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墙体及其连接件和拆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09278阅读:5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墙体及其连接件和拆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木结构连接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拆卸墙体及其连接件和拆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木结构连接件包括钉公、螺栓、齿板、裂环、剪盘、挂钩件等,这些连接件在使用时需要破环木材本身的结构,因而影响了木结构的力学性能,降低木结构的稳定性,另外,这些连接件不能拆卸重复利用,用于短期木结构建筑将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例如在许多木结构楼房中墙体往往用到自攻螺钉。现有技术中,木结构墙体有很多种连接方式,但往往需要预先开孔或破坏墙体本身的木质结构,并且拆卸困难、不可反复利用,因而限制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发展。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086752.9,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墙板连接件,包括墙体,墙体底部设有一底板,底板与墙体之间通过砂浆层连接,墙体内竖向安装有pvc连接管,pvc连接管顶部固定在墙体内顶面上,其底部固定在一线管上,且pvc连接管与线管之间通过内置螺钉连接,pvc连接管上横向设有支撑构件,支撑构件一端延伸在墙体外侧面上,其另一端固定在一钢筋结构件上,钢筋结构件竖向固定在墙体上,钢筋结构件侧面安装有预留段,预留段不止一个,预留段两端均可拆卸连接在钢筋结构件及墙体内壁上。该墙板连接件施工方便,施工效率高,受力性良好,使用效果极佳,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同时可将拆卸的预留段重新安装使用,且不影响墙体整体的结构性能。但该发明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结构笨重,安装难度大,成本较高。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604427.1,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墙板连接结构,包括面板基材、墙板卡扣、密封部、卡装部、弹簧和膨胀螺栓,所述墙板卡扣上设有安装框,所述密封部通过弹簧安装在安装框中,所述密封部内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内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卡装部相配合,所述面板基材通过卡装部安装在墙板卡扣上,所述卡装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卡块上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内侧设有若干个密封条,所述墙板卡扣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槽与密封条相配合,所述墙板卡扣的底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墙板卡扣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在墙壁上,安装方便,密封性好,能够避免外部流水进入墙板接缝,造成墙板变形、连接缝开裂等问题。但该发明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过于复杂,拆装困难,给二次安装重复利用带来不便,且制造成本高。

现有技术如上述专利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均存在结构复杂、安装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为此,需要对墙板连接件进一步改进,以适应快速、可重复安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木结构墙体连接件结构复杂、拆装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拆卸墙体及其连接件和拆装方法,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快速连接墙体的效果,且拆装方便,不破坏墙体结构,可以反复利用。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墙体连接件,包括公件和母件,所述的公件包括公件底板;所述的公件底板上通过肋条固定设置有凸块;所述的凸块包括下凸块和上凸块;所述的下凸块和上凸块之间设置有横向槽;所述的横向槽内设置有卡件;所述的母件包括母件底板;所述的母件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凹件;所述的凹件与所述的母件底板之间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与所述的凸块对应;所述的凹件上还设置有肋条槽;所述的肋条槽与所述的肋条对应;所述的凹件的两侧面或其一设置有卡口;所述的卡口与所述的卡件对应。

优选地,所述的卡件包括卡件架;所述的卡件架内固定设置有固定立柱;所述的固定立柱的两侧或其一通过卡件弹簧固定连接卡舌;所述的卡口与所述的卡件上的卡舌对应。

优选地,所述的凹槽上端开口两侧设置有倒角。

优选地,所述的卡舌内设置有推杆让位槽;所述的固定立柱与所述的卡舌之间设置有推杆;所述的推杆一端与所述的固定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的推杆让位槽内,伸入所述的推杆让位槽内的一端设置限位凸块;所述的卡件弹簧套装在所述的推杆上。

优选地,所述的卡件架上的上端与所述的横向槽的顶壁之间设置有垫层。

优选地,所述的肋条槽上端开口处设置成v字形;所述的下凸块下端设置成倒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的卡舌伸出所述的卡件架的一端设置成斜楔状。

一种可拆卸墙体,采用上述墙体连接件连接。

一种墙体拆装方法,采用上述墙体连接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在两个待连接的墙体侧面确定墙体连接件的安装位置,然后在两个待连接的墙体中的a墙的侧面安装至少一个公件,b墙的侧面安装至少一个母件;

步骤2,将卡件装入步骤1中安装后的公件的横向槽内,插入垫层固定;

步骤3,将步骤1中a墙体抬起,保持竖直,靠近保持竖直的b墙体,对应公件和母件的位置后落下,使公件顺利进入母件的凹槽内,至卡件中卡舌弹出、两面墙体连接平齐,墙体安装完成;

步骤4,墙体拆卸,从a墙体和b墙体之间的缝隙处用一小棒将卡件从横向槽推出,竖直抬起a墙体,直至两面墙体分离,拆卸过程完成。

优选地,步骤1中,在墙体侧面开凹陷槽使公件和母件填入,a墙体上凹陷槽的深度为公件底板的厚度加上凸块和肋条总厚度的1/2,b墙体上凹陷槽的深度为母件底板的厚度加上凹件厚度的1/2,凹陷槽的上下长度应预留公件和母件的装配空间,用螺钉将公件和母件连接至墙体侧面的凹陷槽内,并且在a墙体侧面的凹陷槽的横向侧面开拆卸口,该拆卸口与卡口位置对应。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装配式可拆卸墙体连接件能够达到墙体预先定制、现场组装的装配式建筑要求,可以反复拆装,循环利用,不破坏墙骨柱等木材组织结构,具有节约资源、节省成本的优点;

(2)本发明中通过墙体连接件连接安装的墙体具有连接、安装结构稳定、强度高的优点;

(3)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墙体连接件中公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墙体连接件中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墙体连接件中母件俯视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墙体连接件中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墙体连接件中卡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墙体连接件中卡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墙体连接件中卡件的背面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安装公件的墙体图;

图9为安装母件的墙体图;

图10为墙体连接件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公件;11、公件底板;12、卡件;13、下凸块;14、上凸块;15、肋条;

2、母件;21、母件底板;22、凹件;23、肋条槽;24、凹槽;25、倒角;26、卡口;

121、卡件架;122、卡舌;123、卡件弹簧;124、固定立柱;125、垫层;126、推杆让位槽;127、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0所示,一种墙体连接件,包括公件1和母件2,

如图1所示,所述的公件1包括公件底板11;所述的公件底板11上通过肋条15固定设置有凸块;所述的凸块包括下凸块13和上凸块14;所述的下凸块13和上凸块14之间设置有横向槽;所述的横向槽内设置有卡件12;

如图2所示,所述的母件2包括母件底板21;所述的母件底板21上固定设置有凹件22;所述的凹件22与所述的母件底板21之间设置有凹槽24;所述的凹槽24与图1中所述的凸块对应;所述的凹件22上还设置有肋条槽23;所述的肋条槽23与图1中所述的肋条15对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凹件22的两侧面各设置有一卡口26;

如图4、图6和图7所示,所述的卡件12包括卡件架121;所述的卡件架121内固定设置有固定立柱124;所述的固定立柱124的两侧通过卡件弹簧123固定连接卡舌122;

图2中所述的卡口26与所述的卡件12上的卡舌122对应。

本实施的墙体连接件通过公母件、卡件的配合使用,使得墙体的连接更为简单快捷,且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力学性能良好;卡件可以使安装好的两面墙体完整地拆卸下来,符合装配式木结构要求。

实施例2

一种墙体连接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的凹槽24上端开口两侧设置有倒角25。

本实施例中在凹槽上端开口两侧设置有倒角,使公件上凸块在装配时更容易进入母件中凹槽,使用更方便。

实施例3

一种墙体连接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所述的卡舌122内设置有推杆让位槽126;所述的固定立柱124与所述的卡舌122之间设置有推杆127;所述的推杆127一端与所述的固定立柱124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的推杆让位槽126内,伸入所述的推杆让位槽126内的一端设置限位凸块;所述的卡件弹簧123套装在所述的推杆127上。

本实施例中在固定立柱124与所述的卡舌122之间设置有推杆可以使卡舌在有限的范围内左右移动却不会脱落;当公件进入母件时,卡件上的卡舌会先向内移动,公件得已顺利的进入,当卡件位置到卡口时,卡舌弹出,起到竖直方向上固定的作用。

实施例4

一种墙体连接件,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的卡件架121上的上端与所述的横向槽的顶壁之间设置有垫层125。

本实施例中垫层的设置目的是,卡件和公件中上凸块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可以方便拆卸,但为防止卡件因与公件中上凸块之间的间隙而松动滑落,使用垫层使两者之间配合紧密。

实施例5

一种墙体连接件,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的肋条槽23上端开口处设置成v字形;所述的下凸块13下端设置成倒三角形;所述的卡舌122伸出所述的卡件架121的一端设置成斜楔状。

本实施例中v字型开口使公件和母件之间装配更加方便,斜楔状卡舌使卡舌在装配时受力更容易向内移动,公件和母件顺利达到配合固定的效果。

实施例6

一种可拆卸墙体,如图8所示,在墙体的侧面设置两个上述实施例3中所述的公件1;如图9所示,在墙体的侧面设置两个上述实施例3中所述的母件2;墙体的拆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在两个木结构墙体侧面确定墙体连接件的安装位置,然后在两个木结构墙体中a墙体的侧面上下端各装一个公件1,b墙体的侧面上下端各装一个母件2;此步骤中要注意墙体侧面上下端各公件1/母件2的位置要对应在同一条直线上,避免两个墙体连接件安装配合时不在同一竖向直线上而导致装配失败;

步骤2,将卡件12装入公件1内,通过垫层125固定,确保卡件12不会滑落;

步骤3,将步骤1中a墙体稍微抬起,保持竖直,靠近保持竖直的b墙体,对好位置缓缓落下,使公件1顺利进入母件2的凹槽24内,至卡件12的卡舌122弹出、两面墙体连接平齐,墙体安装完成;

步骤4,墙体拆卸,从a墙体和b墙体之间的缝隙处用一小棒将卡件12从横向槽推出,竖直抬起a墙体,直至两面墙体分离,拆卸过程完成。

实施例7

一种墙体的拆装方法,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为减小a墙体和b墙体之间的连接缝隙,步骤1中,在安装公件1和母件2时,可在墙体侧面开凹陷槽使公件1和母件2填入,a墙体上凹陷槽的深度为公件底板11的厚度加上凸块和肋条15总厚度的1/2,b墙体上凹陷槽的深度为母件底板21的厚度加上凹件22厚度的1/2,其上下长度应预留公件1和母件2的装配空间,用螺钉将公件1和母件2连接至墙体侧面的凹陷槽内,并且在a墙体侧面的凹陷槽的横向侧面开拆卸口,该拆卸口与卡口26位置对应;

步骤4中,墙体拆卸,从拆卸口用一小棒将卡件12从横向槽推出,竖直抬起a墙体,直至两面墙体分离,拆卸过程完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