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壁装饰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32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墙壁装饰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居装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壁装饰架。
背景技术
墙壁装饰架在现代室内装修中较为常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传统墙壁装饰架,一般都附带有上墙件,就是一般的固定于墙壁表面的螺丝,安装时通过大量螺丝将装饰架固定于墙上,这种墙壁装饰架安装方法复杂繁琐,需要在墙上开很多孔,浪费时间和人力,维修和更换支架时候也需要重新取下所有螺丝,这对墙壁的完整性是一种破坏,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固定于墙壁上的螺丝很容易松动,使得支架位置变形;此外,这种方式由于固定能力有限,一般只能安装重量较小的装饰架,结果使得空间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墙体凿开,然后将装饰架一部分用螺丝等工具固定于墙体内,然后重砌墙体,露出装饰架剩下部分用于使用,这种方法虽然安装牢固可靠,但是对墙体会造成损伤,且更换和维修支架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壁装饰架,旨在解决目前墙壁装饰架成本高、安装复杂、容易脱落和更换维修麻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外墙装饰架,包括至少两根立柱和至少一横梁,还包括至少两个卡钩,所述卡钩包括一体成型的底板和挂钩部,各所述立柱沿其长度方向在外侧设有至少一个可与所述卡钩的底板卡合的卡槽,所述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和可与所述挂钩部卡接的卡扣部,所述横梁通过所述卡钩与所述立柱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卡钩的底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孔,所述挂钩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螺孔,所述卡钩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立柱的卡槽中,所述挂钩部为开口向上的凹形槽,所述横梁的卡扣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挂钩部内侧。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卡钩的底板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立柱的卡槽的底部对应设有至少两个第三螺孔,所述挂钩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螺孔,所述卡钩通过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并配合所述第三螺孔固定在所述立柱的卡槽中,所述挂钩部为开口向上的凹形槽,所述横梁的卡扣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挂钩部内侧。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卡扣部为沿所述横梁本体向下折弯且与所述横梁本体一体成型的板筋。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立柱沿其外周设有四个卡槽。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立柱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横梁本体为中空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壁装饰架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了卡钩紧密连接立柱与横梁,而且立柱和横梁可以彼此一个连接多个,使得装饰架很容易就成为网状结构,大大提高美观效果和对空间的利用率;此外由于安装件少,安装架的结构也比较简单,这使得安装比较方便,而且架身总体重量轻,可以长期使用而不出现脱落的情况。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壁装饰架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壁装饰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壁装饰架采用的卡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一并参见图2和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壁装饰架进行说明。所述外墙装饰架包括至少两根立柱2和至少一横梁3,还包括至少两个卡钩1,所述卡钩I包括一体成型的底板10和挂钩部11,各所述立柱2沿其长度方向在外侧设有至少一个可与所述卡钩I的底板10卡合的卡槽21,所述横梁3包括横梁本体30和可与所述挂钩部11卡接的卡扣部31,所述横梁3通过所述卡钩I与所述立柱2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壁装饰架通过卡钩I上的挂钩部11与横梁3上的卡扣部31固定,从而固定卡钩I与横梁3 ;又通过卡钩I上面的底板10与立柱2上的卡槽21固定,从而实现挂钩I与立柱2的固定。实际应用中,不同的装饰环境需要不同规格的装饰架以满足装饰需要,因为装饰架零件少且零件之间的配合简单以及立柱2可以在外侧沿长度方向设置卡槽21以固定卡钩1,所以立柱2可以很轻易地和多个卡钩I以及多个横梁3配合,从而以形成牢固的平面网状结构或者立体网状结构,拆装和维修简单方便;此外,还可以提高美观效果和对空间的利用率。进一步地,请参见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壁装饰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卡钩I的底板10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孔12,所述挂钩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螺孔120,所述卡钩I通过螺钉4固定在所述立柱的卡槽中,所述挂钩部11为开口向上的凹形槽,所述横梁3的卡扣部31通过螺钉4固定在所述挂钩部11内侧。安装装饰架时,一般是先通过螺钉4旋入第一螺孔12以使得挂钩I固定于立柱2,然后将横梁3的卡扣部31扣入挂钩部11,并通过螺钉4旋入第二螺孔121以固定。通过螺钉旋入第一螺孔12和第二螺孔121的方式,使得安装横梁3和挂钩I较为方便。又由于挂钩部11为开口向上,使得安装和拆卸横梁3更加方便省时省力;又因为挂钩部11为凹形,使得卡扣部31扣入后,挂钩部11的受力比较均匀,这点在多个卡钩I安装于同一装饰架的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避免装饰架整体的受力不均,预防偏斜,从而延长装饰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请参见图2和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壁装饰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卡钩I的底板10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120,所述立柱的卡槽的底部对应设有至少两个第三螺孔(图中未标示),所述挂钩部11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螺孔121,所述卡钩I通过螺钉4穿过所述通孔120并配合所述第三螺孔固定在所述立柱2的卡槽21中,所述挂钩部11为开口向上的凹形槽,所述横梁3的卡扣部31通过螺钉4固定在所述挂钩部11内侧。作为另外一种实施例,结合前述实施方式进行对比,相关类似的技术效果不再做过多重复,在本实施实施例中,卡钩I底板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120,立柱2的卡槽21底部设有至少两个第三螺孔,螺钉4穿过通孔120和第三螺孔配合以将卡钩I固定于于立柱2的卡槽21中。螺钉4穿过通孔120,再旋入第三螺孔,通过螺钉4与第三螺孔的螺纹配合将卡钩I和立柱2固定在一起,相比于前一实施例,这种固定方式的固定强度虽然有所减弱,但是由于螺钉4可以直接穿过底板10上的通孔120,而不是先旋入第一螺孔12,这可以减少拿持挂钩I时的工作量,从而简化整个安装过程,这点在安装大型装饰架时体现得尤为明显。进一步地,请参见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壁装饰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卡扣部31为沿所述横梁本体30向下折弯且与所述横梁本体30 —体成型的板筋。在平时的安装过程中,将零件从上至下安装会更加舒适,所以挂钩部11设计为开口向上的凹形槽,为了适应挂钩部11的形状,,所以卡扣部31设计为向下弯曲,这使得安装更为简单而且省时省力。进一步地,请参见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壁装饰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立柱2沿其外周设有四个卡槽21。实际安装中,一个卡槽21对应一个卡钩1,一个卡钩I对应一个横梁3的一个卡扣部31,在一些装饰中,需要安装体积较大和向多个方向延伸的装饰架,立柱2由于多个方向都设有卡槽21,所以立柱2可以在多个方向安装横梁3并用卡钩I固定,这使得装饰架不但可以形成平面网状结构,还可以形成立体网状结构,从而能够满足实际装修应用中比较复杂的装饰需要。进一步地,请参见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壁装饰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立柱2为中空结构。立柱2的中空设计,使得强度和韧性得到提高,使装饰架可以放置比较重的物品而不会变形,而且材料成本减少,且安装更加方便。进一步地,请参见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壁装饰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横梁本体30为中空结构。横梁本体30的中空设计同样类似上述立柱的中空设计,使得横梁2强度和韧性得到提高,重量减轻从而便于安装,且减少材料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外墙装饰架,包括至少两根立柱和至少一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卡钩,所述卡钩包括一体成型的底板和挂钩部,各所述立柱沿其长度方向在外侧设有至少一个可与所述卡钩的底板卡合的卡槽,所述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和可与所述挂钩部卡接的卡扣部,所述横梁通过所述卡钩与所述立柱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装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的底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孔,所述挂钩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螺孔,所述卡钩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立柱的卡槽中,所述挂钩部为开口向上的凹形槽,所述横梁的卡扣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挂钩部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装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的底板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立柱的卡槽的底部对应设有至少两个第三螺孔,所述挂钩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螺孔,所述卡钩通过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并配合所述第三螺孔固定在所述立柱的卡槽中,所述挂钩部为开口向上的凹形槽,所述横梁的卡扣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挂钩部内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装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为沿所述横梁本体向下折弯且与所述横梁本体一体成型的板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装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沿其外周设有四个卡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装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中空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装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体为中空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家居装修领域,提供了一种墙壁装饰架,包括至少两根立柱和至少一横梁,还包括至少两个卡钩,所述卡钩包括一体成型的底板和挂钩部,各所述立柱沿其长度方向在外侧设有至少一个可与所述卡钩的底板卡合的卡槽,所述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和可与所述挂钩部卡接的卡扣部,所述横梁通过所述卡钩与所述立柱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墙装饰架结构牢固、制造成本低、安装简单、外表美观、装饰效果好、且可以多层设置以适用于不同场所。
文档编号E04F13/22GK202831513SQ20122044463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日
发明者陈植培 申请人:深圳市中意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