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铸外墙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5707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预铸外墙工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与外墙施工方法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预铸外墙工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一般的建筑物其外墙不是用砖切成,就是以钢筋混凝土灌注而成,即所谓的RC工法,由于其重量相当的重,又无法事先制成,因此施工前不仅材料的准备、筹备相当地费时、费事,而且甚至连施工亦会浪费甚多的时间,对于建筑物楼层稍高者而言,在建造上实不符经济原则,因而目前营建业者针对以上的缺陷已发展出一种预铸水泥的外墙构造,亦即其可利用螺栓、螺丝、螺帽及各种连接组件将预先制作完成的预铸水泥墙面予以安装到建筑物的钢架上,使其可形成建筑物的外墙;

如此虽然可取代传统外墙RC工法的建筑成本,但若仔细严格地再探讨起来,不难发现其中仍存在着有极大尚待改进的缺陷,由于现在建筑技术不所演进,使建筑物的外墙结构愈复杂,且采用预铸水泥的外墙构造,大都是于一模穴中布设有钢筋层,而后再于该模穴内充填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后自模穴取出,而形成该外墙,因此为因应不同型态的外墙则必需开设复数个相对应的模具,造成开模成本提高,另外所形成的各该外墙型态亦不相同,因此在与建筑物的钢架组设方面不仅必需使用较多连接组件,且组设方式复杂,相对制造与运输成本过高。

因此,如何研改善已知预铸式外墙的开模及连输成本过多,以及组装复杂等缺失即为本发明目前首要研发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铸外墙工法,其主要目的利用单一型态的ㄇ型墙面即可与各楼层的钢架组设进而建构出一预铸外墙。

为达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铸外墙工法,包括:步骤(a),射出成型至少一ㄇ型内模及一ㄇ型外模;步骤(b),提供至少一基座,该基座先供该ㄇ型内模纵向组设;步骤(c),于该ㄇ型内模顶端设置一固接部;步骤(d),于该ㄇ型内模一侧绑扎一加强层;步骤(e),将该ㄇ型外模纵向组设于该基座上,使该ㄇ型外模与该ㄇ型内模间形成一封闭状的填料空间;步骤(f),于该填料空间内灌浆并经适当时间后将该ㄇ型内模与该ㄇ型外模分离;步骤(g),预铸成型至少一ㄇ型墙面,该ㄇ型墙面顶端具有该固接部;步骤(h),藉由该ㄇ型墙面的固接部与各楼层的钢架相互组设构成一预铸外墙。

较佳地,该ㄇ型墙面的固接部可与单一楼层的钢架进行水平左右组设,或是与各楼层的钢架进行垂置上下组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预铸外墙工法步骤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预铸外墙工法步骤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预铸外墙工法步骤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预铸外墙工法步骤示意图(四)。

图5为本发明预铸外墙工法步骤示意图(五)。

图6为本发明预铸外墙工法步骤示意图(六)。

图7为本发明预铸外墙工法步骤示意图(七)。

图8为本发明预铸外墙工法步骤示意图(八)。

图9为本发明ㄇ型墙面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预铸外墙工法步骤示意图(九)。

图11为本发明预铸外墙工法步骤示意图(十)。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ㄇ型内模10 开口端100、110

边柱101 ㄇ型外模11

基座12 固接部13

加强层14 配件模块15

填料空间16 ㄇ型墙面20

配件槽孔21 楼层30

钢架31 预铸外墙40

素材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图式简单说明详述如后:

请参阅图1~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是一种预铸外墙工法,包括:

步骤(a),射出成型至少一ㄇ型内模10及一ㄇ型外模11,该ㄇ型内模10及该ㄇ型外模11分别具有一开口端100、110,以及于该ㄇ型内模10的开口端100凸设一边柱101;

步骤(b),提供至少一基座12,该基座12先供该ㄇ型内模10纵向组设;

步骤(c),于该ㄇ型内模10顶端设置一固接部13,且该固接部13一侧设有复数剪力钉130;

于本实施例中,该固接部13为一ㄇ型槽钢设计;

步骤(d),于该ㄇ型内模10一侧绑扎一加强层14,该加强层14面积涵盖至该固接部13,以及在绑扎该加强层14后接续组设至少一配件模块15;

于本实施例中,该加强层14为一钢筋笼设计,该配件模块15为一窗户、一栏杆等各种可依实际需求选择不同配件;

步骤(e),将该ㄇ型外模11纵向组设于该基座12上,使该ㄇ型外模11与该ㄇ型内模10间形成一封闭状的填料空间16;

步骤(f),于该填料空间16内灌浆,由于该ㄇ型外模11的开口端110是紧密结合于该ㄇ型内模10的边柱101形成封边,因此在进行灌浆作业时浆料T不会有溢出该填料空间16之虞,并经适当时间后将该ㄇ型内模10与该ㄇ型外模11分离,同时取出该配件模块15;

步骤(g),预铸成型至少一ㄇ型墙面20,且该ㄇ型墙面20顶端包覆有该固接部13,以及该墙面具有与各该配件模块15外观相对应的配件槽孔21;

于本实施例中,该ㄇ型墙面20的尺寸大小可依据该ㄇ型内模10及该ㄇ型外模11间的填料空间16大小决定;

接续,对该ㄇ型墙面20进行装修及配件安装等相关作业,例如将该门窗及该栏杆等配件(图未示)组设于该配件槽孔21上,以及于该ㄇ型墙面20贴覆复数磁砖(图未示);

步骤(h),该ㄇ型墙面20藉由该固接部13与各楼层30的钢架31进行组设构成一预铸外墙40。

另,请参阅图9、10所示,本发明的预铸外墙工法更可依据各楼层30的楼数及坪数进行组设,例如可将各该ㄇ型墙面20的固接部13与单一楼层30的钢架31进行水平左右组设,或是与各楼层30的钢架31进行垂置上下组设,使得该预铸外墙40的水平面及垂直面是由该复数ㄇ型墙面20组成;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该预铸外墙40不论是水平面或垂直面的各该ㄇ型墙面20间的接合处是预留一缝隙,藉该缝隙可设置止水带、高阻尼橡胶或隔音材的素材50,以提升该预铸外墙40整体的实用性。

据此,藉由上述步骤说明得知本发明的预铸外墙工法主要技术手段是于工厂内先预铸成型单一型态的ㄇ型墙面20,且该ㄇ型墙面20可依实际需求成型不同尺寸大小,接续再将该ㄇ型墙面20吊装至施工现场,藉由该ㄇ型墙面20顶端的固接部13与各该楼层30的钢架31进行组设形成该预铸外墙40,因此利用本发明的预铸外墙工法可事先预铸成型复数个单一型态的该ㄇ型墙面20,与传统RC工法在钢筋工、模板工、泥水工等各种工法相较具有大幅降低现场施工成本等优势;

除此,本发明的预铸外墙工法与已知预铸式外墙相较亦具更佳实用性,因已知预铸式外墙为了成型各种型态的墙面而必需开设数个模具,光是模具的费用已相当昂贵,再者已知各该预铸式外墙的型态都不相同,需利用各种链接组件或固定装置以及庞大人力才能与该楼层的钢架进行组设,因此在施工方面仍需相当费时、费事,实不符合经济原则,相对本发明只需利用单一型态的ㄇ型墙面20即可与各该楼层30的钢架31进行组设建构出该预铸外墙40,换言的本发明不仅可降低开模成本外,更在组设方面节省许多组装及人力成本。

综上所述,上述各实施例及图式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