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6083发布日期:2018-07-04 03:41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接节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普遍存在着建造人力成本高、现场作业量大、生产效率低且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工程质量和安全堪忧、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和能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这要求建筑业企业必须改变传统建筑生产方式,促进良好的建筑业生态环境。

国家力推装配式建筑,现在发展相对时间长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工厂预制和现场装配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我国以pc(预制混凝土构件)为主的建筑装配化进程发展缓慢。在各种建筑结构体系中预制板墙作为主要受力墙体,对其板墙间接缝各方面性能具有严格的要求,我国以pc(预制混凝土构件)为主的建筑装配式建筑预制受力板墙(剪力墙)间接缝特别是上下板墙间横缝连接很难满足强连接,导致后期接缝出裂缝影响美观甚至影响结构安全。这要求受力板墙间的连接特别是上下板墙间横缝连接必须随着板墙预制技术的提升而改进,满足未来建筑业工业化的要求。

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我国的建筑工业化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工作基础薄弱,必须承认整个发展形势仍然比较严峻,针对上、下板墙模块间横缝连接节点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横缝连接主要问题之一是钢筋的连接问题,很难在比较经济的范围内做到强连接以达到良好的受力性能;

(2)传统套筒连接方式,施工工艺复杂且施工难度高,对上层板墙模块钢筋预留孔精度要求较高,误差若过大则造成上下模块对接不上,影响施工进程;

(3)传统连接方式注浆孔过多,工程量大,导致造价高、进度慢;

(4)横缝节点连接强度质量难以保证,不能够保证强连接,影响建筑质量甚至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横缝连接主要问题之一是钢筋的连接问题,很难在比较经济的范围内做到强连接以达到良好的受力性能;传统套筒连接方式,施工工艺复杂且施工难度高,对上层板墙模块钢筋预留孔精度要求较高,误差若过大则造成上下模块对接不上,影响施工进程;传统连接方式注浆孔过多,工程量大,导致造价高、进度慢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包括下层板墙模块上端连接节点和上层板墙模块下端连接节点,所述下层板墙模块的上端两侧均设有杯口,所述杯口由杯口套管、杯口钢板、栓钉连接板和第一栓钉组成,所述杯口钢板位于杯口的两侧,所述杯口钢板靠近杯口的一侧连接有栓钉连接板,所述栓钉连接板与杯口钢板焊接连接形成杯口状,第一栓钉连接于栓钉连接板,两个所述杯口的上端通过c型钢连接,所述杯口钢板和栓钉连接板形成的杯口空腔插接有杯口套管,所述c型钢靠近杯口空腔的一侧深伸入15-25mm,且所述c型钢位于杯口钢板的内侧;

所述上层板墙模块的下端两侧均设有与杯口套管匹配的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的两侧均设有等距排列的第二栓钉,所述上层板墙模块的内部设有平行于横缝的连接节点,所述连接节点包括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二栓钉,所述连接板和第二栓钉处于c型钢的空槽内,所述上层板墙模块的下部两侧均设有注浆孔。

优选的,所述上层板墙模块的内部设有的连接节点为双排锚固钢筋。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管的内径略大于杯口套管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连接节点接缝处的锚固钢筋或由连接板及第二栓钉组成的连接节点与c型钢的空槽内径相匹配。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有益效果在于:

(1)预制模块可为跨多层模块,可实现预制建筑模块的快速装配,缩短施工周期;

(2)采用高强度灌浆料的锚固作用连接模块,减少了大量的现场焊接工作量;

(3)模块之间仅预留20mm的水平缝,减少了现场的模板支护工作量;

(4)板墙模块间杯口设计保证了模块间连接强度及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的下层板墙模块和上层板墙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的下层板墙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的下层板墙模块结构骨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的下层板墙模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的上层板墙模块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的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的结构立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的下层板墙模块和上层板墙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的下层板墙模块和上层板墙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下层板墙模块1、杯口套管101、杯口钢板102、c型钢103、栓钉连接板104、第一栓钉105、上层板墙模块2、连接套管201、第二栓钉202、注浆孔203、连接板204、锚固钢筋2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8,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包括下层板墙模块1上端连接节点和上层板墙模块2下端连接节点,下层板墙模块1的上端两侧均设有杯口,杯口由杯口套管101、杯口钢板102、栓钉连接板104和第一栓钉105组成,杯口钢板102位于杯口的两侧,杯口钢板102靠近杯口的一侧连接有栓钉连接板104,栓钉连接板104与杯口钢板102焊接连接形成杯口状,第一栓钉105连接于栓钉连接板104,两个杯口的上端通过c型钢103连接,杯口钢板102和栓钉连接板104形成的杯口空腔插接有杯口套管101,c型钢103靠近杯口空腔的一侧深伸入18mm,且c型钢103位于杯口钢板102的内侧;

上层板墙模块2的下端两侧均设有与杯口套管101匹配的连接套管201,连接套管201的内径略大于杯口套管101的外径,便于快捷安装,保留一定的安装间隙便于连接套管201套接于杯口套管101外。

参照图12-13,连接套管201的两侧均设有等距排列的第二栓钉202,上层板墙模块2的内部设有平行于横缝的连接节点,连接节点包括有连接板204,连接板204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二栓钉202,连接板204和第二栓钉202处于c型钢103的空槽内,上层板墙模块2的下部两侧均设有注浆孔203,连接节点接缝处的锚固钢筋205或由连接板204及第二栓钉202组成的连接节点与c型钢的空槽内径相匹配,形成半收口空腔;上层连接套管201伸入下层杯口段焊有第二栓钉202,结合半收口空腔及焊接于栓钉连接板104上的单排第一栓钉105,灌注砂浆后有利于提高对上层钢柱的锚固可靠度。

参照图9-11,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唯一的区别在于上层板墙模块2的内部设有的连接节点为双排锚固钢筋205,减少了大量的现场焊接工作量,节约时间,同时还可以保证横缝的连接质量。

本发明还具有两种针对板缝间灌浆技术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

下层板墙模块1和上层板墙模块2的杯口和c型钢103槽内预先注入适量的浆料;上层板墙模块2的连接套管201插入下层板墙模块1的杯口中,同时上层板墙模块2平行于横缝的连接节点接缝处的锚固钢筋205或由连接板204及第二栓钉202组成的节点锚入c型钢103的槽内,挤出浆料;下层板墙模块1和上层板墙模块2间预留20mm的水平缝,挤出浆料后将水平缝填满,可取消现场的接缝后浇工序;调整上层板墙模块2的垂直度,施加临时支撑,待浆料硬化后,下层板墙模块1和上层板墙模块2连为整体。

方案二

下层板墙模块1和上层板墙模块2对接后再浇筑,浆料要求流动性好、高强度、自密实、无收缩。与方案一不同的是,先将下层板墙模块1和上层板墙模块2对接,施加临时支撑;在上层板墙模块2板上预留斜向下的灌浆孔204,将浆料现场注入杯口和c型钢103槽内,且填满模块间的水平缝。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