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3951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尤其是一种基坑护栏。



背景技术:

土木施工用的基坑护栏包括本体和支撑脚,本体大致呈板状,支撑脚与本体固定连接并且支撑脚位于本体的下方。该支撑脚用于使基坑护栏立在地面上。使用时,将多个基坑护栏沿一字排开。

专利公开号CN204199856U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护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由栏杆和栏板构成,栏板两端连接在栏杆上,在纵向上栏板分为多块,其特征在于栏板是这样连接的:在栏杆上穿有螺杆,螺杆的螺杆头位于栏杆后侧,螺杆超出栏杆正面且在超出部分上设有弹簧、套环和螺母,所说的栏杆被螺杆穿过并且位于套环和螺母之间;在栏杆的底部设有固定在地面上的插入部。

目前采用的护栏存在不足之处,护栏上端结构强度较低,没有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因而不具备稳定性,施工人员手扶护栏上端而护栏上端发生移动时,易掉进基坑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护栏上端不稳定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护栏,有效的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基坑护栏,由栏杆、支撑架、挡板、顶板、钢筋、护栏底板和钢筋网组成,栏杆为矩形,栏杆上端为顶板,栏杆为空心杆,栏杆与栏杆之间通过钢筋网、顶板和护栏底板相连,栏杆下端与护栏底板相连,挡板与护栏底板的两平面夹角为90°,挡板贴在冠梁纵面上,护栏底板上有四个孔洞,分布在护栏底板的四周。

(2)支撑架为钢制品,整体形状为“V”字形,支撑架架内为空心结构,支撑架上端与顶板和栏杆上端相连,两个支撑架拐点之间通过钢筋相连,支撑架下端与挡板相连。

(3)钢筋网上端与顶板相连,左右与栏杆相连,下端与护栏底板相连。

(4)栏杆、挡板、顶板、护栏底板均为铁制品,顶板厚度小于2mm,挡板和护栏底板厚度小于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架连接护栏上端以及挡板贴在冠梁纵面上,使护栏上端具有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并且通过挡板与冠梁纵面的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增大了护栏的整体稳定性,有效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栏杆,2.支撑架,3.挡板,4.顶板,5.钢筋,6.护栏底板,7.钢筋网,8.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一种基坑护栏,由栏杆(1)、支撑架(2)、挡板(3)、顶板(4)、钢筋(5)、护栏底板(6)和钢筋网(7)组成,栏杆(1)为矩形,栏杆(1)上端为顶板(4),栏杆(1)为空心杆,栏杆(1)与栏杆(1)之间通过钢筋网(7)、顶板(4)和护栏底板(6)相连,栏杆(1)下端与护栏底板(6)相连,挡板(3)与护栏底板(6)的两平面夹角为90°,挡板(3)贴在冠梁纵面上,护栏底板(6)上有四个孔洞(8),分布在护栏底板(6)的四周,支撑架(2)为钢制品,整体形状为“V”字形,支撑架(2)架内为空心结构,支撑架(2)上端与顶板(4)和栏杆(1)上端相连,两个支撑架(2)拐点之间通过钢筋(5)相连,支撑架(2)下端与挡板(3)相连,钢筋网(7)上端与顶板(4)相连,左右与栏杆(1)相连,下端与护栏底板(6)相连。栏杆(1)、挡板(3)、顶板(4)、护栏底板(6)均为铁制品,顶板(4)厚度小于2mm,挡板(3)和护栏底板(6)厚度小于4mm。

安装时,需要把挡板(3)紧贴基坑内冠梁纵面,并且中间不能留有空隙,然后再根据护栏底板(6)上的四个孔洞(8)进行打孔,用螺栓螺母进行铆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