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楼面封堵模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模板,具体涉及一种楼面封堵模板,属于建筑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管道在穿越楼面时,楼面与管道通常会留下一定的空间。在工程完工时必须进行封堵。现有技术的楼面封堵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将原来有的整张板材进行切割,使之外沿接近于楼板孔洞形状,然后还要加工一个内沿接近于穿越管的形状的孔。因为不是直线切割,普通板材和切割机械加工起来都非常困难;同时,切削噪声、粉尘污染严重,切割后的板材边角余料很多,造成很大浪费。 再有,普通模板安装固定困难,密封效果很差,浪费封堵材料(一般是水泥)因为密封不严密,水泥浆外泄,造成封堵后的楼面不平整,给后续的楼面粉刷带来困难。普通模板因为需要铁钉、铁丝等物资来固定,对模板损坏很大,而且拆卸困难(耗工多),模板基本不能重复利用,造成材料耗用增加。因此,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楼面封堵模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使用成本低的楼面封堵模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楼面封堵模板,其包括第一模板以及与第一模板对称设置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相互抱合并通过一对金属扣件定位,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中央形成一圆形通孔,于所述圆形通孔周围设有一弹性软层。本实用新型的楼面封堵模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由塑料注塑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楼面封堵模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楼面封堵模板加工简单,整体成本低,产品在使用中安装快捷、方便,可重复利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楼面封堵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楼面封堵模板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I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楼面封堵模板,其由第一模板I以及与第一模板I对称设置的第二模板2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第一模板I和第二模板2相互抱合并通过一对金属扣件3定位;而拔掉金属扣件3,第一模板I和第二模板2自动与管道9脱离。该第一模板I和第二模板2由塑料注塑成型。于第一模板I和第二模板2中央形成一圆形通孔4,该圆形通孔4可供管道9穿越。于所述圆形通孔4周围设有一弹性软层5,从而使该楼面封堵模板与管道9接触产生摩擦而固定。所述第一模板I和第二模板2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凹槽6,使两块模板I、2扣接更紧密,防止封堵水泥泄漏。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楼面封堵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板以及与第一模板对称设置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相互抱合并通过ー对金属扣件定位,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中央形成一圓形通孔,于所述圆形通孔周围设有ー弾性软层。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楼面封堵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由塑料注塑成型。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楼面封堵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面封堵模板,其包括第一模板以及与第一模板对称设置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相互抱合并通过一对金属扣件定位,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中央形成一圆形通孔,于所述圆形通孔周围设有一弹性软层。本实用新型的楼面封堵模板加工简单,整体成本低,产品在使用中安装快捷、方便,可重复利用。
文档编号E04G13/00GK202644977SQ20122015352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2日
发明者黄韧锋 申请人:湖南五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