧扩幅部42c以使左右的槽壁面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槽宽)从平行部42a朝向下游侧以一定比例增大的方式形成。
[0113]此外,在上游侧扩幅部42b及下游侧扩幅部42c中,能够任意地设定使左右的槽壁面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加的比例,而且该使尺寸逐渐增加的比例也能够随着从平行部42a远离而变化。另外,优选链牙列引导槽部42的平行部42a在连续链牙列20的搬送方向上设定得比在针板40上穿设的开口部44在搬送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短。
[0114]而且,上游侧扩幅部42b的左右的槽壁面配置成从平行部42a的左右的槽壁面均以规定角度使左右的槽壁面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相互逐渐增加,下游侧扩幅部42c的左右的槽壁面配置成从平行部42a的左右的槽壁面均以规定角度使左右的槽壁面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相互逐渐增加。
[0115]本实施例的链牙列引导槽部42构成为具有上述那样的上游侧扩幅部42b、平行部42a及下游侧扩幅部42c,由此不仅能够将啮合的一对连续链牙列20朝向缝纫机针31的位置及其下游侧直线地引导并搬送,也能够例如将啮合的一对连续链牙列20保持弯曲成弯曲状等的状态导入到针板40的链牙列引导槽部42,而且将该一对连续链牙列20保持弯曲的状态朝向缝纫机针31的位置、进一步朝向与缝纫机针31相比靠下游侧的位置稳定地进给。
[0116]供缝纫机针31穿插的针孔43在针板40中的链牙列引导槽部42的底面上以圆形状仅穿设有一个。该一个针孔43设在将进行缝纫的一方的连续链牙列20(图11中的左侧的连续链牙列20a)引导到链牙列引导槽部42中而通过的通路上。另外,在链牙列引导槽部42的底面上,具有能够供进给齿50的后述的第I支承部52及第2支承部54穿插的规定形状的开口部44设在针孔43的附近。
[0117]作为本实施例的缝纫机针31使用圆头针。该圆头针是尖端呈球状的针,优选其尖端的直径为0.2_以上、0.6_以下。通过像这样使用圆头针,在缝纫时即使缝纫机针31与连续链牙列20的拉链链牙22发生冲突,由于能够边使圆头针的位置沿着拉链链牙22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地偏移边刺穿芯绳21和衣服I的布料5,所以能够避免拉链链牙22的损伤及缝纫机针31的折损或弯折等,而顺畅且稳定地进行缝纫工序。
[0118]如图8及图10等所示,本实施例的缝纫机压脚32形成为从左右的侧面侧观察时呈大致L字状,具有固定在按压部33上的固定部32a、和安装在固定部32a的下端部上的压脚主体部32b。该缝纫机压脚32通过压脚主体部32b的下表面来从上方侧按压布料5及连续链牙列20。
[0119]另外,如图11所示,在压脚主体部32b上形成有在上下方向(缝纫机针31的刺穿方向)上贯穿、且能够供缝纫机针31穿插的贯穿孔32c。而且,在压脚主体部32b上,能够供位置限制部35穿插的穿插槽32d从压脚主体部32b的顶端(前端)沿着前后方向(缝纫对象物的搬送方向)形成,并且从压脚主体部32b的上表面向下表面贯穿而形成。
[0120]本实施例的位置限制部35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长的薄板状。该位置限制部35的与缝纫机针31相对的一方的第I侧面形成为平面状,另外,在位置限制部35中的另一方的第2侧面的下端部上设有朝向下方使位置限制部35的宽度尺寸逐渐减小的倾斜部35b。而且,位置限制部35通过经由弹压部件(弹簧)34安装在按压部33上,而能够在缝纫机压脚32的穿插槽32d内在上下方向上摆动地被保持。
[0121]如图11所示,这样的位置限制部35在缝纫机压脚32从上方侧按压布料5及连续链牙列20时受到弹压部件34的弹压力而位置限制部35的下端与左右的连续链牙列20接触,并且通过位置限制部35的第I侧面来限制布料5的侧缘的位置。由此,防止布料5的位置相对于左右的连续链牙列20在宽度方向上偏移。
[0122]本实施例的进给齿50具有:配置在针板40的下方的进给齿主体部51;从进给齿主体部51立起的第I及第2支承部52、54;突出设置在第I支承部52的上表面上的第I卡定爪部53;和突出设置在第2支承部54的上表面上的第2卡定爪部55,第I及第2支承部52、54和第I及第2卡定爪部53、55构成为能够经由针板40的开口部44在针板40上出没。
[0123]在此,第I卡定爪部53的个数设置得比第2卡定爪部55的个数多,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设有四个第I卡定爪部53,设有一个第2卡定爪部55。由此,能够容易进行将拉链10相对于拉链覆盖部件以弯曲成弯曲状等的状态缝制的作业。此外,第I卡定爪部53的配置个数及第2卡定爪部55的配置个数并不限于上述的数量,可以使第I卡定爪部53的个数为三个或五个以上,另外,也可以使第2卡定爪部55的个数为两个以上。
[0124]该进给齿50的第I支承部52与缝纫对象物(尤其是连续链牙列20)的搬送方向平行地配置,并构成为在第I支承部52在针板40上突出时,在第I支承部52的上表面上载置左右的连续链牙列20中的不进行缝纫的一方的连续链牙列20(图11中的右侧的连续链牙列
20b) ο
[0125]尤其,第I支承部52以从下表面侧支承拉链链牙22的下腿部22c的方式构成。另外,第I支承部52在缝纫对象物的搬送方向上,从与形成在针板40上的针孔43的位置相比靠上游侧的位置到与针孔43的位置相比靠下游侧的位置为止形成得长。
[0126]在该第I支承部52上突出设置有四个第I卡定爪部53。通过像这样突出设置有四个第I卡定爪部53,在使第I支承部52及第I卡定爪部53在针板40上突出时,在使各第I卡定爪部53进入到拉链链牙22之间的状态下能够将连续链牙列20稳定地支承在第I支承部52上,因此能够使基于进给齿50进行的左右的连续链牙列20的进给动作(搬送动作)稳定。
[0127]在该情况下,将配置在最上游侧的第I卡定爪部53作为第一第I卡定爪部53a,将朝向下游侧依次配置的三个第I卡定爪部53分别作为第二第I卡定爪部53b、第三第I卡定爪部53c、第四第I卡定爪部53d。此外,在本发明中,只要在第I支承部52上突出设置的第I卡定爪部53的个数为两个以上,则没有特别限定。
[0128]各第I卡定爪部53具有长度尺寸朝向上方逐渐减小的形态,从而在第I支承部52上载置着右侧的连续链牙列20b时,各第I卡定爪部53能够稳定地进入到在该连续链牙列20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拉链链牙22之间(尤其为拉链链牙22的下腿部22c之间)。另外,将各第I卡定爪部53的上端部的长度尺寸设定成与相邻的拉链链牙22的下腿部22c之间的间隔大致相同的大小、或比该间隔稍小的大小。
[0129]在本实施例的进给齿50中,例如如图12所示,将第一第I卡定爪部53a与第二第I卡定爪部53b之间的链牙列长度方向上的尺寸(长度尺寸)设定成能够在第一第I卡定爪部53a与第二第I卡定爪部53b之间供构成连续链牙列20的两个拉链链牙22嵌入的大小。
[0130]具体地说明,将第一第I卡定爪部53a与第二第I卡定爪部53b之间的长度尺寸设定成大致等同于拉链链牙22的下腿部22c的长度尺寸的2倍的大小、与相邻的拉链链牙22的下腿部2 2 c之间的间隔的大小之和的大小、或比该和稍大的大小。
[0131]另外,在本实施例的进给齿50中,将第二第I卡定爪部53b与第三第I卡定爪部53c之间的长度尺寸设定成能够在第二第I卡定爪部53b与第三第I卡定爪部53c之间供构成连续链牙列20的三个拉链链牙22嵌入的大小。即,将第二第I卡定爪部53b与第三第I卡定爪部53c之间的长度尺寸设定成大致等同于拉链链牙22的下腿部22c的长度尺寸的3倍的大小、与相邻的拉链链牙22的下腿部22c之间的间隔的2倍的大小之和的大小、或比该和稍大的大小。
[0132]而且,将第三第I卡定爪部53c与第四第I卡定爪部53d之间的长度尺寸设定成能够在第三第I卡定爪部53c与第四第I卡定爪部53d之间供构成连续链牙列20的四个拉链链牙22嵌入的大小。即,将第三第I卡定爪部53c与第四第I卡定爪部53d之间的长度尺寸设定成大致等同于拉链链牙22的下腿部22c的长度尺寸的4倍的大小、与相邻的拉链链牙22的下腿部2 2 c之间的间隔的3倍的大小之和的大小、或比该和稍大的大小。
[0133]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各第I卡定爪部53之间的长度尺寸只要为能够供构成连续链牙列20的多个拉链链牙22嵌入的大小,则能够任意地变更。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第I支承部52和各第I卡定爪部53的链牙列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宽度尺寸)均设定成相同的大小。但是,第I支承部52及各第I卡定爪部53的宽度尺寸并没有特别限定,只要为能够使第I卡定爪部53进入到连续链牙列20的彼此相邻的拉链链牙22的下腿部22c之间的大小,则能够任意地设定。
[0134]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最上游侧的第一第I卡定爪部53a在连续链牙列20的搬送方向上,与缝纫机针31上下移动的位置及在针板40上穿设有针孔43的位置相比配置在上游侦U。由此,能够在与缝纫机针31及针孔43的位置相比靠上游侧的位置上将连续链牙列20的拉链链牙22保持在进给齿50上并进行进给。由此,在开始连续链牙列20的缝纫时,不是从连续链牙列20的中途而是能够从连续链牙列20的端部连续地进行缝纽,因此能够将连续链牙列20的端部也漂亮地缝制到链牙覆盖部件上。
[0135]本实施例的进给齿50中的第2支承部54与缝纫对象物(尤其是连续链牙列20)的搬送方向平行地、即与第I支承部52平行地配置,并构成为在第2支承部54在针板40上突出时,在第2支承部54的上表面上载置左右的连续链牙列20中的进行缝纫的一方的连续链牙列20(图11中的左侧的连续链牙列20a)。
[0136]另外,第2支承部54以从下表面侧支承拉链链牙22的下腿部22c的方式构成。而且,第2支承部54在缝纫对象物的搬送方向上仅配置在与形成在针板40上的针孔43的位置相比靠下游侧的区域。在该第2支承部54上突出设置有一个第2卡定爪部55。此外,在本发明中,突出设置在第2支承部54上的第2卡定爪部55的个数并没有特别限定。
[0137]第2卡定爪部55具有长度尺寸朝向上方逐渐减小的形状,从而在第2支承部54上载置着一方的连续链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