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回路式窗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918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回路式窗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外墙系统嵌入在二相邻楼层之间如窗墙的技术,特别是以空气回路增进窗墙系统的效能,如美国专利第5,452,552号及第5,598,671号,其中美国专利第5,452,552号揭示的结构是做为一暴露框架的空气回路幕墙系统,而美国专利第 5,598,671号则揭示一隐藏框架的空气回路幕墙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窗墙系统一般架设于楼板上方的顶端表面及底部、位于拱肩石料的底部边缘或水泥平面上方,市面上大多数的窗墙系统包含四种形态的墙面构件,(1)底部密封及定锚元件,(2)顶端密封及定锚元件,(3)安装于底部及顶端定锚元件之间的车间预制(shop prefabricated)平面单元,以及(4)外部楼板覆盖物。成功的窗墙工程所需要素包括耐侵蚀防护、耐用结构安全、可调整墙面定锚表面的结构误差、建筑的安适度及不需要外部通路或上升环境,任何可增进这些要素的方法可表现出窗墙技术的进步;再者,维持切齐外墙表面的幕墙型态是高理想的,但由于当水渗透到墙面接合处而使接缝边缘的外部潮湿时,窗墙仍必须维持在楼板上,因此接缝边缘覆盖物必须从窗墙表面凸出,经过数年的经验,主要区域更需要下述的改进防水效能所有传统的窗墙系统在某些关键的密封位置必须有完美的密封特性以维持防水效果,经验指出关键密封位置处的完美密封特性的耐久性非常不适于做工及材质退化问题,如同众多结构运动期间的压力疲劳。直立式窗墙应垂直且设在预想的位置,然而,在结束楼层会上下3/4英寸(19毫米)的变动如同楼板边缘位置,通常认为可被建筑业所接受,传统窗墙系统中安装每一片顶端或底部的定锚元件时,需要垫片来调整定锚元件到预设位置,此些定锚元件沿着窗墙的脚印连续延伸,且定锚元件可裁切以恰可填满墙的终端或墙角,不需在从左至右的方向上调整位置,因此,在提供定锚螺丝之前,必须先利用所需的垫片将定锚元件调整到真正的出入位置及真正的上下位置,定锚螺丝的应用需包括两步骤,使用钻头预先钻出螺丝孔,再将螺丝以螺丝枪固定至螺丝孔中,此螺丝应用的二步骤中,定锚元件相当容易于垫片的上端滑动而脱离应在的位置,同时使垫片相当容易移位,因此,急需达到需求品质的解决方法;再者,当垫片较高时定锚螺丝的结构长度需减短,即使理论上减短的螺丝长度会以减少在高垫片位置上的螺丝空间来进行补偿,但由于高垫片位置无法预先定义,因此高垫片位置不会显示在制图上,而没有预先进行工程运算是完全无法实做的,这样会损害直立式窗墙的结构完整性,纵使可保守计算出在最高垫片情况下所需的螺丝空间,但会增加成本。传统的窗墙系统中,每一平面包含一公窗边元件(jamb member)及一母窗边元件, 将公窗边元件嵌入预先安装好的平面上的母窗边元件中,以将这些平面直立在固定方向, 公、母窗边元件的嵌入反之也然;由于有方向性直立需求,因此会造成工程延误而需与其他同业进行不充分的调整工作。传统的窗墙系统中,外部楼板边缘覆盖物及某些外部边界堵塞线(perimetercaulking line) 一般在平面直立后从外面提供,此外部工程需求会冲击建筑的成本,特别是市内位置的建筑。现有Hybrid外部窗墙系统试图利用窗墙系统的优点以支撑在两个相邻楼板之间,并利用幕墙系统的优点以切齐外墙表面,经验指出这样做在定锚时会产生诸多困难,且于竖框上分别以定锚位置开槽口会有工程误差的问题产生。因此,本发明即提出一种空气回路式窗墙系统,以克服上述所述的这些问题,具体架构及其具体实施方式
将详述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以说明书中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其更广泛的叙述来达到这些及其他优点,并克服上述传统系统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空气回路式窗墙系统,其在施工期间不需外部回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回路式窗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耐用防水功效,安装于一楼板的一楼板表面及一天花板表面上,该空气回路式窗墙系统包括一底部定锚元件,其是固定于该楼板的该楼板表面上;一底座轨道,其与该底部定锚元件连接;一底部防水板,其是固定于该底部定锚元件与该底座轨道之间,并延伸出该楼板的一边,以阻止该楼板的一边潮湿的湿气;一天花板定锚元件,其是固定于该楼板的该天花板表面上;一天花板轨道,其与该天花板定锚元件连接;以及一天花板接缝边缘平面(ceiling edge panel),其是附接于该底座轨道及该天花板轨道;其中,该底座轨道与该天花板轨道能够在方向上定位调整,以容许结构误差 (construction tolerance)0该底部定锚元件是使用石料紧固件(masonry fastener)固定于该楼板的该楼板表面上。该底座轨道是使用金属螺丝与该底部定锚元件连接。该天花板定锚元件是利用石料紧固件(masonry fastener)固定于该楼板的该天花板表面上。该天花板轨道是利用金属螺丝与该天花板定锚元件连接。还包括一典型幕墙(typical curtain wall)的一切齐外墙表面(flush exterior surface)。该空气回路式窗墙系统的架设仅需一内部通路(interior access) 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回路式窗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耐用防水功效,该空气回路式窗墙系统包括—第一底部定锚元件,其是固定于一第一楼板的一顶表面;一第一底座轨道,其与该第一底部定锚元件连接;
一底部防水板,其固定于该第一底部定锚元件与该第一底座轨道之间,并延伸出该第一楼板的一边,以阻止该第一楼板的一边潮湿的湿气;一第一天花板定锚元件,其固定于该第一楼板的一底表面上;一第一天花板轨道,其与该第一天花板定锚元件连接;一楼板接缝边缘平面(slab edge panel),其附接于该第一底座轨道与该第一天花板轨道;一第二天花板定锚元件,其固定于一第二楼板的一底表面上,该第二楼板在该第一楼板上方;一第二天花板轨道,其与该第二天花板定锚元件连接;一平面窗台框,附接于该第一底座轨道;一平面头框,附接于该第二天花板轨道;一第一窗边框;一第二窗边框;以及一平面(panel),其设置于该平面窗台框、该平面头框、该第一窗边框及该第二窗边框之间;其中,该平面窗台框、该平面头框、该第一窗边框及该第二窗边框之间的框架角落是斜接,使该平面窗台框、该平面头框、该第一窗边框及该第二窗边框内的空气隙为内部衔接而形成一空气回路。该第一底部定锚元件是使用石料紧固件(masonry fastener)固定于该第一楼板的该顶部表面上。该第一底座轨道是使用金属螺丝与该第一底部定锚元件连接。该第一天花板定锚元件及该第二天花板定锚元件是利用石料紧固件(masonry fastener)分别固定于该第一楼板及该第二楼板的该底部表面上。该第一天花板轨道及该第二天花板轨道分别利用金属螺丝与该第一天花板定锚元件及该第二天花板定锚元件连接。该底部轨道及该天花板轨道能够在方向上定位调整,以容许结构误差 (construction tolerance)0还包括一典型幕墙(typical curtain wall)的一切齐外墙表面(flush exterior surface)0该空气回路式窗墙系统的架设仅需一内部通路(interior access) 0该平面包括玻璃、铝板、石板、泡沫塑料、可动式窗框或通风气窗(ventilating louver)0还包括一垂直连接元件,且该平面包括一第一平面及一第二平面,该第一平面设置于该平面窗台框、该平面头框、该第一窗边框及该垂直连接元件之间,而该第二平面设置于该平面窗台框、该平面头框、该第二窗边框及该垂直连接元件之间。该平面窗台框凭借一金属螺丝及一空气密封(air seal)固定在该第一底座轨道上。该平面头框具有一可动式窗框,该平面头框与该第一天花板轨道及一空气密封 (air seal)接合。
该平面头框更连接内凹的一雨布支脚,该雨布支脚上方设有一擦拭密封垫,水流从该雨布支脚前方向外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提供了一种具有持久防水功效的窗墙系统。

2.提供了一种可容许高度的建筑工程误差的窗墙系统,可轻易调整耐受度而不会损害到定锚系统的结构完整性。3.提供了一种允许无向直立法(non-directional erection method)的窗墙系统。4.提供了一种完全使用内部通路的建筑方法的窗墙系统。5.提供了一种具有典型幕墙的切齐外墙表面外观的窗墙系统。


图1为本发明空气回路式窗墙系统的一实施例中典型垂直部分高度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着切线2-2进行切面的剖视图,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垂直切面后的楼板边缘;图2a为图2的细部示意图,显示一幕墙系统的切齐外墙表面;图3为图1中沿着切线3-3进行切面的部分水平方向剖视图,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垂直平面接合处;图4为图1中沿着切线4-4进行切面的部分垂直方向剖视图,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水平堆叠元件上的切面。附图标记说明10_空气回路式窗墙系统;lla、llb、llc、lld-工件组成窗墙平面;12-水平中列堆叠元件;12a、12b、12c、12d-面层平面、绝缘双层玻璃切片;12c_可动式窗框;13-底部定锚元件;14-石料紧固件;15-天花板定锚元件;16-石料定锚元件;17、 17a-底部轨道元件;18-金属螺丝;19-天花板轨道元件;20-紧固件;21、21a_窗台框; 22-金属螺丝;23-空气密封;24、24a-头框;25-空气密封;26、26a_底部薄膜;27-接缝边缘平面;28a、28b-平面窗边框;29-垂直连接元件;30-空气密封衬垫;31-水密封衬垫; 32-雨天转向衬垫;33-空气隙;34a、34b、34c-空气隙、外部空气回路;35a、35b、35c-空气隙、内部空气回路;35d-堆叠元件内的空气隙;36a、36b、36c、36d-空气孔;37-头部固定器;38-底座周边防漏;39-底座修饰(base-trim) ;40-天花板周边防漏;41-天花板修饰; 42-堆叠元件;43-窗口接合、外露接头;44-结构凸形嘴;45-结构嘴;46-外露接头;47-雨布支脚;48-擦拭密封垫;49-外侧凸缘;50-外侧凸缘。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回路式窗墙系统,为了对本发明的运作原则做更清楚的解释,此处将会使用到下列的专业术语窗墙平面(window all panel)某一组复数平面或平面元件拥有至少一个框架面墙构件(building facing wall element)为牢固且表面贴紧于一个平面框的,传统上,该面层构件的边缘部分为牢固的且贴紧于该平面框的某些切口;内部空气回路(inner airloop)主要是由一个空气隙沿着相邻的面层构件边缘构成一个回圈,且一般来说该回圈是在平面框内;以及外部 空气回路(outer airloop)主要是由一个空气隙沿着平面框的外围构成一个回圈。图1所示为本发明窗墙系统10的一实施例,其组成为一组复数工件(shop)所组成的窗墙平面(如平面Ila至lid),这些窗墙平面装设于二相邻楼板接缝间。虽然图1所述的窗墙系统10的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每个窗墙平面Ila至Ild的填充材料(infill material)是由固定的绝缘双层玻璃切片(dual glass segments) 12a至12b所组成,如同一可动的窗框12c,但该窗墙系统仍可包含其他实心的材料作为其面层构件,如铝制平面、 石头、泡沫塑料平面等,或可做成通风的冷气气窗。虽然Ila至Ild所示的平面都为其四边暴露在外的平面框,这些平面的四个边仍可藏于平面框中,或是任何隐藏或暴露的平面框的排列组合。而虽然如图1所示的平面Ila至Ild大体来说是方形的,多半为平坦的平面元件,但仍可能用于其他的平面元件样式。但尽管这些个别的平面已成型,多个平面之间仍须相互连接以遮盖介于两个比邻的楼板接缝的缝隙。如图所示,将每个平面的任一水平居中堆叠元件12分割成上方的面层平面12a或 12c及一下方的面层平面12b。没有任何一个水平居中堆叠元件12的数字可用于任何个别的窗墙平面。该水平居中堆叠元件12也可为直立式或倾斜于任何方向的。图2为沿着图1中切线2-2进行切面的局部剖面图,这些局部部分包含了楼板接缝上方的基底部分、楼板接缝下方的顶端部分及一外部接缝边缘的遮盖部分,下列说明为相同的顶端部分在同一基底部分的楼板上。该直立的窗墙系统可区隔成两个主要部分,那就是无平面架设及平面架设部分。无平面架设部分包含了下述的五个架设阶段。而该窗墙的三个空间位置则是由下面的无平面架设阶段所决定。(1)将底部定锚元件13沿着墙上的足迹定出其准确的进出位置(true in-and-out position)。在不做任何调整的状况下,为达到精确的上下位置,须使用石料紧固件(masonry fastener) 14确保底部定锚元件13跟楼板表面沿着接缝表面的轮廓。当石料紧固件14正在运作时,将底部定锚元件13的单一方向校正器(singular directional adjustment)笔直的接触于楼板表面,则会十分容易维持底部定锚元件13的位置。这里通常只需要小的垫片(shim)来校正底部定锚元件13进出方向的倾斜部分,因此,须确保砌石料紧固件14完全符合其结构。接下来,安装底部薄膜26 以确保接缝边缘的湿润同时确保下方排水防水板(drain flashing)运作正常。尽管如此, 坚硬的金属下方防水板可用于底部薄膜26,薄膜材料仍是追踪任何楼板接缝不平整处的最佳工具。(2)将带有底部定锚元件13的底部轨道17调整至其精准的上下位置,之后,使用金属螺丝18来确保底部轨道17的正确位置。再来就能看出底部轨道17的单一位置校正将相当容易,此为底部定锚元件13锁紧之故。(3)确保天花板定锚元件15是沿着窗墙线至楼板接缝表面下方,使用石料紧固件来确定该接缝表的轮廓。如同上面所说的,这边必须确保石料定锚元件16完全符合其结构。(4)将天花板轨道19到天花板定锚元件15调整至其精确的上下位置,之后,使用金属螺丝20来确保天花板定锚元件15的位置。接着就能看出天花板轨道19的单一位置校正将相当容易,这是由于天花板定锚元件15锁紧之故。一旦底座轨道17及天花板轨道19安装好后,理论上所有方向上的窗墙位置(直立方向、内外方向、左右方向)都会是正确精准的。综合上述四个阶段的说明,楼板接缝结构的公差便可容易地在不损坏定锚紧固件的完整结构下做调整,而这点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即可达到。(5)安装装饰用的接缝边缘平面(slab edge panels) 27。上述的五个步骤都为无平面架设。当平面架设完工后,如图所示,一个附有固定玻璃12b的典型的平面窗台框(sill frame) 21 将会与底座轨道17接合,且金属螺丝22及空气密封23 (air seal)将会在当中确保其位置。同样如图所示,一个有可动式窗框12c的典型的平面头框24将可与当中的天花板轨道 19及空气密封25接合。 图2a为图2中接缝边缘部分上方的切齐外墙表面的细部示意图。为实现本设计,该外墙线必须是向外突出于接缝边缘,且留有一段距离以允许适当空间作为调整结构的公差及覆盖接缝边缘深度之用。欲满足上述需求,该底部定锚元件13a及天花板定锚元件15a的外部表面要注意须从外墙线做向内的支管,如此底部定锚元件13a及天花板定锚元件15a便能维持分别与接缝上端及基底表面的稳固接触,如图所示。底座轨道17a有一个内凹的外侧凸缘49,用以作为一外露接头43,介于接缝边缘覆盖平面27a及上方平面组的窗台框21a。提供一结构凸形嘴44于外侧凸缘49的底部,用以与接缝边缘覆盖平面27a 做啮合。相同地,天花板轨道19a有一个内凹的外侧凸缘50,用以做为一外露接头46,介于接缝边缘覆盖平面27a及下方平面的头框24a。提供一结构凸型嘴45于外侧凸缘50的底部,用以与接缝边缘覆盖平面27a进行啮合。如图所示,一旦接缝边缘覆盖平面27a安装完成,切齐外墙表面也将完工,如此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即可达到。利用调整底部/天花板轨道元件17a、19a的深度,及/或接缝边缘覆盖平面27a的深度,本设计便可完成凸出或内凹的接缝边缘覆盖。与本设计结合后,一内凹的雨布支脚47及在雨布支脚47上方的一擦拭密封垫48便会用于头框24a中。如此便能看出当水排下至底部薄膜26a及未密封的覆盖平面27a之间时,将会是有方向性地于雨布支脚47前方向外排出,因此,每个单一楼板便可达到有效的排水功能。为防止一个有三角壁横梁的钢框架太靠近接缝边缘,楼板接缝下的接缝边缘延长部分可被安装用来覆盖三角壁横梁的深度,且相同的设计也可简易地用于结合的楼板接缝深度及楼板接缝延长部分,就像接缝边缘覆盖平面设计的接缝边缘深度。图3所示为本发明中沿着图1的切线3-3进行剖面的一平面垂直接头的典型剖视面。其中平面Ilc (如图1所示)的右侧窗边框28a及平面Ild的左侧窗边框28b是以一个独立的垂直连接元件29及空气密封衬垫组30,水密封衬垫组31所相互接合的,而雨天转向衬垫组32则提供了密封该接头的功用。请同时参考图1到图3,并解释空气回路原则(Airloop Principle)的实作如后, 每个平面包含了一个窗台框21、一个头框(head frame) 24和两个窗边框28a与28b,框角为斜接吻合(miter-matched),如此空气隙35a、35b和35c会互相连接以构成内部空气回路,而空气隙34a、34b和34c会互相连接以构成外部空气回路,该空气隙33要承受外部空气压力,而包含34a、34b和34c的外部空气回路会通过空气孔36a与空气隙33进行压力平衡,包含35a、34b和34c的内部空气回路则会通过空气孔36b与压力平衡,两个等压的内部和外部空气回路会形成如同参考的数件美国专利一样具有持久防水效能,进而达成本发明的第一个目标。请同时参考图1到图3,通过自内面站立在楼板上的平面架设(panel erection) 说明如下述步骤(1)咬合垂直连接元件(vertical joint member)到已经固定好位置的平面窗边;(2)倾斜平面的顶端以便向内部架设并且稍微远离垂直连接元件29并放置此平面到底部与底座轨道17接合且由于负重力矩,该平面的上部会自动向外摆动出去并且与天花板轨道19接合;(3)自侧面滑动该平面以让平面窗边与垂直连接元件四接触, 如前所示,会有一个空间作为调整接合缝隙(joint gap)的用以处理平面空间的公差;
(4)在多个平面被固定在位置上后,放到头部固定器37以提供结构支撑来抵挡正面风压 (wind load)并压住空间间隔夹(spaced apart clips) 38用以避免头部固定器37转动;
(5)进行底座周边防漏38且压住(snapon)底座修饰(base trim) 39 ; (6)进行天花板周边防漏40并且压住头部修饰(head trim)41,因为使用元件独立的垂直连接元件四让宽度可以调整,该平面可以由左自右被元件或是由右自左均可,而且对于留下空隙再回填 (leave-out-and-back-fill)(如无向直立法(non-directional erection method))的方法不会有任何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也可达到,先前说明过的无平面架设的步骤和在此说明的平面架设步骤都可以被轻易完成不需外部的协助,因此也达到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图4所示为本发明中沿着图1的切线4-4进行剖面的一水平平面堆叠元件42的典型剖视图,如图所示,该堆叠元件42提供在上方一个可操作的窗户窗框12c和底部一片固定的玻璃,该堆叠元件42被固定在窗边框28a和^b以提供空气隙35d可被连接到空气隙3 来平衡空气隙35d的压力,额外的空气孔36c和36d会用来提供抽出渗透到空气隙 35d中的水。建议使用可挤压的材料来制造平面框和周边框成员,如铝或聚氯乙烯(PVC),在封装部位的地方两个封装组件的移位是可预期的,建议使用接触类的密封材质如密封环或发泡封装带(foamed sealing tape)。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 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耐用防水功效,安装于一楼板的一楼板表面及一天花板表面上,该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包括一底部定锚元件,其是固定于该楼板的该楼板表面上; 一底座轨道,其与该底部定锚元件连接;一底部防水板,其是固定于该底部定锚元件与该底座轨道之间,并延伸出该楼板的一边,以阻止该楼板的一边潮湿的湿气;一天花板定锚元件,其是固定于该楼板的该天花板表面上; 一天花板轨道,其与该天花板定锚元件连接;以及一天花板接缝边缘平面,其是附接于该底座轨道及该天花板轨道; 其中,该底座轨道与该天花板轨道能够在方向上定位调整,以容许结构误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底部定锚元件是使用石料紧固件固定于该楼板的该楼板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底座轨道是使用金属螺丝与该底部定锚元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底部防水板为可塑防水材质或金属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天花板定锚元件是利用石料紧固件固定于该楼板的该天花板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天花板轨道是利用金属螺丝与该天花板定锚元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典型幕墙的一切齐外墙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回路式窗墙统的架设仅需一内部通路。
9.一种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耐用防水功效,该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包括一第一底部定锚元件,其是固定于一第一楼板的一顶表面; 一第一底座轨道,其与该第一底部定锚元件连接;一底部防水板,其固定于该第一底部定锚元件与该第一底座轨道之间,并延伸出该第一楼板的一边,以阻止该第一楼板的一边潮湿的湿气;一第一天花板定锚元件,其固定于该第一楼板的一底表面上; 一第一天花板轨道,其与该第一天花板定锚元件连接; 一楼板接缝边缘平面,其附接于该第一底座轨道与该第一天花板轨道; 一第二天花板定锚元件,其固定于一第二楼板的一底表面上,该第二楼板在该第一楼板上方;一第二天花板轨道,其与该第二天花板定锚元件连接; 一平面窗台框,附接于该第一底座轨道; 一平面头框,附接于该第二天花板轨道;一第一窗边框;一第二窗边框;以及一平面,其设置于该平面窗台框、该平面头框、该第一窗边框及该第二窗边框之间; 其中,该平面窗台框、该平面头框、该第一窗边框及该第二窗边框之间的框架角落是斜接,使该平面窗台框、该平面头框、该第一窗边框及该第二窗边框内的空气隙为内部衔接而形成一空气回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底部定锚元件是使用石料紧固件固定于该第一楼板的该顶部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底座轨道是使用金属螺丝与该第一底部定锚元件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底部防水板为可塑防水材质或金属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天花板定锚组件利用石料紧固件固定于该第一楼板的底部表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天花板轨道利用金属螺丝与该第一天花板定锚组件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天花板定锚组件利用石料紧固件固定于该第二楼板之该底部表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天花板轨道利用金属螺丝与该第二天花板定锚组件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底部轨道及该天花板轨道能够在方向上定位调整,以容许结构误差。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典型幕墙的一切齐外墙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回路式窗墙统的架设仅需一内部通路。
2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包括玻璃、铝板、石板、泡沫塑料、可动式窗框或通风气窗。
21.一种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具有耐用防水功效,该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包括 一第一底部定锚组件,其固定于一第一楼板的顶表面;一第一底座轨道,其与该第一底部定锚组件连接;一底部防水板,其固定于该第一底部定锚组件与该第一底座轨道之间,并延伸出该第一楼板的一边,以防止该第一楼板的一边由于潮湿产生的湿气; 一第一天花板定锚组件,其固定于该第一楼板的一底表面上; 一第一天花板轨道,其与该第一天花板定锚组件连接; 一楼板接缝边缘平面,其附接于该第一底座轨道与该第一天花板轨道; 一第二天花板定锚组件,其固定于一第二楼板之一底表面上,该第二楼板在该第一楼板上方;一第二天花板轨道,其与该第二天花板定锚组件连接; 一平面窗台框,附接于该第一底座轨道;一平面头框,附接于该第二天花板轨道;一第一窗边框 ;一第二窗边框;一垂直连接组件;一第一平面,其设置于该平面窗台框、该平面头框、该第一窗边框及该垂直连接组件之间;以及一第二平面,其设置于该平面窗台框、该平面头框、该第二窗边框及该垂直连接组件之间;其中,该平面窗台框、该平面头框、该第一窗边框及该第二窗边框之间的框架角落斜接,使该平面窗台框、该平面头框、该第一窗边框及该第二窗边框内的空气隙为内部衔接而形成一内部空气回路及一外部空气回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底部定锚组件使用石料紧固件固定于该第一楼板之该顶部表面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底座轨道使用金属螺丝与该第一底部定锚组件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底部防水板为可塑防水材质或金属材料。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天花板定锚组件利用石料紧固件固定于该第一楼板之该底部表面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天花板轨道利用金属螺丝与该第一天花板定锚组件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天花板定锚组件利用石料紧固件固定于该第二楼板之该底部表面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天花板轨道利用金属螺丝与该第二天花板定锚组件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底部轨道及该天花板轨道可在方向上定位调整,以容许结构误差。
30.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典型幕墙之一切齐外墙表面。
31.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回路式窗墙统之架设仅需一内部通路。
3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包括玻璃、铝板、 石板、泡沫塑料、可动式窗框、通风气窗或这些之一组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防水功效的空气回路式窗墙系统,其包括固定于一第一楼板的顶部表面的一底部定锚元件、与底部定锚元件连接的一底座轨道、固定于底部定锚元件与底座轨道之间的一底部防水板、固定于第一楼板的底部表面的一第一天花板定锚元件、与第一天花板定锚元件连接的一第一天花板轨道、附接于底座轨道及第一天花板轨道的一接缝边缘平面、固定于一第二楼板的底部表面的一第二天花板定锚元件、与第二天花板定锚元件连接的一第二天花板轨道、附接于第一底座轨道的一平面窗台框、附接于第二天花板轨道的一平面头框、二窗边框以及一平面(panel),此平面设置于这些框之间,这些框的角落为斜接,而内部的空气隙形成一空气回路。
文档编号E04B2/88GK102317550SQ201080007671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2日
发明者丁明朗 申请人:丁明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