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787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浪板结构,特别是一种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电池(Solar Cell)是将光能直接转变成电能输出的一种发电方式,目前常见的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是现代环保家居中最为典型的太阳能应用实例。其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原理是将太阳光照射在太阳能板上,使太阳能板吸收如200 MOO奈米(nm)波长的太阳光,再透过太阳能板中的P-型半导体及η-型半导体,使其产生电子(负极)及电洞(正极),同时分离电子与电洞而形成电压降,再经由导线传输至负载。为了有效收集光能量,通常会将太阳能板的面积设计成尺寸较大的范围。然而,为避免太阳能板本身重力或外力(如风力)影响而发生破损、断裂的情况,通常会以支撑架来架设太阳能板。但是,目前所见的支撑架多采用铝挤型材料或是角钢材料来制作,其成本及售价过高。且于搬运时,因其重量过于沉重,而且体积过于庞大、易占空间。尤其对架设在顶楼的施工作业而言,实在不易搬运。除了上述施工搬运不易外,亦增加建筑物的屋顶的承重负荷,且太阳能板以支撑架加装在屋顶的方式,严重影响整体建筑物的外观。再者,这些市售的支撑架,其整体构造复杂且构件组合繁多,有些结合结构甚至需要电焊作业才能组装,且安装后的结构是不可变更的,无法拆卸更换太阳能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支撑架具有重量过于沉重、构件组成繁多、不易于搬运及施工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包括至少一浪板及至少一太阳能板。其中,浪板具有一底板部及二侧板部,此二侧板部由底板部的相对二侧折弯成型,并于二侧板部与底板部之间构成一容置空间。太阳能板收置于容置空间内,并使太阳能板与底板部相互固接。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包括至少一浪板及至少一太阳能板。其中,浪板具有一底板部及二侧板部,此二侧板部由底板部的相对二侧折弯成型,并于二侧板部与底板部之间构成一容置空间。太阳能板收置于容置空间内, 并使太阳能板与二侧板部相互固接。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包括至少一浪板及至少一太阳能板。其中,浪板具有一底板部、二侧板部及二顶板部,此二侧板部由底板部的相对二侧折弯成型,而二顶板部分别自二侧板部的一端折弯成型。太阳能板设置于二顶板部上。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根据本发明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可将太阳能板直接安装在浪板上,以作为建筑物屋顶的外观主体,并保持建筑物的原设计外观,不会破坏建筑物观瞻。并解决现有技术需以支撑架结构架设太阳能板的问题,以简化太阳能板的施工作业,亦可减轻建筑物的承重负荷。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组设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组设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10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11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组设示意图;图12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13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14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组设示意图;图15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 浪板11 底板部111 第一穿孔12 侧板部13 顶板部14 滑槽部15 滑槽件151 滑槽16 压板部17 压制件18 锁固组件19 盖件20 太阳能板21 第二穿孔30 粘着材料40 固定组件41 螺栓42 螺帽50 屋顶固定梁
A 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所示。其中,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组设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根据本发明所揭露一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其包括有至少一浪板10 和至少一太阳能板20。如图1所示,浪板10可为金属材料、玻璃纤维强化树脂或聚氯乙烯等材质制成,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以机械加工的成形方式,将浪板10成形有一底板部11以及二侧板部12,此二侧板部12分别自底板部11的二相对侧折弯成型,使得二侧板部12与底板部11之间分别构成有一夹角,并于二侧板部12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A。当太阳能板20与浪板10相互组装时,将太阳能板20放置于浪板10的容置空间 A内,并在太阳能板20的底面设置有一粘着材料30 (如图3所示),以此粘着材料30将太阳能板20贴附在底板部11之上。如此,即可将太阳能板20与浪板10的底板部11相互固接。 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制浪板10仅能成形一个底板部11,其也可在浪板10上同时成形有多个底板部11,如图4及图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及组设示意图,其各底板部11的相对二侧的侧板部12末端分别以一顶板部13相互衔接。如此,即可在一块浪板10的多个底板部11上同时固设有多个太阳能板 20。请参阅图6至图7所示的示意图,其中,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其具体实施方式
与前述的实施例大致相同,以下仅就相异之处加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至少一固定组件40将太阳能板20固设在浪板10上,其固定组件40可为一螺栓41及一螺帽42,但不以此为限。并在浪板10的底板部11开设有至少一第一穿孔111,而太阳能板20同样开设有至少一第二穿孔21,并使底板部11的第一穿孔 111位置对应于太阳能板20的第二穿孔21位置,再以螺栓41穿过第一穿孔111及第二穿孔21后,再锁入螺帽42中,以此将太阳能板20与浪板10的底板部11相互固接。当然,本实施例的技术手段也可应用于上述图4至图5所示实施例的浪板10,以多个固定组件40将多个太阳能板20分别固设在同一块浪板10的多个底板部11上。请参阅图8至图9所示的示意图,其中,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其具体实施方式
与前述的实施例大致相同,以下仅就相异之处加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在浪板10的二侧板部12上分别设置有一相互对应的滑槽部14。 主要以机械加工的成形方式,沿着侧板部12表面加工成形有一滑槽部14,使得滑槽部14开设在侧板部12表面。于组装时,将太阳能板20的相对二侧边分别嵌入于对应的滑槽部14 内,再将太阳能板20推进至容置空间A内。以此滑槽部14的设计,可将太阳能板20与浪板10的侧板部12相互固接。
当然,本实施例的技术手段也可应用于上述图4至图5所示实施例的浪板10,将多个太阳能板20分别嵌入对应的滑槽部14,以使多个太阳能板20分别固设在同一块浪板10 的多个侧板部12上。请参阅图10至图12所示的示意图,其中,图10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11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组设示意图。图12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在浪板10其中二个相对应的侧板部12上分别设置有一相互对应的滑槽件15。其滑槽件15以连接方式(如焊接、粘接、卡扣等)固设在侧板部12的表面。 如图11及图12所示,将二滑槽件15分别固设在侧板部12的顶端,但不以此为限。各滑槽件15分别具有一滑槽151。于太阳能板20组设时,将太阳能板20的相对二侧边分别嵌入于对应的滑槽151内,再将太阳能板20推向浪板10。需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其太阳能板20可同时跨越多个底板部11,即横跨多个顶板部13 (如图12所示),以将较大面积的太阳能板20与浪板10的侧板部12相互固接。请参阅图13至图15所示的示意图,其中,图13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14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组设示意图。图15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在浪板10的二顶板部13末端以机械加工的成形方式,分别折弯有一压板部16。于组装时,先将多个浪板10装设于一屋顶固定梁50上,并且各浪板10 之间的组装方式,以二压板部16相互交叉叠置。接着,将至少一太阳能板20分别放置于各浪板10的顶板部13上,再以一压制件17组装在二交叠的压板部16上,并使其压制件17 抵压在太阳能板20表面,以防止太阳能板20自顶板部13脱离,进而将太阳能板20与浪板 10的顶板部13相互固接。此外,也可透过至少一锁固组件18穿过二交叠的压板部16及压制件17,以此将二交叠的压板部16及压制件17锁合在屋顶固定梁50上,以防止浪板10脱离屋顶固定梁 50。再者,又可以将一盖件19组设在压制件17表面,以此遮蔽住锁固组件18。然而,上述以锁固组件将压制件17与二交叠的压板部16相互锁合,以利压制件17将太阳能板20抵压在顶板部13表面,此仅为一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也可透过如第一实施例的粘着材料30设置于太阳能板20底面,藉由粘着材料30将太阳能板20粘合在顶板部13表面。当然,本实施例的技术手段也可应用于上述图4至图5所示实施例的浪板10,将多个太阳能板20分别设置在对应的顶板部13上,并以压制件17抵压太阳能板20,以使多个太阳能板20分别固设在同一块浪板10的多个顶板部13上。根据本发明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可将太阳能板直接安装在浪板上,以简化太阳能板的施工作业且易于搬运,亦可减轻建筑物的承重负荷,并保持建筑物的原设计外观,不会破坏建筑物观瞻。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浪板,包括有一底板部;以及二侧板部,自该底板部的相对二侧折弯成型,并于该二侧板部与该底板部之间构成一容置空间;以及至少一太阳能板,收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并且该太阳能板与该底板部相互固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粘着材料,该粘着材料设置在该太阳能板其中一面,以该粘着材料将该太阳能板固设在该底板部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一固定组件,该浪板的该底板部开设有至少一第一穿孔,该太阳能板开设有至少一第二穿孔,以供该固定组件对应穿过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二穿孔,以使该太阳能板固设在该底板部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多个该底板部及多个该太阳能板,各该底板部间隔排列于该浪板上,各该太阳能板分别与各该底板部相互固接。
5.一种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浪板,包括有一底板部;以及二侧板部,自该底板部的相对二侧折弯成型,并于该二侧板部与该底板部之间构成一容置空间;以及至少一太阳能板,收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并且该太阳能板的相对二侧分别与该二侧板部相互固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二滑槽部,开设在该二侧板部表面且相互对应,以该太阳能板的相对二侧边分别嵌入该二滑槽部内,将该太阳能板收置该容置空间内,以使该太阳能板固设在该二侧板部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二滑槽件,分别具有一滑槽,该二滑槽件分别固设在该二侧板部上,令该二滑槽件的该二滑槽相互对应,以该太阳能板的相对二侧边分别嵌入该二滑槽内,将该太阳能板收置该容置空间内,以使该太阳能板固设在该二侧板部上。
8.一种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浪板,包括有一底板部;二侧板部,自该底板部的相对二侧折弯成型;以及二顶板部,分别自该二侧板部的一端折弯成型;以及至少一太阳能板,设置于该二顶板部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多个该浪板,各该浪板分别自各该顶板部末端折弯成型有一压板部,并且各该浪板分别以各该压板部相互叠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一压制件,组设在二相互叠置的该压板部上,并以该压制件抵压在该太阳能板表面,以使该太阳能板固设在该二顶板部上。
全文摘要
一种具太阳能板的浪板结构,用以安装至少一太阳能板。浪板具有至少一浪板,浪板具有一底板部以及自底板部相对二侧折弯的侧板部,并于二侧板部之间构成一容置空间。使得太阳能板可沿着二侧板部组入于容置空间内,以将太阳能板安装在浪板上。藉此,可简化安装太阳能板施工作业、减轻建筑物的承重负荷,也容易拆卸更换太阳能板,并同时保持建筑物外观的完整性。
文档编号E04D3/30GK102454260SQ201010532038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7日
发明者周俊贤, 林敬杰, 林美秀, 陈姿秀 申请人:茂旸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