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墙体系中最后一块积木砖的安装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2269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建墙体系中最后一块积木砖的安装方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建墙体系领域,尤其涉及建墙体系中最后一块积木砖的安装方式。



背景技术:

传统砖体安装方式为采用水泥和砂浆将砖体固定在墙体上,这种方式程序复杂,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操作,采用大量的水泥和砂浆,浪费材料,且砖体与墙体固定在一起,安装在墙体上以后,无法进行二次使用,房屋重新装修时,砖体、水泥和砂浆将成为大量的建筑垃圾;另一方面,由于水泥和砂浆质量重,对于楼房承重量造成了考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砖体安装复杂、需要技术工人操作、砖体不能重复使用、墙体称重大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瓷砖可重复使用以及可提高安装质量和效率的建墙体系中最后一块积木砖的安装方式。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建墙体系中最后一块积木砖的安装方式;所建墙体最左上端或最右上端为最后一块积木砖的安装位置,最后一块积木砖安装时包括如下步骤:1)将下方积木砖靠墙的侧面通过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Ⅰ卡装固定在竖直墙面,该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Ⅰ沿竖直方向延伸;将左\右方积木砖通过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Ⅱ与其下方的积木砖固定,该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Ⅱ沿水平方向延伸;

所述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Ⅰ和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Ⅱ均包括第一锁件和第二锁件,第一锁件的截面为U字型,所述第一锁件和第二锁件均可插入积木砖的卡装槽内与所述积木砖卡装固定;

所述第二锁件相套于所述第一锁件内,所述第二锁件沿其延伸端的方向可滑动拉出于所述第一锁件;所述第一锁件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二锁件设有卡部,所述卡部可卡抵于所述限位部内,所述第二锁件通过所述卡部和所述限位部的设置不可逆的限位且可拉出于所述第一锁件;

2)将最后一块积木砖放到其安装位置;

3)将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Ⅰ的第二锁件向上拉出,插入最后一块积木砖边侧面的卡装槽内与最后一块积木砖锁紧固定;将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Ⅱ向左\右拉出,插入最后一块积木砖下侧面的卡装槽内与最后一块积木砖锁紧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锁件的截面呈U字型截面;所述第一锁件与第二锁件的底面相互接触,所述第二锁件的延伸端突出于所述第一锁件的端部;

若干安装孔和凸起的所述限位部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一锁件的底面;

所述第二锁件的底面设有所述卡部和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避空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二锁件的底面的中部,且其沿所述第二锁件的底面的中轴线方向开设,所述卡部至少设置2个,2个所述卡部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

所述第二锁件的延伸端的侧壁的底边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用于拉出所述第二锁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锁件的两侧壁在垂直方向上分别设置有安装槽,其两侧壁的外表面的底边设置有水平方向开槽的延伸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水平排列设置有若干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一锁件的底部设置用于锁地或锁墙的安装孔;

所述第二锁件的板面设置有所述卡部,所述第二锁件设有两个,所述第二锁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且其设置的卡部限位于安装槽内若干限位部内,所述第二锁件的一板边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其另一板边设置有平齐部,所述平齐部突出于所述安装槽,且其两边所述平齐部的宽度B等于所述第一锁件的宽度;

所述第二锁件可从所述安装槽的端部拉移出,且所述第二锁件的卡部受所述限位部的限制,当所述卡部越过前一个所述限位部时,所述第二锁件不可逆向移动将所述卡部重新卡于该前一个限位部;

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设置有2个,两个所述推杆分别穿过所述延伸槽连接于所述第二锁件的侧壁的底部;所述第二锁件通过所述推杆沿所述延伸槽运动而被拖移出所述安装槽。

优选的,最后一块积木砖被吸盘吸附,通过移动吸盘将最后一块积木砖放到其安装位置。

优选的,所建墙体的安装包括如下步骤:

一、同一列积木砖的安装,从下往上依次进行,其中:1)安装第一块积木砖,在竖直墙面上安装竖直U型槽体Ⅰ,所述竖直U型槽体Ⅰ的槽口向外;在与所述竖直墙面交接的水平地面上安装水平U型槽体Ⅰ,所述水平U型槽体Ⅰ的槽口向上,且其侧端面抵住所述竖直U型槽体Ⅰ的边侧板的外端面,所述竖直U型槽体Ⅰ和水平U型槽体Ⅰ形成90度直角;将第一块积木砖相邻的边侧面和底侧面上的卡装槽分别插入所述竖直U型槽体Ⅰ和水平U型槽体Ⅰ固定;

2)安装第二块积木砖,在第一块积木砖的上侧面安装水平U型槽体Ⅱ,所述水平U型槽体Ⅱ的槽口向上,且其端侧面抵住所述竖直U型槽体Ⅰ的边侧板的外端面;

将L型角码的一个侧板放置在所述水平U型槽体Ⅱ内,与该侧板呈90度夹角的另一侧板贴靠于竖直U型槽体Ⅰ的槽底,再分别通过固定螺栓将L型角码的两个侧板分别固定在竖直U型槽体Ⅰ和水平U型槽体Ⅱ内;

将第二块积木砖相邻的底侧面和边侧面上的卡装槽分别插入所述竖直U型槽体Ⅰ和水平U型槽体Ⅱ内固定;

3)从第三块积木砖开始,每块积木砖与前一块积木砖之间的安装固定都按照第二块积木砖与第一块积木砖之间的安装步骤进行;

二、相邻一列的积木砖安装,在已安装的相邻积木砖列的竖直侧面上安装竖直U型槽体Ⅱ,再从下往上依次安装积木砖,安装步骤与上述同一列积木砖的安装步骤相同;

所建墙体在两面竖直墙面之间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逐列安装。

优选的,所述积木砖为薄型六面体结构,两个较大的面为表面,四个较小的面为侧面,每个所述侧面设有两条卡装槽和一个中部凸块,所述卡装槽贯穿整个所述侧面,所述中部凸块是两条卡装槽之间的平台;

所述U型槽体为金属材质,其包括槽底板和两个边侧板,两所述边侧板分别固定于所述槽底板的两端,且两所述边侧板的上端向所述U型槽体的内部聚拢,所述槽底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两板面的安装孔;

所述边侧板插入所述卡装槽,以实现所述U型槽体和积木砖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卡装槽的底部设有下凹的锁紧凹槽,所述锁紧凹槽的宽度与所述边侧板的厚度相当,且小于所述卡装槽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L型角码包括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通过各自的一端垂直固定形成90度的角形结构;所述侧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两板面的固定通孔;所述侧板的宽度与所述U型槽体的宽度相当,使得所述侧板能刚好放入所述U型槽体内;

两所述U型槽体分别卡装在所述积木砖相互垂直的两侧面,所述L型角码的两个侧板分别贴附于所述积木砖相互垂直的两侧面,且两个所述侧板的外侧面贴附于所述U型槽体的内侧壁。

优选的,在所述中部凸块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都设有角码安装台;所述角码安装台由所述中部凸块的上端面向所述积木砖的内部凹陷形成,使得所述L型角码在安装时,其侧板的内侧壁贴于所述角码安装台,所述侧板的外侧壁与积木砖的侧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的,述L型角码的两侧板的长度不相等。

用积木砖构筑墙体或地板时,先将配套使用的U型槽体安装在墙体或地板上,U型槽体的两个边侧板向远离墙体或地板的方向延伸,将积木砖侧面的卡装槽插入U型槽体的两个边侧板即可。靠近墙边的积木砖安装好后,再通过U型槽体将积木砖与积木砖依次拼接安装形成墙面,在积木砖与积木砖的安装过程中,方式与上面类似,将U型槽体固定在其中一积木砖的侧面上,U型槽体的两个边侧板向邻侧延伸,相邻积木砖通过其对应侧边上凹槽插入两边侧板内,即实现了两积木砖之间的安装,无需再通过其他粘结剂将积木砖与墙体或地板粘结,安装简单方便,强度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建墙体的中各积木砖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积木砖1-1和积木砖1-2的安装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中L型角码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积木砖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中U型槽体和积木砖的一个实施例的卡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U型槽体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中L型角码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安装孔和固定通孔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积木砖1,积木砖1-1,积木砖1-2,积木砖1-3,积木砖1-4,积木砖1-5,积木砖1-6,积木砖1-7,积木砖1-8,积木砖1-9,积木砖1-10,积木砖1-11,积木砖1-12,积木砖1-13,积木砖1-18,积木砖1-19,积木砖1-20,积木砖1-21,积木砖1-22,积木砖1-23,积木砖1-24,卡装槽11,中部凸块12,角码安装台13,锁紧凹槽14;固定螺栓2;

U型槽体3,竖直U型槽体Ⅰ301,水平U型槽体Ⅰ311,水平U型槽体Ⅱ312,槽底板31,边侧板32,安装孔33;

L型角码4,侧板41,安装通孔42;

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第一锁件51,限位部511,安装孔512,安装槽513,延伸槽514,安装孔515;第二锁件52,延伸端5201,卡部521,安装槽522,平齐部523;

推杆6,缺口7,门楣U型槽体8,大直径通孔91,小直径通孔92,安装台阶9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及图2所示,建墙体系中最后一块积木砖的安装方式;所建墙体最右上端为最后一块积木砖1-24的安装位置,最后一块积木砖1-24安装时包括如下步骤:1)将下方积木砖靠墙的侧面通过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Ⅰ卡装固定在竖直墙面,该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Ⅰ沿竖直方向延伸;将左\右方积木砖通过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Ⅱ与其下方的积木砖固定,该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Ⅱ沿水平方向延伸;

如图4到图7所示,所述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Ⅰ和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Ⅱ均包括第一锁件51和第二锁件52,第一锁件51的截面为U字型,所述第一锁件51和第二锁件52均可插入积木砖1的卡装槽11内与所述积木砖1卡装固定;

所述第二锁件52相套于所述第一锁件51内,所述第二锁件52沿其延伸端的方向可滑动拉出于所述第一锁件51;所述第一锁件51设有限位部511,所述第二锁件52设有卡部521,所述卡部521可卡抵于所述限位部511内,所述第二锁件52通过所述卡部521和限位部511的设置不可逆的限位且可拉出于所述第一锁件51;

2)将最后一块积木砖1-24放到其安装位置;

3)将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Ⅰ的第二锁件52向上拉出,插入最后一块积木砖1-24边侧面的卡装槽内与最后一块积木砖1-24锁紧固定;将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Ⅱ向左\右拉出,插入最后一块积木砖1-24下侧面的卡装槽内与最后一块积木砖1-24锁紧固定。

如图4及图5所示,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结构的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锁件52的截面呈U字型截面;所述第一锁件51与第二锁件52的底面相互接触,所述第二锁件52的延伸端5201突出于所述第一锁件51的端部;

若干安装孔512和凸起的所述限位部511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一锁件51的底面;

所述第二锁件52的底面设有所述卡部521和安装槽522,所述安装槽522用于避空所述安装孔512,所述安装槽522位于所述第二锁件52的底面的中部,且其沿所述第二锁件52的底面的中轴线方向开设,所述卡部521至少设置2个,2个所述卡部521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槽522的两侧;

所述第二锁件52的延伸端5201的侧壁的底边设有推杆6,所述推杆6用于拉出所述第二锁件52。

所述下方积木砖通过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与竖直墙面固定,该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左\右方积木砖也通过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与其下方的积木砖固定,该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沿水平方向延伸;

将左\右方积木砖的下侧面的卡装槽卡装于所述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的第一锁件51,所述下方积木砖的边侧面的卡装槽也卡装于竖直墙面上的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的第一锁件51后,将最后一块积木砖拼接到其安装位置上,继而将与左\右方积木砖卡装的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的第二锁件52通过推杆6向右\左拉出,并嵌入最后一块积木砖1-24底侧面上的卡装槽内,再将与所述下方积木砖卡装的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的第二锁件52通过推杆6向上拉出,并嵌入最后一块积木砖靠墙一侧的边侧面上的卡装槽内,通过两个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的第二锁件52分别内嵌于最后一块积木砖的内槽内实现最后一块积木砖的拼接安装,并通过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内设置的限位部511和卡部521实现第二锁件52相对于第一锁件51拉出后不可逆的限定,确保第二锁件52的稳固安装性能,即通过1个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即可实现相连砖板之间的拼接安装,适用于无缝建墙体系中最后一块砖板的安装,操作方便简易,且可实现砖板间的无缝拼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件52的U字型截面的上槽宽度A略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锁件51的U字型截面的上槽宽度。通过对第二锁件52的侧壁施加一定的压力即可将第二锁件52压入套于第一锁件1内,第二锁件52对第一锁件51的侧壁有一定的压力,可使第二锁件52的内嵌安装更稳固。

如图6及图7所示,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结构的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锁件51的两侧壁在垂直方向上分别设置有安装槽513,其两侧壁的外表面的底边设置有水平方向开槽的延伸槽514,所述安装槽513的内壁水平排列设置有若干所述限位部511,所述第一锁件51的底部设置用于锁地或锁墙的安装孔515;

所述第二锁件52的板面设置有所述卡部521,所述第二锁件52设有两个,所述第二锁件52分别安装于安装槽513内,且其设置的卡部521限位于安装槽513内若干限位部511内,所述第二锁件52的一板边位于所述安装槽513的底部,其另一板边设置有平齐部523,所述平齐部523突出于所述安装槽513,且其两边所述平齐部523的宽度B等于所述第一锁件51的宽度;

所述第二锁件52可从所述安装槽513的端部拉移出,且所述第二锁件52的卡部521受所述限位部511的限制,当所述卡部521越过前一个所述限位部511时,所述第二锁件52不可逆向移动将所述卡部521重新卡于该前一个限位部511;

还包括推杆6,所述推杆6设置有2个,两个所述推杆6分别穿过所述延伸槽514连接于所述第二锁件52的侧壁的底部;所述第二锁件52通过所述推杆6沿所述延伸槽514运动而被拖移出所述安装槽513。

将左\右方积木砖的下侧面的卡装槽卡装于所述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的第一锁件51,所述下方积木砖的边侧面的卡装槽也卡装于竖直墙面上的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的第一锁件51后,将最后一块积木砖拼接到其安装位置上,继而将与左\右方积木砖卡装的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的第二锁件52通过推杆6向右\左拉出,并嵌入最后一块积木砖底侧面上的卡装槽内,再将与所述下方积木砖卡装的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的第二锁件52通过推杆6向上拉出,并嵌入最后一块积木砖靠墙一侧的边侧面上的卡装槽内,通过两个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的第二锁件52分别内嵌于最后一块积木砖的内槽内实现最后一块积木砖的拼接安装,并通过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内设置的限位部511和卡部521实现第二锁件52相对于第一锁件51拉出后不可逆的限定,确保第二锁件52的稳固安装性能,即通过1个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5即可实现相连砖板之间的拼接安装,适用于无缝建墙体系中最后一块砖板的安装,操作方便简易,且可实现砖板间的无缝拼接。设置有平齐部523,是两块第二锁件2拉出后,其夹紧宽度与第一锁件1的夹槽宽度一致,通过两块第二锁件52对最后一块砖板的卡装槽进行嵌夹安装,确保对最后一块砖板与左\右方积木砖、下方积木砖均具有良好的稳固性。

最后一块积木砖1-24被吸盘吸附,通过移动吸盘将最后一块积木砖放到其安装位置,操作方便,定位准确。

如图8到图10所示,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积木砖1为薄型六面体结构,两个较大的面为表面,四个较小的面为侧面,每个所述侧面设有两条卡装槽11和一个中部凸块12,所述卡装槽11贯穿整个所述侧面,所述中部凸块12是两条卡装槽11之间的平台;

所述U型槽体3为金属材质,其包括槽底板31和两个边侧板32,两所述边侧板32分别固定于所述槽底板31的两端,且两所述边侧板31的上端向所述U型槽体3的内部聚拢,所述槽底板3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两板面的安装孔33;

如图9所示,所述边侧板32插入所述卡装槽11,以实现所述U型槽体3和积木砖1的固定。

由于U型槽体3的边侧板32的厚度与卡装槽11的槽宽相当,积木砖1的内填充物含有水泥,U型槽体3的边侧板32插入卡装槽11后两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U型槽体3与积木砖1卡死固定;另外,由于金属有弹性,且两所述边侧板31的上端向所述U型槽体3的内部聚拢,U型槽体3卡入积木砖1的两条卡装槽11内时,U型槽体3的两个边侧板31会被强行撑开,在金属弹性回复里的作用下,边侧板31会贴附夹紧再积木砖1的卡装槽11内,提高固定的稳定性。

如图9所示,优选的,所述卡装槽11的底部设有锁紧凹槽14,锁紧凹槽14是由卡装槽11的底部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所述边侧板32的自由端的板厚小于其固定端的板厚,使得所述边侧板32的自由端能卡入所述锁紧凹槽14后固定。

积木砖1的卡装槽11设计成双厚度的,靠外的厚度较大,里面的较窄,并和U型槽的壁宽相当,这样当U型槽体的侧边插入积木砖时就更加容易的可以卡死固定。

如图11所示,所述L型角码4包括两个侧板41,两个所述侧板41通过各自的一端垂直固定形成90度的角形结构;所述侧板4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两板面的固定通孔;所述侧板41的宽度与所述U型槽体3的宽度相当,使得所述侧板41能刚好放入所述U型槽体3内;通过L型角码4固定积木砖4的边角时,安装侧板4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U型槽体3的槽底板31上时,槽底板31的侧壁与U型槽体3的内侧壁接触,接触产生的摩擦限定了两者之间的相对运动,提高装配的稳定性。

两所述U型槽体3分别卡装在所述积木砖1相互垂直的两侧面,所述L型角码4的两个侧板41分别贴附于所述积木砖1相互垂直的两侧面,且两个所述侧板41的外侧面贴附于所述U型槽体3的内侧壁。

在所述中部凸块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都设有角码安装台13;所述角码安装台13由所述中部凸块12的上端面向所述积木砖1的内部凹陷形成,使得所述L型角码4在安装时,其侧板41的内侧壁贴于所述角码安装台13,所述侧板41的外侧壁与积木砖1的侧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L型角码4的两侧板41的长度不相等。同一积木砖1的相邻侧面分别通过两个U型槽体3安装,如图3中竖直安装和水平安装的两U型槽体3,且两个U型槽体3的槽宽规格相等(便于量产,提高生产效率)。竖直安装的U型槽体3插入积木砖1左侧面的卡装槽11,基于槽宽相等的因素,水平安装的U型槽体3刚好抵住竖直安装的U型槽体3的右侧端,L型角码4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安装的U型槽体3内,另一端固定在水平安装的U型槽体3内,而由于两个U型槽体3无法叠加,故而L型角码4会出现如图3所示的悬空段C,为了保证L型角码4在积木砖1各侧面上延伸的长度相等,故而L型角码4的两个安装侧板长度不相等,用两安装侧板之间的长度差补偿“悬空段”的长度,紧凑安装结构。

另外,本技术方案中的U型槽体3上的安装孔33,L型角码4上的固定通孔42,都是由大直径通孔91和小直径通孔92组成的阶梯状通孔,如图10及图12所示,固定螺栓2上螺母的高度与大直径通孔91的高度相当,固定螺栓2的螺杆下端钻入钻入积木砖或积木砖的型槽固定时,固定螺栓2上螺母的下端面抵住安装台阶93,且整个螺母藏于大直径通孔91内,使得固定螺栓2的上端面不凸出于安装侧板41和槽底板32的板面,便于相邻积木砖或积木砖的型槽的叠加,结构更紧凑。

优选的,安装孔33和固定通孔42内都设有螺纹,即大直径通孔91和小直径通孔92内都设置有螺纹,通过其螺旋状的纹路限定螺栓发生水平各方向上的偏移,提高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图1中由24块积木砖(1-1~1-24)建成的所建墙体来具体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所建墙体的中间留有安装门体的位置,而24块积木砖(1-1~1-24)的安装顺序按照图1中的编号依次进行,最终得到5列积木砖列,分别是积木砖列Ⅰ(积木砖1-1、积木砖1-2、积木砖1-3、积木砖1-4、积木砖1-5)、积木砖列Ⅱ(积木砖1-10、积木砖1-11、积木砖1-12、积木砖1-13、积木砖1-18、积木砖1-19)、积木砖列Ⅲ(积木砖1-20、积木砖1-21)、积木砖列Ⅳ(积木砖1-14、积木砖1-15、积木砖1-16、积木砖1-17、积木砖1-22、积木砖1-23)、积木砖列Ⅴ(积木砖1-6、积木砖1-7、积木砖1-8、积木砖1-9、积木砖1-24)。

所建墙体从积木砖列Ⅰ(积木砖1-1、积木砖1-2、积木砖1-3、积木砖1-4、积木砖1-5)开始安装:

如图2及图3所示,先安装积木砖1-1,首先在积木砖列Ⅰ左侧的竖直墙面上安装竖直U型槽体Ⅰ301,竖直U型槽体Ⅰ301的槽口向外;再在与竖直墙面交接的水平地面上安装水平U型槽体Ⅰ311,水平U型槽体Ⅰ311的槽口向上,且其左侧端面抵住竖直U型槽体Ⅰ301的边侧板的外端面。无论墙面平坦与否,竖直U型槽体Ⅰ301在安装时,需要保持绝对的垂直状态(平行于铅锤方向);无论水平地面平坦与否,水平U型槽体Ⅰ311在安装时,需要保护绝对的水平状态(以水平线为基准),竖直U型槽体Ⅰ301和水平U型槽体Ⅰ311在安装时借助水平仪等工具测定各自的位置,确保竖直U型槽体Ⅰ301和水平U型槽体Ⅰ311形成90度的直角。将垂直于水平线安装的U型槽体定义为竖直U型槽体,将用于各积木砖列安装的竖直U型槽体根据列号分别命名为竖直U型槽体Ⅰ301、竖直U型槽体Ⅱ、竖直U型槽体Ⅲ……将水平安装的U型槽体定义为水平U型槽体,将用于各积木砖安装的水平U型槽体根据积木砖的编号命名为水平U型槽体Ⅰ311、水平U型槽体Ⅱ312、水平U型槽体Ⅲ……

竖直U型槽体Ⅰ301的高度与安装其的竖直墙体的高度相当,竖直U型槽体Ⅰ301和水平U型槽体Ⅰ311安装完成后,将积木砖1-1相邻的边侧面和底侧面上的卡装槽分别插入所述竖直U型槽体Ⅰ301和水平U型槽体Ⅰ311后卡死固定即可。

积木砖1-1安装完成后,接着安装积木砖1-2,在积木砖1-1的上侧面安装水平U型槽体Ⅱ312,水平U型槽体Ⅱ312的槽口向上,其左端侧面抵住竖直U型槽体Ⅰ301的边侧板的外端面;

将L型角码4的一个侧板放置在所述水平U型槽体Ⅱ312内,与该侧板呈90度夹角的另一侧板贴靠于竖直U型槽体Ⅰ301的槽底,再分别通过固定螺栓将L型角码的两个侧板分别固定在竖直U型槽体Ⅰ301和水平U型槽体Ⅱ312内;

将积木砖1-12相邻的底侧面和边侧面上的卡装槽分别插入水平U型槽体Ⅱ312和竖直U型槽体Ⅰ301内固定;

从积木砖1-2开始到积木砖1-5,每块积木砖与前一块积木砖之间的安装固定都按照积木砖1-1与积木砖1-2之间的安装步骤进行,直到积木砖列Ⅰ(1-1、1-2、1-3、1-4、1-5)安装完成。

积木砖列Ⅰ(1-1、1-2、1-3、1-4、1-5)的安装完成后,接着进行积木砖列Ⅴ(1-6、1-7、1-8、1-9、1-24)的安装,其中积木砖1-24为整个所建墙体最后一块安装的积木砖,则在安装积木砖列Ⅴ时,先按顺序依次安装积木砖1-6、积木砖1-7、积木砖1-8和积木砖1-9,积木砖1-24的安装位置留空。积木砖1-6、积木砖1-7、积木砖1-8和积木砖1-9安装时,步骤与积木砖列I的安装相同,先将竖直U型槽体Ⅴ垂直安装在积木砖Ⅴ右侧的竖直墙面上,其槽口向左,而竖直U型槽体Ⅴ的顶端与天花板之间的竖直距离为两块积木砖上下安装高度的和;水平U型槽体Ⅴ水平安装在水平地面上(水平U型槽体Ⅴ与海平面平行),其槽口向上,竖直U型槽体Ⅴ和水平U型槽体Ⅴ形成90度直角。U型槽体安装完成后,将积木砖1-6相邻的底侧面和边侧面上的卡装槽分别插入水平U型槽体Ⅴ和竖直U型槽体Ⅴ内固定;从积木砖1-7开始往上到积木砖1-8的安装,与积木砖1-2与积木砖1-1之间的安装方式相同。

积木砖列Ⅱ和积木砖列Ⅳ之间留有门体安装的位置,这两列积木砖的安装都分为两次进行,先进行的是与门体高度相当的左侧积木砖列(积木砖1-10、积木砖1-11、积木砖1-12、积木砖1-13)和右侧积木砖列(积木砖1-14、积木砖1-15、积木砖1-16、积木砖1-17),如果要求的左侧积木砖列和右侧积木砖列的高度不能通过整块积木砖的安装获得,则需要将其最上面的一块积木砖的高度进行部分切割,使切割后安装的积木砖与其下方的积木砖一起叠加凑出与门体相当的高度。

其中,左侧积木砖列(积木砖1-10、积木砖1-11、积木砖1-12、积木砖1-13)的安装与积木砖列I中各积木砖的安装方式相同,先将竖直U型槽体Ⅱ垂直安装在积木砖I右侧的边侧面上,其槽口向右,且竖直U型槽体Ⅱ与积木砖I的高度相当;水平U型槽体Ⅱ312水平安装在水平地面上(水平U型槽体Ⅱ312与海平面平行),其槽口向上,竖直U型槽体Ⅱ和水平U型槽体Ⅱ312形成90度直角。U型槽体安装完成后,将积木砖1-10相邻的底侧面和边侧面上的卡装槽分别插入水平U型槽体Ⅱ312和竖直U型槽体Ⅱ内固定,从积木砖1-11开始往上到积木砖1-13的安装,与积木砖1-2与积木砖1-1之间的安装方式相同;

右侧积木砖列(积木砖1-14、积木砖1-15、积木砖1-16、积木砖1-17)的安装与左侧积木砖列的安装相同,先将竖直U型槽体Ⅳ垂直安装在积木砖Ⅴ左侧的边侧面上,其槽口向左,且竖直U型槽体Ⅳ的顶端与天花板之间的竖直距离为一块积木砖的高度;水平U型槽体Ⅳ水平安装在水平地面上(水平U型槽体Ⅳ与海平面平行),其槽口向上,竖直U型槽体Ⅳ和水平U型槽体Ⅳ形成90度直角。U型槽体安装完成后,将积木砖1-14相邻的底侧面和边侧面上的卡装槽分别插入水平U型槽体Ⅳ和竖直U型槽体Ⅳ内固定,从积木砖1-15开始往上到积木砖1-17的安装,与积木砖1-2与积木砖1-1之间的安装方式相同。

左侧积木砖列(积木砖1-10、积木砖1-11、积木砖1-12、积木砖1-13)和右侧积木砖列(积木砖1-14、积木砖1-15、积木砖1-16、积木砖1-17)安装完成后,将门楣U型槽体横跨固定在左侧积木砖列和右侧积木砖列的上侧面,门楣U型槽体的开口向上,且其长度与所述左侧积木砖列的最左端和右侧积木砖列的最右端之间的水平距离相当。

门楣U型槽体安装完成后,接下来安装门楣U型槽体与天花板之间的积木砖列,左侧积木砖列上方的积木砖列(积木砖1-18、积木砖1-19)的安装,先将L型角码的一个侧板放置在门楣U型槽体内,与该侧板呈90度夹角的另一侧板贴靠于竖直U型槽体Ⅱ的槽底,再分别通过固定螺栓将L型角码的两个侧板分别固定在竖直U型槽体Ⅱ和门楣U型槽体内;将积木砖1-18相邻的边侧面和底侧面上的卡装槽分别插入所述竖直U型槽体Ⅱ和门楣U型槽体后卡死固定即可。后续积木砖1-19的安装,与积木砖1-1与积木砖1-2的安装方式相同。

左侧积木砖列上方的积木砖列(积木砖1-18、积木砖1-19)的安装完成后,开始向右安装门体与天花板之间的积木列(积木砖1-20、积木砖1-21)。门体与天花板之间积木列的列数根据需要安装的门体的宽度实际确定,可以是一列,也可以是多列。如果门体的实际宽度不能通过整块积木砖的安装列获得,则需要将其最右侧的积木砖列全部进行宽度切割,使切割后安装的积木砖与其左方的积木砖一起叠加凑出与门体相当的宽度。积木砖1-20和积木砖1-21的安装方式与积木砖1-1与积木砖1-2的安装方式相同。

门体与天花板之间的积木列安装完成后,接着安装的是右侧积木砖列上方的积木砖列(积木砖1-22、积木砖1-23),先在积木砖列(积木砖1-20、积木砖1-21)的右边侧面上垂直安装竖直U型槽体Ⅲ303,再将L型角码的一个侧板放置在门楣U型槽体内,与该侧板呈90度夹角的另一侧板贴靠于竖直U型槽体Ⅲ303的槽底,再分别通过固定螺栓将L型角码的两个侧板分别固定在竖直U型槽体Ⅲ303和门楣U型槽体内;将积木砖1-22相邻的边侧面和底侧面上的卡装槽分别插入所述竖直U型槽体Ⅲ303和门楣U型槽体8后卡死固定即可。

积木砖1-9是最后一块积木砖1-24的下方积木砖,积木砖1-23是最后一块积木砖1-24的左方积木砖,这两块积木砖的安装要配合最后一块积木砖1-24的安装进行。先将积木砖1-9靠墙的侧面通过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Ⅰ卡装固定在竖直墙面,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Ⅰ顺着竖直U型槽体Ⅴ往上垂直安装在竖直墙面上,该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Ⅰ沿竖直方向延伸;将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Ⅱ水平安装在积木砖1-22的上侧面,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Ⅱ的槽口向上,沿着水平方向延伸;

所述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Ⅰ和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Ⅱ均包括第一锁件51和第二锁件52,第一锁件51的截面为U字型,所述第一锁件51和第二锁件52均可插入积木砖1的卡装槽11内与所述积木砖1卡装固定;

所述第二锁件52相套于所述第一锁件51内,所述第二锁件52沿其延伸端的方向可滑动拉出于所述第一锁件51;所述第一锁件51设有限位部511,所述第二锁件52设有卡部521,所述卡部521可卡抵于所述限位部511内,所述第二锁件52通过所述卡部521和所述限位部511的设置不可逆的限位且可拉出于所述第一锁件51;

接着,将最后一块积木砖1-24放到其安装位置;将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Ⅰ的第二锁件向上拉出,插入最后一块积木砖1-24边侧面的卡装槽11内与最后一块积木砖1-24锁紧固定;将可拉伸锁紧U型槽体Ⅱ向右拉出,插入最后一块积木砖1-24下侧面的卡装槽内与最后一块积木砖1-24锁紧固定。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