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调节倒帽口的膜材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356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可调节倒帽口的膜材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材连接结构,具体是一种具有可调节倒帽口的膜材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膜材是膜结构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由高强度的织物基材和聚合物涂层构成的复合材料,涂层对基材起保护作用,并形成膜材料的密封性能。在膜结构建筑中,帽子结构是一种常用的结构,现有技术中的帽口或者倒帽口结构固定时采用内部固定,后期调节维护时较为困难,同时也不利于现场的安装调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调节倒帽口的膜材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可调节倒帽口的膜材连接结构,包括膜材、主体钢结构、上圆板、下圆板、高强度螺纹丝杆配合高强度螺母、上套筒和下套筒,主体钢结构上分别套设有上圆板和下圆板,其中下圆板固定在主体钢结构上,上圆板则与主体钢结构滑动连接,上圆板和下圆板上分别固设有相对的上套筒和下套筒,且上套筒与主体钢结构的外圆周之间的距离小于下套筒与主体钢结构的外圆周之间的距离,所述上圆板和下圆板通过多个高强度螺纹丝杆配合高强度螺母连接;所述上圆板的外圆周上固设多个竖直且均匀设置的膜材固定板,膜材通过不锈钢螺栓和条形铝压板固定在膜材固定板上,膜材的固定边对折形成膜材埋绳边,膜材埋绳边置于不锈钢螺栓和条形铝压板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圆板和下圆板上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加劲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膜材为PVDF或PTFE膜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设置的固定的下圆板和活动的上圆板来包容钢构的施工误差和膜材的裁剪误差,同时高强度螺纹丝杆配合高强度螺母可以对上圆板和下圆板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调节,现场安装方便,后期维护时同样可以对膜材进行二次张拉,可调性强,对上圆板和下圆板形成的倒帽口结构能方便的进行调节,施工简单,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可调节倒帽口的膜材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膜材、2-主体钢结构、3-上圆板、4-下圆板、5-加劲板、6-高强度螺纹丝杆、7-条形铝压板、8-不锈钢螺栓、9-上套筒、10-下套筒、11-膜材埋绳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具有可调节倒帽口的膜材连接结构,包括膜材1、主体钢结构2、上圆板3、下圆板4、高强度螺纹丝杆配合高强度螺母6、上套筒9和下套筒10,主体钢结构2上分别套设有上圆板3和下圆板4,其中下圆板4固定在主体钢结构2上,上圆板3则与主体钢结构2滑动连接,上圆板3和下圆板4上分别固设有相对的上套筒9和下套筒10,对主体钢结构进行保护,且上套筒9与主体钢结构2的外圆周之间的距离小于下套筒10与主体钢结构2的外圆周之间的距离,使得上圆板3相对下圆板4运动时二者不产生干涉,所述上圆板3和下圆板4通过多个高强度螺纹丝杆配合高强度螺母6连接;所述上圆板3的外圆周上固设多个竖直且均匀设置的膜材固定板,膜材1通过不锈钢螺栓8和条形铝压板7固定在膜材固定板上,膜材1的固定边对折形成膜材埋绳边11,膜材埋绳边11置于不锈钢螺栓8和条形铝压板7的一侧,对膜材1进行限位。

所述上圆板3和下圆板4上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加劲板5,增加上圆板3和下圆板4的强度。

所述膜材1为PVDF或PTFE膜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设置的固定的下圆板4和活动的上圆板3来包容钢构的施工误差和膜材的裁剪误差,同时高强度螺纹丝杆配合高强度螺母6可以对上圆板3和下圆板4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调节,现场调节方便,后期维护时同样可以对膜材1进行二次张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