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厂的扩建方法及相关的工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764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制造厂的扩建方法及相关的工厂的制作方法
汽车制造厂的扩建方法及相关的工厂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厂扩建方法的领域,以及扩建之前现有的 汽车制造厂和扩建之后获得的汽车制造厂的领域。
所考虑的汽车最好是旅游车或者轻型实用车。下文中给出的生 产率数字涉及旅游车或轻型实用车,而不是例如,卡车。汽车制造 厂要在不同的约束之间力求实现可能的最佳折衷。制造出来汽车的 质量以及制造厂运行的人类工程学,对于一项工业投资而言,力求 达到可能的最高,反之,工业投资则力求尽可能降到最低。这个制 造厂应该力求尽可能适应要制造的不同的汽车,若不是所有各类汽 车,至少也要在同一类汽车内部。所请求的汽车产量随着时间而变 化的能力很重要,这导致试图使工厂变得可演变,从一个演变步骤 过渡到另一个演变步骤的成本要力求降到最低。这在相应的新兴市 场经济国家尤为如此,在这些国家中要求的汽车生产率最开始是低 的,接着增大,并以高生产率结束,并可能达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 已经达到的生产水平。 一个可以随着时间而相对容易地并以合理的 成本扩建的工厂,就是一个可演变的工厂。与传统的工厂相反,一 个工厂是可演变,在传统的工厂中生产率的提高,不是导致一个效 率水平没有优化的工厂,就是势必实际上导致拆毁现有的工厂,以 便整个重建,以便能够优化效率。该传统的工厂是针对给定的生产 率或者针对给定的生产率范围建设的,开始时并未规定要在保持最 优效率的情况下向最高生产率演变。
按照先有技术的可演变工厂,例如,在法国专利申请书FR 26381 96和美国专利申请书US 200201 29566中所描述的,已知不同的车 间由模块化构件组成,从而实现一个工厂。这些模块化构件的存在允许重大的演变可能性,这在开始时无论如何布置都是如此。反之, 这些模块化构件不允许任意演变阶段,不论在开始时还是在演变过 程中,都既不允许工厂的初始安排有太多的灵活性,也达不到最优 的效率。事实上, 一个重要的约束影响着这种类型的可演变工厂, 就是说,必须縮小不同的生产线以及不同的后勤区域,才能与相同 的或至少类似的给定结构的一个或者几个模块化构件结合。
本发明提出一种根本不同的途径。演变的可能性将相对容易地 得到保证,这并不是因为工厂是由开始时按任意次序安排的相同的 或类似的基本模块构成的,在其上容易再补充其他基本模块,而是 更确切地说,由于开始时工厂的安排,其不同的部分的初始布局是 以特定的方法设计的,允许一个相对容易的演变可能性,而且初始 的工厂全部或者部分具有砖石工程的形式。在工厂由模块化预制构 件构成的情况下,本发明仍旧有用,但显然效果较差。至每个演变 阶段上,在一方面提高生产率和另一方面使投资和工厂水平上产生 的干扰最小化之间实现折衷,考虑计划中的其他演变阶段的折衷。 人们最好力求达到快速的适用性,当从一个演变阶段过渡到另一个 演变阶段时,实际上力求维持投资的线性。
人们最好力求在土地占有特性不变的层面上获得这种演变的可 能性。开始时所获得的土地占有特性应该满足将来计划的所有生产 率,尽管开始时可能的投资最小。换句话说,这指的是在已知当生 产率提高时面积不增大或稍微增大的情况下,确定开始时应该购买 的场地最小的面积是多少。这同样指的是确定开始时工厂采用哪种 配置,当生产率提高时必能导致最小的混乱,然而开始时又不太昂 贵,即便这个初始配置的费用,比对于低生产率的工厂最优,但实 际上不可能在合理的条件下演变的初始配置昂贵。
本发明提出一种扩建汽车制造厂增大汽车生产率的方法。该扩 建方法当采用这种方法的工厂具有为它准备好的配置时效率特别 高。因而,本发明同样提出相应扩建之前的工厂。扩建之后获得的
10工厂同样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按照本发明,它规定一种扩建汽车制造厂增大汽车生产率的方 法,以便从几年前原有的工厂出发获得一个新的工厂,其特征在于, 位于一个封闭的场地上的白车身车间和装配车间,是从其各自保留 的原有位置出发,在地面上向所述封闭场地的外围扩建的。所述车 间最好是砖石工程。
按照本发明,它同样规定一个汽车制造厂,包括 一个封闭的 场地; 一个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白车身车间; 一个位于该封闭场地 上的涂装车间; 一个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装配车间;分别与所述车 间相关并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一些支持功能建设区域,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设区域集中在该封闭场地的中央部分;这些车间从所述建设 区域出发向该封闭场地的外围伸展;若不考虑所述建设区域,则该 白车身车间位于该涂装车间对面;若不考虑所述建设区域,则该装 配车间同时位于该白车身车间对面和该涂装车间对面。
按照本发明,它同样规定一个汽车制造厂,包括 一个封闭的 场地; 一个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白车身车间; 一个位于该封闭场地 上的涂装车间; 一个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装配车间; 一些分别与所 述车间相关并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支持功能建设区域,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设区域集中在该封闭场地的中央部分;这些车间从所述建设 区域出发向该封闭场地的外围伸展;这些车间按照T字型配置,使 得一方面该白车身车间和涂装车间中的每一个都位于T字型水平一 横和垂直一竖之间,而另一方面该装配车间位于T字型水平一横的 与T字型垂直一竖相反的一侧。该装配车间位于T字型水平两个半 横的每一个与T字型垂直一竖相反的一侧,其中T字型垂直一竖规 定了 T字型两个水平半横的范围。
按照本发明,它还规定一个汽车制造厂,包括 一个封闭场地; 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一个白车身车间和一个相关支持功能的建设区 域;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一个涂装车间和一个相关支持功能的建设 区域;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一个装配车间和一个相关支持功能的建设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设区域集中在该封闭场地的中央部分; 这些车间从其各自的建设区域出发向该封闭场地的外围伸展;该白 车身车间的第一墙平行于该涂装车间的第一墙或与之重合;与白车 身车间第一墙垂直的白车身车间的第二墙,平行于装配车间的一堵 墙或与之重合;与涂装车间的第一墙垂直的涂装车间第二墙,平行 于该装配车间的所述墙或与之重合。
在可以采用按照本发明的扩建方法的制造厂中,白车身车间、 涂装车间和装配车间最好是砖石工程,而不是预制构件装配工程。
现将借助于下文中作为举例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示例给出的
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
-

图1示意地表示按照本发明低生产率汽车制造厂的一个示例; -图2示意地表示按照本发明中等生产率汽车制造厂的一个示
例;而
-图3示意地表示按照本发明高生产率汽车制造厂的一个示例。
图1示意地表示按照本发明低生产率汽车制造厂的一个示例。 作为指标,低生产率表示每小时制造20辆汽车以下。工厂建设在场 地10上。该场地10是封闭的,被围墙ll包围。这不意味着该场地 像军事场地那样完全被围墙包围,根本进不去。至少,该围墙包括 开口,临时的或者永久性的,允许进出工厂不同的循环流通。这意 味着清晰可见地对它的环境规定范围,这个范围的限定最好用围墙 表达,采取栅栏或铁丝网类型,围绕该场地,并包括一些开口,例 如,封闭空间中检查口类型的永久性的开口,或者通道类型的临时 开口。
在场地10的中央部分存在支持功能的建设区域1,采取分开的 几个建筑物的形式或者采取一个公用建筑物的形式。这些支持功能 建设区域1涉及某些一般作为例如,行政办事处的设施,保证对其 周围的车间的 政支持。该建设区域1被不同的车间包围,这些车间从该场地10的中央 部分伸展或者集中从建设区域1向场地10的外围向围墙11的方向
伸展。在这些车间中间,至少有一个白车身车间2、 一个涂装车间3、 一个装配车间4。在白车身车间2中,装配汽车车身, 一般从预先冲 制的薄钢板出发。准确地说,集成了一条或多条生产线的白车身车 间对应于区域21,而与白车身车间相关的后勤区域对应于区域22。 在涂装车间3中给汽车车身上漆。在装配车间4中,把上漆后的汽 车车身配备成为完成的汽车并能够行驶。准确地说,集成了一条和 多条生产线的装配车间对应于区域41,而与装配车间对应的后勤区 域对应于区域42。后勤区域特别是集成了向该生产线供料的工件和 半装配件。
区域40对应于工厂末端,就是说继装配之后最后的生产步骤, 并包括将要制造出来的汽车的检测和调整步骤。
所有的车间最好都是砖石工程,而且最好只有单层, 一般是底 层,在这里完成对汽车的所有工作操作或者增值装配的所有操作任 务,诸如,例如,装配前照灯,就是说一般在地面上完成。但那时 这些车间可以由一个或几个补充的阶段组成,实现某些操作,最好 实现在制造过程中所有的汽车转移或者运输,或者从同一车间的一 个工段到另一个工段,或者从一个车间到另一个车间,因而这些操 作是在空中实现的,特别是为了不打断该装配线或者车间内部后勤 区域中的循环流通。这些车间有一些墙。这些墙不是划出车间和外 部之间的范围的外墙,就是划出车间和另一个建筑物之间的范围的 内墙,而且这不是隔离车间不同部分彼此之间的车间内部的可能的 隔墙。某些墙特别有特点。对于白车身车间2,这指的是墙MF1和 MF2。对于涂装车间3,这指的是墙MP1和MP2。对于装配车间4, 它指的是墙MM。
为了更好地解释不同车间彼此之间的配置,在图中画出 一 个假 想的T字,但它并不对应于现实中的任何具体事物。该T字型具有 水平一横H和垂直一竖V。在图上,该T字型向右旋转1/4圈。但是,该场地上其他T字型配置同样有效,只要遵守各车间彼此之间 相对配置,采取相同的或对称的配置即可。换句话说,对于图1至3 所示的配置,通过旋转或者轴对称获得的配置同样有意义。
在场地10上,还有其他要素,诸如汽车重整停车场5、新车停
车场6、公路发送场7、包括穿过场地10的一部分铁路的铁路发送 场8和供应方停车场9。作为替代方案,供应方停车场9可以位于场 地10外面,围墙11后面,但那时它若不在场地的一侧,至少紧靠 在场地10旁边。汽车重整停车场5是存放制造出来但尚有缺陷需要 纠正才能发货的汽车的部位。新车停车场6是存放制造出来准备发 货的汽车的部位。这些准备好等待发往销售点的汽车不是从公路发 送场7出发通过公路运输,就是从铁路发送场8出发通过铁道运输。 试车跑道13是存入新车停车场之前制造出来的汽车行驶的跑道,在 工厂的整个演变过程中最好保持不变。这条跑道最好位于铁道发送 场那边,那时设置一条桥或者地道通到那儿,这是选项l,或者在装 配车间一侧,这是选项2。
箭头FP表示在图l和2中汽车的生产流通方向,从白车身车间 2通过涂装车间3至装配车间4。这个箭头是虚线。箭头Fl表示汽 车的原料、零件和半装配件的流通方向,这是由设计者本身规定的, 并送进工厂。箭头F2表示由供应方提供并送进工厂的汽车的原料、 零件和半装配件的流通方向,最好与汽车的生产同步。箭头F3表示 由公路发货的新汽车的流通方向。箭头F4表示铁路发货的新汽车流 通方向。
在一个优选的数字示例中,其生产率是每小时14辆汽车,所覆 盖的整个地面面积约为75,000平方米,约占10%。所覆盖的面积包 括车间建筑物、支持功能建筑物和其他建筑物,但是公路发送和铁 路发送区域的停车场、试车跑道除外。
图2示意地表示按照本发明中等生产率汽车制造厂的一个示例。 作为指标,中等生产率表示每小时制造汽车数量在20辆40辆汽车 之间。
14白车身车间2和装配车间4向场地IO外围扩展,而不是向场地 10的中央部分扩展。涂装车间3向场地10的外围扩展,也向场地 10的中央部分扩展。涂装车间3比白车身车间2和装配车间4相对 地扩展较少。事实上,对于涂装车间3, 一方面生产率的提高更多地 通过加快生产线,而不是通过地理上扩展生产线实现,而另一方面 后勤区域的重要性比白车身车间2和装配车间4低得多。建设区域1 略微向场地10的外围扩展。扩展了重整汽车停车场5和新车停车场 6。供应方停车场9保持不变。加之,对于白车身车间2,和装配车 间4 一样,准确地说,这是其相关后勤区域向场地10的外围扩展的 车间。
在同一优选的数字示例中,其生产率变为每小时28辆汽车,而 且所覆盖的整个地面面积现在约为130,000平方米,约占10%。
图3示意地表示按照本发明高生产率汽车制造厂的一个示例。 作为指标,高生产率代表每小时制造40辆汽车以上。箭头FP表示 汽车的生产流通方向,从冲制车间12开始,接着是白车身车间2, 然后是涂装车间3,而最后是装配车间4。这个箭头是虚线。
白车身车间2、涂装车间3和装配车间4向场地10的外围,而 不是从场地10的中央部分扩展。涂装车间3扩展程度低于白车身车 间2和装配车间4。事实上,对于涂装车间3, 一方面生产率的提高 更多地通过加快生产线,而不是地理上扩展生产线来实现,而另一 方面后勤区域的重要性比白车身车间2和装配车间4低得多。建设 区域1略微向场地10的外围扩展。新车停车场6继续扩展,然而重 整汽车停车场5保持不变。供应方停车场9保持不变。白车身车间2, 和装配车间4 一样,准确地说这同样是相关的后勤区域向场地10的 外围扩展的车间。
在同一个优选的数字示例中,其生产率变为每小时55辆汽车, 所覆盖的整个地面面积现在约为240,000平方米,约占10%。更一 般地说,除了在图1至3中具体呈现和描述的示例或与这些示例的 结合以外,可以单独地或其彼此结合地提出一些不同的推荐选项。有一些建设区域1分别与不同的车间相关。白车身车间2、刷漆
车间3、装配车间4中每个车间最好都与一个建设区域相关。不同的
建设区域1可以全部或者部分集中在一个公用建筑中,由一个或几
个车间共享。建设区域1集中在该封闭场地10的中央部分。在该中 央部分,更确切地说是向着远离围墙11的中部,而场地10的外围,
与其说是在围墙11内部,不如说是围墙11附近。
在目的在于演变的初始或原有的工厂的第一实施方案中,若不
考虑所述建设区域1,则白车身车间2位于涂装车间3的对面。若假 设拿掉建设区域l,则白车身车间2和涂装车间3紧紧并排,白车身 车间2的一侧面向涂装车间3的一侧。同样地,若不考虑所述建设 区域,则装配车间4同时位于白车身车间2的对面和涂装车间3的 对面。
在目的在于演变的初始的或原有的工厂的效率比第一方案更高 的第二实施方案中,这些车间按照T字型配置放置,使得一方面白 车身车间2和涂装车间3每一个都位于T字型的水平一横和垂直一 竖之间,而另一方面装配车间4位于T字型水平一横的与垂直一竖 相反的一侧。更准确地说,白车身车间2位于以一横H和一竖V为 界的两个角扇形中的一个中,涂装车间3 —样位于这两个角扇形中 的另一个中。 一横H把该场地10分成两个半平面, 一个含有一竖V, 而另一个含有装配车间4。
在目的在于演变的效率比第一方案更高的初始的或者原有的工 厂的第三实施方案中,不同的车间的墙具有特定的配置。白车身车 间2的第一墙MF1平行于涂装车间3的第一墙MP1或与之重合。 与白车身车间2第一墙MF1垂直的白车身车间2的第二墙MF2,平 行于装配车间4的一堵墙MM或与之重合。与涂装车间3的第一墙 MP1垂直的涂装车间3的第二墙MP2,平行于装配车间3的所述墙 MM或与之重合。
这三个具有不同效率等级的方案的共同点是,提出一个在有限 的混乱水平和合理的初始投资的情况下允许重大演变可能性的初始的或原有的布局,计划中工厂的不同的(最好三个)尺寸所需要封 闭场地对于低汽车生产率下相应的工厂的尺寸并不过大。有限的混 乱水平意味着在涉及一般设施例如,能量供应、废料处理和维修等 所有方面,和在涉及管理和社会管理,例如,信息设施、办事处、 医务室和食堂等所有方面,力求尽可能少触动,或在所有情况下力 求不太触动。限制混乱水平同样表示一般地在工厂中,特别地在车 间中对人员和汽车循环流通方向尽可能少触动和干扰的趋势。 一旦 扩建,工厂演变,就是说从初始的或原有的工厂出发演变,具有了 新的特性,保留出发时所述初始的或原有的工厂的特性。初始的工 厂是一个具有以下特性的原有的工厂,就是说,在该封闭场地上不 存在任何另一个的汽车制造厂,或者现存的老厂的现有建筑物完全 推平,随后在重新变得空无建筑物的场地上建设新工厂。
重整汽车停车场5和新车停车场6最好都位于封闭场地10上由
建设区域1和车间2至4构成的整体的同一侧。供应方停车场9位 于该封闭场地IO上,相对于由建设区域1和车间2至4构成的整体, 在重整汽车停车场5和该新车停车场6的另一侧。这另一侧最好是 图中相反一侧,这同样可以是相邻一侧。工厂不同周边部分的这种 均衡的分配,使它们之间每一个都能随着时间扩建,而不受邻居妨 碍,也不妨碍邻居。
位于该封闭场地10上,用来检测从装配车间4出来的汽车的工 厂末端40,最好一方面集成在装配车间4,而另一方面最好位于重 整汽车停车场5和该新车停车场6的同一侧。该工厂末端40同样可 以不集成在装配车间4中,而与装配车间4相邻,由一堵墙将其与 所述装配车间4隔开。于是, 一旦制造出来,这些汽车若有缺陷, 则直接开到重整汽车停车场5,或者没有缺陷要修正,或者曾有一个 或几个要修正的缺陷预先通过重整汽车停车场5整修之后,开到新 车停车场6。
试车跑道13最好位于该封闭场地10上, 一方面在重整汽车停 车场5和新车停车场6,和另一方面由建设区域1和这些车间2至4
17构成一个整体之间。试车跑道13的这种配置使之能够保持不变,而 不妨害工厂其他部分的扩展。
穿过封闭场地10的铁道最好处于铁路发送场8的水平上,并相
对于重整汽车停车场5和新车停车场6在封闭场地与由建设区域1 和车间2至4构成的整体相反一侧。于是,存放在新车停车场6的 汽车可以直接发货,既可以通过火车发运,又可以通过公路发运。
对于初始的工厂,该工厂最好直接建设在空白的封闭场地10上, 而其汽车生产率在每小时20辆汽车以下。这对应于直接在空无建筑 物或建筑物已预先被推平的施工场地上建设低生产率工厂的情况。 围墙11在工厂施工之前或之后安装均可。
对于一个初始的工厂,工厂最好直接建设在空白的封闭场地10 上,而其汽车生产率在每小时20辆和40辆汽车之间。这对应于在
空无建筑物或建筑物已预先被推平的施工场地上直接建设一个中等 生产率的工厂的情况。至于围墙ll,在工厂施工之前或者之后安装 均可。
当扩建可演变的工厂时,演变的结果会给出一个更大的工厂, 具有某些有利的特性,比如说其正常运行方面,比如说在将来允许 进一步演变阶段的可能性方面。
该工厂最好从前几年建设的其汽车生产率较低的原有的工厂出 发进行扩建。事实上,这指的是从一个已经在生产运行的初始的或 者原有的工厂扩建得到的另一个工厂。因而它不涉及同一工厂的两 个施工阶段,既不是在两个阶段之间还在生产运行,也不是两个阶 段之间机器或者生产线的试车期。该白车身车间2、涂装车间3和装 配车间4从各自保留的原有位置出发在地面上扩建。在地面上扩建 一个车间意味着增大其地面面积,例如,而非只通过加建或者完成 第二层来增大其面积。当保留车间在地面上的位置时,该新的车间 本身比旧的车间更大,基本上覆盖旧车间的位置;换句话说,该车 间是扩建的,而不是用位于其他地方的一个更大的车间代替。保留 该原有位置就可以保留车间的至少一部分内部设施,以及到期时车
18间内部或外部的一部分砖石工程。
该工厂最好从前几年建设的其汽车生产率较低的原有的工厂出 发扩建。白车身车间2和装配车间4在地面上向封闭场地10的外围
扩建。白车身车间2和装配车间不是在地面上向封闭场地IO的中央 部分扩建。对于该白车身车间2和装配车间4,对于其内部结构部分, 那时扩建只向场地10的外围进行。
该工厂最好从以前几年建设的其汽车生产率较低的原有工厂出 发扩建。涂装车间3在地面上向封闭场地的外围扩建。
试车跑道B最好保持不变。于是,当改变生产率时,它既不需 求扩建,也不被代替。跑道13的入口最好位于工厂末端40和重整 汽车停车场5出口附近,以便使产生的约束和对工厂内部循环流通 带来的干扰减到最小。
新车停车场6最好从它以前保留的位置出发在地面上扩建。于 是,保留新车停车场6和公路发送场7之间的过渡区域。供应方停 车场9的地面面积最好保持不变。
封闭场地IO的地面面积最好保持不变。事实上,初始的工厂最 优配置允许在开始时购买一个足以进行所考虑后来的所有扩建的尺 寸合理的场地。因而,不必以后为能随着时间扩展而再购置相邻的 场地,这往往是成本特别高的不动产操作。在工厂初始布局未经优 化的情况下,可以在开始时购买将来演变所需要的所有场地,但这 比较大,操作成本更高,而且甚至可能得出只有一部分场地对初始 的工厂真正有用的不对称的结局。
第一种优选的演变包括把低生产率的初始的或者原有的工厂转 变为中等生产率的最后的和演变后的工厂。于是,该工厂是从前几 年建设的其汽车生产率低于每小时20辆汽车的原有工厂出发扩建 的。白车身车间2、涂装车间3和装配车间4从其各自保留的原有位 置出发在地面上扩建。该汽车生产率在每小时20辆和40辆汽车之 间。重整汽车停车场5最好从其保留的以前的位置出发在地面上扩 建。该工厂最好不包括冲制车间。事实上,在低生产率下,这是不合算的,最好由另一个工厂提供冲制薄钢板。涂装车间最好在地面 上向封闭场地的中央部分扩建。
第二种优选的演变是把中等生产率的初始的或原有的工厂转变 为高生产率的最后的或者演变后的工厂。该工厂是从其汽车生产率 低于每小时20辆汽车的前几年建设的原有工厂出发扩建的。白车身 车间2、涂装车间3和装配车间4从各自保留的原有位置出发在地面
上扩建。该汽车生产率超过每小时40辆汽车。重整汽车停车场5最
好从其保留的以前位置出发在地面上扩建。该工厂最好不包括冲制 车间。事实上,在中等生产率下,这是不合算的,最好由另一个工
厂提供冲制薄钢板。涂装车间3最好在地面上向封闭场地10的中央 部分扩建。
第三种优选的演变是把低生产率的初始的或原有的工厂直接转 变为高生产率的最后的或者演变后的工厂。该工厂从前几年建设的 其汽车生产率在每小时20辆和40辆汽车之间的原有工厂出发扩建 而成。白车身车间2、涂装车间3和装配车间4从其各自保留的原有 位置出发在地面上扩建而成。汽车生产率是每小时40辆汽车以上。 重整汽车停车场5的地面面积最好保持不变。最好在封闭场地上在 白车身车间入口附近加上冲制车间12。事实上,在高生产率下,与 从另一个工厂提供冲制的薄钢板相比,这是比较合算的。涂装车间 最好不向封闭场地的中央部分在地面上扩建。
封闭场地IO最好呈正方形,这使所考虑的工厂的不同部分能够 向不同的方向扩展,更确切地说,对于给定的演变可能性水平是紧 凑的。矩形封闭场地IO效率较低,但是可以设想。场地的其他形状, 诸如圆形更不利。
白车身车间、涂装车间和装配车间最好是砖石工程。砖石工程 是由粘结剂粘结的材料组成的工程。作为这种材料的非限制性示例, 有石料、砖、碎石等等。作为这种粘结剂的非限制性示例有砂浆、 石膏灰泥、水泥等等。这是"坚固地"建设的车间,而不是采取预制 构件装配的形式,这对初始布局非常重要。事实上,移动坚固的建筑物和破坏某些部分来改变工厂的安排,显然比移动或再补充简单 地放置可拆除地彼此之间安装的预制构件更困难。
为了把初始的工厂转变为演变后的工厂,或者演变后的工厂转 变为再演变的工厂或最终的工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扩建的方法。 一个最终的工厂是一个在合理的条件下演变的,但是不可能在合理 的条件下再演变的工厂,因为它己经达到为其规定的最大扩展限度。 在从几年前的原有工厂出发扩建汽车制造厂获得一个新的工厂,以 提高汽车生产率的这个方法中,位于封闭场地IO上的白车身车间2 和装配车间4从其各自保留的原有位置出发在地面上向所述封闭场
地10的外围扩建。位于一个封闭场地10上的涂装车间3最好从其 保留的以前的位置出发在地面上向所述封闭场地10的外围扩建。
车间在封闭场地中央部分的配置最好不变。于是,转变的费用 比中央部分的安排也改变的情况减小。其原理是从其中央部分不必 改变,或稍加改变的车间初始布局出发,建筑物从相对凝固的中央 配置出发向空旷的外围延伸。
在第一方案中,分别与所述车间2至4相关并位于该封闭场地 IO上的支持功能建设区域1仍旧集中在封闭场地10的中央部分。若 不考虑所述建设区域1,则白车身车间2仍旧位于涂装车间3对面。 若不考虑所述建设区域1,则装配车间4仍旧同时面对白车身车间2 和面对涂装车间3。
在第二方案中,分别与所述车间2至4相关并位于该封闭场地 10上的支持功能建设区域1仍旧集中在封闭场地10的中央部分。该 车间2至4仍旧按照T字型配置放置,使得一方面白车身车间2和 涂装车间3每一个都仍旧位于T字型水平一横和T字型垂直一竖之 间,而另一方面,装配车间4仍旧位于T字型水平一横与T字型垂 直一竖相反的一侧。
在第三方案中,分别与所述车间2至4相关并位于该封闭场地 10上的支持功能建设区域1仍旧集中在封闭场地10的中央部分。白 车身车间2的第一墙MF1仍旧平行于涂装车间3的第一墙MP1或与之重合。与白车身车间2的第一墙MF1垂直的白车身车间2的第 二墙MF2,仍旧平行于装配车间4的墙MM,或与之重合。与涂装 车间3的第一墙MP1垂直的涂装车间3的第二墙MP2,仍旧平行于 装配车间4的所述墙MM。或者与之重合。
在第一种演变形式中,汽车生产率从每小时20辆汽车以下的生 产率过渡到每小时20辆和40辆汽车之间的生产率。在第二种演变 形式中,汽车生产率从每小时20辆汽车以下的生产率过渡到每小时 40辆汽车以上的生产率。在第三种演变形式中,汽车生产率从每小 时20辆和40辆汽车之间的生产率过渡到每小时40辆汽车以上的生 产率。在第二种和第三种演变形式中,在封闭场地IO上在白车身车 间2入口附近加上冲制车间12。
该试车跑道13最好保持不变。新车停车场6最好从其保留的以 前位置出发在地面上扩建。封闭场地的地面面积最好保持不变。该 车间最好是砖石工程。
2权利要求
1.汽车制造厂,包括-一个封闭的场地(10);-一个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白车身车间(2);-一个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涂装车间(3);-一个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装配车间(4);-一些分别与所述车间相关并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支持功能建设区域(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设区域集中在封闭场地的中央部分;-这些车间从所述建设区域出发向该封闭场地的外围伸展;-若不考虑所述建设区域,则该白车身车间位于涂装车间对面;-若不考虑所述建设区域,则该安装车间同时位于白车身车间对面和涂装车间对面。
2. 汽车制造厂,包括- 一个封闭的场地(10);- 一个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白车身车间(2);- 一个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涂装车间(3);- 一个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装配车间(4);-一些分别与所述车间相关并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支持功能建设区域(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设区域集中在封闭场地的中央部分;-这些车间从所述建设区域出发向该封闭场地的外围伸展;-这些车间按照T字型配置布置,使得一方面,该白车身车间和该涂装车间每一个都位于T字型水平一横(H)和T字型垂直一竖(V)之间,而另一方面,该装配车间位于T字型水平一横(H)与T字型垂直一竖(v)相反一侧。
3. 汽车制造厂,包括- 一个封闭的场地(10);-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一个白车身车间(2)和一个相关的支持功能建设区域(1);-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一个涂装车间(3)和一个相关的支持功能建设区域(1);-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一个装配车间(4)和一个相关的支持功能建设区域(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设区域集中在封闭场地的中央部分;-这些车间从其各自的建设区域出发向该封闭场地的外围伸展;-该白车身车间的第一墙(MF1)平行于该涂装车间的第一墙(MP1),或与之重合;-与该白车身车间的第一墙(MF1)垂直的该白车身车间第二墙(MF2),平行于该装配车间的墙(MM),或与之重合;-与该涂装车间的第一墙(MP1)垂直的该涂装车间的第二墙(MP2),平行于该装配车间的所述墙(MM),或者与之重合。
4. 按照上列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于, 重整汽车停车场(5)和新车停车场(6)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相对于与由该建设区域和该车间构成的整体,位于同一侧,还在于一个供应方停车场(9)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相对于由该建设区域和该车间构成的整体,位于重整汽车停车场(5)和新车停车场(6)的另
5. 按照权利要求4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于,位于该封闭场地上并用来检测出装配车间(4)的汽车的工厂末端(40), 一方面与装配车间相邻,而另一方面位于该重整汽车停车场和该新车停车场的同一侧。
6.按照权利要求4至5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于,试车跑道(13)位于该封闭场地上,在一方面该重整汽车停车场和该新车停车场,和另一方面由该建设区域和该车间构成的整体之间。
7. 按照权利要求4至6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于,穿过该封闭场地的铁路处于该封闭场地的边缘,相对于重整汽车停车场和新车停车场,处于与由该建设区域和该车间构成的整体相反
8. 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于,该工厂直接在空白的封闭场地上建设,而其汽车生产率在每小时20辆汽车以下。
9. 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于,该工厂直接在空白的封闭场地上建设,其汽车生产率在每小时20辆和40辆汽车之间。
10. 按照上列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于,该工厂是从前几年建设的其汽车生产率较低的原有工厂出发扩建的,而且在于白车身车间、涂装车间和装配车间从其各自保留的原有位置出发在地面上扩建而成。
11. 按照上列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于,该工厂从前几年建设的其汽车生产率较低的原有工厂出发扩建而成,还在于该白车身车间和装配车间在地面上向该封闭场地的外围扩建,还在于该白车身车间和装配车间不是向封闭场地的中央部分在地面上扩建。
12. 按照上列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于,该工厂从前几年建设的其汽车生产率较低的原有工厂出发扩建而成,还在于该涂装车间向该封闭场地的外围在地面上扩建而成。
13. 按照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于,该试车跑道(13)保持不变。
14. 按照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于,该新车停车场(6)从其保留的以前的位置出发在地面上扩建。
15. 按照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 于,供应方停车场(9)的地面面积保持不变。
16. 按照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 于,该封闭场地的地面面积保持不变。
17. 按照上列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于, 该工厂从前几年建设的其汽车生产率在每小时20辆汽车以下的原有 工厂出发扩建,还在于该白车身车间、涂装车间和装配车间从其各 自保留的原有位置出发在地面上扩建,还在于其汽车生产率在每小 时20辆和40辆汽车之间。
18. 按照权利要求17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于,该重整汽车 停车场(5)从其保留以前的位置出发在地面上扩建而成。
19. 按照权利要求17至18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 于,该工厂不包括冲制车间。
20. 按照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 于,该涂装车间在地面上向封闭场地的中央部分扩建。
21. 按照上列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于, 该工厂从前几年建设的其汽车生产率在每小时20辆汽车以下的原有 工厂出发扩建,还在于该白车身车间、涂装车间和装配车间从其各 自保留的原有位置出发在地面上扩建,还在于其汽车生产率在每小 时40辆汽车以上。
22. 按照权利要求21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于,该重整汽车 停车场(5)从其保留的以前的位置出发在地面上扩建。
23. 按照权利要求21至22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 于,该工厂不包括冲制车间。
24. 按照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 于,涂装车间在地面上向该封闭场地的中央部分扩建。
25. 按照上列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于, 该工厂是从前几年建设的其汽车生产率在每小时20辆和40辆汽车 之间的原有工厂出发扩建而成的,还在于该白车身车间、涂装车间 和装配车间是从其各自保留的原有位置出发在地面上扩建而成的, 还在于其汽车生产率在每小时40辆汽车以上。
26. 按照权利要求25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于,该重整汽车 停车场(5)的地面面积保持不变。
27. 按照权利要求25至26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 于,在该封闭场地上在白车身车间(2)入口附近加上一个冲制车间 (12)。
28. 按照权利要求25至27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 于,涂装车间不向该封闭场地的中央部分在地面上扩建。
29. 按照上列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于, 该封闭场地(10)呈正方形。
30. 按照上列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其特征在于, 该白车身车间、涂装车间和装配车间是砖石工程。
31. 扩建汽车制造厂增大其汽车生产率,以便从几年前的原有工 厂出发获得一个新的工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白车身车间(2)和 装配车间(4)位于封闭场地(10)上,从其各自保留的原有位置出 发向所述封闭场地的外围在地面上扩建而成。
32. 按照权利要求31的扩建汽车制造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 于封闭场地上的涂装车间(3),从其保留的以前的位置出发向所述 封闭场地的外围在地面上扩建而成。
33. 按照权利要求31至32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的扩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车间在封闭场地的中央部分的配置不变。
34. 按照权利要求31至33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扩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与所述车间相关并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支持功能 建设区域仍旧集中在封闭场地的中央部分,还在于,若不考虑所述 建设区域,则该白车身车间仍旧位于该涂装车间的对面,还在于, 若不考虑所述建设区域,则该装配车间同时位于该白车身车间的对 面和该涂装车间的对面。
35. 按照权利要求31至33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扩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分别与所述车间相关并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支持功能 建设区域仍旧集中在封闭场地的中央部分,还在于,这些车间仍旧 按照T字型配置布置,使得一方面该白车身车间和涂装车间的每一 个都仍旧位于T字型水平一横(H)和T字型垂直一竖(V)之间,而另 一方面装配车间仍旧位于T字型水平一横(H)的与T字型垂直一竖(V) 相反的一侧。
36. 按照权利要求31至33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扩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分别与所述车间相关并位于该封闭场地上的支持功能 建设区域仍旧集中封闭场地的中央部分,还在于,该白车身车间的 第一墙(MF1)仍旧平行于该涂装车间的第一墙(MP1),或与之重合, 还在于与该白车身车间的第一墙(MF1)垂直的白车身车间的第二墙 (MF2),仍旧平行于装配车间的所述墙(MM)或者与之重合。
37. 按照权利要求31至36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扩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其汽车生产率从每小时20辆汽车以下的生产率过渡到 每小时20辆和40辆汽车之间的生产率。
38. 按照权利要求31至36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扩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其汽车生产率从每小时20辆汽车以下的生产率过渡到 每小时40辆汽车以上的生产率。
39. 按照权利要求31至36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扩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汽车生产率从每小时20辆和40辆汽车之间的生产 率过渡到每小时40辆汽车以上的生产率。
40. 按照权利要求31至39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扩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试车跑道(13)保持不变。
41. 按照权利要求31至40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扩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新车停车场(6)是从其保留的以前位置出发在地面 上扩建而成的。
42. 按照权利要求31至41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扩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封闭场地的地面面积保持不变。
43. 按照权利要求31至42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扩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该封闭场地上在该白车身车间的入口附近加上一个 冲制车间(12)。
44. 按照权利要求31至43中任何一项的汽车制造厂扩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间是砖石工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扩建汽车制造厂,增大汽车生产率,以便从几年前原有的工厂出发获得一个新的工厂的方法,位于封闭的场地(10)上的白车身车间(2)和装配车间(4)是从其各自保留的原有位置出发在地面上向所述封闭的场地外围扩建而成的。
文档编号E04H5/02GK101663447SQ200880006475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8日
发明者C·德洛格, V·通迪尼 申请人: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