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角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33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踢角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饰组件;具体涉及室内墙体装修用的一种踢脚线组件。
现在技术中,室内装修墙体根部的踢脚线,通常是在其墙体表面连有基板,再在基板上安装连有踢脚线。存在不足一是施工安装操作工艺复杂,工作效率低;二是设有的基板增加了装饰材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室内墙体踢脚线装修施工中,安装连接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装饰材料成本的踢脚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在条体一端设有台阶状通槽的端面上,还分别设有镶嵌通槽和台阶状通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在室内墙体踢脚线装修施工中,利用踢脚线组件直接与墙体表面连接安装;节省了原来的安装连接基板;安装操作方便快捷,同原有技术相比,提高工效30%左右;降低装饰材料成本25%左右。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主视图;图2为
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主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方式主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方式主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七种实施方式主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八种实施方式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九种实施方式主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十种实施方式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一种实施方式主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在室内墙体踢脚线装修施工中安装连接剖视图。
图1-
图13所示。在条体一端设有台阶状通槽1的端面上,还分别设有镶嵌通槽2和台阶状通槽3。所述的镶嵌通槽2的槽形可以是直槽状(
图1-图8、
图11、
图12所示);也可以是尖角槽状(图9、
图10所示)。所述条体一端设有台阶状通槽1的槽形底面上,可以设有一条镶嵌通槽4(图4、图8、图9、
图10、
图12所示);也可以设有两条镶嵌通槽4(图5所示)。所述条体一端设有台阶状通槽1端面上又设有的台阶状通槽3槽形侧面,相对应其槽形底面,可以是呈垂直状(
图1-图5、图8、图9所示);也可以呈倾斜状(图6、
图10、
图11所示);还可以是呈倾斜和垂直连接状(图7、
图12所示)。所述条体一端设有台阶状通槽1的端面上,可以设有斜面5;所述斜面5可以是单斜面状(
图1、图8、图9、
图10、
图11所示);也可以是双斜面状(图3-图5所示)。在条体另一端端面上,还可以设有台阶状通槽6(
图1-图5、图8-
图10所示)。为增强室内装修整体美感效果,通常在条体装饰表面覆合压连一层木纹纸或木皮层;条体的装饰表面可设成平面状或平面与凸圆弧面连接状(
图1-
图12所示)或其它不同的几何形体组合;如凸、凹圆弧面与平面的连接组合形体等。条体通过铁钉直接与墙体表面连成一体,条体另一端的台阶状通槽6与墙体表面之间留有的空间,做为连接电线线路用;连接组件7与条体台阶状通槽镶嵌胶合
权利要求1.一种踢脚线组件;在条体一端设有台阶状通槽(1)的端面上,还分别设有镶嵌通槽(2)和台阶状通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踢脚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体一端设有台阶状通槽(1)端面上又设有的镶嵌通槽(2)槽形,可以是直槽状或尖角槽状的其中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踢脚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体一端设有台阶状通槽(1)的槽形底面上,至少设有一条镶嵌通槽(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踢脚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体一端设有台阶状通槽(1)端面上又设有的台阶状通槽(3)槽形侧面,相对应其槽形底面,可以是呈垂直状、呈倾斜状或呈倾斜和垂直连接状的其中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踢脚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体一端设有台阶状通槽(1)的端面上,可以设有斜面(5);所述斜面(5)可以是单斜面状或双斜面状的其中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踢脚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条体另一端端面上,还可以设有台阶状通槽(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踢脚线组件;是在条体一端设有台阶状通槽1的端面上,还分别设有镶嵌通槽2和台阶状通槽3。利用踢脚线组件直接与墙体表面连接安装,节省了原来安装的连接基板;施工中安装操作方便快捷;同原有技术相比,提高工效30%左右;降低装饰材料成本25%左右。
文档编号E04F19/04GK2491545SQ0124368
公开日2002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7日
发明者柳本鹏 申请人:柳本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