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胀节处保温外护板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1058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膨胀节处保温外护板支撑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膨胀节处保温外护板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规设计的膨胀节处保温外护板支撑结构往往采用安装大面积钢板的方式,并且往往对膨胀节的膨胀外护板支撑结构的膨胀量考虑过少。由于膨胀节在膨胀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轴向和径向的膨胀,虽然有的膨胀节处的外护板考虑到了膨胀节的轴向膨胀和收缩,但是往往忽略了膨胀节的径向膨胀和收缩,由于相邻膨胀节的膨胀程度不同,导致外护板的运动程度不同,此时,相邻膨胀节的外护板会发生相互作用力,造成膨胀节处的外护板脱节。外护板脱节后,容易导致水汽、雨水进入保温层,既降低了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又影响了保温外护板的观感。

此外,膨胀节处保温外护板支撑结构由于多采用大面积钢板的方式,所以一般具有材料笨重、影响膨胀、浪费钢材、施工难度大等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膨胀节处保温外护板支撑结构。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膨胀节处保温外护板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件、外护板、限位支座和滑动端导向杆,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固定在膨胀节一端的壳体上,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端导向杆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支座固定在膨胀节另一端的壳体上,限位支座上设置导向孔或导向槽,所述滑动导向杆的自由端插入导向孔中;

所述外护板安装在支撑板的外表面,所述外护板沿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支撑件的长度,外护板在竖直方向上完全覆盖所述支撑件和滑动端导向杆;外护板的一端与折角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折角板的另一端与延伸至相邻外护板的外表面,使得两者之间在水平方向留有一定的间隙,在竖直方向上交错设置。

外护板安装在支撑板的外表面,膨胀节膨胀时,滑动端导向杆沿着限位支座的导向孔运动,支撑板运动,进而带动外护板发生轴向的位移。由于相邻的外护板之间留有间隙,且两者交错设置,当膨胀节膨胀时,支撑板带动外护板沿径向运动,相邻膨胀节处的外护板的轴向相对运动的最大距离不会超过两外护板的交错的长度,两外护板径向相对运动的最大距离不超过两外护板之间的间隙,不会导致相邻两个外护板之间的脱节。

优选的,所述导向孔的表面光滑设置。不会对导向杆的运动产生阻力。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动端导向杆的外表面光滑设置。

导向孔的表面和滑动端导向杆的外表面光滑设置,可以保证滑动端导向杆与导向孔之间容易相对滑动,保证了支撑板的滑动端的自由滑动,保证机组运行、启停过程中,保温外护板不脱节。

优选的,所述滑动端导向杆的长度为50-300mm。

进一步优选的,折角板与相邻外护板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5-5mm。

折角板将相邻两段防护板之间的间隙进行了覆盖,折角板的一个平面与相邻外护板的外表面平行设置,且两者之前留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该折角板既可以实现在膨胀节膨胀的范围内对相邻两段防护板之间进行覆盖,防止水汽、雨水的进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折角板包括第一端部、中间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垂直设置在中间部的两端,且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自由端延伸方向相反。

更进一步优选的,折角板的第一端部与防护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折角板的第二端部延伸至相邻防护板,且与相邻防护板的表面平行。

优选的,所述限位支座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大体垂直于膨胀节端部的侧壁设置。

限位支座为板状结构,可以占用较少的体积,节省材料。且,板状结构的厚度较薄,便于穿孔。

优选的,所述滑动端导向杆的形状为柱形,进一步优选为圆柱形。

上述膨胀节处保温外护板支撑结构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膨胀节处的保温材料的外侧安装所述支撑件,支撑件的上端贯穿保温材料,焊接在膨胀节一端的壳体上,膨胀节的另一端贯穿所述保温材料焊接有限位支座,限位支座上沿膨胀节的径向开槽,支撑件下端的导向杆插入槽中;多个支撑件周向环绕膨胀节设置,构成外护板的支撑结构;

2)在支撑件的外侧安装外护板,使相邻外护板的端部错位间隙设置;

3)膨胀节膨胀时,支撑件的上端固定,下端的导向杆沿槽向上和向内运动,带动外护板运动,使得相邻外护板之间的错位长度和间隙宽度发生相应变化;

膨胀节收缩时,支撑件的上端固定,下端的导向杆沿槽向下和向外运动,带动外护板运动,使得相邻外护板之间的错位长度和间隙宽度发生相应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膨胀节处保温外护板支撑结构分为固定端和滑动端,固定端起支撑和固定作用,滑动端起导向和控制膨胀裕量作用,保温外护板安装在该支撑结构上,可以随该支撑结构发生一定的位移,相邻外护板之间通过折角板覆盖连接,避免了外护板的脱节,进而避免了 水汽和雨水进入保温层。

2、滑动端支撑件插入限位支座上的通孔中,保证两者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可以保证支撑件沿着孔滑动,实现支撑结构的自由膨胀。

3、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常规的外护板支撑装置安装简便、节省钢材和人工,缩短了安装工期。

4、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膨胀节实际的膨胀量灵活设置膨胀裕量,膨胀裕量通过滑动端导向杆实现,导向杆长度为50-300mm。适用于膨胀量不同的金属膨胀节处保温外护板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膨胀节处保温外护板支撑结构正视图;

图2为膨胀节处保温外护板支撑结构侧视图;

图3为膨胀节处保温外护板支撑结构的固定侧节点视图;

图4为膨胀节处保温外护板支撑结构的膨胀侧节点视图。

其中,1-壁板,2-膨胀节,3-保温材料,4-镀锌铁丝网,5-角钢,6-滑动端导向杆,7-限位支座,8-外护板,9-保温钩钉,10-自锁压片,11-折角板,12-燕尾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膨胀节处保温外护板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案,包括若干个支撑件、外护板8、限位支座7和滑动端导向杆6,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固定在膨胀节2一端的壳体上,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端导向杆6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支座7固定在膨胀节2另一端的壳体上,限位支座7上设置导向孔,所述滑动支撑件6的自由端插入导向孔中;所述外护板8安装在支撑板的外表面。

所述导向孔的表面光滑设置,所述滑动端导向杆6的外表面光滑设置。

所述外护板8沿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支撑板的长度,外护板8在竖直方向上完全覆盖所述支撑件和滑动端导向杆6。

外护板8的一端与折角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折角板11的另一端与延伸至相邻外护板8的外表面,使得折角板11的一个平面与相邻外护板8的外表面平行设置。折角板11与相邻外护板8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5-5mm。

所述限位支座7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大体垂直于膨胀节2端部的侧壁设置。

所述滑动端导向杆6的形状为柱形,进一步优选为圆柱形。

进一步的:膨胀节2端部的壁板1的外表面覆盖有保温材料3,保温材料3的外表面覆 盖有镀锌铁丝网4,镀锌铁丝网4通过保温钩钉9将保温材料固定在膨胀节2的壁板1上,并通过自锁压片10进行固定。

所述支撑件为角钢5,若干个角钢5沿膨胀节2的轴向设置,且多个角钢5围成一圈,构成外护板8的安装支架,外护板8通过螺钉固定在角钢5上。

角钢5的上端焊接在壁板1上,角钢5的下端焊接滑动端导向杆6,膨胀节2下端的壁板上焊接有限位支座7,限位支座7上设置有导向孔,滑动端导向杆6插入导向孔中,随着膨胀节2的膨胀沿着导向孔作往复运动。

防护板8的下端通过燕尾螺钉12与折角板11的一端连接,折角板11包括第一端部、中间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垂直设置在中间部的两端,且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自由端延伸方向相反。折角板11的第一端部与防护板8的下端固定连接,折角板11的第二端部延伸至相邻防护板8,且与相邻防护板8的表面平行。这样,折角板11可以将两个防护板8之间的间隙覆盖,并通过第二端部,将雨水向下导送。避免了雨水通过相邻防护板之间的间隙进入保温材料中。

上述膨胀节处保温外护板支撑结构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膨胀节处的保温材料的外侧安装所述支撑件,支撑件的上端贯穿保温材料,焊接在膨胀节一端的壳体上,膨胀节的另一端贯穿所述保温材料焊接有限位支座,限位支座上沿膨胀节的径向开槽,支撑件下端的导向杆插入槽中;多个支撑件周向环绕膨胀节设置,构成外护板的支撑结构;

2)在支撑件的外侧安装外护板,使相邻外护板的端部错位间隙设置;

3)膨胀节膨胀时,支撑件的上端固定,下端的导向杆沿槽向上和向内运动,带动外护板运动,使得相邻外护板之间的错位长度和间隙宽度发生相应变化(扩大或缩小);

膨胀节收缩时,支撑件的上端固定,下端的导向杆沿槽向下和向外运动,带动外护板运动,使得相邻外护板之间的错位长度和间隙宽度发生相应变化(扩大或缩小)。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