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承重型草砖房及其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119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承重型草砖房及其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承重型草砖房及其施工工艺,包括下步骤:先用草砖交错码放组成草砖墙体;再在草砖墙体顶部沿墙体延伸方向连续设置压板;然后压板在至少两端通过线性连接部件压紧相连草砖房的建筑底面,所述线性连接部件提供草砖墙预压紧力,所述预压紧力大于建筑所需最大承重压力;最后在草砖墙体两侧设置硬质饰面。由于上述施工工艺制得的草砖墙,使其整体密度提高,承重压力提升,在预压紧力大于建筑所需承重压力时,不仅利用草砖可承受高荷载的性能,并且草砖建筑过程中不会再发生变形,防止了在草砖墙体两侧设置水泥、石灰等等不可变形的硬性材料时,随着草砖墙体的变形发生碎裂。
【专利说明】一种自承重型草砖房及其施工工艺【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草砖房及其施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自承重型草砖房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草砖房是一种以草砖为建筑材料的房体,草砖是近期新兴的一种建筑材料,主要成份是干草,经过挤压,捆绑而成。其优点有:造价低、选材容易、无污染、保温、重量轻等。草砖房是把稻(麦)草用机械压制成的草砖为基本建材而建成的房屋。草砖房的屋盖可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组合楼盖。草砖房圈梁的材料可用混凝土、三合板、木材或其他材料,根据房屋的层数、主体结构材料、形式及房屋用途确定。
[0003]现有的技术草砖房的草砖墙体均为框架结构,草砖填充,草砖基本上不参与受力,属于非草砖自承重型结构。柔性的草砖墙体能吸收大量的地震能量,但也造成了不可解决的难题。草砖墙体需要在两边抹水泥、石灰等等不可变形的硬性材料,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技术,随着建筑荷载的增加草砖墙体逐步地在压缩变矮,通过草砖墙体的变形产生出更大的承载力来抵消增加的荷载,达到力的平衡。而那些硬性材料是不可变形的,这就造成一个现象,前面刚抹上的水泥或安装的石膏板等硬性材料随着草砖墙体的变形会全部碎裂。
[0004]如果我们通过提高单个草砖的密度,通过压缩草砖使草砖承重力增加的方式来防止草砖在受压的过程中变形,防止其与两侧刚抹上的水泥或安装的石膏板等硬性材料脱离碎裂。然而并不能达到预 期的效果。草砖的表面是不平整的,草砖与草砖垒起来会有许多缝隙,那些缝隙会随着荷载的增加,缝隙逐渐地被压缩,还会造成上述变形等问题。即便通过反复地修补达到建筑的全荷载,因为刚刚达到草砖墙体和荷载的平衡点,建筑还会受到人和家具的增加、风荷、雪荷等活荷载的影响,那些硬性材料还是会被破坏的。所以,至今为止没出现草砖墙体自承重的结构。现检索到一种草砖自承重房子(申请号:201310016624.8),其结构形式是用硬性的外挂材料给撑住的,形成外挂材料和草砖墙体共同受力,实际上还不是草砖自承重结构。草砖墙体在涂抹硬性的材料时是受力平衡的,那些沉重的硬性材料加上以后,草砖墙体还会变形沉降的,而硬性材料是不允许变形的,草砖不再继续变形就不会提供额外的支撑力,这些新增加的荷载,还有以后的风荷载、雪荷载等活荷载全靠硬性材料支撑的。所以说这种结构还不是草砖自承重结构。换一个角度看这种结构是属于先砌草砖,后做支撑的。而这种框架支撑或靠两边抹灰层支撑竖向荷载的房子,一是增加了框架的成本,或抹灰层很厚,不经济。二是这种结构的房子坚固性和抗震性全部来自于框架本身或抹灰层,草砖的可承受高荷载的性能没被利用。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草砖可承受高荷载的性能并防止在草砖建筑过程中发生变形的自承重型草砖房。
[000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自承重型草砖房的施工工艺,包括下步骤:
A.用草砖交错码放组成草砖墙体;
B.在草砖墙体顶部沿墙体延伸方向连续设置压板;
C.压板在至少两端通过线性连接部件压紧相连草砖房的建筑底面,所述线性连接部件提供草砖墙预压紧力,所述预压紧力大于建筑所需最大承重压力;
D.在草砖墙体两侧设置硬质饰面。
[0007]—种自承重型草砖房,包括建筑底面,垂直设于建筑底面上的草砖墙体、草砖墙体两侧设置的水泥或石膏面及设于草砖墙体上的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草砖墙体由草砖交错码放而成,所述草砖墙体顶面铺设有连续的沿草砖墙体延伸方向设置的压板,所述压板至少从其两端与建筑底面通过线性连接部件压紧相连。
[0008]所述压板长度至少大于等于两块草砖长度。
[0009]所述的压板宽度小于等于草砖墙体使用草砖的宽度。
[0010]所述压板与建筑底面的压紧连接是通过压板上部至少两端设置的垂直压板延伸方向的压梁,所述压梁两端与建筑底面之间连接线性连接部件。
[0011]所述线性连接部件包括钢丝或绳索。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使用由草砖交错码放而成的草砖墙体,并在草砖墙体顶面铺设有连续的沿草砖墙体延伸方向设置的压板,压板至少从其两端与建筑底面通过线性连接部件压紧相连,在压板上设置预压紧力压紧草砖墙,使其整体密度提高,承重压力提升,在预压紧力大于建筑所需承重压力时,不仅利用草砖可承受高荷载的性能,并且草砖建筑过程中不会再发生变形,防止了在草砖墙体两侧设置水泥、石灰等等不可变形的硬性材料时,随着草砖墙体的变形发生碎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线性连接部件,2.房顶,3.草砖墙体,4.建筑底面,5.压板,6.压梁。【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施工工艺,包括下步骤:先用草砖交错码放组成草砖墙体;再在草砖墙体顶部沿墙体延伸方向连续设置压板;然后压板在至少两端通过线性连接部件压紧相连草砖房的建筑底面,所述线性连接部件提供草砖墙预压紧力,所述预压紧力大于建筑所需最大承重压力;最后在草砖墙体两侧设置硬质饰面。此处设置硬质饰面为在硬质饰面涂抹水泥或石膏面,或是挂接水泥板或是石膏板,起到装饰作用,而不受承重。
[0018]通过上述施工工艺组成的自承重型草砖房,包括建筑底面4,垂直设于建筑底面上的草砖墙体3、草砖墙体两侧设置的水泥或石膏面及设于草砖墙体上的房顶2,所述草砖墙体由草砖交错码放而成,所述草砖墙体顶面铺设有连续的沿草砖墙体延伸方向设置的压板5,所述压板至少从其两端与建筑底面通过线性连接部件I压紧相连。
[0019]由于使用由草砖交错码放而成的草砖墙体,并在草砖墙体顶面铺设有连续的沿草砖墙体延伸方向设置的压板,压板至少从其两端与建筑底面通过线性连接部件压紧相连,在压板上设置预压紧力压紧草砖墙,使其整体密度提高,承重压力提升,在预压紧力大于建筑所需承重压力时,不仅利用草砖可承受高荷载的性能,并且草砖建筑过程中不会再发生变形,防止了在草砖墙体两侧设置水泥、石灰等等不可变形的硬性材料时,随着草砖墙体的变形发生碎裂。
[0020]所述压板长度至少大于等于两块草砖长度。可以保证草砖墙体顶部受力更加均匀,使得整体草砖墙体受力一致性提高。
[0021]所述压板与建筑底面的压紧连接是通过压板上部至少两端设置的垂直压板延伸方向的压梁6,所述压梁两端与建筑底面之间连接线性连接部件。在通过压梁下压压板时,所述的压板宽度小于等于草砖墙体使用草砖的宽度。可以有效防止压板两侧边缘的受力集中,损坏压板。
[0022]本例中,线性连接部件包括钢丝或绳索,压板使用木质材料制的,可有效的防止“冷桥”现象,而其他可以传递拉力的材料,钢筋、钢管、木材等均在保护范围内。
[0023]本发明中所述的建筑所需最大承重压力指的是包括建筑本体载荷、活载荷、地震载荷及其他自然灾害载荷之和。而压板在至少两端通过线性连接部件压紧相连草砖房的建筑底面,均指在墙体位置的草砖房结构设置方式,而在门窗位置,则采用分段压紧的连接方式,即窗户或门位置草砖墙顶部的压板通过线性连接部件压紧连接窗户或门的过梁,而窗户下檐的草砖墙顶部压板与建筑地面预压紧连接。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承重型草砖房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步骤: A.用草砖交错码放组成草砖墙体; B.在草砖墙体顶部沿墙体延伸方向连续设置压板; C.压板在至少两端通过线性连接部件压紧相连草砖房的建筑底面,所述线性连接部件提供草砖墙预压紧力,所述预压紧力大于建筑所需最大承重压力; D.在草砖墙体两侧设置硬质饰面。
2.一种自承重型草砖房,包括建筑底面,垂直设于建筑底面上的草砖墙体、草砖墙体两侧设置的水泥或石膏面及设于草砖墙体上的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草砖墙体由草砖交错码放而成,所述草砖墙体顶面铺设有连续的沿草砖墙体延伸方向设置的压板,所述压板至少从其两端与建筑底面通过线性连接部件压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承重型草砖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长度至少大于等于两块草砖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承重型草砖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宽度小于等于草砖墙体使用草砖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承重型草砖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与建筑底面的压紧连接是通过压板上部至少两端设置的垂直压板延伸方向的压梁,所述压梁两端与建筑底面之间连接线性连接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承重型草砖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连接部件包括钢丝或绳索。
【文档编号】E04B1/38GK103741789SQ201410022771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7日
【发明者】唐景龙 申请人:天津乡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