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振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后置的振捣棒。
背景技术:
国内建筑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振捣装置,常采用电机内置的传统结构。其具有如下缺点:
1、使用时需要牢固的基础用于固定振捣装置,并且需要预留调整和维修的空间,使得使用条件不具备灵活性;
2、振捣设备不宜长时间空载运转,通常需配备牢固可靠地模板锁紧夹具,以保证模板和混凝土台面一起振动;
3、设备散热条件较差,承载较重时不宜长时间工作;
4、由于电机内置,因此电机的磨损较严重,需要短期进行频繁检修和零部件更换,且更换需要拆机,增加操作繁复程度;
5、一体式的设计对于电机转子的保护不足,容易造成电机内芯污染后缩减设备寿命。
由于存在上述缺点,使得国内混凝土振捣技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作业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制约的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后置的振捣棒,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机后置的振捣棒,包括放置于混凝土中的工作部,所述工作部为一振捣棒头,其通过一传动轴连接动力部以获取振捣作业所需的动力供应。
所述振捣棒头采用合金钢40Cr棒料及20Mn无缝钢管制成。传统振捣棒常采用电机内置于振捣棒头内部的方式实现其结构装置,本实用新型将动力部设置于振捣棒头外部,使振捣棒头呈无内置电机结构。由于振捣棒头一般直接作用于工作面,其工况条件较为恶劣,电机内置时不可避免受到这些环境因素的作用,使得动力设备受损的概率增加,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振捣作业时也较容易受电机本体的影响,内置的电机在振捣棒内固定不善,会导致设备器件之间的相互撞击,增加设备受损的可能,也容易影响振捣作业的频率,使振捣作业的质量受到不良影响。
所述振捣棒头的一端光滑,另一端设有便于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工作端传动轴接口。
所述传动轴的长度为1m~6m。
所述传动轴采用橡胶和70#钢丝制成的传动轴,所述橡胶包覆于所述70#钢丝上。
所述动力部采用直流无刷电机,所述直流无刷电机通过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工作部。
所述动力部上设有一用于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动力端传动轴接口。
所述直流无刷电机的工作频率为190Hz~250Hz,优选200Hz。
所述直流无刷电机的额定工作电压为110V~220V,优选220V。
所述动力部的外部设有与其配套的机壳,用于为动力部提供保护和支撑,机壳的配套使得动力部在振捣作业时的平稳性得到提升。
所述机壳采用PA66-GF30制成的机壳。本实用新型采用由PA66中掺入30%玻璃纤维的材料制成机壳用于保护动力部,使其在较为复杂和恶劣的工况环境中稳定工作,PA66-GF30的耐温性能达到200摄氏度左右,并且还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热稳定、耐水解性能,适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和需要高刚性和尺寸稳定性的机械部件护罩,用于振捣设备领域时,可以较好的适应恶劣的工况环境。
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在其左侧设有一便于电机转子伸出的转子孔,所述电机转子伸出所述转子孔后连接所述振捣棒头的工作端传动轴接口,所述机壳的右侧设有一便于电源线连入的电源通孔。
所述机壳的顶部设有一便于手持的第一手持部,用于在需要动力部处于水平工作状态时便于操作者手持。
所述机壳的右侧设有一便于手持的第二手持部,用于在需要动力部处于垂直工作状态时便于操作者手持。
区别于传统的动力部内置于工作部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动力部与工作部分离的结构,使得动力部的小型化设计成为可能。从而使得产品便于携带和运输,也更便于操作时的手持。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使用寿命长:得益于直流无刷电机的特性,使得产品相对于串激电机的传统结构具有更长的使用稳定性和寿命;
2)改善工作环境:由于动力部独立于工作部,并且采用配套的动力部机壳装置动力部,使其在工作时对传动轴产生的振动很小,不会因此影响到工作部,从而降低了工作时的噪音;
3)降低成本:动力部的独立结构使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控制较之传统结构更为容易,降低了改造难度和改造成本,也降低了后期使用和维护成本;
4)易于操作:由于动力部的独立结构使得产品的手持更为容易,产品的小型化也便于手持时的控制;
5)应用性更广:由于动力部的独立结构使得通过更换不同的传动轴用于灵活应对不同需求的混凝土应用场合,其适应性更高,用途更广;
6)稳定性更高:动力部利用直流无刷电机对负载不敏感的特点,使得其工作在混凝土振捣应用领域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解决了串激电机随着使用时长而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一种电机后置的振捣棒,包括放置于混凝土1中的工作部,工作部为振捣棒头2,其通过传动轴3连接动力部4以获取振捣作业所需的动力供应。振捣棒头2采用合金钢40Cr棒料及20Mn无缝钢管制成。传动轴采用橡胶和70#钢丝制成,橡胶包覆于70#钢丝上。
参照图2,振捣棒头2的一端光滑,另一端设有便于连接传动轴的工作端传动轴接口21。传动轴的长度为1m~6m。
参照图3,动力部上设有用于连接传动轴的动力端传动轴接口411。动力部的外部设有与其配套的机壳41,用于为动力部提供保护和支撑,机壳41的配套使得动力部在振捣作业时的平稳性得到提升。机壳41采用PA66-GF30制成。机壳41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在其左侧设有一便于电机转子5伸出的转子孔,电机转子伸出转子孔后通过传动轴3连接振捣棒头的工作端传动轴接口21,机壳41的右侧设有一便于电源线连入的电源通孔412。机壳41的顶部设有便于手持的第一手持部413,用于在需要动力部处于水平工作状态时便于操作者手持。机壳41的右侧设有一便于手持的第二手持部,用于在需要动力部处于垂直工作状态时便于操作者手持。动力部采用直流无刷电机,直流无刷电机通过传动轴连接工作部。直流无刷电机的工作频率为190Hz~250Hz,优选200Hz,额定工作电压为110V~220V,优选220V。
传统振捣棒常采用电机内置于振捣棒头内部的方式实现其结构装置,本实用新型将动力部设置于振捣棒头外部,使振捣棒头呈无内置电机结构。区别于传统的动力部内置于工作部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动力部与工作部分离的结构,使得动力部的小型化设计成为可能。从而使得产品便于携带和运输,也更便于操作时的手持。振捣棒头一般直接作用于工作面,其工况条件较为恶劣,电机内置时不可避免受到这些环境因素的作用,使得动力设备受损的概率增加,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振捣作业时也较容易受电机本体的影响,内置的电机在振捣棒内固定不善,会导致设备器件之间的相互撞击,增加设备受损的可能,也容易影响振捣作业的频率,使振捣作业的质量受到不良影响。
上述内容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