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顶部塞缝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86826阅读:38936来源:国知局
填充墙顶部塞缝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施工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填充墙顶部塞缝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是高层建筑中多为剪力墙结构或框剪结构,其中填充墙施工质量问题的投诉不断增加,尤其是填充墙顶部塞缝开裂问题最多,主要是因为不同材料承受应力能力不同,进而在受到温度应力等因素影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造成后期外墙开裂及渗漏水质量问题,而传统的填充墙顶部施工工艺即斜砖砌筑,虽然能够缓冲梁对墙体的压力,但是斜砖顶部不能够与梁底进行紧密结合,对于墙体的防水、保温隔热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设计一种有效地解决填充墙与混凝土梁或板交接处裂缝产生的施工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填充墙顶部塞缝施工方法,此施工方法操作简便,施工进度快,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有效解决填充墙与混凝土梁或板交接处裂缝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填充墙顶部塞缝施工方法,其特点是:填充墙砌体砌筑至混凝土结构梁或板底时预留一定的缝隙;等砌体充分沉实后,防腐木楔塞在墙体内侧塞紧,给予砌体顶部一个预压力;再次在墙体顶部的外侧用细石混凝土塞缝处理,保证干硬性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能够将此缝隙填充密实;等外侧细石混凝土强度达到50%后,撤掉防腐木楔,进行墙体内侧细石混凝土填塞,并且间隔埋置灌浆管,在墙体内侧抹灰完成后,通过预埋的灌浆管灌注聚合物水泥砂浆;具体实施步骤包括:

步骤一 填充墙砌至接近混凝土结构梁或板底时留出缝隙,待填充墙砌筑完毕并至少间隔15天,砌体充分收缩、沉实,内部砂浆充分凝结后,对空隙进行清理,浇水湿润;

步骤二 安装防腐木楔,将防腐木楔塞在墙体内侧,以整块砌块长度为间距,给予砌体顶部一个预压力,安装时要求木楔塞紧;防腐木楔挤紧即可,不能破坏砌块棱角;

步骤三 塞缝,对步骤一中所述缝隙用细石混凝土填实,塞缝时先从墙体一侧进行,手工捣实,填满细石混凝土后,等外侧细石混凝土强度达到50%后,撤掉防腐木楔进行墙体内侧细石混凝土填塞,并间隔埋置灌浆管;

步骤四 灌浆,待填充墙内侧墙体抹灰完成后,通过预埋的灌浆管灌注聚合物水泥砂浆,最后在交接缝位置设置一道防水层,切断并堵实灌浆管,做饰面层。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填充墙砌至接近混凝土结构梁或板底时,所述的缝隙预留30~50m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腐木楔厚度30~50mm不等,长度100~150mm,采用防腐沥青浸泡、晾干。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腐木楔之间的间距不大于600mm,即以整块砌块长度为间距。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细石混凝土使用强度等级为C20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30~40m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细石混凝土掺入膨胀剂,掺量按产品说明书,掺量为6~8%。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灌浆管使用直径为8mm的灌浆管,间隔1米埋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施工方法简便,易于操作,能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程工期,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有效地解决混凝土梁或板下的填充墙顶部塞缝处易裂缝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填充墙顶部塞缝施工方法实施步骤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填充墙顶部塞缝施工方法实施步骤四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填充墙顶部塞缝施工方法实施防腐木楔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结构梁或板 2、填充墙 3、缝隙 4、墙体抹灰 5、灌浆管 6、防腐木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填充墙顶部塞缝施工方法,其特点是:填充墙2砌筑至混凝土结构梁或板底时预留一定的缝隙3;等砌体充分沉实后,先用防腐木楔塞6在墙体内侧塞紧,给予砌体顶部一个预压力;在墙体顶部的外侧用细石混凝土塞缝处理,保证干硬性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能够将此缝隙填充密实;等外侧细石混凝土强度达到50%后,撤掉防腐木楔6,进行墙体内侧细石混凝土填塞,并且间隔埋置灌浆管5;在墙体内侧抹灰4完成后,通过预埋的灌浆管5灌注聚合物水泥砂浆;具体实施步骤包括:

步骤一 填充墙2砌至接近混凝土结构梁或板1底时留出缝隙3,待填充墙砌筑2完毕并至少间隔15天,砌体充分收缩、沉实,内部砂浆充分凝结后,对空隙进行清理,浇水湿润;

步骤二 安装防腐木楔6,将防腐木楔6塞在墙体内侧,以整块砌块长度为间距,给予砌体顶部一个预压力,安装时要求木楔塞紧;防腐木楔挤紧即可,不能破坏砌块棱角;

步骤三 塞缝,对步骤一中所述缝隙用细石混凝土填实,塞缝时先从墙体一侧进行,手工捣实,填满细石混凝土,等外侧细石混凝土强度达到50%后,撤掉防腐木楔6进行墙体内侧细石混凝土填塞,并间隔埋置灌浆管5;

步骤四 灌浆,待填充墙内侧墙体抹灰4完成后,通过预埋的灌浆管5灌注聚合物水泥砂浆,最后在交接缝位置设置一道防水层,切断并堵实灌浆管5,做饰面层。

填充墙2砌至接近混凝土结构梁或板1底时,缝隙预留30~50mm。

防腐木楔6厚度30~50mm不等,长度100~150mm,采用防腐沥青浸泡、晾干。

防腐木楔6之间的间距不大于600mm,即以整块砌块长度为间距。

细石混凝土使用强度等级为C20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30~40mm。

细石混凝土掺入膨胀剂,掺量按产品说明书,掺量为6~8%。

灌浆管5使用直径为8mm的灌浆管,间隔1米埋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代替。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