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及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086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及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及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外墙砖体积大,耗费原料多,成本高,易脱落,生产耗费能源比较多。而且生产外墙砖的模具也有改善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及模具,其中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具有结构简单,厚度比较薄,耗费原料比较少,成本相对比较低,容易吸附在外墙上,易生产,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模具能够使得出砖效果更加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其设有主体,所述主体上端面设有釉材料层;所述主体下端面自一侧面往另一侧面依次设有第一凸缘、第二凸缘、第三凸缘、第四凸缘及第五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之间配合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缘与第三凸缘之间配合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凸缘与第四凸缘之间配合形成第三凹槽,所述第四凸缘与第五凸缘之间配合形成第四凹槽;所述主体左侧端设有第一侧端面,所述主体右侧端设有第二侧端面;所述第一侧端面与第一凸缘之间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五凸缘与第二侧端面之间设有第二斜面。

所述第一凹槽设有第一底面、设于第一底面一端的第一左侧面及设于第二底面另一端的第一右侧面,所述第一左侧面与第一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一右侧面与第一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所述第二凹槽设有第二底面、设于第二底面一端的第二左侧面及设于第二底面另一端的第二右侧面,所述第二左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二右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所述第三凹槽设有第三底面、设于第三底面一端的第三左侧面及设于第三底面另一端的第三右侧面,所述第三左侧面与第三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三右侧面与第三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所述第四凹槽设有第四底面、设于第四底面一端的第四左侧面及设于第四底面另一端的第四右侧面,所述第四左侧面与第四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四右侧面与第四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左侧面与第一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40°-65°之间,第一右侧面与第一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40°-65°之间,所述第二左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40°-65°之间,第二右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40°-65°之间,所述第三左侧面与第三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40°-65°之间,第三右侧面与第三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40°-65°之间,所述第四左侧面与第四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40°-65°之间,第四右侧面与第四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40°-65°之间。

作为最优化,所述第一左侧面与第一底面之间的夹角为45°,第一右侧面与第一底面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左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为45°,第二右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三左侧面与第三底面之间的夹角为45°,第三右侧面与第三底面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四左侧面与第四底面之间的夹角为45°,第四右侧面与第四底面之间的夹角为45°。

所述第一凸缘最下端设有与第一左侧面相接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凸缘设有连接在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左侧面之间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三凸缘设有连接在第二右侧面与第三左侧面之间的第三平面,所述第四凸缘设有连接在第三右侧面与第四左侧面之间的第四平面,所述第五凸缘设有连接第四右侧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第五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一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第二平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第三平面与第三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第四平面与第四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第五平面与第四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第一底面、第二底面、第三底面及第四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第四平面及第五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第五平面与釉材料层相互平行,所述第五平面与第二侧端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所述第五平面与第二侧端面之间的宽度为第二斜面的宽度,所述第二斜面的宽度d距离为3mm,所述第五平面与第二侧端面之间的深度为第二斜面的深度,所述第二斜面的深度h距离范围在0.45mm-0.5mm之间。

模具设有用于成型超薄节能型外墙砖的主体及用于固定安装主体的机架,所述机架设有用于安装主体的型腔,所述型腔上端设有出砖口,所述出砖口为自上端往下端逐渐缩小的喇叭口;所述主体包括设于型腔内部底端的下模和设于型腔内部且设于下模上方的上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具有结构简单,厚度比较薄,耗费原料比较少,成本相对比较低,容易吸附在外墙上,易生产,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模具能够使得出砖效果更加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薄节能型外墙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其设有主体1,所述主体1上端面设有釉材料层2;所述主体1下端面自一侧面往另一侧面依次设有第一凸缘3、第二凸缘5、第三凸缘7、第四凸缘9及第五凸缘11;所述第一凸缘3与第二凸缘5之间配合形成第一凹槽4,所述第二凸缘5与第三凸缘7之间配合形成第二凹槽6,所述第三凸缘7与第四凸缘9之间配合形成第三凹槽8,所述第四凸缘9与第五凸缘11之间配合形成第四凹槽10;所述主体1左侧端设有第一侧端面,所述主体1右侧端设有第二侧端面14;所述第一侧端面与第一凸缘3之间设有第一斜面13,所述第五凸缘11与第二侧端面14之间设有第二斜面15。

所述第一凹槽4设有第一底面17、设于第一底面17一端的第一左侧面16及设于第二底面20另一端的第一右侧面18,所述第一左侧面16与第一底面17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一右侧面18与第一底面17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所述第二凹槽6设有第二底面20、设于第二底面20一端的第二左侧面19及设于第二底面20另一端的第二右侧面21,所述第二左侧面19与第二底面20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二右侧面21与第二底面20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所述第三凹槽8设有第三底面23、设于第三底面23一端的第三左侧面22及设于第三底面23另一端的第三右侧面24,所述第三左侧面22与第三底面23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三右侧面24与第三底面23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所述第四凹槽10设有第四底面26、设于第四底面26一端的第四左侧面25及设于第四底面26另一端的第四右侧面27,所述第四左侧面25与第四底面26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四右侧面27与第四底面26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

所述第一凸缘3最下端设有与第一左侧面16相接的第一平面28;所述第二凸缘5设有连接在第一右侧面18与第二左侧面19之间的第二平面29,所述第三凸缘7设有连接在第二右侧面21与第三左侧面22之间的第三平面30,所述第四凸缘9设有连接在第三右侧面24与第四左侧面25之间的第四平面31,所述第五凸缘11设有连接第四右侧面27与第二斜面15之间的第五平面32;所述第一平面28与第一底面17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第二平面29与第二底面20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第三平面30与第三底面23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第四平面31与第四底面26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第五平面32与第四底面26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第一底面17、第二底面20、第三底面23及第四底面26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平面28、第二平面29、第三平面30、第四平面31及第五平面3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第五平面32与釉材料层2相互平行,所述第五平面32与第二侧端面14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所述第五平面32与第二侧端面14之间的宽度为第二斜面15的宽度,所述第二斜面15的宽度距离为3mm,所述第五平面32与第二侧端面14之间的深度为第二斜面15的深度,所述第二斜面15的深度距离范围在0.45mm-0.5mm之间。

所述模具设有用于成型超薄节能型外墙砖的主体1及用于固定安装主体1的机架33,所述机架33设有用于安装主体1的型腔34,所述型腔34上端设有出砖口35,所述出砖口35为自上端往下端逐渐缩小的喇叭口;所述主体1包括设于型腔34内部底端的下模36和设于型腔34内部且设于下模36上方的上模3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具有结构简单,厚度比较薄,耗费原料比较少,成本相对比较低,容易吸附在外墙上,易生产,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模具能够使得出砖效果更加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