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雨水蓄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240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雨水蓄水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水装置,特别是一种多功能雨水蓄水池。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的相关精神,鼓励各地及各行业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和企业,大力推进节能节水,完善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另外从改善厂区的景观环境、建立亲水型厂区角度考虑,均需要研发一种新型结构的雨水蓄水池。常规的雨水蓄水池仅用于储存雨水,雨水处理、景观水池、中水水池、消防水池常常是分开设置的,相同规模的雨水储存需要占用更大的面积,土建费用很高,使得雨水再利用设施在城市及城市周边没有充分应用。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结构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雨水蓄水池,将雨水处理、景观水池、绿化用中水以及消防水池合并设置,减少占地面积和土建投资、 达到雨水利用和改善环境的双重目标,有利于雨水再利用的推广。适用于设置于郊区的工业企业单位,厂区内有较大的面积,可以建设蓄水池,收集屋面雨水作为水源,进行处理后储蓄,用作绿化、消防用水的水源及景观用水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雨水蓄水池,其中该雨水蓄水池包括有池体,池体内设有结构相同的二座雨水沉淀池、中水及景观水池、 消防水池。所述二座雨水沉淀池分别位于池体的两侧,每一雨水沉淀池包括有进水管,进水管连通缓冲及混凝区,与缓冲及混凝区的两侧分别依次连通有均衡地分配雨水的配水区、 沉淀区每组沉淀区等间隔分成三格沉淀池,每格沉淀池的末端均设置有排除沉淀污泥的集泥斗,沉淀区连通出水区,出水区通过出水区的廊道连通中水及景观水池。所述中水及景观水池位于池体的中部,中水及景观水池池底设置为一定的坡度, 在中水及景观水池池底的两侧低点设有排泥坑,在中水及景观水池的一侧设置有从池中吸水用于绿化浇洒的中水泵吸水井、消防泵吸水井和消防车吸水口,在中水及景观水池的正中央设置有观景平台,观景平台的两侧设有与中水及景观水池池壁相连的人行廊道,在中水及景观水池靠近沉淀池一侧居中部位设有定期启动的景观用水泵及吸水坑,在中水及景观水池的中央部位布设有若干兼具对池水有曝气作用的景观喷头,在中水及景观水池的两侧边缘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消防水池位于中水及景观水池的中央,消防水池的上方设有观景平台,消防水池池壁上设有与中水及景观水池相通的孔口,消防水池的底部设置联通管道与所述的消防泵吸水井和消防车吸水口相连,消防水池的侧墙设置补水管,消防水池顶部设有热力管道。[0009]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多功能雨水蓄水池集雨水沉淀、漂浮物拦截、雨水储蓄、 景观水池、消防储水、水质维护、美化环境、绿化用水等多个功能于一体。为发展雨水循环利用提供一种新型的工艺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雨水蓄水池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两侧进水管截断示意图;图3为图1的缓冲及混凝区截断示意图;图4为图1的配水区截断示意图;图5为图1的沉淀区截断示意图;图6多功能雨水蓄水池底板结构图。图中1、进水管2、缓冲及混凝区3、配水区4、沉淀区5、出水区6、集泥斗 7、中水及景观水蓄水池 8、中水排泥坑 9、中水泵吸水井 10、景观用水泵及吸水坑 11、景观喷头12、溢流管13、消防水池14、消防泵吸水井15、消防车吸水口 16、消防水池补水管17、观景平台18、人行廊道19、热力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雨水蓄水池结构加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雨水蓄水池,如图1-图6所示,该雨水蓄水池包括有池体,池体内设有结构相同的二座雨水沉淀池、中水及景观水池、消防水池。所述二座雨水沉淀池分别位于池体的两侧,每一雨水沉淀池包括有进水管1,进水管1连通缓冲及混凝区2,与缓冲及混凝区2的两侧分别依次连通有均衡地分配雨水的配水区3、沉淀区4,加药的雨水也可以在此更进一步的混凝。每组沉淀区4等间隔分成三格沉淀池,每格沉淀池的末端均设置有排除沉淀污泥的集泥斗6,沉淀区4连通出水区5,出水区 5通过出水区5的廊道连通中水及景观水池7。所述中水及景观水池7位于池体的中部,中水及景观水池7是本池的主要部分,占整池容积的60%以上,中水及景观水池7的池底设置为一定的坡度,在中水及景观水池7池底的两侧设有排泥坑8,排泥坑8设置在两边易于操作清除的地方。在中水及景观水池7的一侧设置有从池中吸水用于绿化浇洒的中水泵吸水井9、 用于消防的消防泵吸水井14和消防车吸水15,在中水及景观水池7的正中央设置有观景平台17,观景平台17的两侧设有与地面相连的人行廊道18,员工可通过人行廊道18到达观景平台17休息观景。在中水及景观水池7靠近沉淀池的居中部位设有定期启动的景观用水泵及吸水坑10,在中水及景观水池7的中央部位布设有若干兼具对池水有曝气作用的景观喷头11,使水质净化的同时达到改善厂区环境的效果。在中水及景观水池7的两侧边缘设置有溢流管12,在雨季,多余的雨水可以溢流排出。所述消防水池13位于中水及景观水池7的中央,观景平台17的正下方,消防水池 13池壁上设有与中水及景观水池相通的孔口,可使中水进人消防水池,储存为消防用水,消防水池13的底部设置联通管道与所述的消防泵吸水井14和消防车吸水口 15相连,以便于厂区的消防泵吸水,以及消防车到达时从消防水池取水。为保证消防用水,消防水池13的侧壁设置补水管16,,消防水池13内顶部设置热力管道19。补水管16与周围厂区的自来水管网连接,当中水无法满足消防水量,消防水池 13发出低水位报警时,打开补水管道的阀门,进行补水;北方采暖地区,为防止消防水池冻结,可引入热力管道19,维持消防水池不冻结或冻结深度较小,确保消防用水量。所述中水及景观水池7的池底为有一定坡度的形状,坡度的形状为所述中水及景观水池7的池底由池底的顶端至低端倾斜坡度为0. 5% _1%,坡向分别由中水及景观水池 7靠近沉淀区4 一侧的中间部位坡向中水及景观水池7另两侧的中间部位。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雨水蓄水池功能是这样实现的收集的屋面雨水通过管道流进缓冲及混凝区2,通过配水区3均勻向沉淀区4配水,雨水通过在沉淀区4沉淀澄清,得到净化,沉淀区上部澄清雨水溢流或孔口出流至出水区5,然后进入中水及景观水池7,这样雨水便经过净化储存在了中水及景观水池7中,供绿化浇洒、冲洗道路等用水。中水及景观水池7中央设有观景平台17,平台下方设置消防水池13,消防水池13 侧壁开有与中水及景观水池7相通的孔,当中水及景观水池7中水位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通过开孔流入消防水池13,补充消防用水。同时在北方寒冷地区,为防止消防水池13中消防用水冬季冻结,使热力管道19由消防水池内顶部通过,达到采暖防冻的作用。遇旱季,雨水量少,中水无法补充消防用水时,可通过消防水池补水管16对消防水池进行补水,以保证消防水量。中水及景观水池7中设有景观用水及吸水坑10,供水景用水。通过水景喷水循环也可达到对中水及景观水池7中中水的曝气作用,维持甚至优化池中水质。中水及景观水池7中央观景平台17通过人行廊道18与地面相连,人员可以通过人行廊道18到达观景平台17,在观景平台休息、观看水景景观。平台上设有进人消防水池 13的人孔,供专业人员进人消防水池13维修、清理等工作。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雨水蓄水池的工艺设计本实施例拟用于天津滨海地区某地铁车辆段,停车库及检修库屋面雨水作为水源,屋面雨水进入地面后设置弃流井,对初期雨水弃流排放,雨水通过弃流井后进入多功能雨水蓄水池,在该池内混凝、沉淀后,储存于中水及景观水池7,该水池同时作为消防用水的备用水源。多功能雨水蓄水池设计储存雨水15000m3,占地面积约为9600m2,适用于绿化用水每日100 150m3,一次消防最大用水量500m3以内。全池长120m X 82m,其中两侧为沉淀池4,中间为中水及景观水池7和消防水池13, 如图1所示。沉淀池4最大水深2. 4m,中水及景观水池7最大水深3. 3m,中水及景观水池 7实际最大储水容积为80*64*3. 3 = 16896m3。雨水从两侧进入,根据雨水水质情况在进水管1适当位置上加药,通过管道、缓冲及混凝区2及配水区3进行混凝,在沉淀区4沉淀后经两侧配水廊道进入中水及景观水池 7,如图4所示。配水廊道均采用穿孔墙或网格出水,以拦截漂浮物,如图2、图3所示。中水及景观水池7同时具有中水水池和景观水池的功能,底部设置景观用水泵及吸水坑10、管路及喷头11,池的两侧分别设置中水泵吸水井9和排泥坑8。[0037]中央位置是消防水池13和观景平台17,消防水池13结合观景平台设计,位于观景平台下方,如图2所示。消防水池13采用高水位穿孔溢流进水,使消防水池13在满水后, 不受景观水池水位的影响;在人行廊道18底部设置自来水补水管16,当消防水池13的水位下降到报警水位时,由城市自来水或城市中水补水,如图2、图3、图5所示。沿全池的周围设置高于自然地面300 400mm的挡水提,以避免地面散流的雨水直接进入沉淀池或中水及景观水池7。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雨水蓄水池的结构设计多功能雨水蓄水池结构采用筏板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35,抗渗等级P6,沉淀区、 缓冲池、配水区的底板厚500mm,中水及景观水池7的底板厚600mm,底板下均设IOOmm厚 C15素混凝土垫层,临土侧墙厚500mm,内部隔墙厚400mm。底板外侧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为 50mm,内侧为40mm,侧墙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雨水蓄水池采用明挖法施工,如图6所
7J\ ο按照相关的设计规范对其在施工阶段和正常使用阶段进行强度计算,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抗裂和裂缝宽度验算,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为0. 2mm。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按八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基坑需满足蓄水池结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要求,围护结构应满足基坑稳定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雨水蓄水池的运营维护1)中水处理下雨时,屋面雨水通过弃流井排除初期雨水,后期水质较好雨水进人多功能雨水蓄水池缓冲及混凝区2,水质较差时可提前投加适量混凝剂,在雨水进人沉淀区4之前通过缓冲及混凝区2及配水区3进行一定程度的絮凝,提高沉淀效率。混凝剂投加量需通过试验或根据当地经验确定。收集的雨水水质较好时不需投加混凝剂。2)中水使用中水及景观水池7的一侧建中水泵站一座,内设提升泵、过滤及消毒,从多功能雨水池的中水泵吸水井抽水进行绿化浇灌及冲洗道路等。3)消防用水多功能雨水蓄水池的两侧设置消防泵吸水坑14和消防车吸水口 15, 火灾时可以由消防泵从消防泵吸水坑14抽水消防,也可以供消防车从消防车吸水口 15吸水进行消防。4)景观用水在多功能雨水蓄水池靠近沉淀池的居中部位设景观用水泵及吸水坑10,用于景观水泵吸水,供景观喷头11用水。5)水质维护本水池原则上收集经弃流后的屋面雨水作为水源,少量加药即可, 运营中根据经验掌握加药量,旱季时,为避免水质变坏,考虑采用喷泉曝气、定期投加氯片进行消毒;空气中飘入的杂物,定期人工清捞,6)排泥沉淀区4内污泥重力流向集泥斗6集中,集泥斗内污泥定期采用重力自流进入两侧的集泥井,机械排放。中水及景观水池7池底设置一定的坡度,坡向最低点,设中水排泥坑8,定期排放一定量的泥水,同时作为清空维护时排水泵坑。7)在北方地区,为防止消防水池结冰,适当增加消防水池的池壁厚度,并在凉亭底板下消防水池内顶部布置采暖或其他热力管道19,提供采暖措施。相关建议1)在缺水城市,当地铁车辆段或大型工业区修建在郊区,有较充裕的可利用面积时,可以考虑设置雨水回用,将中水水池、景观水池、消防水池结合设置,能取得景观和绿化的双重效果。2)该多功能雨水蓄水池主要以收集较清洁的屋面雨水为主,但没有大面积屋面雨水可以收集时,由于地面雨水水质较差,在本池进水前需要增加加药、混凝等工艺,相应的沉淀池的停留时间需要加大。3)多功能雨水蓄水池可结合场段的具体条件进行平面布置,有条件的情况下,储水容积尽可能大一些,可以储备较长时间的绿化用水,具有较宽的水面,利于美化环境。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场地地形、填挖方平衡,以减少埋深、减少池壁及底板厚度,以降低造价。同时使进出水池的雨水尽量利用地形重力流动。4)中水及景观水池7的可以考虑曲线布置,以增加美观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雨水蓄水池,其特征是该雨水蓄水池包括有池体,池体内设有结构相同的二座雨水沉淀池、中水及景观水池、消防水池;所述二座雨水沉淀池分别位于池体的两侧,每一雨水沉淀池包括有进水管(1),进水管 (1)连通缓冲及混凝区O),与缓冲及混凝区( 的两侧分别依次连通有均衡地分配雨水的配水区(3)、沉淀区0),每组沉淀区(4)等间隔分成三格沉淀池,每格沉淀池的末端均设置有排除沉淀污泥的集泥斗(6),沉淀区(4)连通出水区(5),出水区(5)通过出水区(5)的廊道连通中水及景观水池(7);所述中水及景观水池(7)位于池体的中部,中水及景观水池(7)池底设置为具有一定的坡度,在中水及景观水池(7)池底的两侧低点处设有排泥坑(8),在中水及景观水池(7) 的一侧设置有从池中吸水用于绿化浇洒的中水泵吸水井(9)、消防泵吸水井(14)和消防车吸水口(15),在中水及景观水池(7)的正中央设置有观景平台(17),观景平台(17)的两侧设有与地面相连的人行廊道(18),在中水及景观水池(7)靠近沉淀池一侧居中部位设有定期启动的景观用水泵及吸水坑(10),在中水及景观水池(7)的中央部位布设有若干兼具对池水有曝气作用的景观喷头(11),在中水及景观水池(7)的两侧边缘设置有溢流管(12);所述消防水池(1 位于中水及景观水池(7)的中央,消防水池(1 池壁上设有与中水及景观水池(7)相通的孔口,消防水池(1 的底部设置联通管道与所述的消防泵吸水井 (14)和消防车吸水口 (15)相连,消防水池(13)的侧墙设置补水管(16),消防水池(13)顶部设有热力管道(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雨水蓄水池,其特征是中水及景观水池(7)中设置消防水池(13),并在消防水池上方设置观景平台(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雨水蓄水池,其特征是所述中水及景观水池(7)的池底由池底的顶端至低端倾斜坡度为0. 5% _1%,坡向分别由中水及景观水池(7)靠近沉淀区(4) 一侧的中间部位坡向中水及景观水池(7)另两侧的中间部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雨水蓄水池,该雨水蓄水池包括有池体,池体内设有结构相同的二座雨水沉淀池、中水及景观水池、消防水池。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多功能雨水蓄水池集雨水沉淀、漂浮物拦截、雨水储蓄、景观水池、消防用水、水质维护、美化环境、绿化用水等多个功能于一体。该多功能雨水蓄水池可用于有较大面积屋面且厂区面积较大的工业企业及生活小区,如地铁车辆段,停车库及检修库屋面雨水可作为水源。屋面雨水进入地面后设置弃流井,对初期雨水弃流排放,雨水通过弃流井后进入多功能雨水蓄水池,在该池内混凝、沉淀后,储存,同时作为消防用水的水源。为发展雨水循环利用提供一种新型的工艺结构。
文档编号E04H4/00GK202007546SQ20112008032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4日
发明者刘学志, 曾国保, 李敬梅, 杨伟帅 申请人: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