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012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柱子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柱子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柱子的生产成型设备中,广泛应用且比较成熟的柱子机只能生产单层孔的柱子,且其生产的型号比较单一,效率低,限制了柱子的应用范围,满足不了建筑上对于各种型号柱子的需求,用户需要一种能同时生产出多种型号柱子的柱子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当前的柱子机只能生产单层孔的柱子,且其生产的型号比较单一,效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柱子机,该机可以生产双层孔柱,并且可以同时生产出三种不同型号的柱子,生产效率高,柱子强度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柱子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水平放置且相互平行的一对大梁以及用于固定大梁且分别安装于大梁前、后两端的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两大梁之间还设置有一对副梁,所述大梁与副梁相互平行,所述大梁的上端面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电机,减速装置、铰刀装置和振动成型装置;

所述电机设置于大梁前端,所述减速装置设置于电机后方,所述减速装置包括设置于大梁上端面中部的箱体,箱体内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减速箱输入轴、传动齿轮和减速箱输出轴,所述减速箱输入轴通过皮带轮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经传动齿轮减速后的减速箱输出轴与铰刀装置连接;

所述铰刀装置包括设置于两大梁中间的螺旋铰刀和设置于螺旋铰刀上方的料斗,所述螺旋铰刀一端与减速箱输出轴连接、另一端悬空,所述料斗下侧前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横置于大梁上;

所述振动成型装置包括固定于大梁上端面的支板、固定于支板上端的工字板和安装于工字板上端的振动器,所述工字板上对称设有立套孔,立套孔内设置有立套,立套上端与振动器连接、下端通过连接板固定有振动板;所述大梁后端设置有配重块和成型板,所述成型板设置于配重块下端,大梁的内侧面分别连接有墙板,所述副梁的一侧连接有墙板,所述墙板、成型板与地面之间形成模腔。

上述的一种柱子机,所述传动齿轮包括K1齿轮,K2齿轮、K2´齿轮、K3齿轮、K3´齿轮、K4齿轮、K5齿轮、K6齿轮、K7齿轮、K8齿轮、K9齿轮、K10齿轮、K10´齿轮、K11齿轮、K12齿轮、K13齿轮、K14齿轮、K14´齿轮、K15齿轮、K16齿轮、K17齿轮、K18齿轮、K19齿轮、K20齿轮、K21齿轮、K22齿轮、K23齿轮、K24齿轮、K25齿轮、K26齿轮、K27齿轮、K28齿轮、K29齿轮、K30齿轮、K31齿轮,所述K1齿轮与K2齿轮相互啮合, K2齿轮与K2´齿轮共轴,K2´齿轮与K3´齿轮相互啮合,K3齿轮和3´齿轮共轴,所述K3齿轮、K4齿轮、K10齿轮依次相互啮合,所述K10齿轮、K6齿轮、K15齿轮依次相互啮合,所述K10´齿轮、K11齿轮、K12齿轮、K20齿轮依次相互啮合,所述K12齿轮还与K21齿轮相互啮合,所述K10´齿轮、K25齿轮、K26齿轮、K27齿轮、K19齿轮依次相互啮合,所述K3齿轮、K5齿轮、K14齿轮、K7齿轮、K8齿轮、K18齿轮依次相互啮合,所述K3齿轮、K5齿轮、K14齿轮、K9齿轮、K17齿轮依次相互啮合,所述K9齿轮还与K16齿轮相互啮合,所述K3齿轮、K5齿轮、K14´齿轮、K13齿轮、K23齿轮依次相互啮合,所述K13齿轮还与K22齿轮相互啮合,所述K3齿轮、K5齿轮、K14´齿轮、K28齿轮、K29齿轮、K30齿轮、K31齿轮、K24齿轮依次相互啮合;所述K15齿轮、K16齿轮、K17齿轮、K18齿轮、K19齿轮、K20齿轮、K21齿轮、K22齿轮、K23齿轮和K24齿轮的转速均保持一致;用于安装K15齿轮、K16齿轮、K17齿轮、K18齿轮、K19齿轮、K20齿轮、K21齿轮、K22齿轮、K23齿轮和K24齿轮的减速箱输出轴分别与螺旋铰刀连接。

上述的一种柱子机,所述K1齿轮的轮径小于K2齿轮的轮径,K2齿轮的轮径大于K2´齿轮的轮径,K2´齿轮的轮径小于K3´齿轮的轮径,K3´齿轮的轮径大于K3齿轮的轮径。

上述的一种柱子机,所述隔板的上端设置有上板,所述上板两端分别固定于大梁上,隔板上设有用于被螺旋铰刀穿过的槽。

上述的一种柱子机,所述副梁的前端固定于隔板上、后端固定于后挡板上。

上述的一种柱子机,所述支板包括前支板和后支板两个、且分别位于振动器的前后两侧,所述工字板上位于支板上方的位置分别设有孔,孔内安装有振动导杆,所述工字板穿过振动导杆通过螺母固定于支板上,所述支板与工字板中间、螺母与工子板中间还设置有橡胶垫。

上述的一种柱子机,所述成型板前端固定于后支板下端、后端固定于配重块下端。

上述的一种柱子机,所述螺旋铰刀一端连接有带丝联轴节,减速箱输出轴一端安装有带健联轴节,所述带丝联轴节与带健联轴节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旋铰刀通过带丝联轴节、带健联轴节与减速箱输出轴连接。

上述的一种柱子机,所述大梁上端面前部安装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安装于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外设置有护罩。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本发明的柱子机可以生产双层孔柱,生产出的双层孔柱强度明显提高,增大了柱子的承重力,并且可以同时生产出三种不同型号的柱子,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建筑上对于各种型号柱子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柱子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后挡板的主视图。

图5为前挡板的主视图。

图6为前挡板的侧视图。

图7为大梁的侧视图。

图8为大梁的俯视图。

图9为大梁的主视图。

图10为隔板的主视图。

图11为隔板的俯视图。

图12为隔板的侧视图。

图13为传动齿轮的主视图。

图14为传动齿轮的第一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传动齿轮的第二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传动齿轮的第三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传动齿轮的第四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传动齿轮的第五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传动齿轮的第六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20为传动齿轮的第七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梁,2-前挡板,3-后挡板,4-电机,5-电机支架,6-皮带轮,7-箱体,8-减速箱输入轴,9-减速箱输出轴,10-料斗,11-隔板,12-螺旋铰刀,13-支板,13-1前支板,13-2后支板,14-工字板,15-振动器,16-立套,17-连接板,18-振动板,19-上板,20-槽,21-振动导杆,22-橡胶垫,23-配重块,24-成型板,25-带丝联轴节,26-带健联轴节,27-左墙板,28-右墙板,29-孔,30-副梁,31-螺母,32-护罩,K1-K1齿轮,K2-K2齿轮,K2´-K2´齿轮,K3- K3齿轮,K3´-K3´齿轮,K4-K4齿轮,K5-K5齿轮, K6-K6齿轮,K7-K7齿轮,K8-K8齿轮,K9-K9齿轮, K10-K10齿轮,K10´- K10´齿轮,K11-K11齿轮,K12-K12齿轮,K13-K13齿轮,K14-K14齿轮,K14´- K14´齿轮,K15-K15齿轮,K16-K16轴齿轮,K17-K17齿轮,K18-K18齿轮,K19-K19齿轮,K20-K20齿轮,K21-K21齿轮,K22-K22齿轮,K23-K23齿轮,K24-K24齿轮,K25-K25齿轮,K26-K26齿轮,K27-K27齿轮,K28-K28齿轮,K29-K29齿轮,K30-K30齿轮,K31-K31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一种柱子机,如图1~20所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水平放置且相互平行的一对大梁1以及用于固定大梁且分别安装于大梁前、后两端的前挡板2和后挡板3,左右两侧的大梁1与前挡板2、后挡板3之间形成一个空腔,大梁1的上端面从前往后依次安装有电机4、减速装置、铰刀装置和振动成型装置;大梁1的上端面设置有螺孔,大梁1上端面通过螺栓从后往前依次安装有:后挡板3、配重块23、后支板13-2、前支板13-1、料斗10、隔板11、箱体7、电机支架5、前挡板2,两个大梁1之间还设置有副梁30,大梁与副梁相互平行,副梁30的前端固定于隔板11上、后端固定于后挡板3上。

大梁1上端面前部螺栓安装有电机支架5,电机4设置于电机支架5上,电机外还设置有护罩32,电机输出轴通过皮带轮6与减速装置连接,为减速装置提供动力。

减速装置包括设置于大梁1上端面中部的箱体7,箱体7内设置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减速箱输入轴8、传动齿轮和减速箱输出轴9,减速箱输入轴8通过皮带轮6与电机输出轴连接,将电机4的动力传递给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包括K2-K2齿轮,K2´-K2´齿轮,K3- K3齿轮,K3´-K3´齿轮,K4-K4齿轮,K5-K5齿轮, K6-K6齿轮,K7-K7齿轮,K8-K8齿轮,K9-K9齿轮, K10-K10齿轮,K10´- K10´齿轮,K11-K11齿轮,K12-K12齿轮,K13-K13齿轮,K14-K14齿轮,K14´- K14´齿轮,K15-K15齿轮,K16-K16轴齿轮,K17-K17齿轮,K18-K18齿轮,K19-K19齿轮,K20-K20齿轮,K21-K21齿轮,K22-K22齿轮,K23-K23齿轮,K24-K24齿轮,K25-K25齿轮,K26-K26齿轮,K27-K27齿轮,K28-K28齿轮,K29-K29齿轮,K30-K30齿轮,K31-K31齿轮,其中,K1齿轮与K2齿轮相互啮合, K2齿轮与K2´齿轮共轴,K2´齿轮与K3´齿轮相互啮合,K3齿轮和3´齿轮共轴,所述K3齿轮、K4齿轮、K10齿轮依次相互啮合,所述K10齿轮、K6齿轮、K15齿轮依次相互啮合,所述K10´齿轮、K11齿轮、K12齿轮、K20齿轮依次相互啮合,所述K12齿轮还与K21齿轮相互啮合,所述K10´齿轮、K25齿轮、K26齿轮、K27齿轮、K19齿轮依次相互啮合,所述K3齿轮、K5齿轮、K14齿轮、K7齿轮、K8齿轮、K18齿轮依次相互啮合,所述K3齿轮、K5齿轮、K14齿轮、K9齿轮、K17齿轮依次相互啮合,所述K9齿轮还与K16齿轮相互啮合,所述K3齿轮、K5齿轮、K14´齿轮、K13齿轮、K23齿轮依次相互啮合,所述K13齿轮还与K22齿轮相互啮合,所述K3齿轮、K5齿轮、K14´齿轮、K28齿轮、K29齿轮、K30齿轮、K31齿轮、K24齿轮依次相互啮合;其中,K1齿轮的轮径小于K2齿轮的轮径,K2齿轮的轮径大于K2´齿轮的轮径,K2´齿轮的轮径小于K3´齿轮的轮径,K3´齿轮的轮径大于K3齿轮的轮径,能够对轴的转速进行减速,用于安装K1齿轮的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轴转动带动K1齿轮转动,进而通过传动带动其他的齿轮进行传动;所述K15齿轮、K16齿轮、K17齿轮、K18齿轮、K19齿轮、K20齿轮、K21齿轮、K22齿轮、K23齿轮和K24齿轮的转速均保持一致;用于安装K15齿轮、K16齿轮、K17齿轮、K18齿轮、K19齿轮、K20齿轮、K21齿轮、K22齿轮、K23齿轮和K24齿轮的减速箱输出轴9分别与螺旋铰刀12连接。

铰刀装置包括设置于大梁1上端的料斗10和位于料斗下方的螺旋铰刀12,螺旋铰刀12一端连接有带丝联轴节25,减速箱输出轴9一端安装有带健联轴节26,带丝联轴节25与带健联轴节26通过螺栓连接,螺旋铰刀12通过带丝联轴节、带健联轴节与减速箱输出轴9连接,螺旋铰刀12一端与减速箱输出轴连接、另一端悬空,料斗10内盛装混凝土,料斗10下侧前部安装有隔板11,隔板11两端面分别与大梁1内侧面连接,隔板11上端焊接有上板19,上板19两端分别螺栓安装于大梁1上端面,从而将整个隔板11固定在大梁1之间,隔板11能够对落入至矩形空腔内的混凝土起挡料的作用,防止其继续扩散至前方,同时隔板11侧面还设置有连接副梁的螺孔,能够固定副梁30,隔板11上设有用于被螺旋铰刀12穿过的槽20,保证不会影响螺旋铰刀12的旋转,螺旋铰刀12旋转,推动混凝土料向后推移,同时使柱子上形成孔29,能够减轻墙板重量,在达到建筑强度的前提下,节省材料。

振动压实装置包括固定于大梁1上端面的支板13、固定于支板上端的工字板14以及设置于工字板上端的振动器15,支板13包括位于振动器15的前、后两侧的前支板13-1和后支板13-2,用于固定工字板,同时对振动器15下边的成型腔起支撑作用,工字板14上位于支板13上方的位置分别设有孔,孔内安装有振动导杆21,所述工字板穿过振动导杆21通过螺母31安装固定于支板13上,支板13与工字板14中间、螺母31与工字板14中间均设置有橡胶垫22,起缓冲作用,能够减少部件之间的冲击,保护部件;工字板14上还设有立套孔,立套孔内设置有立套16,立套16上端与振动器15连接、立套16下端连接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下端安装有振动板18,振动器15沿立套16进行上下振动,从而带动振动板18对其下部的混凝料进行振动压实;大梁1的内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墙板27和右墙板28,一副梁的左侧设置有左墙板,另一副梁的右侧设置有右墙板,墙板上安装有榫头,与墙板共同组成成型腔;大梁1上端面后部还设置有配重块23和成型板24,振动板18、成型板24、左墙板27、右墙板28与地面之间形成矩形的空腔,成型板24前端固定于支板下端、后端固定于配重块23下端,成型板24的下表面与振动板18的下表面相平齐,配重块23能够平衡整个设备,又可以对成型板24提供向下的压力,成型板24对振动后的胚料上面起刮平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