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蚊防潮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7980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蚊防潮帐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野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蚊防潮帐篷。



背景技术:

帐篷作为户外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装备,使亲朋好友共同享受户外时光。但露营在野外环境时蚊虫比较多,夜晚帐篷内有灯而帐篷门口和窗口是蚊虫聚集最多的地方,同时户外环境又瞬息万变,帐篷的开合门以及窗户,为了采光和通风透气,不管是白天黑夜不同的季节都需要,同时野外环境潮湿,野外宿营时保护措施不到位,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申请号为201420671112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防蚊防潮帐篷,包括支撑柱1、帐篷布2、绳扣锁、绳子、地钉组成,所述帐篷布2 由防蚊防潮布构成,支撑柱1 属于弹性的纤维杆,所述帐篷布2 包括帐篷侧布和帐篷底布,所述帐篷顶布和帐篷底布通过支撑杆1 连接,所述起连接作用的支撑杆至少为4 根,所述支撑杆1 与帐篷布2 经扣件连接,帐篷的一侧设有门,除有门一侧,其他三侧设有窗,所述窗由两种材质构成,分别为透光材质和不透光材质,其中透光材质在外侧,不透光材质在内侧,该帐篷虽然解决了采光问题,却忽略了防蚊、防潮的问题。

目前,常规的帐篷一般采用没有同时解决防蚊、防潮、通风和透光等问题,使得帐篷的使用受天气和气候的限制,因此急需一种可以防蚊、防潮,同时通风和透光性能良好的帐篷,以满足抵挡各种不同气候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蚊防潮帐篷,解决了常规的帐篷一般采用没有同时解决防蚊、防潮、通风和透光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蚊防潮帐篷,包括蓬架、篷布、防潮垫和照明装置,所述蓬架包括支撑柱、横担和斜担;所述篷布设置于蓬架外侧,篷布与所述横担和斜担卡扣连接;所述篷布正面设置帐篷门,所述帐篷门与篷布卡扣连接,所述帐篷门包括网状层和防水层,所述网状层设置在防水层内侧;所述帐篷门两侧设置窗户,所述窗户包括纱窗和卷帘,所述纱窗设置在卷帘内侧;

所述防蚊防潮帐篷内底部设置防潮垫,所述防潮垫由上至下分别是第一防潮层、缓冲层和第二防潮层,所述第一防潮层、缓冲层和第二防潮层依次粘结连接;所述防蚊防潮帐篷内顶部照明灯,底部设置蓄电池,所述照明灯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蚊防潮帐篷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置窗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潮层和第二防潮层为PE膜、铝膜或金属防潮纸。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由多个塑料发泡条组成,所述塑料发泡条间距为2-5cm,所述塑料发泡天间隙填充吸水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发泡条为PE、PVC或PU发泡条,所述吸水颗粒为硅胶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防蚊防潮帐篷内部设置脏衣回收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篷布正面设置帐篷门,所述帐篷门包括网状层和防水层,所述网状层设置在防水层内侧;所述帐篷门两侧设置窗户,所述窗户包括纱窗和卷帘,所述纱窗设置在卷帘内侧,在天气晴朗时,防水层打开以便帐篷内通风换气,同时还可以防止蚊虫飞入帐篷内,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者产生危害;当在雨天则可以关闭防水层,起到良好的防蚊防雨作用。

(2)本实用新型内设置防潮垫,所述防潮垫由上至下分别是第一防潮层、缓冲层和第二防潮层,所述第一防潮层、缓冲层和第二防潮层依次粘结连接;第一防潮层和第二防潮层为PE膜、铝膜或金属防潮纸,缓冲层为多个间隙填充硅胶颗粒的塑料发泡条,第一防潮层和第二防潮层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扎营处即使比较潮湿,地面水汽也不会进入帐篷,同时缓冲层的存在,使得本实用新型内部地面软和舒适,避免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者在帐篷内部活动或休息时的寒气侵体,改善了使用者的生活环境。

(3)本实用新型内顶部照明灯,底部设置蓄电池,所述照明灯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晚上可以使用照明灯对帐篷内部进行照明,本实用新型内部还设置脏衣回收箱,给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者提供生活上的便利。

(4)本实用新型在野外露营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易于携带,野外使用防风、防雨、防虫和防潮,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潮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蓬架,2-篷布,3-纱窗,4-卷帘,5-网状层,6-防水层,7-门把手,8-防潮垫,9-支撑柱,10-横担,11-斜担,12-照明灯,13-蓄电池,14-脏衣回收箱,15-第一防潮层,16-缓冲层,17-第二防潮层,18-塑料发泡条,19-吸水颗粒,20-篷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防蚊防潮帐篷,包括蓬架1、篷布2、防潮垫8和照明装置,所述蓬架1包括支撑柱9、横担10和斜担11,所述支撑柱9、横担10和斜担11均为卡扣连接;所述篷布2设置于蓬架1外侧,篷布2与所述横担10和斜担11卡扣连接;所述篷布2正面设置帐篷门,所述帐篷门与篷布2卡扣连接,所述帐篷门包括网状层5和防水层6,所述网状层5设置在防水层6内侧;所述帐篷门两侧设置窗户,所述窗户包括纱窗3和卷帘4,所述纱窗3设置在卷帘4内侧,所述防蚊防潮帐篷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也分别设置窗户;

所述防蚊防潮帐篷内底部设置防潮垫8,所述防潮垫8由上至下分别是第一防潮层15、缓冲层16和第二防潮层17,所述第一防潮层15、缓冲层16和第二防潮层17依次粘结连接,所述第一防潮层15和第二防潮层17为PE膜、铝膜或金属防潮纸,所述缓冲层16由多个PU发泡条18组成,所述PU发泡条18间距为2cm,所述PU发泡条18间隙填充硅胶颗粒;所述防蚊防潮帐篷内顶部照明灯12,底部设置蓄电池13,所述照明灯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防蚊防潮帐篷内部设置脏衣回收箱14。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按顺序将蓬架1安装后,将篷布2覆盖在蓬架1上后用篷钉20对篷布进行固定,然后将帐篷门装好,铺好帐篷内部防潮垫8,即完成帐篷安装,天气晴朗时,可以打开防水层6便帐篷内通风换气,网状层5可以防止蚊虫飞入帐篷内,阴雨天气时可以关闭防水层6,起到良好的防雨作用;晚上可以将照明灯12打开,方便本实用新型使用者,同时游玩一天后,使用者可将脏衣物等可以放入脏衣回收箱14内,保持帐篷内部干净卫生。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中没有设置脏衣回收箱,同时防潮垫的缓冲层中所述PE发泡条间距为5cm。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者没有脏衣回收箱放置游玩一天后的脏衣物。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