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隔热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608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心隔热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砖,特别涉及一种空心砖。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用砖多为实心砖,尽管它的结构和制作工艺较简单,但存在重量大、隔热和防潮性能较差等问题。而且,若要埋设电线或水管线,必须破坏实心砖体结构,存在对墙体结构的危害。另外,南方以潮湿天气为主,实心砖不透气,底层的砖块水汽不能挥发,导致发霉,大大缩短墙体的寿命,不符合节能环保的标准。现在市面上的空心砖构造多为盲孔或单一通孔,即使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重量和隔热问题,仍存在防潮性能差和埋置电线不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隔热、防潮性能好以及重量较轻,且能方便地埋置电线、水管等管线的空心隔热砖。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心隔热砖,包括砖体,还包括凹槽和通孔,所述凹槽设置在该砖体上顶面并向下底面内凹,且连接该砖体左端面和右端面;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并贯穿该砖体下底面;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连接,贯通该砖体上顶面和下底面。具体地,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通孔,所述辅助通孔贯穿该砖体上顶面和下底面且位于所述凹槽两侧。具体地,所述辅助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矩形或其结合。更进一步地,设置六个所述辅助通孔,并平均分布在所述凹槽两侧。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带有凹槽和通孔,进一步地还带有辅助通孔,很好地减轻砖体本身的重量而又确保砖体的承重能力;2、凹槽和通孔连通成一网格状通道,空气能在其间流动,阻隔了墙体的热传递,有效的起到隔热作用;3、该通道能带走部分水汽,有效延长砖体寿命,达到防潮和环保的效果;4、该通道还能为埋置电线、水管等管线提供便利。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叠置组构成一面墙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0017]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图10是图9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为一种空心隔热砖,其包括上顶面、下底面、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以及后端面。其中上顶面、下底面、左端面和右端面为砌墙时砖与砖之间的连接面。在砌墙时与相邻的砖体在垂直方向上连接的是上顶面和下底面,在砌墙时与相邻的砖体在水平方向上连接的是左端面和右端面。进一步,包括凹槽I和通孔2,凹槽I设置在其上顶面并向下底面内凹,且连接该砖体左端面和右端面;通孔2设在凹槽I的底部,并贯穿该砖体下底面,通孔2横截面为矩形。凹槽I与通孔2连通,贯穿该砖体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在确保砖体承重能力的前提下,减轻砖体的自重,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砌合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相邻的凹槽I首尾相连,贯通墙体左右两侧;在垂直方向上,上下相邻的通孔2相互间对应连通,贯穿墙体上下两端。以此形成网格状通道,空气能在其中流动,阻隔砖体的热传递;该通道还能将部分水汽带走,防潮防霉,有效延长砖体寿命;该通道还能为埋置电线、水管等管线提供便利。实施例2如图5至7所示,本实施例2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在凹槽I两侧设置六个辅助圆孔3,贯穿砖体上顶面和下底面,并平均分布在凹槽I两侧,进一步减轻砖体的自重。在本实用新型叠置组构成一面墙的状态下,除了凹槽I和通孔2形成网格状通道外,在垂直方向上,上下相邻的六个辅助圆孔3相互间连通,贯穿墙体上下两端,进一步加强空气的流通,阻隔砖体的热传递;防潮防霉。实施例3如图8至10所示,本实施例3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在凹槽I两侧设置六个辅助方孔4,贯穿砖体上顶面和下底面,并平均分布在凹槽I两侧,进一步减轻砖体的自重。在本实用新型叠置组构成一面墙的状态下,除了凹槽I和通孔2形成网格状通道外,在垂直方向上,上下相邻的六个辅助方孔4相互间连通,贯穿墙体上下两端,进一步加强空气的流通,阻隔砖体的热传递;防潮防霉。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空心隔热砖,包括砖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凹槽和通孔,所述凹槽设置在该砖体上顶面并向下底面内凹,且连接该砖体左端面和右端面;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并贯穿该砖体下底面;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连接,贯通该砖体上顶面和下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心隔热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心隔热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通孔,所述辅助通孔贯穿该砖体上顶面和下底面且位于所述凹槽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空心隔热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矩形或其结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空心隔热砖,其特征在于设置六个所述辅助通孔,并平均分布在所述凹槽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心隔热砖,包括砖体,还包括凹槽和通孔,所述凹槽设置在该砖体上顶面并向下底面内凹,且连接该砖体左端面和右端面;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并贯穿该砖体下底面;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连接,贯通该砖体上顶面和下底面。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通孔,所述辅助通孔贯穿该砖体上顶面和下底面且位于所述凹槽两侧。本实用新型具有自重轻、隔热、防潮、环保的优点,而且提供管线安装便利。
文档编号E04C1/00GK202831342SQ20122057566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刘向林 申请人:刘向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