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件定位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7202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埋件定位安装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埋件定位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埋件定位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钢结构连接预埋件的一般定位方法是将预埋件穿插绑扎固定在钢筋上,再进行混凝土灌注。这种方法依靠钢筋固定预埋件,在绑扎过程无法精准定位,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振捣和流动,会导致预埋件的空间位置产生移动或变形。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预埋件无法精准定位给下面钢结构连接施工带来了误差和质量隐患,同时观感存在缺陷也增加了工作量,给企业造成了一定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采用钢筋固定预埋件时预埋件无法精准定位及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预埋件的空间位置易移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预埋件定位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埋件定位安装结构,包括混凝土浇筑模板、预埋件、螺栓和螺母,所述混凝土浇筑模板上设置预埋件埋板位置框线,所述预埋件埋板的四个角处分别开设一螺栓孔I,混凝土浇筑模板上预埋件埋板位置框线内与预埋件埋板上的四个螺栓孔I相对应的位置也分别开设一螺栓孔II,所述螺栓孔II与螺栓孔I的大小相匹配,所述螺栓依次穿过预埋件埋板上的螺栓孔I和混凝土浇筑模板上的螺栓孔II,螺栓的另一端设置螺母,所述螺栓和螺母将预埋件和混凝土浇筑模板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

所述预埋件埋板与混凝土浇筑模板相接触面的四周设置双面胶。

所述预埋件埋板上的螺栓孔设置在距预埋件埋板边缘20mm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采用混凝土浇筑模板作为预埋件的定位依据,实现了预埋件的精确定位;

2. 本实用新型将混凝土模板与预埋件接触面采用双面胶贴紧,一方面使得预埋件更牢固的固定在混凝土浇筑模板上,防止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预埋件的松动及移位,另一方面防止了预埋件污染,使得拆模完成后,预埋件外露区域干净整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埋件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浇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浇筑模板,2-预埋件,3-螺栓,4-螺母,5-预埋件埋板,6-预埋件埋板位置框线,7-螺栓孔I,8-螺栓孔II,9-双面胶,10-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一种预埋件定位安装结构,包括混凝土浇筑模板1、预埋件2、螺栓3和螺母4,所述预埋件2包括预埋件埋板5和设置在预埋件埋板5一侧的支腿10,所述混凝土浇筑模板1上设置预埋件埋板位置框线6,所述预埋件埋板5的四个角处分别开设一螺栓孔I7,所述螺栓孔I7设置在距离预埋件埋板5边缘20mm处,混凝土浇筑模板1上预埋件埋板位置框线6内与预埋件埋板5上的四个螺栓孔I7相对应的位置也分别开设一螺栓孔II8,所述螺栓孔II8与螺栓孔I7的大小相匹配,所述螺栓3依次穿过预埋件埋板5上的螺栓孔I7和混凝土浇筑模板1上的螺栓孔II8,螺栓3的另一端设置螺母4,所述螺栓3和螺母4将预埋件2和混凝土浇筑模板1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

为了使预埋件与混凝土浇筑模板固定的更牢固及防止预埋件污染,所述预埋件埋板5与混凝土浇筑模板1相接触面的四周设置双面胶9。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1. 在预埋件加工过程中,在预埋件埋板四周开设7mm孔洞,开孔位置距预埋件埋板边20mm,如图3所示;

2. 搭设混凝土浇筑模板过程中,在混凝土浇筑模板上预埋件位置刻画预埋件埋板位置框线,在预埋件埋板位置框线四周开设7mm孔洞,如图4所示;

3. 现场安装时,利用6mm螺栓将预埋件固定在混凝土浇筑模板上的预埋件埋板位置框线范围内,混凝土浇筑模板和预埋件接触面四周外围贴双面胶,双面胶宽度以15~20mm为宜。

4. 拆模时,从混凝土浇筑模板外侧松开螺母,即可拆除混凝土浇筑模板,漏出预埋件。

采用该种方法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预埋件不会因为混凝土振捣和流动而产生移动,也可保证预埋件成型面洁净、无污染,与混凝土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该工艺较传统施工工艺相比,提高了工程质量,降低了预埋件定位误差,观感效果较之前大幅提升,省去了因为预埋件定位精确度差造成的后期调整等工序。

经济效益:经过对比测算,该工艺能够使预埋件达到精确定位,省去了后期预埋件调整等工序,有效节约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综合测算后,使用该种预埋件定位安装方法后,钢结构安装每吨能够节约成本约100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