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合式六合院组合别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60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围合式六合院组合别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围合式六合院组合别墅,别墅包括地基以及设置在地基上的墙体,所述地基包括基底和桩柱,桩柱包括若干根地基桩和若干液压油缸,所述若干根地基桩阵列分布,且每两根地基桩之间设置一液压油缸;所述基底包括钢板层以及浇筑在钢板上的钢筋混凝土层,所述钢板层整体固定在阵列分布的若干根地基桩上,其上浇筑钢筋混凝土层形成基底;所述液压油缸的顶部与基底中钢板固定相接,底部设置有支撑台,该支撑台与液压油缸四周的地基桩固定相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钢板与混凝土层配合保证地基中基底的整体刚性,再者由相应的液压油缸形成可调节支撑,使得地基各点受到的支撑力始终保持一致,有效避免地基变形,继而导致墙体出现裂缝的问题。
【专利说明】—种围合式六合院组合别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住宅用建筑物,具体涉及一种围合式六合院组合别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外的别墅形式主要有:独栋、双拼、联排等形式。其中真正意义上的别墅是具有独立门户的独栋形式的建筑,由于其容积率较低,通常在0.15左右,建筑占地面积大,建筑面积超过300平方米,建筑外型或时尚、或典雅,装修高档,有独立的花园,是高档宅。
[0003]这类的住宅由于不属于高层建筑,其地基结构容易受地表影响出现下沉等问题,这样引起墙体的开裂,大大影响建筑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别墅住宅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基可调节的围合式六合院组合别墅。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围合式六合院组合别墅,所述别墅包括地基以及设置在地基上的墙体,所述地基包括基底和桩柱,所述桩柱包括若干根地基桩和若干液压油缸,所述若干根地基桩阵列分布,且每两根地基桩之间设置一液压油缸;所述基底包括钢板层以及浇筑在钢板层上的钢筋混凝土层,所述钢板层整体固定在阵列分布的若干根地基桩上,其上浇筑钢筋混凝土层形成基底;所述液压油缸的顶部与基底中钢板固定相接,底部设置有支撑台,该支撑台与液压油缸四周的地基桩固定相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基底中的钢板还通过若干的固定螺钉与其上的钢筋混凝土层相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钢板的厚度为50cm_100cm。
[0009]进一步的,所述组合别墅整体由左右各3个单元对称拼接围合而成,左右单元之间设有公共庭院及通道,位于左侧的单元分别为依次连接的第一单元、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位于右侧的单元分别为依次连接的第二单元、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
[0010]所述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分别设有第一庭院和第二庭院,所述第一庭院与公共庭院的左侧的上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庭院与公共庭院的右侧的上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之间设有第一倒U形墙,所述第一倒U形墙上端设有盖板,所述第一倒U形墙内部设有门锁;
[0011]第三单元,所述第三单元设置在第一单元底部,所述第三单元与第一单元之间设有第一采光天井,所述第三单元通过第一采光天井与第一单元连接,所述第三单元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三后庭院和第三前庭院,所述第三前庭院与公共庭院左侧的中间部位连接;
[0012]第四单元,所述第四单元设置在第二单元的底部,所述第四单元与第二单元之间设有第二采光天井,所述第四单元通过第二采光天井与第二单元连接,所述第四单元的左右两侧设有第四前庭院和第四后庭院,所述第四前庭院与公共庭院右侧的中间部位连接;
[0013]第五单元,所述第五单元设置在第三单元底部,所述第五单元与第三单元之间设有第三采光天井,所述第五单元通过第三采光天井与第三单元连接,所述第五单元的左侧设有第四采光天井,所述第五单元的右侧设有第五庭院,所述第五庭院与公共庭院左侧下端部连接;
[0014]第六单元,所述第六单元设置在第四单元底部,所述第六单元与第四单元之间设有第五采光天井,所述第六单元通过第五采光天井与第四单元连接,所述第六单元的右侧设有第六采光天井,所述第六单元的左侧设有第六庭院,所述第六庭院与公共庭院右侧下端部连接,所述第六单元与第五单元之间设有第二倒U形墙,所述第二倒U形墙上端设有盖板,所述第二倒U形墙内部设有门锁。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中通过钢板与混凝土层配合保证地基中基底的整体刚性,再者由相应的液压油缸形成可调节支撑,使得地基各点受到的支撑力始终保持一致,有效避免地基变形,继而导致墙体出现裂缝的问题。
[0016]再者,本实用新型形成的围合式六合院组合别墅相对于现有的别墅还具有如下优占-
^ \\\.
[0017]本实用新型以“L”型与“一”字型别墅为基础,采用左右各三个单元对称拼接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一个围合式的半公共院落,有效的提高了环境利用率,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
[0018]本实用新型将各个单元内通过每层错位设置,保护了居住者私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实用新型屋顶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地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9]参见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围合式六合院组合别墅的主体结构包括地基I以及设置在地基上的墙体2。
[0030]其中,地基I包括基底11、若干根地基桩12和若干液压油缸13,这些地基桩12阵列分布,且每两根地基桩之间设置一液压油缸13。
[0031]对于基底11,其包括钢板层Ila以及浇筑在钢板上的钢筋混凝土层11b,钢板层Ila采用厚度为50cm-100cm的优质不锈钢板,整体固定在阵列分布的若干根地基桩12上,具体通过连接法兰盘与固定螺钉和螺母配合,实现与每根地基桩的顶部固定相接。钢筋混凝土层Ilb直接浇筑在钢板层Ila上,且钢板层Ila还通过若干的固定螺钉与其上的钢筋混凝土层相接,这些连接用螺钉采用若干同心圆环的样式进行分布。
[0032]对于分布在两地基桩12之间的液压油缸13,其顶部通过连接法兰盘与固定螺钉和螺母配合,实现与钢板层Ila固定连接,再进行焊接加固固定;对于液压油缸13的底部,设置有一支撑台14,为液压油缸13的顶升提供支撑点。该支撑台14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且该支撑台14与液压油缸13四周的地基桩固定连接成一体。
[0033]由此形成的方案通过钢板与混凝土层配合保证地基中基底的整体刚性,再者由相应的液压油缸形成可调节支撑,使得地基各点受到的支撑力始终保持一致,有效避免地基变形,继而导致墙体出现裂缝的问题。
[0034]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够实现及时发现桩基的变形或倾斜,本方案还在每根地基桩12设置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同时在基底11分布有压力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通过有线与控制中心数据相接。这里的控制中心为现有的设备,此处不加以赘述。控制中心在发现地基中相应位置的变形后,可通过液压油缸13的控制器控制液压油缸13,进行调节以保证地基的平衡。
[003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方案还进一步优化别墅的整体结构形成围合式六合院组合别墅。
[0036]参见图1,其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围合式六合院组合别墅,其由左右各3个单元对称拼接围合而成,左右单元之间设有公共庭院200及通道210,位于左侧的单元分别为依次连接的第一单元110、第三单元130和第五单元150,位于右侧的单元分别为依次连接的第二单元120、第四单元140和第六单元160。
[0037]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合不同地形,各个单元之间可以灵活拆分。
[0038]第一单元110与第二单元120分别设有第一庭院111和第二庭院121,第一庭院111与公共庭院200左侧的上端部连接,第二庭院121与公共庭院200右侧的上端部连接,这样,当住户回家或者出去时,只需从第一庭院111或第二庭院121穿过公共庭院200就可以到达通道210,既方便,又增加了各个单元住户的隐私空间。
[0039]参见图2,在第一单元110与第二单元120之间设有第一倒U形墙300。
[0040]第一倒U形墙300,具体可为本实用新型的公共后门,公共庭院200及通道210可穿过第一倒U形墙300的底部,在第一倒U形墙300上端设有盖板301,在第一倒U形墙300内部设有门锁,具体可设置电子感应锁。
[0041]参见图1,第三单元130,设置在第一单元110底部,第三单元130与第一单元110之间设有第一采光天井400,第三单元130通过第一采光天井400与第一单元110连接,这样既保证了第三单元130与第一单元110之间的独立,又减少了占用面积。
[0042]在第三单元130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三后庭院132和第三前庭院131,并且第三前庭院131与公共庭院200左侧的中间部位连接,这样当住户出去时,只需从第三前庭院131穿过公共庭院200就可以到达通道210,既方便,又增加了各个单元住户的隐私空间。
[0043]第四单元140,设置在第二单元120的底部,第四单元140与第二单元120之间设有第二采光天井410,第四单元140通过第二采光天井410与第二单元120连接,这样既保证了第四单元140与第二单元120之间的独立,又减少了占用面积。
[0044]在第四单元140的左右两侧设有第四前庭院141和第四后庭院142,第四前庭院141与公共庭院200右侧的中间部位连接,这样当住户出去时,只需从第四前庭院141穿过公共庭院200就可以到达通道210,既方便,又增加了各个单元住户的隐私空间。
[0045]第五单元150,设置在第三单元130底部,第五单元150与第三单元130之间设有第三采光天井420,第五单元150通过第三采光天井420与第三单元130连接,这样既保证了第五单元150与第三单元130之间的独立,又减少了占用面积。
[0046]在第五单元150的左侧设有第四采光天井430,在第五单元150的右侧设有第五庭院151,第五庭院151与公共庭院200左侧下端部连接,这样当住户出去时,只需从第五庭院151穿过公共庭院200就可以到达通道210,既方便,又增加了各个单元住户的隐私空间。
[0047]第六单元160,设置在第四单元140底部,第六单元160与第四单元140之间设有第五采光天井440,第六单元160通过第五采光天井440与第四单元140连接,这样既保证了第六单元160与第四单元140之间的独立,又减少了占用面积。
[0048]在第六单元160的右侧设有第六采光天井450,在第六单元160的左侧设有第六庭院161,第六庭院161与公共庭院200右侧下端部连接,这样当住户出去时,只需从第六庭院161穿过公共庭院200就可以到达通道210,既方便,又增加了各个单元住户的隐私空间。
[0049]参见图3,在第六单元160与第五单元150之间设有第二倒U形墙310。
[0050]第二倒U形墙310,具体可为本实用新型的公共前门,公共庭院200及通道210可穿过第二倒U形墙310的底部,在第二倒U形墙310上端设有盖板311,在第二倒U形墙310内部设有门锁,具体可设置电子感应锁。
[0051]参见图1至图7,第一单元110为“L”型,其包括负一层、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屋顶层。
[0052]负一层内设有车库;
[0053]第一层的前半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厨房112、餐厅112a和客厅112b,第一层的后半部设有卫生间112c和卧室112d ;
[0054]第二层的前半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阳台113、书房113a和客厅113b,第二层的后半部设有卫生间113c和卧室113d ;
[0055]第三层的左侧设有卫生间114和衣帽间114a,右侧设有主卧室114b,底部设有露台 114c ;
[0056]屋顶层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露台115。
[0057]第二单元120为“L”型,其包括负一层、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屋顶层。
[0058]负一层内设有车库;
[0059]第一层的前半部从右到左依次设有厨房122、餐厅122a和客厅122b,第一层的后半部设有卫生间122c和卧室122d ;
[0060]第二层的前半部从右到左依次设有阳台123、书房123a和客厅123b,第二层的后半部设有卫生间123c和卧室123d ;
[0061]第三层的右侧设有卫生间124和衣帽间124a,左侧设有主卧室124b,底部设有露台 124c ;
[0062]屋顶层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露台125。
[0063]第三单元130为“L”型,其包括负一层、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屋顶层。
[0064]负一层内设有车库;
[0065]第一层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客厅133和餐厅133a,在餐厅133a的上端设有厨房133b,在餐厅133a的下端设有卧室133c和卫生间133d ;
[0066]第二层前半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客厅134、书房134a和阳台134b,第二层后半部设有卧室134c和卫生间134d ;
[0067]第三层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主卧室135、卫生间135a和衣帽间135b,在衣帽间135b底部设有露台135c ;
[0068]屋顶层的底部设有露台136。
[0069]第四单元140为“L”型,其包括负一层、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屋顶层。
[0070]负一层内设有车库;
[0071]第一层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餐厅143和客厅143a,在餐厅143的上端设有厨房143b,在餐厅143的下端设有卧室143c和卫生间143d ;
[0072]第二层前半部从右到左依次设有客厅144、书房144a和阳台144b,在第二层后半部设有卧室144c和卫生间144d ;
[0073]第三层从右到左依次设有主卧室145、卫生间145a和衣帽间145b,在衣帽间145b底部设有露台145c ;
[0074]屋顶层的底部设有露台146。
[0075]第五单元150为“一”字型,其包括负一层、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屋顶层。
[0076]负一层内设有车库;
[0077]第一层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卧室152、客厅152a和餐厅152b,在卧室152的上端设有卫生间152c,在餐厅152b的上端设有厨房152d ;
[0078]第二层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卧室153、客厅153a和第二卧室153b,在第一卧室153的上端设有第一卫生间153c,在第二卧室的上端设有第二卫生间153d ;
[0079]第三层设有书房154和主卧室154a,在书房154的左侧与下侧设有露台154b在主卧室154a的上端设有衣帽间154c和卫生间154d ;
[0080]屋顶层的左侧设有露台155。
[0081]第六单元160为“一”字型,其包括负一层、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屋顶层。
[0082]在负一层内设有车库;
[0083]第一层从右到左依次设有卧室162、客厅162a和餐厅162b,在卧室162的上端设有卫生间162c,在餐厅162b的上端设有厨房,162d ;
[0084]第二层从右到左依次设有第一卧室163、客厅163a和第二卧室163b,在第一卧室163的上端设有第一卫生间163c,在第二卧室的上端设有第二卫生间63d ;
[0085]第三层设有书房164和主卧室164a,在书房164的右侧与下侧设有露台164b,在主卧室的上端设有衣帽间164c和卫生间164d ;
[0086]屋顶层的右侧设有露台165。
[0087]这样,上述各个单元通过每层错位设置,从而保护了居住者私密。
[0088]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在围合式六合院组合别墅的左右两侧设有底下车库坡道500,底下车库坡道500分别与第一单元110至第六单元160中的车库连接,这样不影响地上庭院的使用,实现人车分流。
[0089]再者,上述方案中的采光天井的顶部设置有一自动开启的天窗,该天窗包括一天窗框和安置在该天窗框内的玻璃,该天窗框与周围建筑物密封相接,同时天窗玻璃的一侧通过转动机构与天窗框相接,且天窗框与天窗玻璃相接触部位设置有密封圈。同时在天窗框还安装有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玻璃的开启和关闭,该驱动结构由驱动气缸和驱动杆组成,驱动杆与玻璃的自由端相接,而驱动气缸的动作端与驱动杆相接,驱动气缸的控制器安置在室内。根据需要还可以在天窗框的内侧配置一启动窗帘。
[009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围合式六合院组合别墅,所述别墅包括地基以及设置在地基上的墙体,所述地基包括基底和桩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柱包括若干根地基桩和若干液压油缸,所述若干根地基桩阵列分布,且每两根地基桩之间设置一液压油缸;所述基底包括钢板层以及浇筑在钢板层上的钢筋混凝土层,所述钢板层整体固定在阵列分布的若干根地基桩上,其上浇筑钢筋混凝土层形成基底;所述液压油缸的顶部与基底中钢板固定相接,底部设置有支撑台,该支撑台与液压油缸四周的地基桩固定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合式六合院组合别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中的钢板还通过若干的固定螺钉与其上的钢筋混凝土层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合式六合院组合别墅,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厚度为 50cm_100cm。
【文档编号】E04H1/02GK204163424SQ201420485547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6日
【发明者】李 杰, 彭增亮, 高晓戌, 曾庆华, 李大龙, 徐小康, 周冬, 仝德丰, 史柯峰, 沈七星, 张学杰, 刘剑荣, 崔振雨, 苑丽华 申请人:中交地产有限公司, 上海成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