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向内翻转的透明遮阳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01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向内翻转的透明遮阳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篷,尤其是一种可向内翻转的透明遮阳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透明的雨篷由于自然的积尘和人为的向下抛物,都会导致遮阳篷积垢,不但非常难看通光量也会降低,由于遮阳篷的上部无法清扫,所以上述问题就难以解决。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向内翻转、方便清扫积垢的透明遮阳篷。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窗户外的墙壁上方固定有一左一右遮阳篷支撑,其悬空端设置有圆孔,遮阳篷支撑内设置有遮阳篷框,遮阳篷框用圆管制作,其前端向左右延伸作为转轴与遮阳篷支撑悬空端的圆孔相配合,透明的遮阳篷片固定在遮阳篷框上面,遮阳篷框后端设置有插销,以便与遮阳篷支撑后端上的插孔插接获得支撑,遮阳篷支撑用角钢制作,为便于遮阳篷框向内翻转,遮阳篷框后端与墙壁有3-5公分距离,对于实际使用没有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翻转、复位方便,利于清扫。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遮阳篷支撑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遮阳篷支撑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遮阳篷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遮阳篷框插销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常就位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转状况示意图。图中1.遮阳篷支撑,2.遮阳篷框,3.遮阳篷片,4.转轴,5.圆孔,6.插销,7.插孔,8.墙壁。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在窗户外的墙壁8上方固定有一左一右遮阳篷支撑I,其悬空端设置有圆孔5,遮阳篷支撑I内设置有遮阳篷框2,其前端向左右延伸作为转轴4与遮阳篷支撑I悬空端的圆孔5相配合,遮阳篷框2后端设置有插销4,与遮阳篷支撑I上的插孔7插接获得支撑。透明的遮阳篷片3固定在遮阳篷框2上面。遮阳篷框2用圆管制作。遮阳篷支撑I用角钢制作。为便于遮阳篷框2向内翻转,遮阳篷框2后端与墙壁8有3-5公分距离,对于实际使用没有影响。
权利要求1.一种可向内翻转的透明遮阳篷,其特征是在窗户外的墙壁(8)上方固定有一左一右遮阳篷支撑(1),其悬空端设置有圆孔(5),遮阳篷支撑(I)内设置有遮阳篷框(2),其前端向左右延伸作为转轴(4)与遮阳篷支撑(I)悬空端的圆孔(5)相配合,遮阳篷框(2)后端设置有插销(4),与遮阳篷支撑(I)后端上的插孔(7)插接获得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向内翻转的透明遮阳篷,其特征是透明的遮阳篷片(3)固定在遮阳篷框(2)上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向内翻转的透明遮阳篷,其特征是遮阳篷框(2)后端与墙壁(8)有3-5公分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向内翻转的透明遮阳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窗户外的墙壁上方固定有一左一右遮阳篷支撑,其悬空端设置有圆孔,遮阳篷支撑内设置有遮阳篷框,遮阳篷框用圆管制作,其前端向左右延伸作为转轴与遮阳篷支撑悬空端的圆孔相配合,透明的遮阳篷片固定在遮阳篷框上面,遮阳篷框后端设置有插销,以便与遮阳篷支撑后端上的插孔插接获得支撑,遮阳篷支撑用角钢制作,为便于遮阳篷框向内翻转,遮阳篷框后端与墙壁有3-5公分距离,对于实际使用没有影响。有益效果是翻转、复位方便,利于清扫。
文档编号E04F10/00GK202831437SQ20122043373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
发明者陈同星 申请人:陈同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