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池底垫层的立柱与纵、横撑档之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116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游泳池池底垫层的立柱与纵、横撑档之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泳池池底垫层,尤其是涉及一种游泳池池底垫层的立柱与纵、横撑档之连接结构。属体育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标准的和正式比赛用游泳池的池底深度很深,一般均在2.5~3m,并没有特别设置浅水区。除比赛外,只有采取控制游泳池的水位的方式来向社会开放,否则会有不安全因素。但这会给游泳池的水循环带来不便。为了解决此问题通常是在游泳池内放置池底垫层以抬高游泳池池底,达到降低游泳池的池底深度的目的。
目前的游泳池池底垫层主要由立柱、横梁、面板、纵撑档、横撑档和垫块等组成。横梁架设在立柱上,面板铺设在横梁上。纵撑档纵向固定连接于前、后各立柱之间。横撑档横向连接于左、右各立柱之间。垫块嵌置于横撑档与立柱以及纵撑档与立柱的接合处,再用紧固螺栓相互固定。
这种连接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连接稳定性差,垫块与纵、横撑档和立柱之间的连接接合面为单个平面接触,时间长后易发生移位、松动,致使纵、横撑档和立柱之间产生位移,因此连接不稳固。
2、装配繁杂,纵、横撑档与立柱之间需同时采用多个螺栓固定,装配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连接稳固、装配简单方便的游泳池池底垫层的立柱与纵、横撑档之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游泳池池底垫层的立柱与纵、横撑档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立柱、横撑档、纵撑档、横垫块和纵垫块,所述立柱呈“L”状,包括横立边和纵立边,所述横撑档也呈“L”状,包括横边档和竖边档,所述纵撑档也呈“L”状,包括纵边档和竖边档,所述横垫块,其内侧壁中间自上至下开设有竖向凹槽,该竖向凹槽槽口与立柱的横立边相对应;其外侧壁中间自左至右开设有横向凹槽,该横向凹槽的槽口与横撑档相对应;其右端面中间开设有一槽口,所述纵垫块,其内侧壁中间自上至下开设有竖向凹槽,该竖向凹槽槽口与立柱的纵立边相对应;其外侧壁中间自左至右开设有纵向凹槽,该纵向凹槽的槽口与纵撑档相对应,其左端面中间凸出一舌头,该舌头与横垫块右端面中间的槽口相对应,装配时,所述横垫块内侧壁中间的竖向凹槽卡置于与其相配合连接的立柱的横立边上,外侧壁中间的横向凹槽卡置于与其相配合连接的横撑档的横边档和竖边档上;所述纵垫块内侧壁中间的竖向凹槽卡置于同一立柱的纵立边上,外侧壁中间的纵向凹槽卡置于与其相配合连接的纵撑档的纵边档和竖边档上,左端面中间的舌头嵌置于横垫块右端面中间的槽口内。
与现有游泳池池底垫层的立柱与纵、横撑档之连接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1、连接稳固纵、横垫块与纵、横撑档和立柱之间的连接接合面为多个平面接触,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发生松动现象。
2、装配简单方便纵、横撑档与立柱之间只需用放置垫块并用单个螺栓固定即可,装配效率高。


图1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之连接结构的游泳池池底垫层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放大图。
图中横垫块1、横撑档2、立柱3、螺栓4、纵撑档5、纵垫块6、面板7和横梁8。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游泳池池底垫层主要由立柱3、横梁8、面板7、横撑档2、纵撑档5、横垫块1和横垫块1组成。横梁8架设于立柱3上,面板7铺设在横梁8上。所述横撑档横向连接于左、右各立柱之间,纵撑档纵向连接于前、后各立柱之间,横垫块1卡置于横撑档2与立柱3接合处的横撑档2和立柱3上,纵垫块6卡置于纵撑档5与立柱3的接合处的纵撑档5和立柱3上。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游泳池池底垫层的立柱与纵、横撑档之连接结构,主要由立柱3、横撑档2、纵撑档5、横垫块1和纵垫块6组成。
所述立柱3呈“L”状,由横立边3.1和纵立边3.2组成。
所述横撑档2也呈“L”状,由横边档2.1和竖边档2.2组成。
所述纵撑档5也呈“L”状,由纵边档5.1和竖边档5.2组成。
所述横垫块1,其内侧壁中间自上至下开设有竖向凹槽1.1,该竖向凹槽1.1槽口与立柱3的横立边3.1相对应;其外侧壁中间自左至右开设有横向凹槽1.2,该横向凹槽1.2的槽口与横撑档2相对应;其右端面中间开设有一槽口1.3。竖向凹槽1.1和横向凹槽1.2在横垫块1内、外侧壁上呈“十字”型。
所述纵垫块6,其内侧壁中间自上至下开设有竖向凹槽6.1,该竖向凹槽6.1槽口与立柱3的纵立边3.2相对应;其外侧壁中间自左至右开设有纵向凹槽6.2,该纵向凹槽6.2的槽口与纵撑档5相对应;其左端面中间凸出一舌头6.3,该舌头6.3与横垫块1右端面中间的槽口1.3相对应。竖向凹槽6.1和纵向凹槽6.2在纵垫块6的内、外侧壁上也呈“十字”型。
装配时,横垫块1内侧壁中间的竖向凹槽1.1卡置于与其相配合连接的立柱3的横立边3.1上,外侧壁中间的横向凹槽1.2卡置于与其相配合连接的横撑档2的横边档2.1和竖边档2.2上,并用螺栓4相互固定连接;纵垫块6内侧壁中间的竖向凹槽6.1卡置于同一立柱3的纵立边3.2上,外侧壁中间的纵向凹槽6.2卡置于与其相配合连接的纵撑档5的纵边档5.1和竖边档5.2上,左端面中间的舌头6.3嵌置于横垫块1右端面中间的槽口1.3内,并用螺栓4相互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游泳池池底垫层的立柱与纵、横撑档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立柱(3)、横撑档(2)、纵撑档(5)、横垫块(1)和纵垫块(6),所述立柱(3)呈“L”状,包括横立边(3.1)和纵立边(3.2),所述横撑档(2)也呈“L”状,包括横边档(2.2)和竖边档(2.2),所述纵撑档(5)也呈“L”状,包括纵边档(5.1)和竖边档(5.2),所述横垫块(1),其内侧壁中间自上至下开设有竖向凹槽(1.1),该竖向凹槽(1.1)槽口与立柱(3)的横立边(3.1)相对应;其外侧壁中间自左至右开设有横向凹槽(1.2),该横向凹槽(1.2)的槽口与横撑档(2)相对应;其右端面中间开设有一槽口(1.3),所述纵垫块(6),其内侧壁中间自上至下开设有竖向凹槽(6.1),该竖向凹槽(6.1)槽口与立柱(3)的纵立边(3.2)相对应;其外侧壁中间自左至右开设有纵向凹槽(6.2),该纵向凹槽(6.2)的槽口与纵撑档(5)相对应;其左端面中间凸出一舌头(6.3),该舌头(6.3)与横垫块(1)右端面中间的槽口(1.3)相对应,所述横垫块(1)内侧壁中间的竖向凹槽(1.1)卡置于与其相配合连接的立柱(3)的横立边(3.1)上,外侧壁中间的横向凹槽(1.2)卡置于与其相配合连接的横撑档(2)的横边档(2.1)和竖边档(2.2)上;所述纵垫块(6)内侧壁中间的竖向凹槽(6.1)卡置于同一立柱(3)的纵立边(3.2)上,外侧壁中间的纵向凹槽(6.2)卡置于与其相配合连接的纵撑档(5)的纵边档(5.1)和竖边档(5.2)上,左端面中间的舌头(6.3)嵌置于横垫块(1)右端面中间的槽口(1.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游泳池池底垫层的立柱与纵、横撑档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垫块(1)与立柱(3)的横立边(3.1)和横撑档(2)的竖边档(2.2)连接处用螺栓(4)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纵垫块(6)与立柱(3)的纵立边(3.2)和纵撑档(5)的竖边档(5.2)连接处用螺栓(4)相互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泳池池底垫层的立柱与纵、横撑档之连接结构,包括立柱(3)、横撑档(2)、纵撑档(5)、横垫块(1)和纵垫块(6),立柱、纵撑档和横撑档(2)呈”L”状,横垫块(1)内侧壁设有竖向凹槽(1.1);外侧壁设有横向凹槽(1.2);右端面设有一槽口(1.3),纵垫块(6)内侧壁设有竖向凹槽(6.1);外侧壁设有纵向凹槽(6.2);左端面凸出一舌头(6.3),舌头与槽口(1.3)相对应,横垫块的竖向凹槽(1.1)卡置于立柱的横立边(3.1)上,横向凹槽(1.2)卡置于横撑档的横边档(2.1)和竖边档(2.2)上;纵垫块(6)的竖向凹槽(6.1)卡置于同一立柱(3)的纵立边上,纵向凹槽(6.2)卡置于纵撑档的纵边档和竖边档上,舌头(6.3)嵌置于横垫块的槽口(1.3)内。本实用新型连接稳固、装配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E04H4/14GK2923911SQ20062007543
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8日
发明者史方度 申请人:史方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