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接地下格构柱的可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1053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连接地下格构柱的可拆卸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的施工控制装置,具体的来说,是涉及一种用于

连接地下格构柱的可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基坑工程中,部份格构柱根据设计要求,柱顶位于地面以下5至7米不等。但格构柱需要在地面进行施工,传统做法为将要施工格构柱加长至地面,待土方开挖后切除上部加长部份,采取这种传统的方法会造成构柱形成浪费,数量越多则浪费会越大,同时采用该种方法还加大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总之往往很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易、使用方便的一种用于连接地下格构柱的可拆卸装置。该一种用于连接地下格构柱的可拆卸装置通过在地下格构柱上使用该装置使其与地下格构柱在施工时形成一整体,控制地下格构柱的施工,能够理想的实现等格构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从地面上松开钢丝绳,取出该装置后还可再用于其它格构柱的施工,使用灵活,操作简易,减少了传统需要切除格构柱从而带来的浪费,操作方便,省工省时;实现了可长期周转循环使用的同时也实现了环保。

一种用于连接地下格构柱的可拆卸装置,包括地下格构柱(1),在地下格构柱(1)的上端设置有一个与它相互匹配的连接件(2),连接件(2)上焊接有一个与它相互匹配的上部连接件(3),上部连接件(3)的下端焊接在连接件(2)的内中部,构成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改进,所述地下格构柱(1)是由格构柱主角钢(11)、格构柱辍板(12)以及格构柱内衬板(13)通过焊接形成内部中空的格构柱方形柱体(14),方形柱体(14)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方形柱体(14)的四周上形成开缝(15),开缝(15)自地下格构柱(1)的底部边沿一直延伸至格构柱内衬板(13)的下方边沿处,格构柱内衬板(13)设置在地下格构柱(1)的上方;在地下格构柱(1)的两侧上还焊接有吊耳(16),吊耳(16)呈凹陷状的“倒V形”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连接件(2)整体为内部中空的连接件方形柱体(21),其中,在连接件(2)的外部两侧上焊接有约束环(22),约束环(22)设置在连接件(2)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在连接件(2)的四周外表面上还开有方形孔(23),方形孔(23)与连接件(2)融为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部连接件(3)整体为内部中空的上部连接件方形柱体(31),其中,在上部连接件(3)的顶部两侧上焊接有挂耳(32),在上部连接件(3)的上方内部斜对角处焊接有吊勾(33)。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挂耳(31)是由弹性的板状材料制成,数量设置为至少有两个,两个挂耳(32)彼此呈对称设置;所述吊勾(33)的数量设置为至少有两个,两个上部吊勾(33)彼此呈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更进一步改进,在上部连接件(3)的四周外表面上还开有上部连接件方形孔(34),上部连接件方形孔(34)与上部连接件(3)融为一体。

工作原理是: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只需将该装置与地下格构柱(1)进行连接即可,具体的是将该设计结构的装置套接在地下格构柱(1)上,套接的这一过程中,焊接在连接件(2)内中部的上部连接件(3)的下端刚好与地下格构柱(1)的上端顶部相抵后固定,与此同时,再采用其中的两根钢丝绳(4)分别穿过地下格构柱(1)两侧上焊接的吊耳(16)后再穿过焊接在连接件(2)外部两侧上的约束环(22)后使用钢丝绳卡将这两根钢丝绳(4)分别锁紧后形成一整体,然后再采用另外两根钢丝绳(4)分别穿过焊接在上部连接件(3)上方内部斜对角处的吊勾(33),最后根据实际操作的需要来采用相应的起重设备来控制该四根钢丝绳(4)即可进行地下格构柱(1)的施工吊装,待地下格构柱(1)吊装施工完成、地下格构柱(1)的下部桩体混凝土浇筑完成24小时后,从地面上松开钢丝绳绳卡,并由一端抽出连接在地下格构柱(1)两侧上焊接的吊耳(16)与连接件(2)外部两侧上的约束环(22)上的这两根钢丝绳(4)后,然后,操作人员在采用另外的两根钢丝绳(4)分别穿过焊接在上部连接件(3)上方内部斜对角处的吊勾(33),最后通过采用相应的起重设备来控制这两根钢丝绳(4),即可完成向上取出该可拆卸装置,之后再用于其它格构柱的施工周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上述设计结构的地下

格构柱施工控制装置通能够理想的实现等格构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从地面上松开钢丝绳,取出该装置后还可再用于其它格构柱的施工,使用灵活,操作简易,减少了传统需要设计多种大小不同的格构柱由此而带来的浪费,实现了可重复循环使用的同时也实现了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地下格构柱(1)部件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2)部件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部连接件(3)部件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种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种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三种状态图;

其中,图中标示:1—地下格构柱,2—连接件,3—上部连接件,4—钢丝绳;

11—格构柱主角钢,12—格构柱辍板,13—格构柱内衬板;14—方形柱体,15—开缝,16—吊耳;

21—连接件方形柱体;22—约束环;23—方形孔;

31—上部连接件方形柱体,32—挂耳,33—吊勾,34—上部连接件方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更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叙述简便在该装置组装之后的状态下,从正面观察该状态,将其需要与格构柱相连接的部分称之为上部连接件3的下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用于连接地下格构柱的可拆卸装置,包括地下格构柱1,在地下格构柱1的上端设置有一个与它相互匹配的连接件2,连接件2上焊接有一个与它相互匹配的上部连接件3,上部连接件3的下端焊接在连接件2的内中部,构成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地下格构柱1是由格构柱主角钢11、格构柱辍板12以及格构柱内衬板13通过焊接形成内部中空的格构柱方形柱体14,方形柱体14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方形柱体14的四周上形成开缝15,开缝15自地下格构柱1的底部边沿一直延伸至格构柱内衬板13的下方边沿处,格构柱内衬板13设置在地下格构柱1的上方;在地下格构柱1的两侧上还焊接有吊耳16,吊耳16呈凹陷状的“倒V形”设计。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连接件2整体为内部中空的连接件方形柱体21,其中,在连接件2的外部两侧上焊接有约束环22,约束环22设置在连接件2的中部。

更进一步的,在连接件2的四周外表面上还开有方形孔23,方形孔23与连接件2融为一体。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上部连接件3整体为内部中空的上部连接件方形柱体31,其中,在上部连接件3的顶部两侧上焊接有挂耳32,在上部连接件3的上方内部斜对角处焊接有吊勾33。

具体的,所述挂耳31是由弹性的板状材料制成,数量设置为至少有两个,两个挂耳32彼此呈对称设置;所述吊勾33的数量设置为至少有两个,两个上部吊勾33彼此呈对称设置。

在上部连接件3的四周外表面上还开有上部连接件方形孔34,上部连接件方形孔34与上部连接件3融为一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实施方式是:

该一种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如图5所示,只需将该装置与地下格构柱1进行连接即可,具体的是将该设计结构的装置套接在地下格构柱1上,套接的这一过程中,焊接在连接件2内中部的上部连接件3的下端刚好与地下格构柱1的上端顶部相抵后固定,与此同时如图5所示,再采用其中的两根钢丝绳4分别穿过地下格构柱1两侧上焊接的吊耳16后再穿过焊接在连接件2外部两侧上的约束环22后使用钢丝绳卡将这两根钢丝绳4分别锁紧后形成一整体,然后再采用另外两根钢丝绳4分别穿过焊接在上部连接件3上方内部斜对角处的吊勾33,最后根据实际操作的需要来采用相应的起重设备来控制该四根钢丝绳4即可进行地下格构柱1的施工吊装,待地下格构柱1吊装施工完成、地下格构柱1的下部桩体混凝土浇筑完成24小时后,从地面上松开钢丝绳绳卡,并由一端抽出连接在地下格构柱1两侧上焊接的吊耳16与连接件2外部两侧上的约束环22上的这两根钢丝绳4后,然后,如图6所示,操作人员在采用另外的两根钢丝绳4分别穿过焊接在上部连接件3上方内部斜对角处的吊勾33,最后通过采用相应的起重设备来控制这两根钢丝绳4,如图7所示,即可完成向上取出该可拆卸装置,之后再用于其它格构柱的施工周转。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实施例只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帮助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