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的一种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284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变电所的一种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所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是保证工农业生产稳定,城乡人民生活安定的必要条件,而防止小动物入侵又是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防止小动物(指老鼠、黄鼠狼、猫、蛇、鸟之类)造成短路停电事故的发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变电站有诸如“举行春季、冬季安全大检查,每季度安排变电站翻沟堵洞的安全措施。投放鼠、蛇药,铲除室外变压器以及开关场的杂草(春季的嫩芽、嫩草多,是老鼠活动频繁的场所)。检修、施工人员进出值班室、开关间(配电室)应做到随手关门,或将门加装能自动关闭的弹簧装置。门和地面如有过大的间隙应设法减小至10毫米以下,所有进出通风口、开关场内电缆沟的防火墙或拐弯处要加装网眼不大于10*10毫米的铁丝网,腐蚀损坏要及时更换,使小动物不能自由进入”等等防范措施,但总因为变电站运行管理人员的一时麻痹大意,小动物入侵的专项整治工作不够扎实或持之以恒,建筑物(尤其是门、窗、百叶窗、防护网)的老化破损未及时修补,等等而给小动物有机可乘。

小动物进入变电站,然后进入站内的电缆沟、配电室及开关柜内最多的频发季节是秋末冬初,这段时间由于天气逐渐转冷,室外食物减少,小动物往往钻入洞(室)内寻找食物、取暖过冬,它们之所以能够顺利进入电缆沟、配电室及开关柜内,往往是这些地方在施工过程中就给小动物留下了可进入的通道、洞隙、门缝、窗缝等。再加上管理不严、运行、检修及施工人员的大意,它们就会轻易地从这些通道、洞隙、门缝、窗缝中进入电缆沟、配电室及开关柜内。进入电缆沟内,它们会咬坏电缆。进入配电室及开关柜内后,它们便会在高压母线、开关、刀闸、电缆端子排、变压器桩头等到处乱窜,造成弧光短路烧毁设备甚至引起大面积停电事故。

因此,变电站在现有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还需增添驱截器械等技防设施,严防小动物进入变电站,进入配电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变电所的一种保护装置,它通过在变电所的外围、配电房的周围、电缆沟内设立驱截器械,对变电所实施双重的立体式技防。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变电所的一种保护装置,它包括挡板、驱逐器总成,其特征是:变电所的围墙上设三角板式防翻越挡板;驱逐器总成设在变电所的出入处、配电房的周围,驱逐器总成交互式设置,在日常能交替开机使用。

所述的驱逐器总成,底座上设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中分布着包括超声波发射器、不可见光发射器组合驱赶机构,也包含低功率的次声波发射器。

驱逐器总成(4)也能设在电缆沟内。

不可见光发射器中排除对人体有害的微波、X射线、紫外线。

本发明的作用是:

1. 它通过在变电所的外围、配电房的周围、电缆沟内设立驱截器械,对变电所实施双重的立体式技防。

2. 驱截器械中呈交互式设置的驱逐器总成,使其能交替着工作,那么,总成中的超声波发射器、不可见光发射器组合驱赶机构在旋转装置的带动下,能在有效的半径内持续地、交错地发出人不可见的而动物可见的驱赶光波,阻止小动物的靠近。

3. 变电所围墙上设的三角板式防翻越挡板表面相当光滑,使小动物难以翻越与围墙呈直角的挡板下面的直角边平面;即使小动物从挡板下面跳越过去,也会落在挡板上面的斜边平面中而滑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变电所的一种保护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变电所的一种保护装置中的驱逐器总成立体示意图。

图中:1.挡板, 2.围墙, 3.变电所, 4.驱逐器总成, 5.配电房, 6.超声波发射器, 7.不可见光发射器, 8.旋转装置, 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变电所3的围墙2上设三角板式防翻越挡板1,挡板1表面相当光滑,挡板1的一条直角边平面与围墙2固定住,挡板1的另一条直角边平面与围墙2垂直。

驱逐器总成4设在变电所3的出入处、配电房5的周围,也能设在电缆沟内;驱逐器总成3交互式设置,在日常能交替开机使用,这样能在连续工作的同时,维持该器械的正常寿命。

驱逐器总成4的底座9上设旋转装置8,旋转装置8中分布着包括超声波发射器6、不可见光发射器7组合驱赶机构,也包含低功率的次声波发射器;不可见光发射器7中排除对人体有害的微波、X射线、紫外线:在工作时,旋转装置8带着该组合驱赶机构一起缓慢旋转,在它的有效半径内持续地、交错地发出人不可见的而动物可见的驱赶光波,阻止小动物的靠近。

本发明的结构并不限于实施例所述形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做出的进一步拓展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变电所的一种保护装置能在变电所现有的硬件防护和人防的基础上,增添双重的立体驱截技防措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