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早拆模板支撑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901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早拆模板支撑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模板构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板支撑头。
背景技术
早拆模板技术的原理是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现浇混凝土结构跨度不大于2m时,在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即可拆除模板。早拆模板技术就是通过早拆模板支撑头、立柱和横梁(主梁和次梁)等组成竖向支撑。在布置早拆立柱时,使原设计的楼板强度处于立柱间距小于2m的受力状态,在常温下,楼板混凝土浇筑2 4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即可拆模,此时保留部分早拆模板支撑头和立柱不动,拆除全部模板、横梁和部分立柱。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足以在全跨度条件下承受自重和施工荷载时,则可拆除保留的部分早拆模板支撑头和立柱。早拆摸板体系是在确保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度不受影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保证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材料周转,减少投入降低成本,提高功效,力口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使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的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在工期紧迫的别墅、裙房等无标准层的建筑上应该有比较广阔的空间。但是早拆摸板体系在使用中,往往由于早拆模板支撑头设计不合理而导致装卸困难、紧固过程繁琐费力等,严重制约了早拆模板体系在使用中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卸容易、使用简单的早拆模板支撑头。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早拆模板支撑头,包括螺杆、设在螺杆顶端的顶板及套装在螺杆上的梁托,螺杆上在梁托的下方设有若干紧固螺母。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螺杆的下端设有插头及插头限位板。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紧固螺母的外侧壁上设有转动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早拆模板支撑头使用时,通过支撑头螺杆的下端部分固定于立柱的顶端,将主梁架设到梁托上后,再将次梁架设到主梁上,然后通过顶板和次梁共同承托模板;当上方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后,松动间距小于2m的支撑头的紧固螺母,并拆除梁托上方的主梁、次梁及模板,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式升降,可根据现场主梁、次梁的高度灵活设置梁托位置,而且在拆卸主梁和次梁时更加容易快捷。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轴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 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早拆模板支撑头,包括螺杆1、设在螺杆I顶端的顶板2及套装在螺杆I上的梁托3,螺杆I上在梁托3的下方设有若干紧固螺母4。本早拆模板支撑头使用时,通过支撑头螺杆I的下端部分固定于立柱7的顶端,将主梁8架设到梁托3上后,再将次梁9架设到主梁8上,然后通过顶板2和次梁9共同承托模板10 ;当上方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后,松动间距小于2m的支撑头的紧固螺母4,并拆除梁托3上方的主梁8、次梁9及模板10,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式升降,可根据现场主梁8、次梁9的高度灵活设置梁托3位置,而且在拆卸主梁8和次梁9时更加容易快捷。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螺杆I的下端设有插头5及插头限位板6。螺杆I下端的插头5方便将支撑头固定在立柱7的顶端,插头限位板6限制插头5进入立柱7的深度,插头5及插头限位板6均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紧固螺母4的外侧壁上设有转动臂41。转动臂41增加了转动紧固螺母4过程中的转动力臂,使得组装或拆卸过程更加省时、方便。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 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早拆模板支撑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I)、设在所述螺杆(I)顶端的顶板(2)及套装在所述螺杆(I)上的梁托(3),所述螺杆(I)上在梁托(3)的下方设有若干紧固螺母(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拆模板支撑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I)的下端设有插头(5)及插头限位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早拆模板支撑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母(4)的外侧壁上设有转 动臂(4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早拆模板支撑头,用于建筑模板构件领域,包括螺杆、设在螺杆顶端的顶板及套装在螺杆上的梁托,螺杆上在梁托的下方设有若干紧固螺母。本早拆模板支撑头使用时,通过支撑头螺杆的下端部分固定于立柱的顶端,将主梁架设到梁托上后,再将次梁架设到主梁上,然后通过顶板和次梁共同承托模板;当上方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后,松动间距小于2m的支撑头的紧固螺母,并拆除梁托上方的主梁、次梁及模板,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式升降,可根据现场主梁、次梁的高度灵活设置梁托位置,而且在拆卸主梁和次梁时更加容易快捷。
文档编号E04G25/04GK203145492SQ201320080948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1日
发明者周岳, 刘晗晨, 马绍腾, 郑进智, 斯和平 申请人:广东浩和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