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542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建筑体系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绿色建筑体系,采用钢结构框架作为结构整体框架搭建,轻质墙板镶嵌锚固在钢框架内,屋顶及外壁覆盖太阳能板,地下循环水为建筑物空间作空气调节预处理,外墙设置导流管利用夹层与室内空气循环;本发明建造方便快捷、节能环保、建造成本低、使用安全。
【专利说明】一种绿色建筑体系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色建筑体系。

【背景技术】
[0002]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的惨痛教训,对传统建筑体系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传统建筑结构部分没有形成整体支撑框架,无法对抗地震波的破坏,房屋整体倒塌,维护材料(墙体,地板)重量太重且无法和结构部分有机的结合,没有逃生空间,造成人员大量伤亡是主要因素。尤其目睹重建过程中对生态的严重破坏,更加震撼,河道取沙,遍地是砖厂,在玉树地区为了取沙,将千年难以恢复的草皮铲掉,红砖可以卖到2元/匹,建筑工人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搬运沉甸甸的建材,400元/天的工资请不到工人,由此可见传统建筑模式不光破坏了环境,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0003]地震后,搭建了很多板房供人们居住,但是质量太差,很多集成房屋相继出现,但都是各有特点,很难达到我们使用的舒适度标准。
[0004]目前,很多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已经接近安全使用年限开始拆除,城市周边到处是建筑废弃物,混凝土无害化处理成本太高,通常填埋处理,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0005]由上述可见,迫切需要可以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及建筑体系,以满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绿色环保住宅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绿色建筑体系,建造方便快捷、节能环保、建造成本低、使用安全。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发明公开的绿色建筑体系,包括由轻钢结构构成的起支撑作用的房屋框架和安装在房屋框架上的作为墙体的轻质墙板。
[0009]优选的,所述轻质墙板为秸杆纤维板。
[0010]优选的,所述房屋框架包括房屋的横梁、墙梁,采用H型钢、U型钢和/或C型钢通过焊接、铆接和/或铆接构成。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轻质墙板的厚度与H型钢、U型钢和/或C型钢的上、下翼缘间的距离相适配;所述轻质墙板镶嵌锚固在由H型钢、U型钢和/或C型钢构成的房屋框架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轻质墙板为预定尺寸规格,所述绿色建筑体系的房屋墙体和楼板采用轻质墙板拼接构成,相邻轻质墙板之间采用榫卯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房屋的外墙板采用双层轻质墙板,两层轻质墙板间形成夹层。
[0014]进一步的,所述轻质墙板中预设有用于安装供水管道和供电管道的通孔;轻质墙板安装后使得轻质墙板中的通孔相互连通。
[0015]进一步的,所述绿色建筑体系的房屋的外墙面附着有太阳能电池板,房屋的地面安装有地热装置,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为地热装置供电。
[0016]进一步的,所述夹层中安装有导流管。
[0017]优选的,所述轻质墙板、横梁、墙梁根据房屋框架的设计要求,工厂化制作、批量生产,再运到现场拼接安装。
[0018]本发明公开的绿色建筑体系,高度集成于建筑物的生成、使用、回收等过程的环保措施及技术方案,而非单一的一星半点措施,是一种综合运用,一种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该体系和方案函盖了建筑材料本身的环保要求,建造过程的环保控制技术,建筑物的回收、循环、再生,现有技术与建筑物的有机结合,降低建造成本的措施,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损害。用现代科技手段赋予建筑物本身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将太阳能电池膜(板)覆盖在建筑物表面可以利用光伏能源,使用地源热泵空调可以利用(地下水冬暖夏凉,为空气调节预处理,保持温度在特定范围内,只预防环境温度的极端)。用墙壁作为透气墙(利用墙壁中空层,加装导流管,形成有序流通,达到透气效果)减少开窗降低空气直接对流造成热损失。各措施都在建筑物建造过程中有机的植入,共同作用,减少建筑物对外部能源的依赖。组成建筑物的各构件完全模块化,工业化生产,运输到现场后只需简单组装即可,像搭积木一样将整栋建筑拼装起来,完全干法作业,不产生建筑废弃物和粉尘等对环保有害的物质。当建筑物达到安全使用年限以后,各种建筑材料的回收、处理、循环、再利用简便,对环境造成的伤害达到最低值。钢结构的安全使用年限可达60?100年,维护体系的安全使用年限可达30?60年,超长的使用年限本身就是对资源的节约。
[0019]本发明公开的绿色建筑在撤除时,由于维护材料(墙板、地板、吊顶板)是镶嵌锚固在钢结构框架上,非常容易拆除,不会产生粉尘等有害物质,各建筑材料方便分类运输回各自的加工车间简单粉碎(秸杆纤维板据有软硬适中的特性)即可投入生产再循环利用。钢结构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循环再利用材料。
[0020]本发明只有基础部分的少量混凝土需无害化处理,解决了传统建筑模式的建筑废弃物无法处理或处理成本太高的难题。
[0021]绿色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节能特征在于,用现代科技手段赋予建筑物本身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将太阳能电池膜(板)覆盖在建筑物表面可以利用光伏能源,使用地源热泵空调可以利用(地下水冬暖夏凉,为空气调节预处理,保持温度在特定范围内,只预防环境温度的极端)。用墙壁作为透气墙(利用墙壁中空层,加装导流管,形成有序流通,达到透气效果)减少开窗降低空气直接对流造成热损失。各措施都在建筑物建造过程中有机的植入,共同作用,减少建筑物对外部能源的依赖。绿色建筑物的成本控制特征在于,是多种措施高度集成的完备体系,各措施间有机的结合,一种措施的实现就提供了下一项措施的条件。太阳能板制作成墙体外挂板兼具装饰,太阳能为地源热泵空调提供动力,带动地热资源为我们提供舒适的空间,不会增加多少成本,反为我们节约不少开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发明房屋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轻质墙板拼装在房屋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发明的外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房屋框架、2-轻质墙板、3-太阳能电池板、4-夹层、5-导流管、6-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的绿色建筑体系,包括由轻钢结构构成的起支撑作用的房屋框架I和安装在房屋框架上的作为墙体的轻质墙板2,轻质墙板2采用秸杆纤维板,轻质墙板I中预设用于安装供水管道和供电管道的通孔;房屋框架I包括房屋的横梁、墙梁,采用H型钢、U型钢和/或C型钢通过焊接、铆接和/或铆接构成;轻质墙板2的厚度与H型钢、U型钢和/或C型钢的上、下翼缘间的距离相适配;轻质墙板2镶嵌并通过铆钉6锚固在由H型钢、U型钢和/或C型钢构成的房屋框架I上;轻质墙板I为预定尺寸规格,房屋墙体和楼板采用轻质墙板2拼接构成,相邻轻质墙板2之间采用榫卯连接,轻质墙板2、横梁、墙梁根据房屋框架的设计要求,工厂化制作、批量生产,再运到现场拼接安装。
[0028]如图3所示,房屋的外墙板采用双层轻质墙板2,两层轻质墙板2间形成夹层4,夹层中安装有导流管5 ;房屋的外墙面附着有太阳能电池板3,房屋的地面安装有地热装置,太阳能电池板3为地热装置供电;
[0029]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绿色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轻钢结构构成的起支撑作用的房屋框架和安装在房屋框架上的作为墙体的轻质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墙板为秸杆纤维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框架包括房屋的横梁、墙梁,采用H型钢、U型钢和/或C型钢通过焊接、铆接和/或铆接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色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墙板的厚度与H型钢、U型钢和/或C型钢的上、下翼缘间的距离相适配;所述轻质墙板镶嵌锚固在由H型钢、U型钢和/或C型钢构成的房屋框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色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墙板为预定尺寸规格,所述绿色建筑体系的房屋墙体和楼板采用轻质墙板拼接构成,相邻轻质墙板之间采用榫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绿色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的外墙板采用双层轻质墙板,两层轻质墙板间形成夹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墙板中预设有用于安装供水管道和供电管道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建筑体系的房屋的外墙面附着有太阳能电池板,房屋的地面安装有地热装置,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为地热装置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绿色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中安装有导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色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墙板、横梁、墙梁根据房屋框架的设计要求,工厂化制作、批量生产,再运到现场拼接安装。
【文档编号】E04H9/02GK104074385SQ201410333856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4日
【发明者】杨思福, 张凤阳 申请人:四川三阳钢结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