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充气车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739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充气车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棚,具体地说是一种充气车棚。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动车棚,如汽车或摩托车棚均为固定的建筑物。随着生活水平 的提高,摩托车、小汽越来越普及,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居民小区中往往 没有空间建筑车棚,在这种状况下,人们只好将车辆停在露天里,任车辆遭 受风吹、日晒、雨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充气车棚,它的设置不收场地的 限制,且设置、携带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便携式充气车棚, 一对气 囊的顶部之间连有柔性的气道和顶棚,气道与两气囊连通,至少有一只气囊 上带有进排气咀,在两气囊下部连有绳索。
由上述方案可见,由进排气咀对气囊内进行充气,在两气囊及气道内充 满气体时,本便携式充气车棚即可成形,将本便携式充气车棚罩在车辆外部, 将气囊下部连有的绳索与大地或车辆的底部固定后,即可完成对车辆的遮挡。 将两气囊及气道内的气体从进排气咀排出,本便携式充气车棚即可折叠携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置、携带方便,它尤其适用于作为小轿车的车棚。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2图l的俯视图3图1的A部放大视图4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i兑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本便携式充气车棚的一对气囊1的顶部之间连有柔性的气道2和顶棚8,两气囊1的顶部之间连有两条气道2,两气道2分别与两气 囊l顶部的边缘相连,顶棚8连于两气道之间。 参见图3,气道2与两气囊1连通。
参见图1,在两气囊1下部连有绳索5,所述的绳索5为松紧带,绳索5 连于气囊1内侧的下部,且绳索5的前端连有挂钩6。 一气囊1上带有进排气 咀7,另一气囊1上带有排气咀4,通过进排气咀7,可向两气囊1及气道2 内充气,通过进排气咀7、排气咀4,可将气囊1及气道2内的气体排出。进 排气咀7要求与车载气泵或普通打气筒的气咀相配套。另外,在一侧的气道2 下部连有遮挡帘3。
参见图4,气囊1为矩形环状,在该环状气囊1的内侧设有与其相连的棚 布9。
本实施例示意了一可作为小轿车的车棚,由图l、图2可见,当车棚充气 打开成形后,将车棚罩在小轿车的外部,然后将绳索上的挂钩挂在小轿车的 车轮上,即可完成本车棚的设置。
权利要求1、便携式充气车棚,其特征在于一对气囊的顶部之间连有柔性的气道和顶棚,气道与两气囊连通,至少有一只气囊上带有进排气咀,在两气囊下部连有绳索。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携式充气车棚,其特征在于 一气囊上带有 进排气咀,另一气囊上带有排气咀,所述的绳索为松紧带,绳索连于气囊内 侧的下部,且绳索的前端连有挂钩。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携式充气车棚,其特征在于气囊为矩形环 状,在该环状气囊的内侧设有与其相连的棚布,两气囊的顶部之间连有两条 气道,两气道分别与两气囊顶部的边缘相连,顶棚连于两气道之间。
专利摘要便携式充气车棚,一对气囊的顶部之间连有气道和顶棚,气道与两气囊连通,至少有一只气囊上带有进排气咀,在两气囊下部连有绳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它的设置不收场地的限制,且设置、携带方便,它尤其适用于作为小轿车的车棚。
文档编号E04H15/20GK201225020SQ20082002595
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7日
发明者健 聂 申请人:健 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