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高精度陶泥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0125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小型高精度陶泥3D打印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3D打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型的、高精度的陶泥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3D打印已经在工业生产制造中被广泛使用和推广,特别是在工艺美术品、雕塑等行业也得到了较大的突破,我司在前期研发了很多款陶泥3D打印机,这些3D打印机基本是用来打印较大型号的雕塑,打印大型号大尺寸的雕塑对精度要求不是非常高,而当要打印一些较小型号尺寸的雕塑时,如果还采用那种大型号打印机,也能够打印出来,但是存在较大的缺陷,大型号打印机挤出速度快,打印精度低,挤出打印时容易坍塌,良品率低,需要频繁返工效率低,而且挤出的料粗糙,打印出的产品品相不佳,不符合产品需求,同样需要频繁返工。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打印精度高、打印不易坍塌、良品率高、挤出料精细、打印产品品相上佳、无需频繁返工效率高的小型高精度陶泥3D打印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打印精度低、打印易坍塌良品率低、需频繁返工效率低、挤出粗糙、产品品相不佳等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高精度陶泥3D打印机,包括挤出机架、挤出腔、挤出机构、挤出驱动器、打印架、打印挤出头、打印平台、导轨模组和LCD操作显示屏,所述挤出腔设置在挤出机架内,所述挤出机构包括步进电机、XL16同步轮、XL48同步轮、XL142同步带、微型涡轮升降器和推送丝杆,所述步进电机带动XL16同步轮转动、XL16同步轮带动XL48同步轮转动,所述XL48同步轮通过XL142同步带带动微型涡轮升降器升降,所述微型涡轮升降器带动推送丝杆把料挤出,所述挤出驱动器设置在挤出机架上且与步进电机信号连通,所述挤出腔通过铁氟龙输送管与打印挤出头连通,所述打印挤出头设置在导轨模组的X轴移动架上,所述打印平台设置在导轨模组的YZ轴移动架上,所述打印平台位于打印挤出头正下方,所述LCD操作显示屏内嵌有控制板和待打印产品的行走路径数据,所述LCD操作显示屏分别与挤出驱动器、导轨模组信号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电机带动大小同步轮并配合蜗轮升降器和丝杆把料挤出,挤出力道大、挤出顺畅、出料量控制更精准,出料更精细打印的产品品相上佳,打印精度高,打印时也不易坍塌,无需频繁返工效率高,非常适合小型产品打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挤出机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挤出机构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一种小型高精度陶泥3D打印机,包括挤出机架1、挤出腔2、挤出机构3、挤出驱动器4、打印架5、打印挤出头6、打印平台7、导轨模组8和LCD操作显示屏9,所述挤出腔2设置在挤出机架1内,所述挤出机构3(如图2、图3所示)包括步进电机31、XL16同步轮32、XL48同步轮33、XL142同步带34、微型涡轮升降器35和推送丝杆36,所述步进电机31带动XL16同步轮32转动、XL16同步轮32带动XL48同步轮33转动,所述XL48同步轮33通过XL142同步带34带动微型涡轮升降器35升降,所述微型涡轮升降器35带动推送丝杆36把料挤出,所述挤出驱动器4设置在挤出机架1上且与步进电机31信号连通,所述挤出腔2通过铁氟龙输送管21与打印挤出头6连通,所述打印挤出头6设置在导轨模组8的X轴移动架上,所述打印平台7设置在导轨模组8的YZ轴移动架上,所述打印平台7位于打印挤出头6正下方,所述LCD操作显示屏9内嵌有控制板和待打印产品的行走路径数据,所述LCD操作显示屏9分别与挤出驱动器4、导轨模组8信号连通;

操作时,先通过建模软件把要打印的产品生产一个行走路径数据,把行走路径数据导入到LCD操作显示屏内,打开设备总电源,按下LCD操作显示屏的操作键,其控制板收到命令后会发送相应的指令给挤出驱动器和导轨模组,挤出驱动器发送信号给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带动大小同步轮并配合涡轮升降器和推送丝杆把陶泥料挤出,陶泥料通过铁氟龙输送管输送到打印挤出头上,在此同时导轨模组也会收到指令信号,也就是行走路径,打印挤出头在导轨模组的带动下在X轴方向上运动,打印平台在导轨模组带动下在YZ轴上运动,这样就可以完成XYZ轴360°全空间内的运动,在行走路径走完后打印即完成,步进电机停止,打印挤出头回到初始位置,采用该套打印机打印定位精度为0.1mm,再有通过电机带动大小同步轮并配合蜗轮升降器和丝杆把料挤出,挤出力道大、挤出顺畅、出料量控制更精准,出料更精细打印的产品品相上佳,打印精度高,打印时也不易坍塌,无需频繁返工效率高,非常适合小型产品打印,而以前的大型3D打印机是无法完成的,打印精度低,挤出打印时容易坍塌,良品率低,需要频繁返工效率低,而且挤出的料粗糙,打印出的产品品相不佳,不符合产品需求,同样需要频繁返工,通过上述改进即可解决这些问题。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