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9481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组合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屋。



背景技术:

组合屋是一种可快速搭建,并且能方便地依据需求更改搭建型态的建物,适合用于灾难时的临时庇所,或者是房屋展售中心等等的用途。其中,由于组合屋的外观通常是利用得以组合拼购的多个板片来建成,故用以搭建之板片的设计,遂成为相关领域从事者不断精进改良的重点。

参阅图1,为一現有应用于搭建组合屋的建材板1,包含一具有二相反端的本体11、一自该本体11其中一端向内凹陷的母连接件12,及一自该本体11另外一端向外凸出的公连接件13。其中,该母连接件12及该公连接件13的形状是相互配合的,该建材板1得以借由使该母连接件12与另一建材板1之公连接件13连接的方式,使两片建材板1彼此连接。因此,只要使用足够数量之建材板1,借由所述母连接件12与所述公连接件13彼此紧配的方式,使该建材板1依据需求或设计而彼此连接,即能达成以多数建材板1构成组合屋的目的。

参阅图2,欲建构组合屋之转角时,除了使用该建材板1之外,还需要额外配合一辅助件2。该辅助件2包含二彼此呈垂直的连接面21、一自其中一连接面21向内凹陷的母配接件22,及一自另一连接面21向外凸出的公配接件23。该公连接件13得以与该母配接件22紧配连接,而该母连接件12得以与该公配接件23紧配连接。当二建材板1分別朝向该辅助件2之该连接面21,并且分別借由该母连接件12、该公连接件13而与该公配接件23、该母配接件22组装时,即得以使该建材板1彼此垂直而完成转角的建构。

然而,为了使所建构的组合屋呈現多元的外观,通常会使该建材板1之本体11的其中一表面制成花纹或者涂色,以借由多数建材板1彼此拼组而形成具有独特外观的组合屋。因此,该建材板1在进行建构时,考量到必须让设计有花纹或者涂色色的表面朝向外,且必须配合该建材板1彼此连接的方式,甚至还需要考虑该辅助件2的方向性,故在进行建构时,在方向性上有相当大的限制,无法达到组合屋本身迅速、简易,且自由搭建的设计概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屋,该组合屋建构时不需考虑板材的方向性,由此提高组装的自由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屋,包含一个外墙单元、一连接于该外墙单元相对上方的屋顶单元及一用以组装该外墙单元和屋顶单元的组装单元;该外墙单元包括多数板材,每一板材具有二彼此间隔的面板、两分别衔接于该面板相反两端的端板及两分别连接于该端板的连接件; 每一连接件具有二彼此间隔朝向远离同侧之端板延伸的凸出部,该凸出部与同侧之端板界定出一与该端板同向延伸的连接槽;该组装单元包括多数衔接条,每一衔接条具有二朝向不同方向的伸置件,每一伸置件得以伸置于其中一连接件的连接槽,并且与该链接件彼此紧配合,每一衔接条的伸置件分別伸置于二板材的连接槽时间,得以借此衔接该板材。

其中,每一板材的面板与该对应端板共同圍围绕出一内部空间,而每一板材还包括多数彼此间隔设置于内部空间中的肋板。

其中,所述外墙单元还包括多数转角柱,每一转角柱具有二彼此垂直连接的侧板、二彼此垂直连接且分別衔接于该侧板之相反端的连接板及二分別连接于该连接板,并能与任一板材之连接件连接的配接件。

其中,每一连接件具有二彼此间隔而自同侧的连接板向外延伸的延伸部和一位于两个延伸部之间且自同侧的连接板向外延伸的中间部,该中间部得以伸置于任一板材的其中一个连接件的连接槽,使得该配接件与该连接件彼此紧配合,由此该板材连接于转角柱。

其中,该屋顶单元包括多数瓦片材,每一瓦片材包括一底板、一与该底板间隔的顶板、二衔接于该底板与该顶板的两相反侧的衔接板及二分別连接于该衔接板的搭接件,每一搭接件具有二彼此间隔朝远离同侧的衔接板延伸的凸伸部,该凸伸部与同侧的衔接板界定出一与该衔接板同向延伸的搭接槽;该组装单元的衔接条的每一伸置件得以伸置于任一搭接件的搭接槽,并且与该搭接件彼此紧配合,每一衔接条的伸置件分別伸置于二瓦片材的搭接槽时,得以衔接该瓦片材。

其中,每一瓦片材的顶板具有多数呈凹陷状且彼此同向间隔延伸的导槽。

其中,所述屋顶单元还包括多数自垂直于该衔接板的方向且组接于该底板与该顶板外侧的对边机构。

其中,组装单元还包括多数用以搭盖于该外墙单元的任一板材的盖设机构,及多数用以配合该盖设机构而将该屋顶单元固定于该外墙单元的锁合件。

其中,该组装单元的每一盖设机构具有一基板及二自该基板相反两侧同向弯折延伸的弯折板,该盖设机构盖设于任一板材时间,该弯折板是分別夹制该面板;该基板具有至少一呈贯穿状的螺孔,任一锁合件穿过该该屋顶单元并且螺锁于该外墙单元上的盖设机构的螺孔,由此将该屋顶单元固定于该外墙单元。

其中,每一板材的面板具有二彼此间隔的板面部,及多个彼此间隔且以垂直该板面部的方向衔接于板面部之间的肋部。

由于每一板材的相反两端是形成相同型态的连接件,且只要配合该衔接条,自该板材的相反两端都得以继续连接其他的板材,不需考虑到该连接件组装的方向性,故能有效提高建构时的自由度。特別是当在该板材的其中一面板上设计欲朝向外侧的图样或者花纹时,亦能因不需考虑方向性,得以更加自由地拼搭、调整。因此,在建构之自由度甚高,组装方式又单纯的情況下,亦能因而提高组合屋之建构效率,确实得以符合组合屋本身迅速、简易,且自由搭建的设计概念。

本发明之功效在于:由于该板材的相反两端是形成相同型态的连接件,只要配合该衔接条,皆能以相同的方式衔接多数板材,有效简化组装的动作,并且不需考虑到建构之方向性,确实能提高组装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建材板组装的侧视图;

图2为现有建材板配合一辅助件而建构转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组合屋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4为外墙单元的一板材立体图;

图5为板材的另一角度侧视图;

图6为外墙单元的一转角柱立体图;

图7为转角柱与二板材建构为转角的立体图;

图8为组装单元中的多数衔接条的立体图;

图9为二板材与一衔接条彼此连接的示意图;

图10为建构该外墙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图11为外墙单元中板材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12为屋顶单元的瓦片材立体图;

图13为屋顶单元与外墙单元固定连接的示意图;

图14为固定该屋顶单元的局部侧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建材板 11、本体

12、母连接件 13、公连接件

2、辅助件 21、连接面

22、母配接件 23、公配接件

3、外墙单元 31、板材

310、内部空间 311、面板

312、端板 313、连接件

314、肋板 315、凸出部

316、连接槽 317、板面部

318、肋部 319、气室

32、转角柱 321侧板

322、连接板 323、配接件

324、延伸部 325、中间部

4、屋顶单元 41、瓦片材

411、底板 412、顶板

413、衔接板 414、搭接件

415、凸伸部 416、搭接槽

419、导槽

5、组装单元 51、衔接条

511、伸置件 52、盖设机构

521、基板 522、弯折板

523、螺孔 53、锁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参阅图3,为本发明组合屋之一实施例,该实施例包含一外墙单元3、一连接于该外墙单元3相对上方的屋顶单元4,及一用以组装该外墙单元3及该屋顶单元4的组装单元5。要先行说明的是,该实施例所建构的位置上通常预先建置有一基座(图未示),以确保该实施例能稳固地建构,然有关于该基座的技术特征属于相领域的公知技术,故于此不再进行描述。而该外墙单元3包括多数板材31,以及多数用以建构转角的转角柱32。

参阅图4与图5,每一板材31具有二彼此间隔的面板311、二分別衔接于该面板311相反两端并共同围绕出一内部空间310的端板312、二分別连接于该端板312的连接件313,及多数彼此间隔设置于该内部空间310中的肋板314。其中,每一连接件313具有二彼此间隔朝远离同侧之端板312延伸的凸出部315,该凸出部315与同侧之端板312界定出一与该端板312同向延伸的连接槽316,也就是说,每一板材31的相反两端是形成相同型态的连接件313。而设置于该内部空间310的肋板314,则能产生自内部对该面板311产生支撐,并借此提高该板材31之整体强度的功效。每一板材31的面板311具有二彼此间隔的板面部317,及多个彼此间隔且以垂直该板面部317之方向衔接于该板面部317之间的肋部318。

参阅图6,每一转角柱32具有二彼此垂直连接的侧板321、二彼此垂直连接且分別衔接于该侧板321之相反端的连接板322,及二分別连接于该连接板322,并能与任一板材31之连接件313连接的配接件323。每一配接件323具有二彼此间隔而自同侧之连接板322向外延伸的延伸部324,及一位于该延伸部324之间且自同侧之连接板322向外延伸的中间部325。如图7所示,该中间部325得以伸置于任一板材31之其中一连接件313的连接槽316,使该配接件323与该连接件313彼此紧配合,借此使所述板材31连接于该转角柱32,以建构出如同建筑物之转角的型态。

参阅图8,该组装单元5包括多数衔接条51,每一衔接条51具有二朝向不同方向的伸置件511,每一伸置件511得以伸置于其中一连接件313的连接槽316,并且与该连接件313彼此紧配合。如图9所示,每一衔接条51的该伸置件511分別伸置于二板材31的连接槽316时,得以借此衔接该二板材31。参阅图9与图10,多数的板材31借由多数的衔接条51彼此连接时,得以形成墙面的型态,配合借由该转角柱32所建构之转角,则能确实建构为该外墙单元3。

由于每一板材31的相反两端是形成相同型态的连接件313,只要配合该衔接条51,自该板材31的相反两端都能用相同的连接方式,继续连接其他的板材31,不需考虑到该连接件313与该伸置件511组装时的方向性,故能有效提高建构时的自由度。除此之外,只要配合该衔接条51,在该板材31的两端自由形成凸出或者是凹陷的结构,欲配合其他零件时,即得以因衔接的方式能自由调整,故在结构或者组装的机制上,更易于配合可能欲装设于组合屋的零件,或者欲配置的其他设备。参阅图11,特別是当在该板材31的其中一面板311上设计欲朝向外侧之图样或者花纹时,亦能因不需考虑方向性,得以更加自由地拼搭、调整。因此,在建构之自由度甚高,组装方式又单纯的情況下,亦能因而提高组合屋之建构效率,确实得以符合组合屋本身迅速、簡易,且自由搭建的设计概念。

值得特別说明的是,由于每一板材31的四个板面部317当中,得以配合该肋部318以及该肋板314,使每两个相邻的板面部317之间围绕出多个气室319。也就是说,在一板材31的四个板面部317之间,得以围绕出三层的气室319,故该板材31建构成该外墙单元3时,还能借由该气室319产生隔音以及隔热的效果。

参阅图12,该屋顶单元4包括多数瓦片材41,及多数组接于该瓦片材41外侧的封边机构42。每一瓦片材41包括一底板411、一与该底板411相间隔的顶板412、二衔接于该底板411与该顶板412之两相反侧的衔接板413,及二分別连接于该衔接板413的搭接件414。该顶板412具有多数呈凹陷状且彼此同向间隔延伸的导槽419,而每一搭接件414具有二彼此间隔朝远离同侧之衔接板413延伸的凸伸部415,该凸伸部415与同侧之衔接板413界定出一与该衔接板413同向延伸的搭接槽416。如图13所示,该组装单元5之衔接条51的每一伸置件511,得以伸置于任一搭接件414的搭接槽416,并且与该搭接件414彼此紧配合,所述衔接条51的该伸置件511分別伸置于二瓦片材41的搭接槽416时,得以借此衔接该瓦片材41。多数的瓦片材41借由多数的衔接条51彼此连接时,得以形成如同建筑物之屋顶的型态,而该封边机构42是自垂直于该衔接板413之方向组接于该底板411与该顶板412外侧,以封擋于该瓦片材41的边緣,如此则能确实建构为该屋顶单元4,并得以确保该屋顶单元4结构的整体性。要特別说明的是,由于每一瓦片材41之顶板412上形成有该导槽419,当多数瓦片材41彼此搭接时,得以使该导槽419彼此连通,以借由该导槽419使该屋顶单元4具有排水的功效。

建构该屋顶单元4时,由于每一瓦片材41的相反两端亦是形成相同型态的搭接件414,只要配合该衔接条51,自该瓦片材41的相反两端亦都能继续连接其他瓦片材41,同样不需考虑到该瓦片材41的方向性,得以簡易的方式快速且自由地进行建构。特別是每一瓦片材41之顶板412上具有多数导槽419,在不需考虑多述瓦片材41彼此搭接之方向性的情況下,更有利于在搭接该瓦片材41时,使该导槽419彼此连通而朝预定方向延伸。

同时参阅图13与图14,该组装单元5还包括多数用以搭盖于该外墙单元3之任一板材31的盖设机构52,及多数用以配合该盖设机构52而将该屋顶单元4固定于该外墙单元3的锁合件53。每一盖设机构52具有一基板521,及二自该基板521相反两侧同向彎折延伸的彎折板522。该盖设机构52盖设于任一板材31时,该彎折板522是分別夾制该面板311,借此使该盖设机构52得以定位于所述的板材31上。该基板521具有至少一呈貫穿状的螺孔523,任一锁合件53得以穿过该屋顶单元4之其中一瓦片材41,并且螺锁于盖设在该外墙单元3上之盖设机构52的螺孔523,借此将建构完成的该屋顶单元4固定于该外墙单元3,完成该实施例的建构。

要特別说明的是,由于建构完成的该实施例,皆是借由锁固、紧配合的连接方式而组装,故亦在拆卸之後亦得以重新组装,甚至是将各部件移动至其他位置而重新建构。因此,本发明组合屋在目前原物料高涨、施工成本甚高,以及环保意识高涨的时代而言,得以达成节省人力物力成本、节用环境资源,以及落实环保理念的功效。

综上所述,该实施例借由每一板材31之连接件313配合多数衔接条51,得以在不考虑方向性的情況下自由连接,并配合该转角柱32而建构成该外墙单元3;借由每一瓦片材41之搭接件414配合多数衔接条51,亦能在不考虑方向性的情況下自由搭接,确实建构出能设置于该外墙单元3上的屋顶单元4;因此建构本发明组合屋时,在该板材31和该瓦片材41的连接和搭接上具有甚高的自由度,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之目的。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