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50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包括中埋式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中埋式止水带固定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钢筋骨架上,并且所述中埋式止水带位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钢筋骨架沿厚度方向的中部,中埋式止水带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水平施工缝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且中埋式止水带沿宽度方向的中心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水平施工缝的高度一致,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固定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水平施工缝处的下部混凝土界面上,并且遇水膨胀止水条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水平施工缝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本发明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可以解决在超大水头压力作用下的大型防水混凝土墙壁结构的防水问题。
【专利说明】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系统,具体说涉及一种混凝土墙壁防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防水混凝土墙壁结构在施工时一般需在墙壁上设置水平施工缝,水平施工缝处选择经济合理防水效果好的止水系统是确保防水混凝土质量的根本保证,目前墙壁结构水平施工缝防水系统主要采用企口缝止水及中埋式止水带止水系统,企口缝止水是通过在墙壁中部设置凹形或凸形缝,延长渗水路线降低背水面的水头压力达到止水的目的,中埋式止水系统是防水混凝土墙壁结构施工中水平施工缝处所采用的主要止水体系,它埋设在混凝土中与混凝土紧密连接,通过延长渗水路线降低背水面的水头压力达到止水的目的。
[0003]企口缝止水的施工工艺较为经济,但防水效果不佳,特别是水头高度超过2m的防水混凝土墙壁结构企口缝止水很难达到防水要求,而且企口缝凹形槽处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或凸形缝易损坏,施工质量难保证。中埋式止水带止水系统的主要形式有埋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板止水带及膨胀止水条等,橡胶止水带防水效果较好,伸缩性较好,但接头处理难度大,受环境影响大,施工中容易损坏;钢板止水带防水效果好,施工较简便,不易损坏,但伸缩性较差,转角、接头处焊接难度大;遇水膨胀止水条是利用止水条的遇水膨胀性能增强新旧混凝土间的水密性,防水效果好,施工方便,但止水条膨胀速度较慢,膨胀率有限。水头高度小于6m的中型重要防水混凝土墙壁结构可根据现场环境特点、结构特点及水头压力等选择单一的中埋式止水型式,小型结构可采用企口缝止水。对于水头高度超过6m的大型防水混凝土墙壁结构防水,单采用一种中埋式防水措施很难保证防水混凝土墙壁结构的防水效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其可以解决在超大水头压力作用下的大型防水混凝土墙壁结构的防水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包括中埋式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中埋式止水带固定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钢筋骨架上,并且所述中埋式止水带位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钢筋骨架沿厚度方向的中部,中埋式止水带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水平施工缝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且中埋式止水带沿宽度方向的中心高度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水平施工缝的高度一致,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固定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水平施工缝处的下部混凝土界面上,并且遇水膨胀止水条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水平施工缝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遇水膨胀止水条位于防水混凝土墙壁沿厚度方向的中部较靠近迎水面的一侧。
[0006]本发明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其中,所述中埋式止水带为钢板止水带。
[0007]本发明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其中,所述中埋式止水带为橡胶止水带。
[0008]本发明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其中,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为橡胶止水条。[0009]本发明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其中,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通过胶粘剂粘贴于混凝土界面上。
[0010]本发明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其中,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通过螺钉固定于混凝土界面上。
[0011]本发明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其中,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与中埋式止水带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50mm,遇水膨胀止水条距离墙壁混凝土迎水面外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50mm。
[0012]本发明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其中,所述中埋式止水带采用短钢筋固定,短钢筋的一端焊接在所述中埋式止水带沿宽度方向的中部,另一端焊接在钢筋骨架上,并且短钢筋在中埋式止水带两侧面上交错布置。
[0013]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发明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包括中埋式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因此在混凝土厚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双道止水系统增加渗水路线降低背水面的水头压力,提高防水混凝土墙壁的防水效果,并且中埋式止水带位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钢筋骨架沿厚度方向的中部,遇水膨胀止水条位于防水混凝土墙壁沿厚度方向的中部靠近迎水面的一侧,在防水混凝土承受水压后,遇水膨胀止水条先遇水膨胀,由于遇水膨胀止水条周围包裹混凝土,限制了遇水膨胀止水条的膨胀空间,使得遇水膨胀止水条与混凝土接触更加紧密,经过遇水膨胀止水条后水压已经减弱,再经过中埋式止水带后水压进一步降低,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
[0014]另外,遇水膨胀止水条与中埋式止水带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50mm,遇水膨胀止水条距离墙壁混凝土迎水面外表面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50mm,确保遇水膨胀止水条周围包裹的混凝土厚度足够,提高遇水膨胀止水条周围混凝土在浇筑中的密实度,提高防水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本发明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包括中埋式止水带11、遇水膨胀止水条13,中埋式止水带11为钢板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13采用橡胶止水条,其体积遇水膨胀率应不小于150%,中埋式止水带11采用短钢筋固定于防水混凝土墙壁21内的钢筋骨架上,短钢筋的一端焊接在中埋式止水带沿宽度方向的中部,另一端焊接在钢筋骨架上,并且短钢筋在中埋式止水带两侧面上交错布置,相邻两短钢筋的间距为Im左右,中埋式止水带接头采用搭接焊接头,搭接长度不小于50_,中埋式止水带11位于防水混凝土墙壁21的钢筋骨架沿厚度方向的中部,防水混凝土墙壁21两侧分别是模板支撑系统23、24,中埋式止水带11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水平施工缝2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中埋式止水带11沿宽度方向的中心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水平施工缝22的高度一致,遇水膨胀止水条13底面上涂一层胶粘剂,混凝土界面上涂有胶粘剂,遇水膨胀止水条13粘贴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水平施工缝22处的下部混凝土界面上,并且遇水膨胀止水条13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水平施工缝2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遇水膨胀止水条13位于防水混凝土墙壁沿厚度方向的中部较靠近迎水面的一侧。采用中埋式止水带11、遇水膨胀止水条13后,防水混凝土承受水压后,水平施工缝处的遇水膨胀止水条13遇水膨胀,由于遇水膨胀止水条13周围均包裹混凝土,限制了遇水膨胀止水条13的膨胀空间,使得遇水膨胀止水条13与混凝土接触更加紧密,经过遇水膨胀止水条13后水压逐渐削弱,再经过中埋式止水带11后水压进一步降低,从而进一步提高水平施工缝的防水效果。
[0017]中埋式止水带11还可采用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固定于防水混凝土墙壁内的钢筋骨架上,将橡胶止水带上、下边缘各穿多个孔,在孔内穿铁丝,通过铁丝将橡胶止水带与钢筋骨架拉结,两拉结点的间距为Im左右,上、下拉结点相互错开,两橡胶止水带的接头采用对接焊接接头,另外,遇水膨胀止水条13还可通过高强度螺钉固定于混凝土界面上。
[0018]为使防水效果更好,遇水膨胀止水条13与中埋式止水带11之间的间距应大于或等于50mm,遇水膨胀止水条13距离墙壁混凝土迎水面外表面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50mm,以确保遇水膨胀止水条13周围包裹的混凝土厚度足够,提闻遇水膨胀止水条周围混凝土在浇筑中的密实度。
[0019]遇水膨胀止水条13如需接长,则接头处相互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
[0020]中埋式止水带11在防水混凝土墙壁下部结构混凝土浇注前,根据水平施工缝的高度安装在墙壁结构钢筋骨架上,防水混凝土墙壁下部结构混凝土浇注至水平施工缝22的位置,待混凝土初凝后,将水平施工缝22凿毛清理处理,水平施工缝22处理、干燥后,墙壁结构钢筋模板安装前,将遇水膨胀止水条13固定在水平施工缝中部迎水面一侧,混凝土浇注前遇水膨胀止水条13应避免与水接触提前膨胀影响止水效果,浇注后,遇水膨胀止水条13紧密包裹于防水混凝土墙壁水平施工缝22以上的结构混凝土中。
[002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埋式止水带(11)、遇水膨胀止水条(13),所述中埋式止水带(11)固定于防水混凝土墙壁(21)的钢筋骨架上,并且所述中埋式止水带(11)位于防水混凝土墙壁(21)的钢筋骨架沿厚度方向的中部,中埋式止水带(11)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水平施工缝(2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且中埋式止水带(11)沿宽度方向的中心高度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水平施工缝(22)的高度一致,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13)固定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水平施工缝(22)处的下部混凝土界面上,并且遇水膨胀止水条(13)从防水混凝土墙壁的水平施工缝(2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遇水膨胀止水条(13)位于防水混凝土墙壁沿厚度方向的中部较靠近迎水面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埋式止水带(11)为钢板止水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埋式止水带(11)为橡胶止水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13)为橡胶止水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13)通过胶粘剂粘贴于混凝土界面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13)通过螺钉固定于混凝土界面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13 )与中埋式止水带(11)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50mm,遇水膨胀止水条(13 )距离墙壁混凝土迎水面外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50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混凝土墙壁组合止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埋式止水带(11)采用短钢筋固定,短钢筋的一端焊接在所述中埋式止水带沿宽度方向的中部,另一端焊接在钢筋骨架上,并且短钢筋在中埋式止水带两侧面上交错布置。
【文档编号】E04B1/684GK103835379SQ201410111373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4日
【发明者】陈传江, 杨超峰, 宋金岭, 何效华 申请人: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