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洗衣机用提升筋及滚筒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7214阅读:3375来源:国知局
滚筒洗衣机用提升筋及滚筒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滚筒洗衣机,尤其涉及滚筒洗衣机用提升筋。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对滚筒洗衣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对滚筒洗衣机的洗净能力、衣物的缠绕这些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滚筒洗衣机利用提升筋不断的将衣物提升、摔打来达到对衣物洗涤的目的。提升筋对衣物的提升高度决定了衣物的摔打力度,对衣物的洗净有重大影响。提升筋的搅拌对于衣物的缠绕效果也有很大影响。现有滚筒洗衣机的提升筋大多是些对称或简单曲面变化的结构,对衣物的提升和缠绕的降低还有提升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在洗涤的前期可提高洗衣机润湿衣物能力,在洗涤过程中可增加衣物被提升的高度的滚筒洗衣机用提升筋。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滚筒洗衣机用提升筋,安装于滚筒洗衣机的滚筒内桶侧壁,其特征在于:包括脊梁部、与滚筒内桶侧壁面匹配的第一底檐部及第二底檐部,所述脊梁部与第一底檐部及第二底檐部分别通过第一曲面侧壁及第二曲面侧壁衔接,所述第一曲面侧壁及第二曲面侧壁的前端与前端壁衔接;以所述第一底檐部及第二底檐部作为底部将提升筋水平放置状态时,所述第一底檐部及第二底檐部位于脊梁部在水平面上投影的两侧,对应滚筒内桶由后向前的方向,所述第一底檐部与第二底檐部之间的距离由宽变窄,所述脊梁部的高度由高变低;所述脊梁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一底檐部的距离逐渐变大。本方案这样的结构在洗涤的前期可提高洗衣机的润湿衣物能力;在洗涤的过程中可增加衣物被提升的高度,增强衣物的摔打力度,提高洗衣机的洗净能力;在衣物洗涤搅拌的过程中能推动衣物不断的往滚筒后方运动,降低洗衣中衣物缠绕现象的发生率。
[000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脊梁部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后段为与滚筒轴心线平行的直线形式,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前段为曲线形式。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曲面侧壁及所述第二曲面侧壁均为具有内凹弧度的曲面侧壁。这种设计可以更好的增加衣物被提升的高度及提高洗涤前期对衣物的润湿能力。
[0007]在所述第一曲面侧壁及所述第二曲面侧壁之间还设有加强筋。以加强第一曲面侧壁及第二曲面侧壁的强度。
[0008]在所述提升筋的内侧的前端及后端分别设有卡钩及螺钉柱,卡钩用于与滚筒内桶侧壁卡接。这种装配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安装,也降低了成本。
[0009]所述后端壁上设有用于与滚筒内桶底壁配合连接的定位安装柱二。使得提升筋安装更加稳固。
[0010]所述脊梁部为具有一定宽度的条形壁面,所述宽度为1mm?12mm。以便在脊梁部开设开口朝向滚筒中部的水孔。
[0011]本实用新型将脊梁部的高度设计成由后到前逐渐降低,脊梁部的弯曲变化由前到后先弯曲再平行于轴向方向,由脊梁部将曲面侧壁分割成两侧不同曲率、不同面积的第一曲面侧壁及第二曲面侧壁,同时由后向前方向,所述第一曲面侧壁与第二曲面侧壁之间的距离由宽边窄,这样的结构在洗衣机洗涤的前期可提高洗衣机的润湿衣物能力,在洗涤的过程中可增加衣物被提升的高度,增强衣物的摔打力度,提高洗衣机的洗净能力,且在衣物洗涤搅拌的过程中能推动衣物不断的往滚筒后方运动,降低洗衣机的衣物缠绕现象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滚筒洗衣机用提升筋的主视图;
[0014]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5]图3为图1的仰视图;
[0016]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0017]图5为图3中B-B剖视图;
[0018]图6为图1的的右视图;
[0019]图7为图1的的左视图;
[0020]图8为提升筋与滚筒内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9为图8中I处放大图;
[0022]图10为本实用新型滚筒洗衣机用提升筋的立体状态图;
[0023]图11为本实用新型滚筒洗衣机用提升筋安装在滚筒内桶壁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8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滚筒洗衣机用提升筋01,安装于滚筒洗衣机的滚筒内桶侧壁02,提升筋上分布有众多的水孔011。洗涤时,其随着滚筒内桶的转动不断的将衣物提升、摔打,从而达到对衣物洗涤的目的。
[0025]如图1至图7、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滚筒洗衣机用提升筋实施例。
[0026]如图2,该滚筒洗衣机用提升筋包括脊梁部11、与滚筒内桶侧壁面匹配的第一底檐部21及第二底檐部22,以所述第一底檐部21及第二底檐部22作为底部将提升筋水平放置状态时(即主要以第一底檐部21及第二底檐部22作为与水平面接触部位而自然放置的状态),所述第一底檐部21及所述第二底檐部22位于脊梁部11的两侧。。在与滚筒内桶轴心线垂直的提升筋横向截面上,所述脊梁部始终处于提升筋上的最高点位置(如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提升筋位置)。如图1、图2图6和图10,所述脊梁部11与第一底檐部21及第二底檐部22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曲面侧壁31及第二曲面侧壁32衔接,所述第一曲面侧壁31及第二曲面侧壁32的前端通过前端壁33衔接,前端壁33为一斜面构造(如图10),前端壁33其可以为一具有一定内凹或外凸弧度的曲面。在所述提升筋的内侧的前端设有卡钩14,提升筋的内侧位于卡钩后端位置设有至少一个螺钉柱15,卡钩用于与滚筒内桶侧壁卡接,图中螺钉柱为2个。这种装配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安装,也降低了成本。在所述第一曲面侧壁及第二曲面侧壁之间还设有加强筋41。
[0027]如图2,对应滚筒内桶由后向前的方向,所述第一底檐部21及第二底檐部22之间的距离由宽变窄(参照图2,由较长的距离Wl逐渐缩窄为距离W2)。以所述第一底檐部21及第二底檐部22作为底部将提升筋水平放置状态时(即主要以第一底檐部21及第二底檐部22作为与水平面接触部位而自然放置的状态),所述脊梁部11与水平面之间的距离由高变低(如图4和图5中所不后端高前端低,一般的后端高优选在55mm?65mm,前端高优选在30mm?40mm,当然前端即后端的高度可以根据洗衣机的不同型号可适当的缩小或扩大该高度设计)。
[0028]如图2,对应滚筒内桶由后向前的方向,所述脊梁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一底檐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类似如图中所述脊梁部1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由位于后端偏近第一底檐部21的位置穿跨至前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