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导热换面板使用的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278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能导热换面板使用的地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以双面使用且能导地热的地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木地板一般只可以单面使用,当地板其中一块表面损伤时,如果需要保持整体的统一感,则需要更坏表面损伤的那块地板。这样的木地板,地板块需要上好的木料制做,使得木料成本较高。同时,木质材料具有传热效率低的特点,如果室内需要地板传导地热,则实木地板传热效果并不好,这些都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导热换面板使用的地板,它可以节省木地板木料成本,面板如果表面损伤后,可以翻面或换一块使用,同时具有较好的传热和导热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能导热换面板使用的地板,包括下木板块,下木板块的左端成型有竖向扣榫、右端成型有扣窝,相邻的二个下木板块,其中一个下木板块的竖向扣榫扣合在另一个下木板块的扣窝中,下木板块上成型有插槽,插条的下端插套在插槽中,插条的横截面的上部呈T字型,面板夹持在相邻的二个插条之间。

所述插槽的横截面为“7”字型或倒T字型。

所述相邻二个木板块之间成型有管收容空间,走线管插套在管收容空间中。

所述面板的上表面与插条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面板的左右二侧均成型有面板上插槽和面板下插槽,面板上插槽和面板下插槽在面板的一侧呈对称状分布,插条的上部插套在面板上插槽中。

所述面板的中部成型有方形插槽,插条的上部插套在该方形插槽中,方形插槽位于面板的正中部。

所述面板为一长方形块,面板夹持在下木板块与插条的上部之间。

所述相邻的二个下木板块之间夹持有金属导热片,金属导热片的上端与铝合金材质的插条相接触、下端与地面接触。

所述插条的上表面为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它可以节省木地板木料成本,面板如果表面损伤后,可以翻面或换一块面板使用,它配有走线管,室内各种接线可以从走线管中通过,同时具有较好的传热和导热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木板块;11、竖向扣榫;12、扣窝;13、插槽;101、管收容空间;2、走线管;3、插条;4、面板;5、金属导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见图1、2和6所示,能导热换面板使用的地板,包括下木板块1,下木板块1的左端成型有竖向扣榫11、右端成型有扣窝12,相邻的二个下木板块1,其中一个下木板块1的竖向扣榫11扣合在另一个下木板块1的扣窝12中,下木板块1上成型有插槽13,插条3的下端插套在插槽13中,插条3的横截面的上部呈T字型,面板4夹持在相邻的二个插条3之间。

所述插槽13的横截面为“7”字型。

所述相邻二个木板块1之间成型有管收容空间101,走线管2插套在管收容空间101中。

所述面板4的上表面与插条3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面板4的左右二侧均成型有面板上插槽41和面板下插槽42,面板上插槽41和面板下插槽42在面板4的一侧呈对称状分布,插条3的上部插套在面板上插槽41中。

实施例2,见图3、7所示,所述面板4的中部成型有方形插槽43,插条3的上部插套在该方形插槽43中,方形插槽43位于面板4的正中部。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见图4、8所示,所述面板4为一长方形块,面板4夹持在下木板块1与插条3的上部之间。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见图5所示,所述插条3的上表面为弧面。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见图9所述插槽13的横截面为倒T字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6,见图10所示,所述相邻的二个下木板块1之间夹持有金属导热片5,金属导热片5的上端与铝合金材质的插条3相接触、下端与地面接触。其余同实施例1。

工作原理: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下木板块1可以采用质量较差一些的木料,而面板4采用质量较好的木料,当面板4的上表面损坏后,可以再将面板4翻转过来插套在相邻的二插条3之间使用。这样在做地板时,可以节省木料的使用成本。

它配有走线管2,室内的各种接线可以从走线管2中通过。

金属导热片5可以将地热快速传导到插条3上,从而快速传导到地板表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