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建筑复杂结构整体加固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3204发布日期:2019-03-02 02: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古老建筑复杂结构整体加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一)原有装饰层拆除:

剔除墙体抹灰层,将灰缝剔除至深5-10mm,用钢丝刷刷净残灰,吹净表面灰粉,清扫干净;剔除墙面抹灰时,避免伤及原砖体;

(二)墙体的修补:

原墙上的管线一律拆掉,通气孔、烟道、隐蔽暗井全部拆除,孔洞、井道用钢丝刷清除附着物后用水冲洗干净;

(1)宽度≥200mm、深度≥120mm的沟槽按照构造筋竖向2Φ10构造筋、横向分布筋进行布置,用混凝土掺8%~10%UEA膨胀剂浇灌密实;

(2)宽度<200mm、深度<120mm的沟槽用C30混凝土直接支模浇实,沿沟槽设置短筋拉结,短筋植入原墙长度不小于100mm,且末端设置90°弯钩并在竖向设置Φ10的构造钢筋;

(3)凡后堵砌的门、窗、壁龛洞口,能剔马牙槎的须剔槎,不能剔槎的用钢筋钉入原墙水平灰缝内不小于150mm进行拉结,沿墙高240mm设一排;

(4)对于620mm厚墙、490mm厚墙每排不少于4根,对于740mm厚墙每排不少于5根,对于370mm厚墙每排不少于3根;

(5)所有后堵砌的墙距洞顶预留四皮砖的空隙,用C20膨胀混凝土支斜模浇捣严密,以保证传力;

(三)墙面植筋:

(1)按设计要求先划线标出植筋或拉结筋位置,并用电钻在砖缝处打孔;

(2)锚筋孔直径采用锚筋直径的1.5~2.5倍;

(3)锚筋插入孔洞后采用植筋胶进行植筋施工;

(四)钢筋绑扎:

(1)双面板墙用“S”形拉筋与两侧钢筋网绑扎钩牢或点焊;

(2)单侧板墙加固用“L”形拉筋与钢筋网绑扎钩牢或点焊;

(3)穿墙钢筋间距是300~500mm,为减轻对原墙体的损伤,应梅花形布置;

(五)混凝土的浇筑:

(1)采用支模浇筑工艺,不得手工抹制;

(2)应采取措施使墙顶与楼板交界处混凝土密实,加固后应加强养护;

(3)应沿高度进行分段,用高流动混凝土浇筑;

(4)面层应浇水养护,防止阳光暴晒,冬季采取防冻措施;

所述的高流动混凝土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成分:水泥100份,水60-80份,粉煤灰10-13份,玄武岩纤维9-12份,石英砂5-8份,膨润土3-7份,氧化铝5-12份,聚乙烯醇缩丁醛9-15份,醇溶性树脂6-14份,减水剂8-14份;

减水剂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异氰酸酯15-23份,脲醛树脂12-20份,六偏磷酸钠15-25份,氨基磺酸钠10-17份;

所述的高流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先将水泥、水、粉煤灰、玄武岩纤维和一半重量份数的减水剂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2)、将石英砂、膨润土、聚乙烯醇缩丁醛和一半重量份数的减水剂搅拌使其混合均匀,搅拌温度80-100℃,搅拌30-50min,冷却后将其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组分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3)、将氧化铝、醇溶性树脂加入步骤(2)得到的混合组分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即得高强度混凝土。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